毛瑞花
摘? ?要:幼兒科學教育是以激發和培養幼兒探索周圍世界的興趣和能力為目的的教育活動。幼兒教師擔負著教授幼兒科學知識,激發幼兒科技探索興趣,培養幼兒探索精神的任務。基于此,幼兒園開展科技啟蒙教育活動時,可從創設教育環境、引導幼兒多方探究、利用家長資源等多種方式,來培養幼兒的科學意識,激發幼兒對科學的興趣,提高幼兒在學習情境中通過觀察操作、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關鍵詞:科學探索;興趣;資源;方法
中圖分類號:G613?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009-010X(2022)03-0051-02
蒙臺梭利說過:“我看到了,我忘記了;我聽到了,我記住了;我做過了,我理解了”。探究對于幼兒來說,是一種天性,能對他們的學習和生活產生濃厚的興趣。探究可以充分激發幼兒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豐富內心情感世界、拓展幼兒的生活經驗,形成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幼兒的好奇心是學習的原動力,而好奇心又是激發幼兒探究欲望的發動機,要讓探究真正體現在幼兒的學習和發展過程中,教師就要引導其學會基本的探究方法。
一、創設教育環境,激發幼兒的探究欲望
幼兒的成長離不開環境的熏陶。“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和“孟母三遷”的故事都說明了環境在幼兒成長過程中的重要性。我們充分利用墻面和樓道空間把科學元素體現到園所環境上,教師以直觀形象的方式和材料把幼兒帶到奇幻多彩的科技樂園。
(一)物質環境的營造會引導幼兒的行為
例如,幼兒通過觀察“我們的身體”,初步了解了人的身體是由頭、頸、軀干、四肢等部分組成的。通過具體的實物圖讓幼兒知道食物是從嘴巴吃進去,然后進入食道,再到胃,最后到腸道,了解食物的消化過程。通過“奇妙的水”互動墻,幼兒初步了解了水和杯子組成了一個凸透鏡,光線通過折射之后,除了光心的光線不會改變方向,其它光線都會改變方向。幼兒通過觀察形象具體的“太陽能板”知道了太陽能把吸收來的陽光轉化為電能或者熱能儲存起來,供家用電器使用,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便利。
(二)環境創設中為幼兒提供合適的材料
將收集材料和創設環境的過程作為幼兒的學習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充分調動幼兒的積極性,讓他們利用已有的知識經驗,通過看、聽、問等途徑獲取信息和材料,發展他們獲取信息材料的能力和探究解決問題的能力等。動手制作可以在實踐中驗證科學原理,提高幼兒的動手能力。在實際操作過程中,他們可能會遇到問題,教師應引導其思考原因,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體會到成功的樂趣。園所開設的鯊魚公園活動,教師通過有趣的科學魔術引發幼兒的專注力和好奇心,活動中采用交互式問答,對幼兒進行啟發和引導,把正確的科學探究邏輯,即觀察、假設、實驗、結論教給孩子。
二、引導幼兒學習多種探究方式
教師要以幼兒的興趣需要為主,結合幼兒的年齡特點,以科技活動為向導,融入到其它各個知識領域。
(一)引導幼兒在觀察提問中探究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指出,培養幼兒對周圍事物、現象感興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并能運用各種感官,動手動腦,探究問題。
例如,在科學活動《秋天的風》中,幼兒在搖擺的樹枝上發現了風、在吹動的頭發上發現了風,在飄動的紅旗上發現了風,在轉動的風車上發現了風……他們還自己嘗試“做”出風:用自己的嘴巴吹出了風、用扇子扇出風、用快跑產生的風使塑料袋飄起來等。面對幼兒的種種發現,教師要給予積極的鼓勵, 幼兒在探索活動中,情緒愉快沒有壓力。寬松、愉悅的探索氛圍,不僅培養了幼兒的觀察能力,還激發了幼兒不斷探索的興趣。
(二)引導幼兒在實踐操作記錄中探究
幼兒在操作活動中所獲得的知識,一般都是零散、粗淺、模糊的,這是幼兒的思維特點。這個特點決定了幼兒很難從大量的操作活動中得出比較完整、準確的知識經驗。因此,教師應該引導他們用自己的方式來記錄探索活動的過程和結果,教師也能從中了解幼兒的操作情況,思考下一次的活動計劃以及提供什么新的操作材料,以此給幼兒留下值得繼續探索的話題。如:在《沉與浮》中,教師鼓勵幼兒邊操作邊及時地用箭頭記錄,沉下去的物體箭頭向下,浮在水面上的物體箭頭向上。在討論交流時,教師就可以請幼兒展示他們的記錄表,幼兒可以通過記錄表回憶操作過程,然后說出自己操作時的發現,教師從中也能了解到幼兒的操作情況。再如,進行創造性游戲時,教師沒有提供“娃娃家”用的爐子,“醫生”用的聽診器,幼兒自己用積木搭了爐灶,自己用橡皮泥、毛線連起來做聽診器,他們對于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制作工具玩游戲時更感興趣,也更有成就感,體驗了成功的快樂。
三、利用家庭教育促進幼兒的探究欲望
家庭教育是幼兒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課程資源。幼兒園教育活動的開展和實施,單靠教師來完成是遠遠不夠的,實施中必須運用策略和方法,調動家長參與的積極性,變“被動”為“主動”。如《小馬過河記》就可以根據家庭拓展應用探索相關內容。休息日和爸爸媽媽一起到戶外,去看一看各種各樣的橋,并將它們記錄下來,回家后試著用家里的材料搭建一座橋。注重平時的滲透來提高幼兒探究的積極性,引導幼兒進行仔細觀察。這不僅有助于增強幼兒科學探究的意識與積極性,而且有助于幼兒認識科學技術的價值及其對自己生活的意義。再如,科學活動《和水相遇》幼兒通過操作觀察將紅糖、白糖、食鹽、麥片和淀粉加水后對比實驗,引導幼兒觀察不同材料與水相遇后所出現的不同程度的溶解現象,并激發幼兒對水和生活中物質是否相溶的實驗進行探索的興趣。
家長還可以帶幼兒去公園玩,參觀博物館,觀察大自然,選擇具有科學探索意義的玩具,這將大大豐富幼兒的科學探索經驗與材料,促使其形成良好的科學探索習慣。相信每個幼兒都會更加愿意研究、發現、創造,每個幼兒都能快樂地學習、理解、熱愛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