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云清 楊紫微 張巧月 李亞輝 李俊紅 潘瑩
摘要:鄉村醫生是推進健康鄉村建設的主力軍,“優化鄉村基層衛生健康人才能力提升培訓項目,加強在崗培訓”刻不容緩。通過對河北省14個地市1515名鄉村醫生的在崗培訓現狀及需求進行調查,發現鄉村醫生普遍認為參加在崗培訓十分必要,對臨床思維和醫學人文等內容也有需求。但現狀是鄉村醫生在崗培訓現狀與需求仍存在差距。主要是工學矛盾突出,難以參加遠途培訓。改進建議是:(一)培訓方式需求受時長影響,可探索不同方式和時長的定制式培訓;(二)針對工作中實際困難,進行醫學人文培訓;(三)組織高校或市級專家下鄉培訓。以保障鄉村醫生參與度,提高在崗培訓效果。
關鍵詞:鄉村醫生;在崗培訓;培訓現狀;培訓需求
中圖分類號:R197.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6916(2022)06-0074-04
鄉村振興戰略是黨中央做出的重大戰略部署,鄉村醫生是推進健康鄉村建設的主力軍[1],承擔著保障和改善農村民生,為村民提供基礎性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服務管理的艱巨任務,其能力建設問題已經引起黨和國家領導人的高度重視。2021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快推進鄉村人才振興的意見》,明確提出“優化鄉村基層衛生健康人才能力提升培訓項目,加強在崗培訓”[2]。本研究通過調查和了解河北省鄉村醫生在崗培訓的現狀及需求[3],為河北省制定和完善鄉村醫生培養政策提供決策依據,為政府、高校以及各級醫療衛生機構開展基層衛生人員培訓提供參考,為健康鄉村建設和鄉村人才振興提供基礎支撐。
一、對象與方法
(一)調查對象
采用分層隨機抽樣的方法,從河北省含辛集、定州和雄安新區在內的14個地市抽取1515名鄉村醫生為調查對象,于2020年6—7月進行問卷調查。
(二)調查方法
采用自制問卷進行調查,問卷內容包括鄉村醫生的基本信息以及在崗培訓的參培目的、內容選擇、方式選擇等方面的現狀和需求[4,5]。
(三)數據整理及資料分析方法
數據資料以EpiData3.0軟件進行錄入,利用SPSS17.0軟件對數據進行描述性統計分析。
二、結果
(一)鄉村醫生基本情況
調查的1515名鄉村醫生中,男性鄉村醫生847名(55.91%),女性鄉村醫生668人(44.09%);鄉村醫生平均年齡為(45.0±9.0)歲,最小年齡為24歲,最大年齡為80歲;鄉村醫生的平均從業年限為(22.0±9.0)年,從業最短0.5年,從業最長56年;受訪的鄉村醫生中具有大專及以上學歷的591名(39.01%),中專及以下924名(60.99%)。
(二)鄉村醫生在崗培訓現狀
1.鄉村醫生在崗培訓的目的
鄉村醫生認為在崗培訓首先是提高醫療水平,占79.93%;其次是達到衛生部門提出的要求占10.50%;第三是提高預防保健能力,占6.73%,為獲得學歷證書和中專水平證書參加培訓的比例占3%以下。
2.鄉村醫生不能參加在崗培訓的主要原因
工作離不開和找不到合適的培訓地點是鄉村醫生不能參加在崗培訓的兩大主要原因,分別有68.98%和40.59%的鄉村醫生選擇這兩項;另外有20.40%的鄉村醫生選擇了上級主管部門沒安排;16.96%的鄉村醫生選擇了費用太高;14.98%的鄉村醫生選擇了培訓內容對實際工作幫助不大[6]。
3.鄉村醫生對在崗培訓的認識
94.59%的鄉村醫生認為建立在崗培訓制度十分必要,96.5%的鄉村醫生認為對鄉村醫生實施規范化培訓是可行的(認為完全可行和基本可行的分別占66.6%和29.9%)。17.62%的鄉村醫生所在地區建立的激勵措施是培訓與下次培訓掛鉤,17.23%的是培訓與申請執業資格掛鉤,11.09%的是培訓與聘用掛鉤,6.93%的是培訓與工資資金掛鉤(培訓收入掛鉤),其他措施占47.13%。
(三)鄉村醫生在崗培訓需求
1.假設提供不同的培訓時間,鄉村醫生對培訓需求的選擇[7]
如果提供一天的培訓時間,42.97%的鄉村醫生選擇參加講座會議,27.46%的人選擇線上自學,17.23%的人選擇實踐操作,12.34%的人選擇到上級醫療衛生機構參觀學習;如果提供三天的培訓時間,31.49%的鄉村醫生選擇參加講座會議,27.46%的人選擇線上自學,27.13%的人選擇實踐操作,13.93%的人選擇到上級醫療衛生機構參觀學習;如果提供一周的培訓時間,43.56%的鄉村醫生選擇實踐操作,26.40%的人選擇參加講座會議,24.36%的人選擇線上自學,5.68%的人選擇到上級醫療衛生機構參觀學習;如果提供一個月的學習機會,48.84%的鄉村醫生選擇實踐操作,34.06%的人選擇線上自學,13.47%的人選擇參加講座會議,3.63%的人選擇到上級醫療衛生機構參觀學習。
2.出于工作需要對培訓內容的選擇
(1)鄉村醫生在工作中經常做不好的項目
鄉村醫生在工作中經常做不好的項目首先是看不懂輔助檢查報告單,其次是經常被病人誤解,再次是不能做出正確診斷[4]。
(2)鄉村醫生在工作中經常擔心的問題
誤判病情是鄉村醫生最擔心的問題,其次是抓不準治療時機和被病人或其家屬投訴,擔心服務態度的選擇比例較少。
(3)鄉村醫生一直沒有得到良好培訓的項目
操作技術(臨床實踐)、綜合分析判斷問題的能力和分析辨別病情的能力是鄉村醫生選擇最多的前三位一直沒有得到良好培訓的項目,其次是臨床思維能力、口頭表達技巧和基礎理論。
(4)鄉村醫生迫切需要培訓的內容
常見病的診治與急救是鄉村醫生最迫切需要培訓的內容,其次是合理用藥和傳染病預防,衛生法律與農村衛生管理知識和婦幼保健計劃生育再次之[8]。gzslib2022040419263.鄉村醫生對培訓地點和師資的選擇[7]
在培訓場所的選擇上,42.77%的鄉村醫生選擇鄉鎮衛生院,其次是縣級醫院(包括縣中醫院)占30.29%,19.14%的人選擇地市級醫院,7.06%的人選擇醫學院校;對師資的選擇,39.14%的鄉村醫生認為對他們進行培訓的師資應由大學附屬醫院教師承擔,33.53%的人認為應由市級醫院醫務人員承擔,13.66%的人認為應由縣醫院醫務人員承擔,選擇鄉鎮衛生院醫生、公共衛生人員和中等衛生學校教師擔任培訓師資的均少于7%。
4.鄉村醫生對在崗培訓方式的選擇
60.00%的鄉村醫生認為網絡學習或視頻學習是在崗培訓的最好方式;19.67%的人認為脫產學習或進修是在崗培訓的最好方式;17.16%的人認為定期專題講座是在崗培訓的最好方式;函授、刊授和以會代訓選擇比例均低于2%。
三、討論
(一)鄉村醫生在崗培訓現狀及問題
1.鄉村醫生參與培訓目的單一,需加強引導
目前鄉村醫生參加在崗培訓主要目的都集中在提高醫療水平,占到近八成,只有少部分鄉村醫生關注預防保健能力等其他方面。《鄉村醫生從業管理條例》規定鄉村醫生除需提供常見病診療、轉診等醫療服務外,還需承擔婦幼保健、預防接種、健康教育等工作[9]。因此,有關部門還應加強對鄉村醫生培訓引導,提高鄉村醫生對公共衛生、院感防控等工作的重視程度,完善培訓項目。
2.工學矛盾突出,影響培訓參與度。
鄉村醫生普遍比較重視在崗培訓,94.59%的人認為建立在崗培訓制度十分必要。但仍存在鄉村醫生參與培訓頻次和時間不足的現象,主要是由于工作離不開、找不到合適培訓地點等原因。鄉村醫生普遍反映工學矛盾突出,要保證參培時間完整、充分有很大困難,也難以抽出時間參加遠途培訓。可考慮開展分散式短期培訓。
(二)鄉村醫生在崗培訓需求分析及建議
1.培訓方式需求受時長影響,可探索不同方式和時長的定制式培訓。
鄉村醫生的培訓需求因培訓時長的變化會有不同。一天的短期培訓中,鄉村醫生最希望以講座會議的方式進行,有42.97%的人選擇該方式;隨著培訓時長的增加,需求度逐漸降低,在一個月的培訓中只有13.47%的人選擇該方式。在一天的短期培訓中,只有17.23%的鄉村醫生選擇以實踐操作的方式參與培訓;但隨著培訓時長的增加,需求度也逐漸提高,在一個月的培訓中需求度達到48.84%,成為最受鄉村醫生歡迎的培訓方式。根據自身需要采取線上自學也是鄉村醫生比較希望的培訓方式,且受培訓時長影響不大,28%左右的人選擇該方式;到上級醫療機構參觀學習也是鄉村醫生選擇的培訓方式之一,在一天和三天的短期培訓中有13%的人選擇該方式,但在一周和一個月的培訓中只有4%左右的人選擇該方式。建議在今后設置培訓課程時,根據不同時長采取不同方式對鄉村醫生進行在崗培訓。
2.針對工作中實際困難,進行醫學人文培訓
被病人或家屬投訴是鄉村醫生在工作中較為擔心的問題之一,而臨床思維能力、口頭表達技巧也恰恰是鄉村醫生一直沒有得到良好培訓的項目[5]。建議在今后培訓中提高對全科思維和醫學人文等內容的重視程度,而不僅僅只關注醫療診斷,應注重全方面提升鄉村醫生在崗培訓效果。
3.組織高校或市級專家下鄉培訓。
受位置距離和往返便利程度等因素影響,鄉村醫生最希望在鄉鎮衛生院和縣級醫院參加在崗培訓,有73.06%的人選擇以上兩類地點。但對師資的選擇上,鄉村醫生卻很少選擇縣醫院和鄉鎮衛生院的醫務人員,相反有72.67%的人認為應由大學附屬醫院和市級醫院的醫務人員來擔任培訓師資。建議有關行政部門或高校、醫院組織專家前往縣、鄉進行授課,開展“送醫下鄉”式在崗培訓,讓鄉村醫生在家門口就能接受到高水平的培訓。
本次研究僅是針對本次抽樣調查數據進行整理分析,缺乏數據的縱向對比,無法體現出鄉村醫生在崗培訓情況及需求的動態變化。在今后的研究中我們將結合前期調研數據進行對比,分析鄉村醫生狀況的變化趨勢,從而更加合理地設計在崗培訓的內容和方式,以提高鄉村醫生培訓效果,助力鄉村衛生人才振興。
參考文獻:
[1]肖文沖.強化鄉村醫生人文素養,助推健康鄉村建設:2019第三屆中國國際醫療健康產業高峰論壇[C].海口:2019第三屆中國國際醫療健康產業高峰論壇,2019.
[2]新華社.中共中央辦公廳?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快推進鄉村人才振興的意見》[Z].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報,2021(7).
[3]周鈺娟.從制約鄉村醫生在崗培訓因素談鄉村醫生培訓[J].才智,2021(1).
[4]楊川,邵金霞,宋月雁.黃河三角洲地區鄉村醫生培訓需求調查[J].衛生軟科學,2018(6).
[5]邵娟娟.河北省鄉村兩級衛生專業技術隊伍現狀及培訓需求研究[D].石家莊:河北醫科大學社會醫學與衛生事業管理,2014.
[6]張婷.基于SWOT-PEST分析的鄉村醫生發展現狀及對策研究——以湖北省宜都市為例[D].宜昌:三峽大學公共管理,2017.
[7]李書強.中國西部三省鄉村醫生基本情況及培訓需求調查研究[D].石家莊:河北醫科大學,2013.
[8]汪道鑫,丁勇,徐偉.鄉村醫生學歷教育教學的現狀與對策[J].中國農村衛生事業管理,2008(4).
[9]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鄉村醫生從業管理條例[J].實用鄉村醫生雜志,2003(5).
作者簡介:許云清(1990—),男,漢族,河北石家莊人,單位為河北醫科大學,研究方向為公共衛生事業管理。
楊紫微(1990—),女,漢族,河北石家莊人,單位為河北省政務服務中心,研究方向為公共管理。
張巧月(1990—),女,漢族,河北唐山人,單位為河北醫科大學,研究方向為教育研究與管理。
李亞輝(1993—),男,漢族,河北邢臺人,單位為河北醫科大學,研究方向為中國近現代醫學史。
李俊紅(1982—),女,漢族,河北邯鄲人,單位為河北醫科大學,研究方向為公共衛生事業管理。
通訊作者:潘瑩(1987—),男,漢族,山東即墨人,單位為河北醫科大學醫教協同與醫學教育研究中心,研究方向為基礎醫學、醫學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