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燦 曹帥






摘要鄉村振興背景下,國家制定了休閑農業高質量發展的目標和要求。農業公園作為推動休閑農業發展的新模式,是實現鄉村振興的重要手段。以使用后評價為理論基礎,從使用者的角度出發,研究農業公園設計的合理性,結合實地調研、專家調查和問卷調查,利用 AHP-模糊綜合評判法構建了包括5 個準則層指標、22個指標層指標的農業公園使用后評價體系,并對廣州6 家典型的農業公園進行使用后綜合評價。結果表明,廣州農業公園在整體上得到了游客的認同,但不同類型的農業公園也存在運維管理不及時、農耕文化展示方式單一、農事體驗活動深度不夠、景觀風格協調性有待提升等問題。該評價結果符合實際,說明該評價體系對農業公園的使用后評價具有普遍適用性,采用本方法對農業公園進行使用后綜合評判具有現實意義。
關鍵詞農業公園; AHP-模糊綜合評判法;使用后評價;鄉村振興;廣州市
中圖分類號 TU986??????? 文獻標識碼 A???????? DOI:10.12008/j.issn.1009-2196.2022.01.020
Post-occupancy Evaluation of Guangzhou Agricultural Parks Under theBackground ofRuraRevitalization Based on AHP-Fuzzy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ethod
PANG Can?? CAO Shuai
(Software Engineering Institute of Guangzhou, Guangzhou, Guangdong 510990, China)
Abstrac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China has formulated the goals of and requirements for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leisure agriculture. As a new model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leisure agriculture, agricultural parks are an important means to achieve rural revitalization. The rationality of agricultural park design was analyzed from the view of the users or tourists by using the post-occupancy evaluation. The data from the field survey, expert survey and questionnaires were analyzed by using AHP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ethod to establish a post-occupancy evaluation system for agricultural parks, including 5 criteria level indicators and 22 index level indicators, with which 6 typical agricultural parks in Guangzhou were evaluat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gricultural parks in Guangzhou have been recognized by tourists, but there are also some problems, such as the untimeliness of operation, maintenance and management, simple display of agricul- tural culture, the lack of full involvement of tourists in farming activities, weak harmony in landscape style, etc. The evalua- tion results of the 6 agricultural parks are in line with the reality, indicating that the evaluation system is generally applicable to the post-occupancy evaluation of agricultural parks. This evaluation method has practical significance in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agricultural parks.
Keywords?? agricultural park; AHP-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ethod; post-occupancy? evaluation; rural vitalization; Guangzhou
黨的十八大以來,鄉村休閑旅游業呈持續較快增長態勢[1]。2020年,國家農業農村部印發《全國鄉村產業發展規劃(2020—2025)》,明確提出“聚焦重點區域,優化鄉村休閑旅游”的發展目標[2]。2016年以來,全國各地展開了農業公園建設熱潮。2018年,廣州農業農村局認定了首批廣州市級農業公園20家[3]。截至2020年底,廣州共建成省、市級農業公園106家。農業公園作為鄉村休閑農業的升級版,依托都市農業資源和城郊優勢,以農業生產經營活動、農產品開發、農業科技創新為核心,將休閑觀光游憩、農業資源保護、農事活動體驗、農業知識科普等功能融為一體,是促進“產游結合”的良好載體,也是推進休閑農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手段[4-6]。但農業公園作為一種新型公園形式,其建設還存在缺乏統一景觀規劃設計、基礎產業特色不突出、缺乏地方特色等問題[7]。因此,對廣州現有的農業公園景觀進行科學合理的評價對引導農業公園的建設、促進現有農業公園的可持續經營有重要意義。
目前,不同的專家學者從鄉土景觀特色、旅游心理與農業景觀構成、觀光農業資源等角度對農業公園評價做出了研究,并結合地方農業公園實例進行綜合評價,提出了具體有效的規劃建設意見。楊繡娟等[8]在研究了國內外園林景觀評價指標的基礎上,結合鄉土景觀特色將農業景觀劃分為自然景觀、人文景觀和生產景觀,并運用層次分析法構建了農業景觀的評價指標體系。周嬌清等[9]以旅游心理與農業景觀構成為出發點,將基礎景觀設施、互動景觀場所、園區形象和景觀附加值作為農業公園的建設指標。張瀛予[10]從觀光農業資源的分類出發,運用使用后評價( POE )和層次分析法對農業公園的景觀環境、休閑娛樂、服務設施、交通組織、文化內涵5 個指標進行綜合評價。本研究在參考以上農業公園的評價方法和影響因子的基礎上,結合廣州農業公園建設標準及指標體系,綜合考慮廣州農業公園的景觀特點,利用 AHP-模糊綜合評判法對廣州現有農業公園進行綜合評價,構建其使用后評價體系,總結已建成農業公園的優劣勢,為后續農業公園的優化與建設提供借鑒。
1? 研究方法
使用后評價是從使用者角度出發,對已建成并投入使用的環境空間進行系統性評價的方法,該方法可以全面系統地挖掘使用者對空間環境的使用感受和隱含需求,從而檢驗已建成空間環境在多大程度上滿足了使用者需求[11-12]。廣州市農業公園的使用后評價過程需要考慮較多影響因素,每個影響因素的重要性存在較大差異,導致評價過程結果存在不確定性。利用 AHP-模糊綜合評判法對廣州已建成農業公園進行使用后評價,利用層次分析法提高模糊綜合評價法的賦權評價結果準確性,同時也利用模糊綜合評價法減輕主觀因素對評判結果帶來的影響[13],最終得到更加準確的評價結果。
1.1? 多層次評價指標體系的確定
在確定評價因素集過程中建立一級指標因素集 U=( U1,U2…… Uq)和若干二級指標因素集 Um=( Um1, Um2…… Ump )。同時確定評價等級集合 V=( V1,V2……Vn)。將評價因素集 U 和評價等級集 V 形成農業公園的模糊綜合評判評價體系。
1.2? 利用層次分析法指標權重的計算
評價指標層次建立后,對于不同層級指標的隸屬關系已經確定,采用1-9標度法將同一層次的指標進行兩兩對比,對比結果反映兩指標之間重要性關系[14],邀請 M 名農業公園相關行業的專家學者及從業者參與賦值。對于評價指標層結構中各遞階層上的要素,可以依次對應與之聯系的上一層要素的性質進行兩兩比較,建立一系列判斷矩陣[15],根據農業公園模糊綜合評判體系共構造出 U- Um 、Um- Umi(i=1,2……p )多個判斷矩陣。
采取幾何平均值法計算指標權重 Wi,根據農業公園評價指標體系計算可以得到一級指標 Um 對于目標層 U? 的評價權重向量 W=W1?? W2??????? Wq,二級指標 Umi對于準則層 Um 的評價權重向量 Wm= Wm1?? Wm2??????? Wmp。
1.3? 模糊綜合評價矩陣的建立
農業公園使用后評價二級指標對于各評價等級的隸屬度是問卷調查獲取指標評價等級的頻數dmij(第 mi 項因素為第j 種評價的票數),通過計算百分比將各指標評價等級調查結果進行量化,獲得隸屬度函數[16-17],將隸屬度匯總得到模糊綜合矩陣 Bm。
其中rmij(0≤rmij≤1)表示Vj是對二級指標因素 Umi作出的評判。
1.4? 模糊綜合評判計算
根據所得結果,運用矩陣運算: Ri= Wi Bi 進行多級綜合評價運算,得到最終評判向量結果。通過矩陣運算可得二級評判向量 Rm=Wm Bm=[Wm1? Wm2?????? Wmp]? (rmij)p n = [rm1? rm2??????? rmp](其中 Wm 為二級指標權重集; Bm 為相應評判矩陣)。
由各個二級評判向量可列出一級指標的因素集判斷矩陣 B=? R2? =? r21
則一級評判向量
根據最大隸屬度原則[17],RMax=[r1?? r2??????? rn]最終模糊向量中數值最大對應等級作為對廣州農業公園使用后評價等級結果。
2? 廣州市農業公園使用后評價過程
2.1? 研究對象概況
廣州,又稱“花城”“穗城”,是粵港澳都市圈的核心城市。2018—2020年,廣州農業農村局從區位條件、基礎設施、空間利用、周邊環境等 11個指標對農業公園進行整體評價,分三批次認定市級農業公園106家。本研究選擇了艾米稻香小鎮、 UMIZZ 柑橘星球、流溪灣豐華園、寶趣玫瑰世界、麥田生態園、北緯238 森林營地6 家廣州具有一定規模和代表性的農業公園作為研究對象,并根據農業公園景觀特色與活動類型的不同,將其分為多元體驗型、優勢產業型和休閑觀光型 3類[18]。其中,艾米稻香小鎮(占地約34 hm2)和UMIZZ 柑橘星球(占地約99 hm2)屬于優勢產業型(圖1 );流溪灣豐華園(占地約33 hm2)、寶趣玫瑰世界(占地約34 hm2)和麥田生態園(占地約40 hm2)屬于多元體驗型(圖2 );北緯238 森林營地(占地約13 hm2)屬于休閑觀光型(圖3 )。
2.2? 指標的選取與計算
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是影響模型可行性的關鍵。農業公園使用后評價受各種因素的影響,包括景觀資源、人文資源、生態條件、功能內容、科普活動等[19-21]。本研究結合廣州市農業公園的共性與特色,按照綜合性、代表性、可行性、可對比性等基本原則,在研究《國家農業公園申報評價體系》《廣州市級農業公園評定管理辦法》以及全國各地與農業公園相關的評定管理方式的基礎上,參考前人的研究成果,采用層次分析法構建評價指標體系。運用專家咨詢法和實地調研法,經過多輪討論后篩選并確定評價指標,其中準則層( Um )包含基礎設施( U1)、景觀功能( U2)、生產功能( U3)、科普功能( U4)和社會功能(U5);指標層( Umi)是準則層內容的細分,包含交通流線合理性( U11)、停車組織便捷性( U12)、服務設施完善性( U13)等22個評價指標(表1 )。
通過問卷調查的形式邀請12 名風景園林專家學者及10名農業公園相關領域的設計人員、政府工作人員和運營者,分別對準則層和指標層的
指標進行比較并賦值,利用 AHP 判斷矩陣確定準則層權重及指標層綜合權重(表2 )。可以看出,準則層的重要程度排序為:基礎設施(0.2748 )>景觀功能(0.2534 )>科普功能(0.1920 )>生產功能(0.1455 )>社會功能(0.1342 )??梢?,完善的基礎設施是廣州農業公園建設運營的首要任務;景觀功能以微弱分差位居第二,說明農業公園的建設應重視農業景觀的特色表達;科普功能和生產功能的權重值分別位居第三、四;社會功能的權重值雖然比較低,但體現了農業公園與周邊鄉村風貌和社會環境的整體協調關系,并著重反映了游客與當地居民的行為感受,因此也是農業公園建設不容忽視的因素。
在指標層的22個評價因子中,園區建設生態性、田園風光美景度、農業活動體驗、特色景觀吸引力、農耕文化展示、服務設施完善性等評價因子的得分較高,說明這些指標是影響農業公園使用后評價的重要因素。
由綜合權重及排序(圖4 )可以看出,基礎設施( U1)中 U15 的權重值遠高于其他指標,這說明農業公園的建設及運營應將生態性排在首位。景觀功能( U2)中 U21和 U25權重排序較高,說明農業公園的景觀提升應更注重對公園田園風光、整體布局和審美印象的營造。應重視特色景觀帶來的觸媒效應,打造符合游客審美體驗、特色鮮明、主題突出的景觀內容,從而起到增強園區旅游吸引力的效果。生產功能( U3)中 U31權重排序最低,說明相對于農作物種類的豐富性,農業公園的建設應該更看重農作物生產過程的展示??破展δ埽?U4)中 U41和 U42權重分值遠高于 U43和 U44,說明農業公園的建設運營應著重關注游客訴求,運用多種方式對農業知識進行宣傳,并設置豐富的農業生產體驗活動,營造寓教于樂的農事體驗場所。
2.3? 農業公園景觀模糊綜合評判
根據廣州農業公園使用后評價指標體系,選擇不同年齡段、不同性別、不同職業的公園游客為主要調研對象,每家農業公園發放30份調查問卷,收回共180份有效問卷,問卷回收率和有效率均為100%。根據問卷調查的結果,分別對6 家農業公園進行模糊綜合評判得到游客使用后綜合評價結果。以廣州市麥田生態園為例,展示其具體的評價過程。首先,對指標層子因素進行一級模糊評判得到:
由此得到準則層的因素集判斷矩陣:
再進行二級模糊評判得到:
根據最大隸屬度原則即最終模糊綜合向量中數值最大則判定為對應等級,廣州市麥田生態園的使用后評價所屬等級Rmax=R1=0.4664,評價結果為優秀。
3? 評價結果及分析
3.1? 評價結果
在6 家農業公園中,麥田生態園(綜合評價等級隸屬度值為0.4664,0.3928,0.1270,0.0104 ,0.003 4)和艾米稻香小鎮(綜合評價等級隸屬度值為0.4093,0.3880,0.1641,0.0000,0.0000 )的使用后綜合評價等級為優秀,其余農業公園評價等級均為良好(表3 ),說明廣州農業公園的空間環境在整體上得到了游客認同。
3.2? 評價與分析
(1 )在6 家農業公園中,麥田生態園和艾米稻香小鎮的綜合評價等級為優秀。其中,麥田生態園屬于多元體驗型農業公園,其基礎設施( U1)、景觀功能( U2)、科普功能(U4)和社會功能(U5)均評分較高,因其交通流線合理、空間場所豐富,主要道路作為景觀游覽路線串聯18 大活動豐富的功能區,每個功能區對應不同類型的農事體驗活動。與其同類型的寶趣玫瑰世界和流溪灣豐華園綜合評價等級為良好,這兩家公園均有較好的景觀效果。流溪豐華園利用景觀長廊連接溫室大棚采摘區、農耕文化展示區和民俗活動體驗區,使游客的觀光體驗不受天氣的影響,因此獲得游客的普遍好評,但園區的運維管理及時性( U14)和景觀風格協調性( U23)有待提升。寶趣玫瑰世界以玫瑰文化為主線,利用浪漫主題特色雕塑及小品展示玫瑰的文化內涵,另外將玫瑰與其他花卉交替種植,保證了園區的色相季相多樣性,因此其總體風格協調性( U23)評分較高,但在特色農產品開發、農業活動體驗和農業知識展示方面有待提升。
(2 )由基礎設施(U1)的綜合評分可以看出,北緯238 森林營地和麥田生態園評價等級為優秀,這兩家農業公園的景觀建設均以優美的田園自然環境為基礎,設置完善合理的基礎設施;其次,園區中設置了充足的停車場和便捷的動態交通;在建設運營過程中,注重生態環境的保護和鄉土材料的利用,因此保障了園區內自然環境質量和景觀品質;其他4 家農業公園的基礎設施( U1)評分均為良好,但也存在運停車場位置數量不合理、運維管理不及時等問題,反映出農業公園的建設運營應重視基礎設施的完善,以保障整潔舒適的游園環境,對于服務設施數量較多的農業公園,應設置充足的儲藏空間,以避免設施對公共景觀空間的侵占。
(3 )6 家農業公園景觀功能( U2)均有較高的評分,說明農業公園的景觀質量總體上得到游客普遍認可。從指標層的評分可以看出,農業公園的總體風格協調性( U23)和空間場所豐富性( U24)評分較高。其中兩家優勢產業型的田園風光美景度( U21)和特色景觀吸引力( U25)評價等級均為優秀,反映出大規模農作物的規律種植能更好地展示田園風光和農業景觀的整體效果。但兩家農業公園的農業景觀可持續( U22)和農作物種類多樣性( U31)評價等級均為一般,說明以單一農作物種植為主的農業公園,其景觀建設應著重思考如何提升景觀植物的色相季相變化,以彌補其適游期短和色相季相變化少等問題。如以草本作物為主的農業公園可在收割后的空檔期種植其他經濟植物;以木本植物為主要農作物的農業公園,可在田間和道路兩旁補種開花和秋色葉喬木,從而豐富農業生產區的植物層次和季相變化。
(4 )生產功能( U3)的綜合評分中,兩家優勢產業型農業公園評價等級均為優秀,這兩家農業公園均以先進的種植管理技術為切入點,重視特色有機農產品開發及展示,利用公園總體形象提升農業品牌知名度,由此獲得了游客的普遍認可。從指標層評分可以看出,麥田生態園和流溪灣豐華園的農作物種類多樣性( U31)評分較高,但在特色農產品開發( U33)方面有待提升;寶趣玫瑰世界和北緯238 森林營地則需要著重關注農業生產過程的展示和技術推廣。
(5 )科普功能( U4)的綜合評分中,麥田生態園和艾米稻香小鎮的評價等級均為優秀,原因在于兩家農業公園均在傳統農業采摘活動的基礎上拓展了創新型的體驗活動,如艾米稻香小鎮結合稻田景觀開展了“天空稻田”為主題的研學活動;麥田生態園以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體驗為切入點,開設了竹編竹藝體驗和木板年畫制作等民俗體驗活動。北緯238 森林營地和寶趣玫瑰世界的科普功能( U4)評價等級均為一般,原因在于北緯238 森林營地雖然在園區內設置了眾多體驗活動,但是農業類的體驗空間和活動偏少;而寶趣玫瑰世界缺乏對玫瑰相關知識更系統全面的宣傳。由此可見,運營者應該重視游客農業知識學習和深度農業活動體驗的愿望,利用多種形式科普農業知識,并結合園區特色打造個性化的農事體驗活動,避免千篇一律的農業活動體驗。
(6 )農業公園的建設應結合其農業資源特色進行統籌規劃,注重集群化發展和農業品牌塑造。在廣州的11個市轄區中,從化區和增城區的農業公園數量約占全廣州農業公園數量的一半。這兩個區以農業產業、農業公園、鄉村民宿、特色餐飲等資源集群化發展的模式打造了不同類型的特色小鎮。本研究所調研的6 家農業公園中,寶趣玫瑰世界和北緯238 森林營地屬于西和萬花風情小鎮。該小鎮依托地處從化“萬花園”核心區的地理優勢,通過引進多家企業,形成以花卉苗木種植產業衍生出的特色農業公園集群。各具特色的農業公園布局集中、資源互補,體驗活動豐富且不雷同,大大增強了游客到訪的頻率和停留時間,同時起到帶動地方經濟和提升農業品牌知名度的作用。
4? 結語
本研究以使用后評價為理論基礎,從使用者角度出發研究農業公園設計的合理性,通過實地調研、專家調查和問卷調查,利用 AHP-模糊綜合評判法構建了包括5 個準則層指標、22個指標層指標的廣州農業公園使用后評價體系,并對廣州6 家典型農業公園進行使用后綜合評價,得出每一家農業公園的綜合評價等級。主要的結論有:
廣州農業公園的使用后評價涉及到多個因素,根據評價體系中各指標權重的分值大小排序為:( 1)準則層中,基礎設施>景觀功能>科普功能>生產功能>社會功能;( 2)指標層中,排名前5 的評價因子為園區建設生態性、田園風光美景度、農業活動體驗、特色景觀吸引力、農耕文化展示。反映出農業公園使用后評價過程中需要重點關注的因素。
目前已建成的廣州農業公園在自然環境、地域條件、產業結構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異性,因此呈現出豐富多樣的類型[21]。本研究在充分考慮其相似性和差異性的基礎上構建使用后評價體系,以期對各類農業公園的使用后評價具有普遍適用性,并為今后農業公園的建設、優化和評價提供參考。
參考文獻
[1]?? 王浪. 《關于開展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升級行動的實施意見》解讀[J].吉林農業.2019(3):34-35.
[2]?? 農業農村部.農業農村部關于印發《全國鄉村產業發展規劃(2020—2025年)》的通知[EB/OL].(2020-07-16)[2021-10-08]. http://www. moa. gov. cn/govpublic/XZQYJ/202007/ t20200716_6348795. htm.
[3]?? 佚名. 廣東省農業農村廳廣東農業公園建設標準及評價指標體系[J].廣東省人民政府公報, 2019(10):32-43.
[4]?? 韓凝玉, 張哲. 日本現代農業公園初探[J].浙江農業科學,2019, 60(3):462-468.
[5]?? 易弦, 曾靜雯.基于網絡評論的廣東農業公園植物景觀及特色活動研究[J].廣東園林, 2019, 41(3):79-83.
[6]?? 周瑛, 王志芳.兒童家庭對城郊休閑農業園游憩活動偏好——以北京市海淀區農業園為例[J]. 中國園林, 2017, 33(8):103-106.
[7]?? 王三軍, 儲霞玲.廣東省農業公園建設現狀、存在問題及對策[J].熱帶農業工程, 2018, 42(3):64-67.
[8]?? 楊繡娟, 王愛萍, 董琦, 等.基于 AHP 法的休閑農業景觀評價指標體系研究[J]. 中國農學通, 2018, 34(22):77-81.
[9]?? 周嬌清, 許先升, 林凌子, 等.海口市農業產業園景觀建設評價體系的研究[J].海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7,35(1):70-75.
[10]? 張瀛予.北京觀光農業園景觀規劃設計的評價研究[D].沈陽: 沈陽農業大學, 2017.
[11]? 王琳,? 白艷. 基于網絡點評的城市公園使用后評價研究——以合肥大蜀山森林公園為例[J]. 中國園林, 2020, 36(6):60-65.
[12]? 夏晟, 張天堯, 許順才, 等.社區健康性能評估: 基于社會生態學模型的社區使用后評價[J]. 城市發展研究, 2020(2):7.
[13]? 金菊良, 魏一鳴, 丁晶.基于改進層次分析法的模糊綜合評價模型[J].水利學報, 2004(3):65-70.
[14]? 陳照方, 尚磊, 曹靜怡.基于 AHP 法的城市濱河綠地寬度劃定方法研究[J]. 中國城市林業, 2018, 16(5):39-43.
[15]? 洪昕晨, 陳凱, 朱里瑩, 等.基于 AHP 法的文化型旅游景區景觀評價——以莆田市湄洲島為例[J].河南科技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6, 44(1):28-31.
[16]? 李星, 金荷仙, 常雷剛, 等.基于模糊綜合評判的杭州養老院戶外景觀評價[J]. 中國園林.2014, 30(4):100-103.
[17]? 劉林.應用模糊數學-第2 版[M].西安: 陜西科學技術出版社, 2008.
[18]? 莊偉光, 武文霞, 王三軍, 等.廣東農業公園旅游開發與高質量發展研究[J].新經濟, 2020(Z1):34-38.
[19]? 王思宇.生態農業背景下都市農業公園規劃設計研究[D].北京: 北京林業大學, 2019.
[20]? 林淑偉, 關松立.后黃村生態農業觀光園景觀評價[J].農業科學研究, 2019, 40(1):33-37.
[21]? 杜姍姍, 蔡建明, 陳奕捷.北京市觀光農業園發展類型的探討[J]. 中國農業大學學報, 2012, 17(1):167-175.
(責任編輯龍婭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