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丹丹
(長春大學 園林學院,吉林 長春 130022)
錦程公園坐落于美麗的長春市,占地面積較小,僅5000多m2,是長春市事業局于2011年為百姓打造的一個集休閑、娛樂、養身為一體的精品公園,也是北方少有的浸透江南古典園林藝術的公園。園子雖小但特色顯著,處處體現出中國古典園林的藝術特色,詩畫情趣兼具。以下將從空間布局、造園要素、造景手法及意境營造四方面分析該園古典造園藝術的運用,為在北方打造江南特色園林的設計師們提供一些設計思路。
景觀的空間布局是指通過對各景觀要素進行合理的組織與規劃,形成不同的空間氛圍,從而帶給人們不同的空間體驗感[1]。空間布局對于景觀設計非常重要,一個公園的體驗感主要體現于空間布局的合理性,空間布局組織越合理,景觀的體驗感越強。縱觀江南經典名園,多數都是私家園林,占地面積自然不及皇家園林的規模,大多園林的占地面積都不是很大,拙政園也不過5 hm2。如何利用較小的面積卻能讓游覽者體會到游歷名山大川般的感受一直是古代造園家們的思考和追求,經過長時間的實踐,最終得出了一個相對經典的布局方式:“以小見大”。
以小見大的布局方式即以水面為中心[2],用曲折的廊橋、玲瓏的亭榭等建筑小品,造型多變的湖石假山進行圍合,而中心的水面則似鏡面般折射出建筑湖石的倒影,從視覺上放大了整個空間,這樣的經典布局運用于私家園林中,園林雖小卻有咫尺山林般的感受[3],這也是合理進行空間布局達到的效果。錦程公園的設計采用了小中見大的空間布局方式,即以壽湖為中心,湖石假山、寶云榭、醉賞亭、勝耦軒等亭廊圍合四周,湖中倒映山、亭、舫、榭,可謂“福山壽水”。此外,還在水中筑一小島,形成“一池三山”布局模式。園中布局深得名園章法,使得“片石有致,理水得道”[4],形成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的景致。
造園即為園林藝術創作的過程,需要根據園林的性質、特點等因素運用地形、建筑、植物等造園要素。若要創造出舒適雅致的環境,尤其是在北方打造江南特色的園林,勢必要對南方常用的造園要素特點有很深刻的了解,同時要善于挖掘北方造園材料的特性。像山石、植物等要素,因為地域性在北方不易用南方材料所替代,需要設計師們巧動腦,找到能打造出江南園林相似意境的要素去替代,這樣既能有南方園林的意境,又保留北方的地域性,真正因地制宜、有的放矢地設計。
中國園林自古以來走的就是自然山水路線,這不僅是因為中國的山水地貌,也是源于中國人對山水的崇拜。“仁者樂山、智者樂水”[5],山水帶來的精神內涵一直是高潔之人所追求的,而山實水虛,以山水為園林骨架的形象也使得中國園林獨樹一幟。錦程公園仿江南古典園林的經典布局,以假山、壽湖為山水骨架造園,更是在水中筑島,隱喻古代三仙山的含義。此外,錦程公園以掇山置石為特色,堆疊多處假山、放置多塊奇石于園中,石材多樣,北湖石、鐘乳石隨處可見,其中著名的幾塊奇石位于南門入口的清白花紋影壁石、雙璅軒前的天然湖石及萃錦樓前的百鳥朝鳳,形成了以奇石為最主要特色的園林景象。
在中國古典園林中,建筑一直都是不可或缺的要素,在觀賞園林風景、組織游覽路線、限定景觀空間、提升場所意境上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6],此外,它自身的造型美感又使它本身成為一道令人觀賞駐足的美景。在錦程公園中,建筑呈現出一派江南私園的玲瓏、素雅風格,亭、廊、軒、榭、樓、橋類型多樣,顏色以白墻灰瓦為主,與對面色彩艷麗的北方特色園林錦繡公園形成鮮明的對比。建筑體量雖小巧但造型精致,布局也較為精妙,有立于環廊邊供人小憩的方亭倚云亭、拜石亭和半亭觀綺亭,有聳于假山上觀覽全園的漱玉亭,有臨于水邊賞湖景的醉賞亭、吟賞亭(圖1)。園中最大的建筑為萃錦樓,也是全園的核心建筑,分為上下兩層,造型古樸典雅。二樓檐下懸一巨匾,題“萃錦樓”三個行草大字,該字集康熙的書法,為園中第一匾。一樓中心的楹柱上有著園中最長的楹聯,上聯“登樓攬一泓碧水,山懸玉瀑,橋隱紫煙,石沾甘露,廊轉香云。天有意,我蘸清風能作畫”,下聯“乘興觀四季奇花,蘭挺幽芳,杏嬌疏雨,菊傲嚴霜,梅標清骨。地多情,誰說雅苑不逢仙”,該聯以浪漫主義手法描寫了園中的山水植物,增加了園子的詩畫情意。

圖1 錦程公園的醉賞亭
在所有的造園要素中,植物是其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也是唯一具有生命力,自身即能展現出四時之美的要素。園中選擇的植物都是經過造園家從大自然中精心篩選出來觀賞性強的種類。人們不僅可以欣賞植物的視覺美感,還可以感受到花草的清香,感受枝條隨風擺動的窸窣聲及雨水滴落在樹葉上的沙沙聲,感受身體與柔軟草地接觸到的舒適,感受果實的酸甜,通過感受園林植物帶給人們五感的不同感受來得到不同的游覽體驗,這是園林植物的魅力所在。
觀江南園林,植物種類多樣,多葉片較大的種類,常于書房前置芭蕉,營造雨打芭蕉之境,讓人心曠神怡。北方植物種類雖不如南方多,少有芭蕉這種大葉的植物,但精心挑選,也有適宜點綴古典園林的種類,如錦程公園中巧用松柏類喬木寓意長壽、地久天長,為北方的冬天增添一絲綠意,用槭樹科植物營造多彩的秋景,打造特色的四時之景,在壽湖邊多植垂柳,柔曼的枝條與水景相得益彰。此外,在建筑前和山石旁配置美人蕉、雞冠花、大麗花、四季秋海棠、一串紅等花卉,這些花卉的形態、寓意與古典山石、建筑十分和諧,搭配在一起使組景更加出色。這些種類花期較長、抗寒性良好,非常適宜在寒冷的北方打造古典園林特色的景觀,獨具特色。
中國園林與西方園林的不同之處在于園林的造景手法,西方規則式造園往往營造出一覽無余的景象,而中國園林藝術比較忌諱和盤托出,強調“園必隔,水必曲”的空間效果[7],打造曲折自然的園林景象,讓人們獲得步移景異的游園體驗。為了達到這種效果,往往要借助各種造園手法,如障景、隔景、借景、框景、夾景、漏景、對景等,在錦程公園中,這些造景手法均有所應用。
中國造園藝術中,景貴在于曲,無曲則不深,為了使人產生“一丘藏曲折,緩步百路攀”體驗[8],造園家往往用山石、影壁、樹叢等作為屏障抑制游人的視線,起到增加景深,豐富景觀層次的效果。在錦程公園中,通過粉墻黛瓦的南門,入口迎面一塊碩大的青白紋影壁石(圖2),正面為整個園子的鳥瞰圖,背面一篇奇石園記記載著園中景致,將大家的視線集于青石上,達到欲揚先抑的觀園感。

圖2 錦程公園的清白紋影壁石
中國園林素以深邃含蓄聞名于世,成為世界三大園林體系之一,其曲折多變往往在于對園林空間的合理分割與組合,造成園中有園、景中有景的效果,這種將綠地分為不同景區,得到不同空間效果的手法稱為隔景[9]。隔景可以改變空間的布局,使空間小中見大,把不同特色的景物分隔開,讓游人更好地感受不同區域的意境。錦程公園中隔景的運用較為出色,不僅有建筑、實墻、山石的實隔,還有水面、橋、道路形成的虛隔,更有環廊、花墻形成的虛實相隔,將園子分為入口區、瀑布景觀區以及特色鮮明的琴、棋、書、畫、茶五大主題區。此園雖小,但因隔景的運用,使游人在每個區域的感受都不盡相同,得到豐富的游園體驗。
在造景時,為了避免游人的視線無處安放,往往會在觀景點對面設置對景點形成對景[10],這樣就避免了視覺上的寂寞感,增加游人的觀景興致。錦程公園中壽湖中心的吟賞亭,與醉賞亭、寶云榭、萃錦樓、石筧等多處景點均能形成對景關系,亦是湖中焦點,增加了水面的層次感。此外,為了突出水面的寬闊,在跨過雙璅軒門后,兩側的假山石也互成對景、夾景,不僅達到以小見大的效果,同時增加了該園的可游性與可觀性。
中國造園藝術善于營造畫意,像作畫一樣有選擇地攝入景色,利用門框、窗框、樹框等處理風景的手法稱為框景[11],又稱尺幅窗、無心畫。錦程公園中的框景運用較多,如寶云榭設置了鏤雕月亮門,造型古樸典雅,透過月亮門有一座名為“鵲橋”的小石橋,供青年情侶約會拍照。此外,雙璅軒正中的門框正好將一蓮花紋底座的天然湖石框住(圖3),形成一幅美好的山石畫卷,兩邊側門也形成了寶瓶狀的框景,意境十足。

圖3 錦程公園雙璅軒框景
含蓄美是中國園林藝術獨有的氣質,營造猶抱琵琶半遮面的效果是打造中國古典園林的精髓,漏景便是其中一個重要的手法,它由框景發展而來,留其畫意,添了一份若隱若現的意境。除了依稀可見的美好景色,漏窗、花墻本身也是具有美感的觀賞物。錦程公園中隨處可見各式花窗,讓人目不暇接,正門外側白墻上的連續花窗讓人不禁聯想到滄浪亭復廊上的花窗,竹子、海棠、梅花等各種吉祥圖案為園子增添了祥瑞之氣。
中國園林是一門綜合藝術,是集萃式的綜合藝術王國[12],幾乎融入了一切藝術門類,如書法、繪畫、文學、雕刻、音樂、戲曲等,這些藝術之間相互交融,營造出無窮意境。錦程公園集文人雅士喜愛的琴、棋、書、畫、茶于一園,使園子充滿雅趣之韻。
園中體現“琴”這一主題是在一個圍合而成的院子中。進院需跨過一座名為“抱石坊”的坊門,地面為卵石鋪裝,顯得景色精美別致。主體建筑為仿古軒堂,名為“雙璅軒”,取自《南齊書·柳世龍傳》:柳公善彈琴,世稱柳公雙璅。雙璅軒正對面為一天然太湖石,奇石通透聳立,形似琵琶,其蓮花底座下方鋪地也為琵琶形,與靈石很好呼應,更是突出了琴這一主題。
圍棋古稱“弈”,即“你投一子,我投一子”。圍棋是一種傳統的娛樂形式,也是一場智力與實力激烈較量的過程,棋者可從中體悟到“方若行義,圓若用智,動若騁材,靜若得意”的道理[13]。園中“棋”這一主題位于“萃錦樓”前,在“勝耦軒”旁邊擺放著一盤未下完的棋盤,四周用時令花卉進行點綴,站在翠錦樓二樓可清晰俯看整個棋局,別有一番意境。
第三大主題“書”的部分位于錦程公園的北門,一支極大的毛筆立于門中央,直抒其意。文人墨客怎能少得了筆墨紙硯呢,院落中央即是一塊巨大的墨盤,一塊刻有桃花的墨條,配上毛筆,書風十足。此外,地面上還刻著王羲之的蘭亭集序,與錦程門上的楹聯“字仰蘭亭書圣,詩吟太白謫仙”緊密相連,蘊含濃濃詩意。
中國古典造園理論與中國畫論是一脈相承的,因此中國古典園林總是浸透著山水畫般的意境[14]。中國畫是以毛筆蘸著水溶性顏料在宣紙上作畫,而在錦程公園中,設計師以大地為宣紙,在上面展開一巨幅山水畫卷,人們既可以在旁邊的“觀綺亭”欣賞水墨畫,又可以在上面載歌載舞,瀏覽散步。“畫”這一主題為整個園中最大的活動空間,承載著園中的各種活動演出,是集觀賞、休憩、娛樂為一體的主題場所。
古人云,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15]。人們常用茶來靜心禪悟,因為品茶能讓人消除雜念,茶更是因茶仙陸羽擺脫了自然束縛獲得解放,一舉成為華夏的飲食和精神縮影。在錦程公園壽湖北岸環廊的廊柱上有楹聯曰:來此飲茶,帶幾分仙氣;于斯會友,生一點禪心。匾額為石筧,用一貢茶名點明了此處主題。為了突出主題,在水邊根臺上立一巨型茶壺,壺嘴中有一注清流直傾湖中的茶盅里,很有新意。
錦程公園是北方少有的具有江南古典園林特色的園林,雖然氣候等自然因素差異很大,但在空間布局、造景立意上還是成功地打造出了江南園林的風格。
在總體布局上,運用江南園林常用的以小見大的布局方式,以壽湖為中心,建筑、假山、湖石進行圍合,營造壺中天地的效果。在造園要素上,因地制宜地合理選擇景觀材料,尤其是在植物上,采用本土植物打造出與南方園林相似的意境。在造景手法上,為了更好地將江南園林的婉約、曲折表現出來,運用了多種造景手法,如障景、隔景、對景、框景、漏景等達到步移景異之勢。在意境的營造上,集雅士喜愛的琴、棋、書、畫、茶于一園,使園林充滿雅趣之韻,但筆者認為表達方式應更含蓄,如對景觀小品的尺度和形式稍作調整,不需特別具象,而是達到中國園林藝術所追求的“神似而非形似”的含蓄美,意境會更加深遠,令人回味無窮。
江南園林與北方園林明顯的不同在于江南園林空間多樣且富有變化,這點在錦程公園中表現明顯。錦程公園對空間的處理方法及造園要素的選擇上可以帶來一些啟發,提供在北方打造江南特色園林的新思路。比如采用以小見大的總體布局及多樣的造景手法構成起承轉折的空間變化。造園要素上,疊山置石的石料也以湖石為主而非北方常用的黃石,盡顯玲瓏秀麗,建筑也以江南素雅的鄉土建筑為創作源泉,植物可選擇本土常綠喬木黑松,落葉喬木垂柳、槭樹科,輔以花卉美人蕉、雞冠花、大麗花、四季秋海棠、一串紅等種類構成植物配置基調,這些植物與湖石、建筑搭配在一起,造園要素雖有一定限制,但也可打造出江南風格的景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