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 芳
(伊犁職業技術學院,新疆伊寧 835000)
食品安全與民生發展息息相關,也與人們的日常生活有著極為緊密的聯系,因此一直受到社會公眾的熱切關注。在食品生產過程中,如果僅依靠各種管理措施對食品安全進行管理,顯然無法滿足社會的生產需求,也存在較大的食品安全風險。因此需要借助各種檢測技術對食品生產質量進行檢測,進一步保障所生產食品的安全性。相關的生產人員以及技術人員等也應該不斷提升自己的責任感,在實際檢測食品的過程中嚴格履行自身的工作職責,按照檢測程序落實檢測工作,并不斷提升自身的檢測能力,從而促進食品質量檢測成效的進一步提升,更有效地避免各種不良食品安全事件的發生。
食品能為人體提供主要的營養,與人們的生活、工作、學習等息息相關。對食品質量進行檢測,可確保其安全性,還能提升人們的生活質量。若食品質量不合格,人們在食用之后,食品中攜帶的有害微生物或有毒物質會進入人體,危害人體健康。相關檢測部門必須采用科學有效的方法對不同食品的質量進行檢測,最大程度上保障投放到市場中的食品安全衛生。當前的食品質量檢測還存在一些不足,如發生的三聚氰胺奶粉事件,嚴重擾亂了市場秩序,危害嬰幼兒的身體健康[1]。
食品質量檢測工作對食品生產者以及食品行業有著極為重要的影響。相關檢測部門或者食品企業本身設立的食品檢測部門在采用檢測技術對食品質量進行檢測之后,及時將檢測結果告知生產企業,企業就可以根據食品質量中存在的問題對其生產工藝或者生產方式進行改進,通過調整生產結構來提升食品質量,贏得更多消費者的認可,占據更多的市場份額,促進食品企業的發展。食品企業在食品質量檢測體系的保障下不斷發展,也更有利于形成良好的行業發展環境,這有助于整個食品行業的長遠發展。
食品質量檢測就是對食品的衛生及安全進行監測,以確保流入市場中的食品是安全的。只有嚴格把控食品質量及其衛生安全,才能更好地為整個國家的經濟發展提供物質方面的保障,進一步提升我國食品生產的水準[2]。食品質量檢測在整個食品生產以及社會發展過程中都是不可或缺的,相關部門以及食品質量檢測人員要積極采取各種科學的檢測方法來保障食品質量,防范食品安全風險。
在開展食品質量檢測工作時,需要有比較完善的食品檢驗制度。只有完善的制度才能對食品質量檢測的各個環節進行約束,確保食品質量檢測工作可以規范開展。但當前我國食品質量檢驗制度還不夠完善,這也就導致了部分食品質量檢測工作在開展過程中不夠規范,直接影響食品質量檢測結果的真實性與可靠性。目前,我國食品質量檢測過程中可以使用的檢測方法有很多,如生物檢測法、理化檢測法等[3]。在進行食品質量檢測時,相關檢測人員應該嚴格按照國家相關標準完成相應的監測流程,但當前的檢測工作還存在較多的不當之處,采樣時樣品的提取時間過長,影響最終檢測結果的合理性。因此還需要有更完善的檢測制度來控制整個食品質量檢測過程,保障檢測質量。
在進行食品質量檢測時,所使用的檢測設備對最終的檢測結果有著極大影響。但當前我國多數食品企業在實際生產過程中更重視經濟效益,在檢測設備以及檢測技術方面投入較少,造成檢測設備以及技術比較落后的問題。很多企業也不重視對食品質量檢測設備的檢修與保養,以至于這些設備在長期超負荷的工作狀態下出現了比較嚴重的磨損,對最終檢測結果產生了極為不利的影響。
當前,多數食品企業在食品生產過程中并沒有專門為食品質量檢測制定完整的流程,其所參考的食品質量標準也不統一,再加上檢測人員檢測水平有限,在工作過程中可能會出現操作混亂的情況,除了會影響到食品質量的檢測效率,也會導致檢測結果存在較大誤差。①多數食品生產企業中開展食品質量檢測工作的員工并不是食品相關專業出身,其掌握的檢測技能以及擁有的理論知識有限,難以勝任一些復雜的食品質量檢測工作。②當前多數食品質量檢測人員年齡老化,雖然有著豐富的檢測經驗,但其理念思想的固化,在實際檢測過程中一直沿用比較落后陳舊的檢測方式,對于新技術的學習不夠積極,也無法理解新的檢測知識,甚至部分食品檢測人員對新技術的學習持有抗拒心理,這對食品質量檢測結果產生極大的影響,嚴重阻礙了食品檢測事業的進一步發展。
食品質量及其安全問題對整個社會的穩定發展有著極為嚴重的影響,尤其是食品安全問題會嚴重危害社會公眾的身體健康。因此,在開展食品質量檢測工作時,必須要不斷提升檢測人員對食品質量檢測工作的認知,要提升他們對食品質量檢測的重視度[4]。只有檢測人員意識到這項工作的重要性,其在實際工作中才會更認真、更嚴謹,檢測結果才會更準確。此外,還必須不斷完善與食品安全相關的法律規范,要持續加大對食品質量的檢測力度,提升食品質量檢測水平。從而最大程度上保障食品質量檢測結果的準確性,維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也保障社會公眾的飲食安全。
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公眾對食品安全問題已經越來越重視,這對食品質量安全檢測行業的發展有著極大的促進作用。而在實際落實相關檢測工作的過程中,執行具體檢測工作的技術人員極為重要。因此,相關部門應進一步加強對食品質量檢測技術人員的培養,通過定期培訓提升檢測人員的技術水平,從而確保檢測結果的真實準確。此外,相關部門還需要定期檢查這些檢測人員的具體工作情況,避免有態度疏忽的情況出現,最大程度上保障檢測結果的可靠性。
高質量的檢測設備不僅能提升檢測效率,還能保障檢測結果的準確性。因此在食品質量檢測的過程中,加強食品檢測設備的研發與更新也是極為必要的。相關食品檢測部門必須要組織專業的研發團隊,結合實際的食品質量檢測經驗以及檢測工作的發展需求去研發高精度的檢測儀器。食品生產企業在日常生產過程中也要積極引進先進的檢測儀器,借助檢測結果對生產工藝進行調整,不斷提升食品生產質量。
食品質量檢測工作不僅與企業的生產效益相關,更關乎著社會公眾的生命安全與健康,因此必須對整個食品質量檢測過程進行嚴格監督管理,確保食品質量的合格與安全。除了相關的食品質量檢測部門外,還需要設立對食品問題進行監督的監督部門,要不斷完善各種規章制度,確保食品檢測人員在實際工作過程中都能夠嚴格按照相關規章制度去落實檢測工作。監督部門要不斷規范食品質量檢測人員的工作行為,避免出現投機取巧或者違反工作規定的行為,確保所檢測結果的真實性、準確性與可靠性。除了對食品檢測人員的日常檢測工作進行監督之外,監管部門還需要將所獲得的真實檢測數據上傳到網絡平臺中,確保檢測結果的公正、公開。這能促進食品質量檢測技術的發展,進一步減少因食品質量不達標而引發的安全問題。
加強食品質量檢測工作還需要進一步加強對基層的管理,要選擇更合適的監督管理方式,并圍繞整個檢測工作去構建以食品安全為核心的食品質量檢測制度,確保基層食品的安全性。多數食品監督管理部門在日常工作中負責的食品質量檢測任務較多,且檢測過程往往需要花費較長時間,很難快速完成某項食品質量檢測工作[5]。因此在后續工作開展過程中還需要對相應工作進行更合理的安排,進一步整合相關檢測資源、改進檢測技術。同時不斷加強基層部門的檢測力量,通過上級與基層配合幫助更高效地完成食品質量檢測任務。此外,相關部門還可以根據食品企業的規模以及生產信譽度等對企業進行分類,對信譽度低的企業重點管理,而信譽度較高且發展時間較長久的食品企業可以安排其自查,或者組織抽查。借助于這種企業分類管理的方式來提升食品質量檢測的效率。
為進一步保障食品安全問題,相關檢測部門需要對人們日常生活中攝入的各種食品進行嚴格控制,要對這些糧食、蔬菜、飲用水等的生產進行規范。要確保在市場中流通的日用食品是由符合國家質量標準要求的企業或者種植戶生產的,要控制好市場源頭,確保消費者可以放心購買。
相關部門要做好食品生產環節的管理與控制,要定期或者不定期對當地的食品生產企業進行檢查,調閱其生產許可檔案,檢查其生產工藝中是否存在紕漏,重點查看實際生產過程中是否有生產人員違規操作,所有從業者是否有健康證明,食品生產過程中其原材料的進出是否有查驗記錄,添加劑的使用是否在相關食品生產標準要求內。還需要做好食品流通過程中的監管,要對大型商場、人員聚集的農貿市場、有食品經營資質的商戶等進行重點檢查,確保其交易的食品是合格的。尤其要做好對餐飲企業的監督管理,重點對餐飲行業的后廚衛生情況進行監管,對照相關餐飲服務標準進行專項檢查,對原材料、半成品以及成品等進行品質查驗。
為進一步保障食品安全問題,相關部門還需要構建更加完善的市場檢測體系,在大中型超市以及農貿市場周圍設置食品質量檢測儀器,為社會公眾提供檢測食品質量的方法,確保其隨時可以對主要的食品質量參數進行檢測。此外,國家還需要投入一定的資金來研究開發可以進行食品質量檢測的更快速方式,以便于市場可以更迅速地確認食品質量,避免不合格食品在市場上流通,最大程度上保障食品的安全。
市場中的食品種類越來越多,保障好食品的質量與安全,對于人們的生命健康與安全極其重要。因此相關部門必須重視食品質量與安全問題,要不斷加強對市場中食品質量的檢測工作,借助于科學有效的檢測機制與檢測措施及時發現質量不合格或者對人體有危害的食品,保障市場中流通食品的安全性,最大程度上避免食品安全問題的發生,促進食品產業的更高效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