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敏
沈立榮,孔村光 主編中國輕工業出版社出版
現階段,我國水資源環境狀況并不樂觀,部分地區因可用淡水資源不足,過度開采深層地下水,進而引發地面坍塌、沉陷等地質問題,而且我國主要河流的有機污染問題非常嚴重,急需探尋有效方法加強公民的水資源保護意識,促進水資源保護事業的持續發展。 在新媒體時代背景下,廣告這一信息傳播方式具有傳播速度快、影響范圍廣、信息量大、說明性強、易保存且可重復等優點,為水資源保護工作的創新提供了重要思路。 基于廣告傳播的諸多優勢,以公益廣告為著力點,助力我國水資源保護具有可行性與必要性。 由沈立榮、孔村光主編,中國輕工業出版社于2014 年7 月出版的《水資源保護:飲水安全與人類健康》一書,全面論述水資源保護的相關內容,為水資源公益廣告設計提供了重要內容支撐,是水資源公益廣告設計及水資源保護相關人員普遍關注的書籍。
該書共包括七篇:第一篇總體論述水的重要性,分析水在人類生活、農業、工業、能源等方面的功能與作用;第二篇闡述水資源的基本特征,包括水資源的分布、因水而產生的地緣政治與戰爭等內容;第三篇基于科學視角全面論述水,包括水的組成、水分子結構、正確選擇飲用水、科學認知自然界的水等主要內容;第四篇研究飲水健康,探討人的適宜飲水量,針對不同人群分析有利于疾病治療與身體康復的科學飲水方式;第五篇梳理良好的飲水習慣以及常見的飲水誤區;第六篇從水質處理方式、水質環境與衛生檢測、飲水法治與技術保障等方面出發,研究飲水的質量保障,并詳細論述桶裝水、飲水機、家用凈水器等飲水設備的選購、使用、維護等內容;第七篇以杭州千島湖、云南撫仙湖、廣東萬綠湖等水源地為案例,分析優質水源地的條件與標準。
《水資源保護:飲水安全與人類健康》一書立足水資源保護,從水資源功能、水資源危機、健康飲水等多個方面展開詳細論述,為水資源公益廣告設計提供了豐富的創作素材。 以此為基礎,結合新媒體時代信息傳播的數字化、交互性等特征,從理念創新著手,探索水資源公益廣告設計策略的創新方向。 新媒體時代隨著互聯網信息技術的發展與成熟,逐漸形成新的時代環境。 對新媒體時代而言,不僅意味著技術與發展形式上的創新,還意味著發展理念的創新。 換言之,應從新媒體時代所呈現的數字化、交互性、即時性、共享性等特征中,深入分析其內在理念,基于對新媒體理念的精準把握,進一步提升相關工作的先進性,優化工作質量。
結合新媒體時代背景下各領域的發展現狀與發展趨勢,分析新媒體背景下的公益廣告內涵,可以總結為以下兩個方面:其一,創新理念。 在新媒體背景下,信息媒介間擁有多種互動可能,由此拓寬創新空間,激發人們的創新思維。 對于水資源公益廣告設計而言,應突破已有的新媒體創作環境,積極與多種設計元素融合,除了與不同的新媒體技術、環境進行互動外,還應拓寬互動視角,與傳統文化元素、現代網絡文化元素等相連接,通過多方向、多維度的創新,賦予水資源保護更加豐富的解讀視角,以迎合多元化的觀眾需求。 其二,以人為本理念。 分析新媒體背景下的交互性與個性化特征,均以個體受眾需求為著力點,由此體現出以人為本理念。 反觀當下公益廣告存在的內容設計模式化、脫離受眾生活基礎,主題口號空洞、公共利益訴求不足,偏重道德說教、廣告表達方式缺乏創意等問題,急需融入以人為本理念,以受眾需求為導向,創新廣告設計內容,提升受眾對廣告內容的接受度與認同度,切實發揮公益廣告對水資源保護的促進作用。
目前應以創新理念為內核,推動水資源公益廣告設計內容的創新。 在水資源公益廣告設計內容創新過程中,應充分利用水資源保護的各種素材,如《水資源保護:飲水安全與人類健康》一書中提出的水資源保護多種視角。以多維度內容設計公益廣告,有利于全面提升公眾的水資源保護意識,使公眾形成“水資源保護要從一點一滴做起”的認知,以此深化水資源公益廣告對水資源保護的促進作用。 除利用與水資源保護直接相關的元素外,還可利用與水資源保護間接相關的元素,如將水資源保護與古代詩詞進行互動,或者將水資源相關知識與現代網絡文化元素進行連接等,以豐富公益廣告文化內涵,通過多元文化支撐來強化廣告的生命力,對于持續傳播廣告內容具有積極意義。
綜上所述,基于新媒體時代背景發展水資源公益廣告,對水資源保護具有積極意義。 在此,聚焦新媒體時代的創新理念,探索水資源公益廣告設計中的創新理念內涵,并分析創新理念下的廣告內容設計方向。 除此之外,還應基于創新理念,從廣告設計手法、應用環境等多個角度,深入思考新媒體背景下水資源公益廣告設計策略的創新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