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寶 戈姍姍 張曉瑋
摘要應用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共享服務等信息技術賦能醫院財務管理與服務模式是值得研究的重要課題。基于數字經濟背景下XH醫院財務綜合服務平臺構建的具體實踐,對大型公立醫院如何通過數字信息技術協同助力財務管理,實現財務核算智能化、財務管理精細化、風險控制自動化與運營決策可視化進行了探索,并對數字財務綜合服務平臺的構建提出了相應的建議。
關鍵詞 數字經濟;公立醫院;財務綜合服務平臺;財務智能
DOI: 10.19840/j.cnki.FA.2022.01.013
當前,公立醫院收支規模不斷擴大,對預算資金、資產管理、成本管控等經濟活動提出了更高的管理要求。《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建立現代醫院管理制度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17〕67號)要求推動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推進管理模式和運行方式加快轉變,進一步提高醫院運營管理科學化、規范化、精細化、信息化水平。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進一步指出,要準確把握衛生健康經濟管理工作高質量發展。因此,如何合理使用管理手段和方法,實現對醫院人、財、物、技術等核心資源的科學配置,緩解醫院經濟運行壓力,實現精細化運營管理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
根據《G20國家數字經濟發展研究報告》,數字經濟已成為發展的新增長引擎與重要驅動力,“大數據與AI”“數據中心與云服務”“一體化與數據共享”等技術與財務的融合,不斷推動財務工作全面升級。因此,以財務管理和數字化手段的結合作為效率提升、財務智能化轉型的重要推動力應成為公立醫院財務管理改革的主動選擇。
一、數字經濟背景下XH醫院財務綜合服務平臺的構建
(一)XH醫院基本情況
XH醫院是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于一體的大型綜合醫院。截至2020年9月,醫院共有編制床位5 000張,年門急診量670萬人次,住院量29.8萬人次,住院手術11.4萬人次,百萬以上醫療設備467臺,主要醫療指標穩居國內前列。醫院現有職工7 742人,其中博士生導師189人,碩士生導師524人。近年來,醫院財務部門抓住數字經濟發展新機遇,不斷創新財務管理方式、優化整合信息系統、培養數字化財務管理人才,并積極探索智能化財務轉型。當前已在預算、資產、采購、財務核算等多個應用場景搭建財務智能化處理平臺,財務管理工作始終走在公立醫院的前列。醫院與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共建“醫院+財經”雙一流人才培養示范基地,資源共享、優勢互補、人才賦能,持續推動醫院數字化轉型,為現代醫院運營管理提供持續驅動力。
(二)XH醫院財務服務系統信息化現狀與問題
1.基礎主數據建設不完整,規范程度不高
由于醫院未建立標準共享的主數據信息庫,導致信息規范性不強。人力資源信息未進行標準人員庫管理、報銷業務尺度不一、難以進行標準化流程管理、預算管理無法從前端嵌入業務流,并且系統間數據難以進行同步。信息自動化程度不高導致的結果是手工操作過多,在多院區一體化管理的壓力下,工作量倍增,因而需要解放事務性工作。
2.數據缺乏集成,系統間協同性不強
深化醫改、政府會計改革、加強公立醫院運營管理等對醫院預算管理、成本核算、內部控制、績效評價等精細化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諸如HIS系統、OA系統、科研系統、預算系統、財務繳費平臺等醫院的業務系統數據流井噴,并且由于各業務系統獨立分散,數據的集成傳遞難度較大且缺乏準確性與時效性。長此以往,這種傳統的數據傳遞方式將影響醫院整體運營效率,降低財務管理精度,也無法支持運營決策。
3.財務處理效率低下
傳統的財務服務模式的弊端在于:一是缺乏統一規范、清晰分類的業務流程,往往需要經辦人反復奔波。二是經濟業務發生后,經辦人需將手工申請單,按照經費出處、所屬部門,經領導線下層層審批,費時費力。三是財務工作者需根據原始票據,手工錄入憑證、復核、支付。因此,傳統財務服務模式不僅占用醫務人員大量時間,效率低下,而且無法將財務人員從簡單重復的手工操作中解放出來。
4.數據價值挖掘不充分
深化醫改和現代醫院管理制度對醫院運營決策管理的要求越來越高。但由于醫院各管理系統信息流井噴、數據分散,缺乏協同集成,導致決策分析數據的口徑無法統一,應用價值難以挖掘,數據顆粒度和精細度不能滿足管理要求。因此,需要高度集成和協同的管理平臺,對財務活動全流程進行覆蓋,進行可度量的精細化控制,打造集數據采集、數據處理、監測管理、預測預警、可視化等于一體的大數據運營分析決策支持系統。
(三)數字財務綜合服務平臺的功能定位
在構建財務綜合服務平臺總體架構的基礎上,根據功能模塊確定開發順序,然后充分調研解析業務流程,進行流程標準化改造。另外,實施團隊與各崗位人員反復溝通,保證需求準確并細化分解為可落地方案。XH醫院數字財務綜合服務平臺旨在實現一站式線上財務服務,平臺涵蓋報銷模塊、商旅管理模塊、自助繳費、合同管理、查詢模塊、來款模塊、印章管理、人員模塊、檔案模塊等,如圖1所示。XH醫院數字財務綜合服務平臺主要有三個逐步深入且有機結合的功能:打通各模塊與內外部業務系統,實時數據傳遞;根據各模塊功能業務匹配人員權限與審批流,實現全流程電子審批與自動化“流內控”;引入財務機器人,實現智能化轉型。
1.財務業務系統平臺化管控
醫院將內外部業務系統進行集約化平臺管理,統一管控。實現財務平臺與業務系統(OA、HIS、SAP、RPA、預算管理系統、成本管理系統、科研系統等)無縫集成,并且與商旅訂票系統、稅務系統、銀行系統等外部系統相連,不僅使得內外部業務數據統一和實時傳遞形成數據倉庫,而且業財融合提升財務服務質量、提高財務管理效率。
2.平臺全業務流程標準化與電子化
財務綜合服務平臺的特點之一就是將業務流程標準化,以盡可能提高共享和適用。一方面能夠對重復、可復制、業務量大的業務進行集中處理,提高工作效率,建立標準規范的業務流程體系;另一方面,能夠持續提升醫院多院區一體化共享服務中心的工作效率與管理水平。同時,平臺實現全流程電子化,將標準化流程進行智能化改造,實現移動報銷、移動審批、成本自動分攤、智能客服等功能,為實現智慧財務與財務無紙化打下基礎。
3.平臺實現大數據型內部控制
財務綜合服務平臺將風險點和管理制度等治理框架融入自動化管理流程,引入智能化“流內控”模式來實施大數據型內部控制體系。比如,財務綜合服務平臺對接人力資源數據庫,可實現依據人員類別(院內職工、研究生、進修生、規培生、勞務派遣等)、人員級別,自動匹配相應權限和差旅標準的功能。同時平臺將經費管理制度融入流程,根據人員歸屬部門與經費項目,進行財務相關流程自動線上流轉。通過實施與內控要素相應的管理要求來確保內控目標的實現,從而防范管理漏洞,降低運營風險。
4.業財融合提升管理價值
財務綜合服務平臺另一大特點就是業務和財務深度融合,將財務管理向業務端前移,從而迅速有效地應對問題與風險,提升管理價值。業財融合是醫院實現精細化管理的重要一步,也是醫院充分發揮管理會計職能的重要基礎[1]。財務綜合服務平臺在構建過程中和業務部門充分交流和合作,不僅做到事前的預測、事中的控制合作、事后的監督和核算,而且全面提升醫院政策的執行度和精準度。深度業財融合有助于醫院建立科學的決策系統,提高運行效率,是建立現代化醫院管理制度的重要手段。
5. RPA賦能財務智能化轉型
通過引入財務機器人,用技術重新定義財務工作,實現更智能、更優化、更創新的財務管理運營模式。借助財務機器人,實現財務綜合服務流程自動化。例如,通過上線RPA報銷流程自動化功能,實現報銷流程智能審核、報銷單據打印、會計核算一體化、自動化,將財務工作中簡單、重復性的日常事務交給機器人處理,在提升財務業務流程處理效率和準確性的同時,推動財務人員進行管理轉型,降本增效[2]。

(四)XH醫院數字財務綜合服務平臺的總體架構
1.頂層設計,完善數字財務綜合服務平臺構架
要發揮數字化系統優勢,需要從頂層設計上完善數字財務綜合服務平臺的運行體制,構建自下而上涵蓋基礎數據構架、集成財務服務平臺、高效標準業務流平臺、可視化運營決策分析平臺等架構,總體框架示意圖如圖2所示。從而解決多系統間協同運作問題,實現醫院治理高效化、服務精準化、決策科學化。
2.平臺管控,打造高效標準的業務流程
平臺旨在打造一站式財務服務,首先對財務業務系統進行平臺化管控。其次,結合功能模塊對業務流程進行梳理與重塑,建立一套標準化流程,并進行數字信息建設,實現全業務流程線上自動流轉,優化資源配置,為財務無紙化打下基礎。對于要素信息完備的業務或財務標準化流程,嵌入財務機器人系統,實現財務智能化,提高平臺流程運轉效率。
3.可視化建設,支持運營決策
平臺搭載決策支持層級,利用BI分析工具,提供不同維度的報表及監控管理功能,如流程報表、流程耗時報表、費用統計、項目支出統計、借支管理、合同管理、科研經費管理等模塊,平臺同時建立標準化的信息平臺和數據倉庫,方便不同的使用者進行駕駛艙管理及數據靈活分析。
二、XH醫院數字財務綜合服務平臺的運行成效
(一)集約化平臺管控,打破了“數據”孤島
醫院財務綜合服務平臺與業務系統有機整合銜接,并進行集約化平臺管控,使得內部業務數據統一和實時傳遞,形成數據倉庫,降低了溝通成本,提升了服務質量,并實現數據可視化、管理扁平化。同時,平臺搭載差旅系統、智能影像、財務機器人等外部系統,有效提升了財務工作全流程的智能化與自動化水平。
(二)內控自動化,降低了財務風險
將風險點和管理制度融入自動化財務流程,使核算、審核與監督環節嵌于業務流程的各個環節,實現業務流程高度透明,風險可控。在業務前端,將財務制度、運算管理、成本管理、發票管理等要求嵌入系統,從系統層面降低財務風險。在業務中端,梳理各類業務標準與審核點,如將人員級別、差旅標準、預算事項、成本分攤邏輯、審核權限等嵌入系統規則,從而以系統判斷代替人工判斷,實現內控自動化。在業務后端,通過自動核算規則、銀企直聯完成業務自動流轉。
(三)落實“放、管、服”,提升了財務滿意度
財務綜合服務平臺的全線上、全流程管理,微信端、APP端和電腦端多設備應用,以及7*24小時實時在線開放,智能客服服務,極大地方便了職工隨時隨地進行財務業務處理,避免了員工反復奔波、等待簽單審批等帶來的時間浪費。全流程可視化服務,財務處理結果即時查詢,實現了讓“職工少跑路、程序多跑路”的愿景,落實了“放管服”改革要求[3]。同時,財務智能化持續助力財務效率提升,極大縮短了財務流程處理時間,將便捷高效的財務服務落實到實處。
三、數字經濟背景下構建財務綜合服務平臺的建議
(一)加強平臺集成化建設
多元系統構架走向平臺化體系構架的關鍵是將核心業務系統進行平臺化集約管控,實現數據高度集成、避免信息孤島,實現數據共享、業務共享、服務共享。一方面,需要加強財務核算系統與單位內部業務系統的對接,實現業財一體化,提升財務處理效率與精度;另一方面,需要加強財務系統與單位外部系統(如差旅系統、資金管理平臺、影像管理系統、RPA程序等)的協同,以全面提升財務工作全流程的智能化與自動化水平。
(二)建立大數據型內部控制體系
在數字經濟背景下,傳統內部控制體系已經無法有效發揮作用,需要建立基于大數據的內控環境,在流程中植入治理框架,引入智能化“流內控”模式來實現數字內部控制,提升風險管理水平。如在服務系統內嵌入全面預算管理流程,實時監測業務運行,并進行預警,借助智能票據管理夾,實現發票自動識別與查驗,借助規則引擎實現核算自動化。
(三)加強業務標準化、信息化、智能化建設

數字化的特點之一就是將業務流程標準化,以盡可能提高共享和適用,然后借助先進的信息技術,實現業務處理的自動化與智能化。業務流程標準化的好處在于:一方面能夠對重復、業務量大的業務建立標準規范的業務流程體系,并進行信息化自動流轉,提高服務質量與效率;另一方面,針對標準化的業務能夠利用財務機器人持續賦能,實現財務智能化。財務機器人代替人工完成基礎核算工作,財務職能由記賬向管理轉變,財務人員由核算型向運營管理、決策分析型轉變。
(四)重視系統安全和冗余設計
信息安全的維護是財務平臺運行與監管的基石,需要設置專門人員維護,并提高財務人員信息安全知識,加強平臺的日常信息維護和數據安全管理,建設平臺的綜合防護體系,防止非法入侵和修改刪除數據。同時,還需注重系統冗余設計,在保證安全性的前提下,支持系統發展冗余,以支撐未來智能化的深層次需求。
(五)塑造數字轉型的文化與人才保障
數字財務服務平臺的構建,需要加強財務人員培訓,營造自上而下的數字轉型文化氛圍。當前,信息技術突飛猛進極大提升了財務工作效率,大量重復的業務流程終將被RPA替代,財務各部門都應該積極擁抱數字化,通過信息系統來改變傳統的業務處理習慣,形成數字化思維與工作模式,積極轉型,推動持續創新,實現數字管理與決策,促進企業數字信息化轉型。
四、結語
XH醫院數字化財務綜合服務平臺作為信息化建設的一個探索,能夠有效提升醫院精細化財務管理水平和服務質量。通過財務綜合服務平臺數智化轉型,可實現財務業務基礎數據治理,推動業財深度一體化,實現智能高效的財務業務處理效率、數據價值挖掘,進而賦能醫院運營管理[4]。XH醫院財務綜合服務平臺在構建的過程中也面臨諸多困難,如多部門多系統間的溝通障礙、全業務電子化推行障礙、與外部第三方公司(銀行、攜程等)的合作等難題。為此,本文建議在構建財務綜合平臺的過程中,一定要建立由“一把手”發起的項目領導小組,“一把手”必須掌握項目進展,包括項目的主要問題、實施的主要步驟、可能遇到的主要困難和矛盾等。另外,在財務綜合平臺上線過程中,需要加強與業務部門、信息化部門等的溝通,及時解決平臺建設過程中的棘手問題。惟有如此,醫院才可以持續推動財務數智化轉型,用技術重新定義財務工作,實現更智能、更優化、更創新的財務管理運營模式。AFA
參考文獻
[1]陳旭,趙聽星,姚盛楠,等.基于業財融合的公立醫院運營管理體系研究[J].衛生經濟研究,2021,38(6):66-68.
[2] Rain P.Koch R.Can RPA Improve Agility[J].Strategic Finance,2019,100(9):68-69.
[3]李洋.基于業財融合高校會計流程再造應用研究[J].教育財會研究,2021(32):11-15.
[4]賈小強,郝宇曉,盧闖.財務共享的智能化升級:業財稅一體化的深度融合[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20:137-145.
(審稿:劉春奇編輯:馮金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