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是人類社會歷經千百年探索形成的政治形態,在人類發展進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然而,20世紀以來,在波濤洶涌的民主化大潮中,有的國家停滯不前,有的國家陷入動蕩,有的國家分崩離析。當今世界,既面臨“民主過剩”“民主超速”,也面臨“民主赤字”“民主失色”。回答“民主之問”,廓清“民主迷思”,關乎世界和平發展,關乎人類文明未來。在這樣的時空背景下,準確把握中國民主發展的歷史邏輯、理論邏輯、實踐邏輯,深刻認識中國民主的優勢和特點,更好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意義重大。
“物之不齊,物之情也。” 民主是歷史的、具體的、發展的,各國民主植根于本國的歷史文化傳統,成長于本國人民的實踐探索和智慧創造,民主道路不同,民主形態各異。一個國家在現代化進程中,實現民主發展與政治穩定、社會進步的良性互動,極其重要,也極為不易。中國的現代化,沒有走西方老路,而是創造了中國式現代化道路;沒有照搬照抄西方民主模式,而是創造了中國式民主。中國的民主經歷了選擇、探索、實踐與發展的艱辛歷程。在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過程中,中國共產黨堅持把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際相結合,團結帶領中國人民開辟了一條充滿活力的民主發展道路,走出了一條符合中國國情的民主新路。
中國的民主是人民民主,人民當家作主是中國民主的本質和核心。在中國,國家各項制度都是圍繞人民當家作主構建的,國家治理體系都是圍繞實現人民當家作主運轉的,中國式民主擁有科學有效的制度安排和具體現實的民主實踐。中國實行人民民主專政的國體,實行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政體,堅持和完善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鞏固和發展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堅持和完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堅持和完善基層群眾自治制度,具有鮮明的中國特色。人民當家作主具體地、現實地體現在黨治國理政的政策措施上,具體地、現實地體現在黨和國家機關各個方面各個層級工作上,具體地、現實地體現在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向往的工作上。
人民民主是中國的民主新路,全過程人民民主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理論創新與實踐探索。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立足新的歷史方位,深化對中國民主政治發展規律的認識,積極回應人民對民主的新要求新期盼,深刻吸取古今中外治亂興衰的經驗教訓,全面總結中國民主發展取得的顯著成就,團結帶領人民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中國的民主發展進入歷史新時期。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是中國民主新路的理論邏輯應然,是對馬克思主義民主觀的繼承與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把選舉民主與協商民主結合起來,把民主選舉、民主協商、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貫通起來,涵蓋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等各個方面。中國全過程人民民主的實踐打破了西方將民主等同于選舉的“單過程民主”,實現了過程民主和成果民主、程序民主和實質民主、直接民主和間接民主、人民民主和國家意志相統一,是全鏈條、全方位、全覆蓋的民主,是最廣泛、最真實、最管用的社會主義民主。
評判一種民主形式好不好,實踐最有說服力,人民最有發言權,歸根結底要看能不能讓人民過上好日子。占世界人口近五分之一的14億多中國人民真正實現當家作主,享有廣泛權利和自由,提振了發展中國家發展民主的信心,為人類民主事業發展探索了新的路徑。中國的民主行不行、好不好,歸根結底要看中國人民滿意不滿意、中國人民擁護不擁護。有數據顯示,近年來,中國人民對中國政府的滿意度每年都保持在90%以上,這是中國民主具有強大生命力最真實的反映。中國全過程人民民主的實踐不但彰顯了人民民主的顯著優勢,提升了治理效能,而且更新了人類對民主的認識,既有著鮮明的中國特色,也體現了人類對民主的共同追求;既推動了中國的發展與中華民族的復興,也豐富了人類政治文明形態。
當今世界正處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上,中國將繼續高舉人民民主旗幟,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定不移推進全過程人民民主,在不斷推動人的全面發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中實現民主新發展。在世界文明的百花園里,中國愿與各國交流互鑒、攜手合作,為人類政治文明發展進步貢獻智慧和力量。本期特別策劃聚焦“中國式民主”,敬請垂注!
——《學術前沿》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