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力

匈牙利首都布達佩斯
俄烏沖突以來,歐盟27個成員國中,對俄羅斯反應最曖昧的要數匈牙利了。
在戰云密布的2月初,匈牙利總理歐爾班就飛去莫斯科,與俄羅斯總統普京會面。2月24日,全面沖突爆發后,匈牙利作為北約成員國和歐盟成員國,不得不加入制裁行列。然而,跟態度積極的波蘭相比,匈牙利卻顯得很溫和:不會向戰區運送武器或派遣士兵,也不允許其他國家通過匈烏邊境向烏克蘭運送武器或派遣軍隊。
在這些歐洲國家中,匈牙利顯得獨行特立。實際上,與烏克蘭接壤的匈牙利因為特殊的歷史背景,看待烏克蘭也比其他東歐鄰國復雜。
從19世紀奧匈帝國的一部分,到經歷兩次世界大戰后成為一個內陸小國,地盤大大減少,匈牙利對目前的版圖很不滿。
貝雷霍夫是烏克蘭西部的一個小鎮。它離烏克蘭首都基輔的距離,比到匈牙利首都布達佩斯的距離還要遠。
在普通游客眼里,貝雷霍夫可能不大像是一個烏克蘭小鎮:這里幾乎所有的標志都是用匈牙利語寫的,居民的房屋上掛著匈牙利的旗幟,電視可以收到匈牙利的頻道。
廣袤的東歐大平原,往西南止步于喀爾巴阡山脈。在整個20世紀,外喀爾巴阡地區先后處于6個不同的國家統治之下。
奧匈帝國還沒敗亡的時候,貝雷霍夫是帝國境內由匈牙利管轄的城市;一戰結束后的1919年,它被羅馬尼亞短暫占領;然后,它被易手到捷克斯洛伐克,再后來在1938年再次被匈牙利統治。1944年,貝雷霍夫成為蘇聯烏克蘭加盟共和國的一部分。如今,它是屬于烏克蘭的主權領土。
蘇聯解體前夕,烏克蘭外喀爾巴阡的自治問題,被當地人提上議程。
當地議會根據1990年關于脫離蘇聯的程序法律,在當地發起了公民投票。當地支持自治的匈牙利族,以克里米亞為榜樣:克里米亞在1991年1月通過公投,獲得了烏克蘭境內一個自治共和國的特殊地位。外喀爾巴阡公投是在1991年12月1日舉行的,78%的選民贊成自治。
但當時正致力于建立獨立國家的蘇維埃烏克蘭政府,并不承認這一結果。蘇聯解體后,烏克蘭的其他地區也舉行了類似的公投—其結果也只停留在紙面上,烏克蘭政府并不承認。
在匈牙利當下國土以外,分布著大量原本屬于匈牙利的村莊和市鎮。

在羅馬尼亞境內的匈牙利人
由于這段歷史,在貝雷霍夫出現了一個多元文化的環境,就像許多外喀爾巴阡的邊境城鎮和村莊,匈牙利人、烏克蘭人、俄羅斯人和羅姆人都生活在這里。
在冷戰結束后很長的一段時間,烏克蘭是保住了國土形狀不變,然而它的西部鄰國匈牙利,卻對外喀爾巴阡這一塊土地念茲在茲。
大約在2017年,烏克蘭醞釀了一項新的語言教育法,廢除了烏克蘭的少數民族語言學校,并且提倡多個場合使用烏克蘭語,讓能說流利烏克蘭語的學生更加容易獲得大學學位。
但它在匈牙利引發了憤怒。據估計,有10萬名匈牙利族人居住在烏克蘭與匈牙利交界的外喀爾巴阡地區,這相當于整個地區100萬人口的1/10。
自從2013年烏克蘭國內出現各種危機后,匈牙利加大了對這片地區的財政支持。從2015年起,匈牙利政府在當地資助了6000萬美元的各種基建項目,包括醫療、交通設施和學校等,而這筆數字相當于烏克蘭這個地區預算的1/7。
剛開始,烏克蘭中央政府對于這種財政支持是歡迎的,因為它不僅惠及當地的匈牙利族居民,也讓當地不少烏克蘭兒童受惠。但接下來的事情,就變得有些不尋常了。
在烏克蘭的一些社交媒體賬號上,傳播了這樣的一些視頻:居住在外喀爾巴阡的烏克蘭公民,秘密獲得了匈牙利護照(雙重國籍在烏克蘭是非法的)。這些視頻在烏克蘭引起了爭論,兩國關系隨即急轉直下。
一些烏克蘭官員就該視頻發表了強硬的聲明。當時的烏克蘭外長甚至威脅說,如果該視頻被證明是真實的,將把匈牙利駐貝雷霍夫總領事驅逐出境。

喀爾巴阡山脈
匈牙利是歐洲為數不多跟東方一樣,把姓氏放在名字前的國家。
直到如今,匈牙利政府依然沒公開承認向烏克蘭的匈牙利族公民簽發護照的事情,但部分烏克蘭公民擁有烏匈雙國籍的事情,在烏克蘭政府眼中已經成為既定事實。烏克蘭政府事后聲明:如果烏克蘭公民擁有雙國籍,將不能擔任公職。
經歷兩次世界大戰,匈牙利的邊界線屢屢塌縮,最終成為了今天93023平方公里的現狀。
在匈牙利當下國土以外,分布著大量原本屬于匈牙利的村莊和市鎮。在羅馬尼亞西北部省份特蘭西瓦尼亞、塞爾維亞北部伏伊伏丁那省、克羅地亞的斯拉沃尼亞省,都有濃烈的匈牙利文化痕跡。
在奧匈帝國時期,作為帝國兩個主要民族之一的匈牙利人,在這些地方原本屬于統治階級。然而帝國瓦解后,原本屬于統治階層的匈牙利人經歷了痛苦的身份逆轉,那些本來屬于底層的羅馬尼亞人、克羅地亞人和塞爾維亞人一下子成為了主導者。這也加劇了匈牙利人對歷史的不滿。
對于歐爾班來說,匈牙利人對現存國土的不滿,正是一筆可以利用的政治資產。
歐爾班政府支持海外匈牙利人的操作,并不僅限于烏克蘭。實際上,在羅馬尼亞、塞爾維亞和斯洛伐克的諸多前匈牙利屬地,歐爾班都試圖通過財政支持和護照簽發,讓這些海外匈牙利人忠誠地投票給匈牙利執政黨。而多次選舉證明,這些策略是有效的。這些生活在別國的匈牙利人,一直是歐爾班的票倉。
盡管加起來這些海外匈牙利人大概也就是39.8萬人左右,但歐爾班似乎對這些海外匈牙利人非常照顧,在最近的一次大選勝利后,還特別感謝“幫助保衛匈牙利”的海外匈牙利人。
在西方主流民族面前彰顯東方氣質,在東方人面前擺起歐洲人的架子,是不少中東歐民族的自我彰顯手法。

85%的匈牙利人應該是純正歐羅巴血統
就像17世紀波蘭貴族為了在西歐人面前突出自己的不同,而強調波蘭人和薩爾瑪提亞人的“紐帶”那樣,匈牙利人也試圖尋找自己跟匈奴的某種“淵源”。
有意思的是,匈牙利是歐洲為數不多跟東方一樣,把姓氏放在名字前的國家;而且與主流西方喪葬文化用黑布來彰顯死亡不同,匈牙利人更傾向于跟東亞文化圈那樣,選用白布作殯葬的主色調。
在一些匈牙利人看來,匈牙利文化有東方基因,完全不奇怪。在今天的許多社交論壇上,有不少帖子羅列出普通匈牙利男女的“東亞輪廓”,而一些帖子,譬如“匈牙利和蒙古,到底哪個民族才是匈奴的繼承者”,在國外具有相當大的爭議性。
如今,一些基因測試顯示,85%的匈牙利人應該是純正歐羅巴血統,而剩下的15%基因中,有4%可以確認是來自東方的基因。根據匈牙利主流新聞網站hvg.hu在2017年的一份報告,匈牙利人的先祖,的確是從中亞的大草原一直來到了喀爾巴阡山脈一帶,在這里安頓下來,最終被吸收成為歐洲民族的一部分。
該網站報道,匈牙利塞格德大學研究人員,試圖通過從骨頭殘骸中提取的線粒體DNA,來解開匈牙利人的基因謎團。他們最終得出了這樣一個結論:匈牙利人的基因至少有一部分來自匈奴人。
具體而言,其結論是:匈牙利人身上那4%的東方基因,就是來源于匈奴征服者的。負責該研究的塞格德大學提勃爾·杜洛克這樣說:“在周邊民族中,這種亞洲成分在匈牙利是最高的,這當然可以追溯到匈奴、阿瓦爾的征服。”
談到基因和種族,在西方“政治正確”的語境中,總有那么一絲“種族主義”的味道。如今,外人跟第一次打交道的匈牙利人談起匈奴,對方往往是笑笑點頭,默認他們是匈奴的后代,盡管更多的歷史研究否認這一點。
在經歷了多次國界線收縮的痛苦后,以匈奴這樣一個曾經讓歐洲聞風喪膽的民族為自己民族的始發點,在西歐人面前自豪地說出“我的祖先曾經也吊打過你們的祖先”,也許是某種無可奈何的心理補償吧。
責任編輯何任遠 hry@nfcma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