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艷偉 商和麗 吳燕 季紅
近年來,我國惡性腫瘤發病率呈上升趨勢[1-3],國家癌癥中心最新數據顯示,2015 年惡性腫瘤發病約392.9 萬人,死亡約233.8 萬人[4]。惡性腫瘤患者具有病情復雜、并發癥多、預后差、負性情緒嚴重等特點,因此腫瘤科護士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體力、精力和情感[5]。長期高壓力、高負荷、高投入的工作狀態極易導致腫瘤科護士出現疲勞。疲勞是一種常見的非特異性癥狀,它既可以是正常生理狀況下的不適反應,也可以是某些疾病的臨床表現,還可以是介于病與非病之間的亞健康狀態[6]。疲勞會導致工作滿意度下降、記憶力減退、反應時間延長以及決策能力下降等[7]。有研究顯示[8],83%的護理差錯事故與疲勞有關。目前,國內針對腫瘤科護士疲勞狀況的調查報告很少,特別是定量研究更少。鑒于此,本研究以腫瘤科護士為研究對象,探討其疲勞現狀及其影響因素,為減輕護士疲勞提供依據。
選取2020 年6~9 月山東省濟南市4 所三級甲等醫院腫瘤科護士為調查對象,根據納入和排除條件共調查了215 名腫瘤科護士,納入條件:腫瘤科在職注冊護士;從事腫瘤科護理工作≥1 年;知情同意,自愿參加本研究。排除條件:進修、輪轉及實習護士;調查期間因各種原因不在崗護士。本研究符合《赫爾辛基宣言》要求。
(1)一般人口學資料調查表:包括年齡、性別、婚姻狀況、醫院類別、有無子女、學歷、職稱、腫瘤科護理工作年限、用工形式、所屬護士層級、每天工作時間、月收入等。
(2)疲勞評定量表:采用Schwartz 等[9]于1993 年制訂的疲勞評定量表(fatigue assessment instrument,FAI)評價,該量表由29 個條目組成,包括4 個因子:因子1 是衡量疲勞程度,可以用作整體疲勞的定量指標;因子2 是疲勞對特定情況(熱,冷,壓力等)的敏感性,從而評估疲勞是特定情況還是普遍存在;因子3 為疲勞可能導致的后果,如失去耐心、動力或專心致志;因子4 為疲勞是否對休息和睡眠做出反應;采用李克特7 級評分,1 分為完全不同意,7 分為完全同意,疲勞總分為29~203 分,得分越高提示疲勞情況越嚴重。各子量表的內部一致性信度系數范圍為0.70~0.92,內容效度為0.86~0.90。
(3)工作壓力源量表:采用李小妹等[10]編制的中國護士工作壓力源量表評價腫瘤科護士的工作壓力,該量表共35 個條目,5 個方面,包括護理專業及工作、時間分配及工作量、工作環境及儀器設備、病人護理、管理及人際關系,采用1~4 級評分法,最高140 分,>70 分表示存在重度壓力,50~70分表示中度壓力,<50 分表示輕度壓力,分數越高表明引起壓力的程度越大。該量表廣泛應用于護理研究領域,具有較高的信度、效度[11-12]。
(4)社會支持量表:采用中國學者肖水源[13]編制的社會支持量表(social support rating scale,SSRS)評價,該量表共10 個條目,內容包括3 個維度,即客觀支持、主觀支持和社會支持利用度,總分0~66 分,23 分以下為低水平支持,23~44 分為中等水平支持,45 分及以上為高水平支持,評分越高表明社會支持程度越高。量表內部一致性系數Cronbach’s α 范圍為0.89~0.94。
本研究采用問卷調查法,在現場調查前聯系各醫院護理部及各科室的護士長,待其同意后說明調查的意義和目的,并解釋納入及排除條件。由經過統一培訓的調查員使用統一指導語說明本次調查的目的、內容和具體要求,現場一對一問卷調查,嚴格遵循知情同意及匿名無關聯原則。本次研究中共發放問卷236 份,收回有效問卷215 份,有效率為91.10%。
采用SPSS 25.0 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單因素分析中比較采用t檢驗或方差分析;多因素分析采用多重線性回歸分析。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腫瘤科護士疲勞總分為144.12±28.58 分,4個維度中疲勞嚴重程度評分54.47±13.23 分、疲勞環境特異性評分31.04±6.89 分、疲勞結果評分16.83±4.17 分、疲勞反應評分12.18±2.83 分。
單因素分析顯示,年齡、腫瘤科護理工作年限、婚姻狀況、有無子女、職稱、所屬護士層級、每天工作時間、月收入、工作壓力及社會支持是影響腫瘤科護士疲勞的相關因素(P<0.05),見表1。
以腫瘤科護士疲勞評分作為因變量,將年齡、腫瘤科護理工作年限、婚姻狀況、有無子女、職稱、所屬護士層級、每天工作時間、月收入、工作壓力及社會支持作為自變量,進行多重線性回歸分析。結果顯示,DW 值為1.911 接近2,表明沒有發生自我相關現象。因此,工作壓力、月收入是腫瘤科護士疲勞的獨立影響因素(P<0.05),共同解釋疲勞總變異的38%,見表2。
本研究結果顯示,腫瘤科護士疲勞總分為144.12±28.58 分,說明腫瘤科護士普遍處于疲勞狀態。腫瘤專科是??谱o理中風險高、任務重的類型,腫瘤科護士因工作的特殊性而長期暴露于職業危害中[14]?;熓侵委熌[瘤的重要手段,腫瘤科護士接觸的化療藥物種類繁多,這些藥物可能會由消化道、呼吸道、皮膚表面等途徑進入人體,嚴重危害著護士的生命安全;同時,射線輻射也是導致腫瘤科護士職業暴露的危險因素;由于特殊的患者類型,腫瘤科護士經常直面死亡,不可避免地暴露于惡性腫瘤患者及家屬的負性情緒中,導致情感過度消耗而出現同情心疲乏,以上因素共同導致腫瘤科護士成為職業倦怠的高危人群[15]。職業倦怠導致護士在情緒上常表現出絕望、冷漠并伴隨孤獨感和無助感,身體上表現為肩負重擔、疲憊不堪等[16]。目前緩解和消除疲勞的方法有很多,如推拿和針灸[17]、呼吸冥想[18-19]、安靜環境下的小睡[20]、體育鍛煉及創造擁有陽光、新鮮空氣、綠植等恢復性景觀的專用休息區[21]。

表1 腫瘤科護士疲勞的單因素分析

表2 腫瘤科護士疲勞的多重線性回歸分析
多重線性回歸分析顯示,工作壓力及月收入是腫瘤科護士疲勞的獨立影響因素。腫瘤科收治的患者絕大多數為惡性腫瘤晚期的患者,其身體狀態差且往往伴有多個癥狀群,加之放化療等不良反應的影響,患者極易出現病情變化,這導致腫瘤科護理工作預見性差,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腫瘤科護士的工作負荷及工作壓力。其次,患者反復入院治療,家屬除了需要支付昂貴的醫療費用,還要擔負照顧患者的重任,經濟壓力及身心壓力較大,而他們往往將腫瘤科護士作為壓力宣泄的對象,這進一步增加護士的工作壓力[22]。最后,由于腫瘤科護理具有較高的專業性,加之護士短缺的問題一直未得到有效解決,致使腫瘤科護士長期處于高負荷的工作狀態,承受著較重的工作壓力。
月收入與科室的效益呈正相關,月收入越高其工作任務越重、負荷越高。近年來,罹患惡性腫瘤的患者數量不斷增加,終末期的惡性腫瘤患者往往狀態極差、病情危重,護理人員不僅要負責做好患者的治療護理工作還需要兼顧患者的精神心理狀態,完成對患者的身心全面照護。此外,參與本次調查的護士均來自三級甲等醫院,其工作壓力大,生活節奏快;而研究表明,每月收入高的護士職業緊張程度也高[23],職業緊張越高,個體的疲勞水平也越高[24]。因此,月收入高的腫瘤科護士疲勞程度較重。
綜上所述,腫瘤科護士普遍處于疲勞狀態,其疲勞受工作壓力、月收入的影響,疲勞不僅影響腫瘤科護士的身心健康,還對護理質量安全構成威脅,因此護理管理者應從不同角度制訂相應措施減輕腫瘤科護士的疲勞狀態。但本研究只調查了濟南市4所三級甲等醫院腫瘤科護士,樣本量較小且地域范圍較局限,建議今后的研究應注意擴大樣本量及區域范圍進一步驗證本結論。本研究為橫斷面調查,只探討了疲勞現狀及其影響因素,未進行干預研究,在今后的研究中可進一步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