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淑一 陳歷賽 吳國榮 康黎
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態勢日益嚴峻,對老年護理人才需求與日俱增,如何培養優秀的老年護理隊伍值得我們探索。2016 年原國家衛計委頒布的《新入職護士培訓大綱(試行)》中提到:建議新護士在多部門進行輪轉學習[1]。老年醫學科作為我院新護士最重要的輪轉科室之一,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而規范化培訓能提升新護士的專業護理水平和綜合實力[2],因此,如何對老年醫學科新護士開展高效的規范化培訓是我科亟待解決的問題。本研究基于崗位勝任力模型構建了老年醫學科新護士規范化培訓方案,并對我科新護士進行了規范化培訓,取得了較好效果。
抽取云南省某三級甲等醫院2020 年7 月—2021 年6 月在老年醫學科輪轉的6 批共80 名新護士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條件:輪轉時間為2 個月;未來1 年內無離職計劃;知情同意,自愿參與本研究。排除條件:休假或外出學習者。按照組間均衡可比的原則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40 名。觀察組中男3 名,女37 名;年齡:22~25 歲36 名,>25 歲4 名;學歷:本科38 名,碩士2 名。對照組中男2 名,女38 名;年齡:22~25 歲37 名,>25歲3 名;學歷:本科39 名,碩士1 名。兩組新護士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經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1.2.1 對照組 實施常規入科培訓。按照醫院《新護士規范化培訓手冊》內容進行培訓,新護士入科后由護士長分配給帶教老師進行一對一帶教,培訓及考核均由帶教老師負責。
1.2.2 觀察組 給予基于崗位勝任力模型構建的新護士規范化培訓方案進行培訓,具體內容如下。
(1)組建研究團隊:研究團隊由片區護士長1名,病區護士長3 名,資深臨床帶教老師3 名,教學秘書1 名,老年護理方向碩士生1 名,共9 名組成中青年科研團隊,團隊主要負責培訓需求調查及分析,構建培訓方案與應用,并對培訓效果實施評價和追蹤。
(2)需求分析:自制培訓需求問卷對我科第1 批新護士16 名采用問卷星調查,問卷內容涵蓋了科室文化、護理規章制度、工作職責與流程、護理安全、護理文書書寫規范、護理服務、藥品管理、儀器設備管理、醫院感染管理、壓力性損傷護理、科研論文撰寫、培訓形式、培訓時間、帶教師資需求以及對培訓的意見和建議15 個問題。
(3) 培訓內容:以崗位勝任力模型為框架,通過文獻回顧法、專家訪談法以及新護士培訓需求結果構建培訓方案,該培訓方案分為3 個階段,第1 階段包括科室介紹、護理文書、儀器設備、工作職責、藥品安全管理、環境安全、護理操作、醫院感控、護理服務9 大主題;第2 階段包括患者安全、專業知識2 大主題;第3 階段包括護理科研、專科護理2 大主題。具體培訓方案見表1。

培訓階段 培訓主題 培訓內容 培訓學時 培訓方式 培訓目標第1 階段 科室介紹①科室環境介紹②老年醫學科護士工作制度③老年醫學科陪護管理制度④核心制度在老年醫學科中的應用2 學時 PPT 講授、經驗分享①掌握護士工作制度②熟悉陪護管理制度及核心制度③了解科室文化④培養慎獨精神及愛崗敬業救死扶傷精神護理文書 老年醫學科護理文書書寫規范及要求2 學時 PPT 講授 ①掌握護理文書書寫規范及要求②培養嚴謹的工作作風儀器設備 老年醫學科常用儀器設備的安全使用以及管理①能熟練使用老年醫學科各種常用儀器設備②能縮短搶救準備時間,提高搶救成功率工作職責 老年醫學科各班職責及工作流程4 學時 PPT 講授、現場演示、實際操作1 學時 PPT 講授 ①掌握各班職責及工作流程②提高工作效率藥品安全管理①掌握急救車管理②熟悉病房藥品管理及危化品管理環境安全 老年醫學科“七室一庫”的使用及管理老年醫學科急救車管理、病房藥品管理、?;饭芾? 學時 PPT 講授、現場演示1 學時 PPT 講授 ①熟悉治療室的使用及管理②培養嚴于律己精神護理操作 老年醫學科常見護理技術操作及注意事項掌握常見護理技術操作及注意事項,如PICC、輸液港維護、導尿術、鼻飼法等醫院感控 醫院感染預防及控制,職業暴露,職業防護2 學時 PPT 講授、現場演示2 學時 PPT 講授、現場演示①掌握職業暴露的處理流程②熟悉職業防護的措施③了解醫院感染及控制相關知識護理服務①老年醫學科護士禮儀規范②護理投訴管理制度③護士條例、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第2 階段 患者安全①老年醫學科患者身份識別②老年醫學科護士接收“危急值”報告③危重患者安全轉運制度④護理安全(不良)事件報告制度及處理流程1 學時 PPT 講授、案例分享3 學時 PPT 講授、現場演示、案例分享①熟悉護理投訴管理制度②熟悉護士條例、醫療事故處理條例③了解護士禮儀規范④培養人文關懷及法律意識①掌握患者身份識別②掌握護理安全(不良)事件報告制度及處理流程③ 熟悉老年醫學科護士接收“危急值”報告及危重患者安全轉運制度3 學時 PPT 講授 ①掌握壓力性損傷的護理②熟悉老年綜合征等常見病及多發病的治療和護理③了解老年人藥物代謝和藥效學特點及原則,指導患者合理用藥第3 階段 護理科研 護理科研論文寫作 2 學時 PPT 講授 ①熟悉護理科研論文寫作格式②培養創新科研意識專科護理 老年綜合評估 2 學時 PPT 講授 ①熟悉老年綜合評估的方法②培養團隊合作意識專業知識①壓力性損傷的護理②老年綜合征③老年人藥物代謝和藥效學特點及原則
(4)培訓方式:根據培訓方案分階段、分模塊進行培訓,第1 階段為入科后的第1 天和第2 天,每天培訓8 學時,共培訓2 d。第2 階段為入科后的1 個月,培訓學時為6 學時,培訓1 d。第3 階段為出科前1 周,培訓學時為4 學時,培訓0.5 d。
(1)考核成績:由理論考核(50%)與操作考核(50%)組成。理論考核由研究團隊建立題庫,題型包括單選題、多選題、簡答題、病案分析題4種題型,通過問卷星隨機生成試卷,出科前1 周組織新護士統一集中閉卷考試,考試時長為1 h,現場由1 名帶教老師監考,保證考核真實。操作考核由科室專人負責,按照醫院護理技術操作考核評分標準進行考核。考核成績>80 分為合格,>90 分為優秀。
(2)新護士核心勝任力:采用胡波等[3]研制的護士核心勝任力評價量表進行測評,該量表包含良好的個人特質、臨床護理能力、支持和人際溝通能力、批判性臨床思維能力、專業建設與發展能力5 個維度,42 個條目,每個條目采用Likert 5 級評分法,分別賦值5~1 分(5 分=完全具備,4 分=大部分具備,3 分=部分具備,2 分=小部分具備,1 分=不具備),得分越高表明核心勝任力越強。
(3)新護士職業滿意度:采用明尼蘇達滿意度量表(MSQ)[4]調查兩組新護士的職業滿意度,該量表由20 個條目組成,其中條目5~6、12~14和19 構成外部滿意度分量表,條目1~4、7~11、15~16 和20 構成內部滿意度分量表,條目17、18構成一般滿意度分量表。采用5 級評分法進行測量,得分越高表明滿意度越高,該量表的信度為0.965。
(4)不良事件:記錄兩組新護士護理不良事件發生情況,包括患者在住院期間發生的跌倒、用藥錯誤、識別錯誤、走失、輸液相關事件、誤吸或窒息、燙傷及其他與患者安全相關的、非正常的護理意外事件[5]。
采用SPSS 22.0 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組間均數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計算百分率,組間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新護士培訓后考核成績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新護士培訓后考核成績比較(分)
觀察組新護士各項核心勝任力評分及總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觀察組新護士各項職業滿意度評分及總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觀察組新護士輸液相關事件及識別錯誤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兩組新護士誤吸、用藥錯誤和其他不良事件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5。

表3 兩組新護士核心勝任力得分比較(分)

表4 兩組新護士職業滿意度比較(分)

表5 兩組新護士護理不良事件發生情況比較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培訓后考核成績92.10±2.13 分, 對 照 組 培 訓 后 考 核 成 績85.32±4.20 分,觀察組護士考核成績高于對照組??赡芘c本研究采用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通過多種培訓方式進行培訓有關。本研究通過培訓需求調查確定培訓主題及內容,以問題為導向,調動其學習主動性,改變了傳統教學培訓模式中新護士被動接受的局面,提高了新護士的自主學習能力[6]。同時將培訓課件及操作視頻分享在微信群內供反復學習,加深了新護士對知識的理解與記憶,提高了新護士的考核成績。
核心勝任力是護士為患者提供安全及符合倫理要求的服務時所需要的知識、技巧、判斷力和個人特質[7],是護理專業實踐中必不可少的核心能力,是護理專業人員必須具備的能力[8]。觀察組新護士各項核心勝任力評分及總分均高于對照組,可能與本研究采用分階段、分主題的培訓方式有關。說明本培訓方案能夠很好地指導老年醫學科新護士開展臨床護理工作,提升了新護士在臨床護理工作中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良好的人際溝通技巧,為老年患者提供了更加優質的護理服務。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新護士職業滿意度總分76.85±6.95 分,高于郭慧潔等[9]對新護士職業滿意度的研究結果,該方案具備人文性與專業性,將立德樹人的教育理念貫穿到培訓的全過程,實現“知識傳播”和“價值引領”的有機結合[10],明顯提高了新護士的職業滿意度。
老年人由于應急能力、聽力、視力等機能逐漸下降,極易發生跌倒、墜床、誤吸、燙傷等不良事件,導致健康狀況惡化,增加醫療費用的同時嚴重影響其生活質量[11]。而新護士面臨由護生向護理人員的轉變,尚沒有形成理論構架和工作習慣,培訓難度大,發生不良事件的概率較高,是不良事件的高發人群[12]。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新護士輸液相關事件及識別錯誤發生率低于對照組,說明本培訓方案能顯著降低老年醫學科新護士不良事件的發生率,與蔡洪等[13]研究結論一致;而兩組新護士誤吸、用藥錯誤和其他不良事件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可能與本研究樣本量少有關。本培訓方案通過講解核心制度、醫院感控、患者安全(身份識別、危急值報告、危重患者安全轉運、護理不良事件報告制度及處理流程)及藥品安全管理(急救車、病房藥品、?;罚┑?,使新護士提高了安全風險防范意識,熟悉了護理不良事件上報、分析及整改的護理質量持續改進過程。
本研究構建老年醫學科新護士規范化培訓方案,能有效提升新護士的核心勝任力,提高新護士的職業滿意度,降低護理不良事件發生率。本研究不足之處是樣本量有限,僅在1 所醫院老年醫學科進行應用,下一步將擴大到全省,培養優秀的老年護理人才隊伍,從而為老年患者提供更加優質的護理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