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金鐵美強創:黃炎培職教育人理念的傳承與創新探究
——以南京工業職業技術大學育人育才一體化實踐為例

2022-04-08 06:39:45吳學敏
江蘇高職教育 2022年4期
關鍵詞:育人技能融合

吳學敏

(南京工業職業技術大學,江蘇 南京 210023)

在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過程中,職業教育前途廣闊、大有可為。職業教育與經濟社會發展緊密相連,全面提升職業教育人才培養能力,構建“德技并修”人才培養體系,為社會主義強國建設提供“德技雙馨”的技術技能人才支撐,已成為職業院校的歷史使命和現實擔當。南京工業職業技術大學(以下簡稱“南工”)作為黃炎培先生于1918 年親手創辦的我國歷史上第一所現代職業學校,在百年職教辦學歷程中,形成以黃炎培職業教育思想為核心的深厚文化積淀。如何將這百年歷史傳承與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時代之需有機結合,與學校人才培養定位有效融合,進行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形成凸顯時代意蘊與自身特質的育人育才方案,是具有重要現實意義的問題。

一、問題提出:圍繞時代之需考量育人之路

(一)技術技能人才的時代之需

教育強則國家強,人才興則民族興。近年來圍繞教育發展和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習近平總書記連續作出重要指示。2016 年12 月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的“教育三問”,深刻指出了高校在為黨育人、為國育才中所肩負的歷史重任。2018 年9 月全國教育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進一步強調要堅持德智體美勞“五育并舉”,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2021 年4 月全國職業教育大會召開,習近平總書記對職業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強調要“培養更多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國工匠”。這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為技術技能人才培養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同時,伴隨技術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深刻演進,我國制造業持續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服務化升級,產業一線崗位越來越呈現出技術復合、工藝集成、流程復雜、方法綜合等特征,對技術技能人才的職業綜合素質和行動能力要求越來越高。在此背景下,職業院校需要更加注重學生職業道德的塑造、科學文化與專業知識的傳授、技術技能的錘煉,以滿足產業一線對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的實際需要。

(二)職業院校的落地之問

面對振聾發聵的“教育三問”和時代發展的迫切需求,擺在職業院校面前的首要問題是結合自身的具體情況,深刻把握“五育并舉”的內涵精髓,將其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在這一過程中,職業院校應立足于解決當前“五育并舉”落地存在的問題,提出針對性的解決思路。

澆花澆根,育人育心。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和“五育并舉”育人要求,堅持“德技并修”、實現“德技雙馨”,是提升職業教育人才培養適應性的基石;圍繞技術迭代和產業升級,堅持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學結合和做學合一,讓專業跟著產業走、內容跟著標準走、教學跟著實踐走,是提升職業教育人才培養適應性的核心。職業院校在具體的育人實踐中,應堅持方針化、具象化、校本化的原則,將二者有機融合、通盤設計。方針化,就是堅定不移地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以黨的教育方針引領頂層設計、融入培養方案、落入課程內容、深入評價體系。具象化,就是避免泛化,將理想信念、家國情懷的時代要求與產業一線崗位(群)職業能力需求結合起來,形成具體的職業素質和職業能力闡釋,內化進知識、能力、素質等人才培養規格要求之中。校本化,就是避免千校一面、千人一面,應因校制宜、因材施教,將“五育并舉”總要求與學校歷史傳承、育人現狀、學生需求有機結合,形成校本特色的育人思路、做法與機制。

(三)南工育人設計的路徑思考

一是根植文化積淀,找準歷史傳承的職教基因與特質“標簽”。南工百年職教傳承,積淀了以黃炎培職業教育思想為核心的辦學文化。黃炎培先生留下的寶貴精神財富,體現在家國情懷、職教宗旨、辦學理念、育訓方針、修身做人、職業道德、溝通社會、教師管理等諸多方面,觀點蘊藏在先生的日記及諸多文章之中,需要進一步的挖掘、梳理,厘清其育人觀的脈絡主線與精神內核,并結合時代需求,發展豐富其觀點內涵,賦予其新的時代意蘊。

二是堅持融合創新,設計建構育人特質的目標體系及實踐路徑。基本思路是圍繞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將“五育并舉”總要求與學校歷史傳承有機結合、與產業一線崗位群的職業能力需求有機融合,同時充分吸收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精華,進行有目標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具體是將“德智體美勞”的內涵進行分解,與校本化的育人特質“標簽”等進行重新組合,提煉概括并設計建構出具象化的育人特質目標,闡釋其內涵,清晰其落地實施的路徑。

三是保障落地實施,建立有效的常態化運行機制。育人目標體系能否有效落地,關鍵在機制保障是否有力。機制構建應有創新思維,須遵循職業院校人才培養特點及內在規律,勇于破除體制性障礙、制度性藩籬和機制性梗阻,在人才培養的設計、實施、評價等關鍵環節,通過制度設計和政策供給,來確保育人目標的有效達成。

二、歷史依據:挖掘歷史資源,豐富時代意蘊

二十世紀初期,“中國至重要至困難問題,厥惟生計”[1]。為解決這一問題,黃炎培創辦中華職業學校,實踐職業教育主張。辦學伊始,學校便注重學生“人格”“紀律”“精神”的內外兼修,將培養人才同社會需求、國家發展緊密結合在一起。時至今日,我們仍需要從百年辦學歷史中挖掘育人思想、理念與案例,并從中探求當代意蘊與時代價值。

(一)關于“金的人格”與家國情懷

黃炎培倡導職業教育的初心可以歸結為解決平民生計問題和職教興邦。他強調職業教育“本身是平民化的,是為解決平民生計而產生出來的”[2],堅信“愛國之本在于職業教育”,言語中充盈著憂國憂民、為國為民的家國情懷。對中華職業學校師生,他特別強調“不可不注重人格修養”[3],要求學生將個人生存同國家命運緊密結合。

在“五四運動”一周年紀念活動上,黃炎培敬告青年學生:“愛國不廢求學,求學不忘愛國。”[4]在1933 年的 中華 職 業學 校成 立15 周年紀念會上,黃炎培號召學生:“人人須勉為一個復興國家的新國民,人格好,體格好,人人有一種專長,為社會、國家效用。”在1934 年3 月26 日發表的《中華職業教育社宣言書》中,將職業教育目的第二項“為社會服務之準備”詮釋為“為民族謀獨立與繁榮”,同時強調“則對己為革新個人之生活,對群為創造公眾之福利,以人格修養為起點,以民族服務為終極”[5],將個人人格修養、發展職業教育與國家民族前途命運徹底結合起來。1948 年,黃炎培在《中華職業學校成立三十年告畢業和肄業諸同學》書中講到,“人格修養之重要為三十年吾人對諸同學所不憚煩言者……人格一經毀損,其人見棄于群眾,哪有功名事業可言?”[6]

從中可以看出,在黃炎培眼中,“金的人格”不單體現在像金子一樣閃光的人格精神上,更體現為對國家民族的赤誠之心、報國之志和責任擔當。在全面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偉大征程中,以家國情懷為核心塑造學生“金的人格”,將愛黨愛國、富民興邦具象化、校本化,更具時代價值和重要意義。

(二)關于“鐵的紀律”與自省自律

黃炎培十分注重學生紀律意識的培養,深知“欲全人格,行動必須非常謹嚴,操守必須非常竣潔”[7]。他用“鐵”的堅韌比喻紀律的劃一性、嚴肅性,要求學生養成“鐵的紀律”。這里的紀律主要包括學習紀律、生活紀律、實習勞動紀律。黃炎培特別重視后二者,要求學生生活必須整飭,紀律必須嚴明,克服舊式文人的“驕養之風,游惰之習,浮夸之氣”[8],以適應生產、生活方式。

1919 年9 月10 日,中華職業學校召開職員大會,議決以尊重勞動、遵守紀律、服務社會為學校教育方針,規定學生入學時一律以寫誓約書的形式遵守。學校嚴禁賭博,規定男生頭發一律剃光,女生不許燙發,發長不得過耳朵下端,學生路遇師長,必須讓道行禮。每有緊急集合,全校師生一聞警鈴之聲,不管正在做什么,必須立即奔向操場,站在自己固定的坐標點上,并保持肅靜,不得喧嘩等等。通過這些嚴格的管理制度,培養學生遵紀守法的思想和習慣。

1934 年,華北危機不斷突顯。為了救亡圖存,黃炎培號召全國人民進行形式上“鐵一般的紀律”和精神上“金一般的人格”的團結:“依公共的意思,造成一條公共遵守的軌道,誰也不許走在軌道以外,這條軌道就是紀律,但是單靠形式是不行的,同時彼此必須相敬,相敬基于相愛,相愛基于相信。怎樣才能相信呢?他的言語是忠實的,他的行為是公正的,他的態度是光明磊落的,他對己是嚴格而又虛心的,他對人是正直而又寬厚的。有這樣的人格,處于一群的中間,凡接觸他的都受感化;處于一群領袖地位,全群都受他感化。這是團結的起點,也是團結的成功。”[9]中華職業學校師生展開了組織青年義勇軍、青年服務團,紀念九一八事變,為抗日將士募捐衣物等多種活動支援前線抗戰。軍事化管理不僅鍛煉了學生的體魄,更重要的是使學生養成了令行禁止的作風和嚴明的組織紀律觀念,培養了學生的集體主義思想,增強了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

從以上陳述中可以看出,在黃炎培眼中,“鐵的紀律”不僅僅是要求學生遵紀守法、遵守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更是要求學生具有自省的意識、養成自律的習慣。當前,嚴守“鐵的紀律”,就是既要遵守國家法律法規,也要遵循行業標準規范,還要嚴守單位工作紀律,不斷反思剖析、自省自律。

(三)修身立人與重視技能

在修身做人方面,黃炎培堪稱世人楷模。“理必求真,事必求是,言必守信,行必踏實。事閑勿荒,事繁勿慌,有言必信,無欲則剛。和若春風,肅若秋霜,取象于錢,外圓內方”等修身要求,“責在人先,利居眾后”等道德和責任要求,“敬業樂群”的校訓,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中華職業學校師生和延續至今的南工師生。

在學生培養方面,黃炎培非常重視技能培養,“職業教育應‘做學合一’,理論與知識并行,知識與技能并重。如只注重書本知識而不去實地參加工作,是知而不能行,不是真知。職業教育的目的乃養成實際的、有效的生產能力,欲達此種境地,需要手腦并用”[10]。1936 年4 月,全面抗戰爆發前夕,黃炎培在考察完四川后,寄語國難中的西南青年學生:“勸諸位自己努力:知識要切實,技能要精熟,而還要注意上邊所說人格。”[11]

這些優秀的育人理念和做法,對于南工來講,是寶貴的文化遺產和精神財富。身處新時代的我們,弘揚黃炎培職業教育思想,既要飲水思源、傳承歷史,還要與時俱進、創新發展。

三、設計建構:提煉概括“金鐵美強創”特質的育人目標體系

面對黨和國家對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殷切期望,圍繞新時代“教育三問”的根本命題,南工將“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具象為素質要求,與傳承學校歷史底蘊、賡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彰顯職業教育培養特色、體現時代發展要求相結合,提煉概括、融合創新,設計建構出“金鐵美強創”這一凸顯職教特色的“五育并舉”南工方案。

(一)在深化“五個結合”中建構“金鐵美強創”設計

一是深化“五育并舉”與解決現實痛點問題相結合,提高育人站位。當前,職業教育人才培養存在不同程度的重專業輕能力、重技能輕素養、重教書輕育人問題[12],究其根源,在于其對“五育并舉”理解不深、落地不實、執行不足。需要堅持問題導向與目標導向相統一,立足現實問題落實“五育并舉”,通過“五育并舉”來解決痛點問題。

二是深化“五育并舉”與黃炎培職業教育思想歷史傳承的結合,傳承了黃炎培“金的人格,鐵的紀律”以及對技能培養、修身立人等方面的育人要求。

三是深化“五育并舉”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結合,提出“美的形象”。中華傳統文化延續五千年從未中斷,是中國職業教育發展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精神寶庫。對青年學生自身而言,提出傳承“美的形象”,有利于形成健康向上的精神風貌,在積極投身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過程中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四是深化“五育并舉”與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特色的結合,提出“強的技能”。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的邏輯起點是行業企業崗位群職業能力要求,其中包含了綜合素質、職業素養和專業能力三個方面。其中,綜合素質包括思想品德、職業道德、文化素養、身心健康等;職業素養包括職業態度、紀律意識、團隊合作、工匠精神、數字素養等;專業能力包括技術素養、專業技能、學習能力、創新精神等。我們將這些職業能力要求融入到育人目標內涵之中,同時提出用“強的技能”來凸顯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的特色。

五是深化“五育并舉”與時代發展需求的結合,提出“創的精神”。隨著制造業向智能化、數字化、綠色化的升級,人們更多的是從事創造性的活動。具有寬厚技術素養、能夠創新運用綜合方法解決復雜問題和操作復雜設備,已成為產業升級對技術技能人才的必然要求。其中,勇于創新、敢于創新、善于創新已成為更加高階的能力要求。同時,深化雙創教育,推進專創融合,提升學生創新意識和雙創能力,是多年來南工人才培養的一張亮麗“名片”。基于此,我們提出“創的精神”來體現南工人才培養的亮色。

(二)在有機融合中廓清“金鐵美強創”內涵

綜上所述,所謂“金鐵美強創”,是指“金的人格,鐵的紀律,美的形象,強的技能,創的精神”。

“金的人格”是指鍛造像金子一樣閃亮發光、志慮忠純的品格,具有“愛國奮斗的決心、高尚純潔的人格、博愛互助的精神、俠義勇敢的氣概、刻苦耐勞的習慣”,其核心內涵為“家國情懷”,體現的是家國一體、家國同心,對家庭、民族、國家的責任感、赤誠心和報國志。

“鐵的紀律”是指切實嚴格自律,塑造遵守規范、遵紀守法的品質,具有“遵紀守法的觀念、社會公德的意識、行業規范的操守、求實守信的作風、集體主義的精神”,其核心內涵為“自省自律”,體現為學習、工作、生活中能夠做到自警自律、自重自省、自勉自勵。

“美的形象”是指通過內在美、健康美和審美情趣陶冶美的情操、培育美的氣質、增強和的氣度,具有“健康強壯的體魄、善良自信的心靈、高尚審美的情趣、責先利后的擔當、美美與共的境界”,其核心內涵為“優美和樂”,體現為與己身心平和、與人和諧相處、與事積極向上。

“強的技能”是指練就精湛的技能和素養。此處“技能”既指動手操作技能、又指技術實現的能力,具體是指“切實寬厚的知識、精湛領先的技術、精熟高超的技能、跨域遷移的能力、精益求精的態度”,其核心內涵為“手腦并用”,體現為思考和實踐結合、動腦和動手結合、認知和行動結合。

“創的精神”是指錘煉首創精神、激發創新意識和培養創新能力,具有“彰顯個性的發展、迎難而上的斗志、面向世界的視野、與時俱進的品質、以例示人的追求”,其核心內涵是“敢為人先”,體現為在學習、生活和工作中敢于探索、勇于創新、勤于創造的精神。

“金鐵美強創”相互之間不是割裂的,而是一個系統全面的邏輯整體,五者之間既相對獨立又相互聯系、相互作用。“金”是靈魂、是引領、是方向,統領其他四者的發展;“鐵”是保障、是動力,是其他四者可持續發展的基礎;“美”是升華、是信心,以精神力量助推其他四者發展;“強”是主體、是核心,是學生的競爭力所在,并為其他四者發展提供知識和技能儲備;“創”是變量、是特色,影響著其他四者的發展高度。雖然“金鐵美強創”與“德智體美勞”并非一一對應,但整體內涵范疇基本一致,凸顯了“德智體美勞”的校本特色。這就要求我們深刻認識其內在邏輯關系,注重五者之間的融通融合,以“金鐵美強創”為特質推進學生“五育”并行發展。在此基礎上,南工將“金鐵美強創”與技術“復合性、精深性、創新性”結合起來(合稱“五有三性”),形成凸顯南工特質與專業特色的目標定位體系,引領著學校職業本科教育人才培養的設計與實施,致力于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高層次技術技能人才。

四、機制保障:構建“一體化、融合化、多元化”落地機制

為了確保這一方案在實踐中落地生根,南工著力構建了“一體化、融合化、多元化”三種機制,在學生成長成才上,致力于引導和推動其專業化成長與個性化成長并重、課堂學習與課外訓練并行、專業技能與職業素養并進。

(一)建立育人育才一體化機制

育人育才一體化機制主要解決“金鐵美強創”育人目標體系在人才培養方案中具體體現和有效實施的問題,主要包含培養方案設計一體化、課程體系一體化、工作任務一體化三個方面。

培養方案設計一體化是指在人才培養方案設計上,著重強化需求、視角、研制三位一體。在人才培養的邏輯起點上,將黨和國家“五育并舉”總要求、行業企業崗位群職業能力需求、學校百年職教歷史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需求融為一體;在人才培養方案開發視角上,將教育視角和教學視角融為一體,將立德樹人作為人才培養的核心和主線;在人才培養方案研制上,由教學、學工、思政課、基礎課等各有關系統共同參與、協同配合、集體設計,將“金鐵美強創”育人特質予以落實與貫徹。

課程體系一體化是指在課程體系設計上,將“金鐵美強創”同時融入第一課堂和第二課堂,將第一課堂教學活動和第二課堂的文化、科技、實踐活動進行統籌設計,第二課堂作為第一課堂的延伸,其中部分第二課堂活動計入學分。比如,依托教師工作室、校企合作創新平臺,將大學生科技創新、技能競賽活動,作為更高階的專業實踐訓練,在創新實踐中塑造“金鐵美強創”的特質。

工作任務一體化是指在工作任務設計上,通過績效考核機制明確教師既要承擔教學任務、又要承擔教育任務;通過課程思政建設明確教師在專業教學中既要教書、又要育人。為新教師設立“入職第一課”啟蒙校史與師德文化,實行“導師制”傳承師德精神。對教師實行教學、育人、科研、公益四個方面的績效考核,教師既要承擔第一課堂教書育人任務,亦要擔任班主任、社團指導教師或科技創新指導教師,承擔課程育人、活動育人、實踐育人任務。輔導員既要承擔日常教育管理、文化活動管理任務,亦要協助專業教師做好科技創新與競賽活動的組織工作。

(二)建立資源要素融合化機制

融合化機制主要解決校內各系統在人才培養實施中的聯動協同問題,主要包含了校內系統融合、課內課外融合、環境文化融合三個方面。

校內系統融合是指圍繞“金鐵美強創”頂層設計人才培養主要任務,通過設立校級領導小組、二級教學單位領導交叉任職等方式,在校院兩個層面破除教學、學工、科技、管理、服務等條塊分割、院系壁壘,建立起人才培養頂層設計框架下分工合作、協同育人的融合機制,思想政治教育與技術技能培養有機統一,“三全育人”機制落地落實,立德樹人協同效應、融合效應和疊加效應凸顯。

課內課外融合是指在人才培養實施中,將第一課堂與第二課堂貫穿融合,本質上是課程體系一體設計在實踐層面上的落實。第一課堂和第二課堂雖然由校內不同的系統、部門牽頭組織實施,但所有活動實施的總依規是人才培養方案,主線是以“金鐵美強創”為特質的“五育并舉”和立德樹人。課內課外分工不同,但指向相同、目標一致。

環境文化融合是指將教學、實訓、活動場所和校園環境作為文化的物化載體,發揮環境文化育人功能。將教學環境與職場環境融合,營造職場化的教學氛圍;將工業文化與校園文化融合,在教育教學中融合工業精神、企業家精神、工匠精神、勞動精神教育;將歷史傳承與時代創新融合,在教育教學中賡續紅色基因、傳承職教基因、弘揚時代精神。

(三)建立育人為本評價多元化機制

多元化機制主要解決育人為本的綜合評價問題,核心是以人才培養方案為頂點,配套構建綜合素質測評體系,實施多元化評價,充分發揮評價在凸顯“金鐵美強創”特質的人才培養上的導向作用。主要包含了評價維度多元、評價主體多元、評價方式多元三個方面。

評價維度多元是指在評價設計上,堅持人本理念和“人人皆可成才”觀念,關注個性差異,對學生實行多個維度綜合評價。南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方案采用“基礎性素質(共性要求占比50%)+發展性素質(個性發展占比50%)”評價框架。基礎性素質包含思想品德、學業表現、身心素質、審美能力、勞動實踐五個維度,發展性素質包括科技類、技能類、學術類、文體類、社會類等實踐活動,不搞統一化、一刀切,變標準化評價為個性化評價,引導學生走適合自身特點的個性化發展、多樣化成長道路。

評價主體多元是指在評價參與上,堅持評價過程開放,教師、學生、企業等利益相關方多元參與。知識性評價以授課教師和學生為主,實踐性評價以指導教師和學生為主,態度性、工作性評價以企業、指導教師和學生為主,充分發揮評價過程中教師的指導性和學生的自我激勵性、反思性作用。

評價方式多元是指在評價實施上,堅持定性與定量結合、動態與靜態結合、自評與他評結合,力圖以綜合評價給予學生相對準確的評價結果。注重融入診斷與改進理念,充分運用信息化手段與大數據技術,實時性、常態化反映學生的成長狀態和培養質量。注重畢業生跟蹤調查,根據反饋及時對人才培養方案作出調整優化。

五、結語與展望

針對職業院校落實“五育并舉”目標與職教特色人才培養融合不緊、育人育才協同機制落地不實、育人為本評價改革推進不深等現實困境,南京工業職業技術大學將“五育并舉”與黃炎培職業教育思想融合創新,形成了“金鐵美強創”特質育人的南工方案,特色鮮明、成效明顯,對職業院校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黃炎培等一代職教先賢的職教理念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精華具有很好的借鑒價值。展望未來,職業院校肩負著培養更多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國工匠的歷史使命,應緊緊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進一步將歷史傳承與現實需求有機結合,按照育人育才一體化的思路持續優化人才培養頂層設計,將育人目標融入培養方案、落入課程內容、浸入課堂教學、深入評價體系,構建有效銜接的人才培養目標鏈條、標準鏈條和制度鏈條,同時注重發揮研究引領作用,努力形成育人探索與實證研究的良性互動發展格局。

猜你喜歡
育人技能融合
高級技能
文化育人的多維審視
中國德育(2022年12期)2022-08-22 06:16:28
育人鑄魂守初心 賡續前行譜新篇
教育家(2022年18期)2022-05-13 15:42:15
村企黨建聯建融合共贏
今日農業(2021年19期)2022-01-12 06:16:36
融合菜
從創新出發,與高考數列相遇、融合
《融合》
現代出版(2020年3期)2020-06-20 07:10:34
秣馬厲兵強技能
中國公路(2017年19期)2018-01-23 03:06:33
拼技能,享豐收
畫唇技能輕松
Coco薇(2015年11期)2015-11-09 13:03:51
主站蜘蛛池模板: 99久视频| 日韩在线永久免费播放| 中文字幕不卡免费高清视频| 日韩无码一二三区| 国产免费久久精品99re丫丫一| 亚洲欧美不卡中文字幕| 亚洲第一视频网| 九九线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va在线观看免费| 亚洲日本www| 亚洲第一页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午夜福利麻豆| 中文字幕日韩欧美| 欧美性天天| 四虎精品黑人视频| 午夜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app| 99久久99这里只有免费的精品| 国产精品久线在线观看| 另类综合视频| 国产波多野结衣中文在线播放| 久久精品最新免费国产成人| 美女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91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 亚洲国产系列| 国产欧美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亚洲第一页| 亚洲成网站| 激情综合网激情综合| 福利视频一区| 超碰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波多野结衣无码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 亚洲欧美另类日本| 国产人人射| 久久国产免费观看| 日韩久草视频| 91综合色区亚洲熟妇p| 色综合婷婷| 久久久黄色片| 欧洲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麻豆91网在线看| 久久99精品国产麻豆宅宅| 国产簧片免费在线播放| 亚洲人在线| 亚洲日韩精品无码专区| 992tv国产人成在线观看| 国产视频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软件| 国产视频资源在线观看| 天天色综网| 国内黄色精品| 午夜少妇精品视频小电影| 国产精品欧美在线观看| 91小视频在线观看免费版高清| 欧美国产在线精品17p| 日本国产精品| 大陆精大陆国产国语精品1024 | 成人午夜天| 久久影院一区二区h| 国产精品久久久精品三级| 91久久性奴调教国产免费| 操操操综合网| 熟妇无码人妻| 国产一区成人| 国产成人永久免费视频| 亚洲aaa视频| 国产成人免费手机在线观看视频| 54pao国产成人免费视频 | 沈阳少妇高潮在线| 亚洲第一视频免费在线| 欧美一级高清视频在线播放| 日韩午夜伦| 91青青视频| 久久无码av三级| 美女啪啪无遮挡| 日韩黄色大片免费看| 国产真实二区一区在线亚洲| 亚洲视频欧美不卡| 伊人久综合| 中文无码精品A∨在线观看不卡| 996免费视频国产在线播放| 中文字幕在线永久在线视频2020| 国产95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