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論段玉裁的學術理路對其書法的影響

2022-04-09 02:03:10
藝術探索 2022年1期
關鍵詞:書法

楊 帆

(四川大學 藝術學院,四川 成都 610065)

一、“六書明而古經傳無不通”

戴震《閩中師友淵源考序》:“余竊謂授經之事,一二人啟其端,必同時英彥篤守之,以廣其傳,夫然后師友之氣振,而其學久而彌著?!贝魇弦怨视柮鲃t古經明的方法從事考證之學,正開乾隆朝研經必重小學之漸,而繼承其學使《說文解字》(本文簡稱“《說文》”)研究成一專門學問者,則當屬他的得意弟子段玉裁。

段玉裁,字若膺,早年曾字喬林、淳甫,號懋堂,又號硯北居士、長塘湖居士、僑吳老人,江蘇金壇(今屬江蘇省常州市)人。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舉人,入京會試而屢不中,以教習得授貴州玉屏縣(今玉屏侗族自治縣)知縣,后調四川,署富順(今屬四川省自貢市)、南溪(今屬四川省宜賓市)、巫山(今屬重慶市)等縣事。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稱疾還鄉,卜居蘇州金閶門外白蓮橋枝園,杜門著述凡三十余年。生于雍正十三年(1735年),卒于嘉慶二十年(1815年),得年八十一。

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段玉裁從戴震學,并投札稱弟子,受戴氏影響,終生事于經學,而尤精于《說文》與古音韻。乾嘉時期研究《說文》成風,段氏與桂馥、朱駿聲、王筠合稱為這一時期研究《說文》的四大家,其中段氏成就及影響最大。阮元曾評價段氏的著述,稱其在三個方面有功于天下:言古音一也,言《說文》二也,《漢讀考》三也。段氏卒后,王念孫嘗云:“若膺死,天下遂無讀書人矣?!倍问弦簧鲐S贍,不下三十余種,其中,《說文解字注》三十卷尤為卓著。

段氏學有淵源,自幼讀書,其所重在經、小學。嘉慶十四年(1809年)三月,七十五歲的段氏在《博陵尹師所賜朱子小學恭跋》中自陳少時讀書經歷:

遍讀諸經,自然決定了日后研究經學的方向,亦決定了以經書研究《說文》、以《說文》研究經書的品格。段氏少時亦好辭章之學,但受其父辭章“有害于治經史”之誨,終輟而不為,專為經史之學五十年。此外,戴震曾數論義理、考證、辭章之學,段氏師之而得聞其緒論。在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所作的《戴東原集序》中,段氏亦就此闡述了自己的看法,似乎并不贊成戴氏以義理為文章考核之源的主張:

關于義理與考證的關系,戴氏在不同時期有不同的看法。實際上,戴氏之學,當在考證、義理并舉,以考證成就義理。而在段氏看來,學問三端,當以考證為基礎,求得六經之義,則求得圣人義理,而辭章之學,又是末事。

嘉慶十四年(1809年)正月二十四日,段氏在《娛親雅言序》中又對此稍作折中之論:“抑余又以為考核者,學問之全體,學者所以學為人也,故考核在身心性命倫理族類之間,而以讀書之考核輔之。今之言學者,身心倫理不之務,謂宋之理學不足言,謂漢之氣節不足尚,別為異說,簧鼓后生,此又吾輩所當大為之防者”。對于戴氏《孟子字義疏證》等義理之作,段氏當然是熟悉的,他雖以經史小學考證見稱于世,但于此處亦明顯表態,宋明理學并非不足言,身心倫理并非不可務,考證固然是學問的根本,亦可作為身心義理之輔翼。戴氏以考證學家的身份引領乾隆朝學術幾十年,一時學者,皆以治六書訓詁為研經的主要門徑。段氏承其考據精神,專一生之力治經學考證,作《說文解字注》,故所謂“義理、文章,未有不由考核而得”,實為段氏學問的根本。馬宗霍謂段氏:“專以小學家名,然小學通而精力已竭,無暇及于經學?!贝魇系牧x理之學,段氏是沒有繼承多少的,可正由于他以考證為生命,才成就其巨著《說文解字注》,他也才成為清代《說文》四大家之首。

段氏自幼即好聲音文字之學,其治小學,先成《六書音均表》,而后作《說文解字注》,其治學大旨本于戴震故訓明則古經明的思想。乾隆四十年(1775年)十月,段氏《寄戴東原先生書》云:“十七部為音均,音均明而六書明,六書明而古經傳無不通。”對于諸小學著作,段氏最重《說文》,而漢以后本于《說文》的著作,如《字林》《字苑》《字統》《玉篇》諸書,其地位不能與《說文》相比。嘉慶十七年(1812年)夏,段氏在《十經齋記》中,將《十三經》“廣之為二十一經?!抖Y》益以《大戴禮》,《春秋》益以《國語》《史記》《漢書》《資治通鑒》,《周禮》‘六藝’之書數,《爾雅》未足當之也,取《說文解字》《九章算經》《周髀算經》以益之,庶學者誦習佩服既久,于訓詁名物制度之昭顯,民情物理之隱微無不憭然,無道學之名而有其實。余持此論久矣,未敢以聞于人”?!妒洝分?,段氏增《大戴禮》《國語》《史記》《漢書》《資治通鑒》《說文》《九章算經》《周髀算經》,合稱其為“二十一經”,而認為《爾雅》“未足當之”。這種不尊《爾雅》,而以自定“二十一經”之一的《說文》為綱,體現出他對《說文》一貫的推崇。段氏晚年閉戶讀書,自謂常以“二十一經”恭安幾上,手批口誦,又囑其弟子沈濤作《二十一經堂記》,以志其好學不倦。

《說文解字注》是段氏傾注畢生精力的集大成之作,關于其撰述過程與始末,段氏在對許慎《說文解字·敘》的注解中有說明:“始為《說文解字讀》五百四十卷,既乃隱括之,成此注。發軔于乾隆丙申,落成于嘉慶丁卯”。可見,此著發端于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丙申,是時段氏在四川富順縣任職。其初為長編性質的《說文解字讀》,后刪繁就簡而“隱括之”,最終于嘉慶十二年(1807年)丁卯完成《說文解字注》,此時段氏已七十三歲,前后歷時三十一年。至嘉慶二十年(1815年)五月,《說文解字注》才全部刊成,段氏其時已是八十一歲老叟。王念孫為此著作序,嘆為自許慎以后“千七百年來無此作矣”!

嘉慶十三年(1808年),《說文解字注》已成書一年,段氏對自己終生所學下的評語是:“惟于古音、故訓,經文古本,略有微勞”?!墩f文解字注》能全面闡述文字形、音、義三者的關系,能突破過去研究《說文》只重考證、校訂的作風,在方法上直承戴震的以經考字、以字考經。嘉慶五年(1800年),段氏注《說文》至第八篇人部、匕部后,在《與劉端臨二十三書》中,道出注《說文》的經驗:“以經注許,以鄭注許,而尤要在以許注許”。所謂“以經注許,以鄭注許”,即以《十三經》為本,參以鄭玄注,來校證《說文》。因為經字與《說文》中字有相同的,亦有因假借、轉注而不同的,《說文》多講本義、本訓,故經注、《說文》當互為參稽。段氏認為,這種研究方法的實用價值,有如一屋散錢的錢串。所謂“以許注許”,即立足《說文》的內部研究,以《說文》本身為據作校證。乾嘉時期??薄墩f文》的著作多屬此類,對《說文》大小徐本及諸本的對校及校勘本之校,亦與此相類。段氏曾于嘉慶二年(1797年)作《汲古閣說文訂》,參以多種《說文》宋本對汲古閣本作???,實際上為《說文解字注》的“以許注許”奠定了基礎。胡奇光將這個方法概括為:“從《說文》揭示行文義例來校注《說文》……行文義例,指用詞造句的相同法式。所揭的義例,或用來??蔽淖?,或借以闡發《說文》本旨?!蔽淖值男巍⒁?、義密不可分,段氏注《說文》,還以古音韻注許,這可以說是《說文解字注》的又一大特點。段氏曾在《王懷祖廣雅注序》中指出:“小學有形、有音、有義,三者互相求,舉一可得其二;有古形、有今形,有古音、有今音,有古義、有今義,六者互相求,舉一可得其五。”此序作于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段氏《六書音韻表》早已著成。因此,他在作《說文解字注》之初便指出,不熟悉古音十七部,研究文字必不能透徹。他在嘉慶十四年(1809年)為江沅《說文解字音韻表》所作序中云:“余撰《六書音均表》,析古音為十七部。其第二表既以《說文》九千余字之形聲,分隸十七矣。”按,第二表即《六書音均表》之《古十七部諧聲表》。

以上僅就段氏《說文解字注》之大要作簡要闡明。此書的創獲尚不止此,本文非專論《說文》學,故不再一一贅述。嘉慶二十年(1815年),《說文解字注》一刊行問世,便得到了學術界的廣泛回應。宋鳳翔在《徐謝山先生家傳》中云:“段君晚暮始刪繁舉要,為《說文解字注》,又恐老而不及期,未免求速,轉多漏略,凡治許書者群起而正之?!贝搜圆惶摚鋾r匡正段氏的著述不在少數,如王紹蘭《說文段注訂補》、桂馥《說文段注鈔》、龔自珍《說文段注札記》、鈕樹玉《段氏說文注訂》、徐承慶《說文解字注匡謬》、馮桂芬《說文解字注考正》、徐灝《說文解字注箋》、馬壽齡《說文段注撰要》等。許慎《說文》,自非完璧,段注之謬,亦自是難免。匡正段氏的人,有的以為段書??辈痪?,有的以為段氏自信太甚,有的以為其擅改許書。王力云:“匡正段氏的人也都是尊崇段氏的人,其所以做匡正工作,實在是為了青年一代。這種學術風氣是值得贊揚的。”

馮桂芬在《重刻段氏說文解字注序》中稱,自段注出,“數十年來,風行海內,承學之士幾于家置一編”。這個評價大體是符合當時實際情況的。乾嘉時期經史考證學興盛,讀書人皆以《說文》為受學之基,但《說文》訓釋奧澀難通,段注正是研讀《說文》最好的鑰匙。雖然段氏注《說文》的旨趣在于“六書明而古經傳無不通”,是為經學服務,但由于他注畢生精力于此,使《說文》研究擺脫經學附庸,其有功于小學不可謂不大。

此外,段氏于嘉慶二年(1797年)著成的《汲古閣說文訂》,在刊成一年后便流播京城,嘉慶四年(1799年),又出新印本,可謂廣為流布。乾嘉時期,《說文》汲古閣本甚為流行,段注與《汲古閣說文訂》的問世,使讀書人讀《說文》有所參證,不僅為經學研究提供了一個重要工具,而且由于對《說文》所作精心校勘,亦促進了《說文》學在縱深方向的發展。段氏曾請精于篆書的江聲為《說文解字注》寫篆書。段注字頭篆文風格正與《說文》汲古閣本相近,亦與二李石刻篆文相近。乾嘉時期寫篆書的人多精于《說文》學,即使不治《說文》研究,亦不棄《說文》,段注自是不可不讀之書。因此,《說文解字注》不僅為經學服務,還具有相應的書法價值,在識字、用字方面為書家創作篆書提供了學術支撐及篆書審美的資鑒。

二、發揚書學述筆法

段氏注《說文》,“作”多于“述”,為《說文》學革新派。而在書學方面,則“述”而不“作”。他的《述筆法》雖幾近于“述”,但也有值得注意之處。嘉慶十三年(1808年),段氏七十四歲,本年十月十四日,作《述筆法》于婁東書院。所述之筆法,乃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在北京求教書學家梁巘所得。

用筆之法,簡言之曰筆法,細分則有執筆法與用筆法之別。古人學書,尤重師傳相授。且學書之初,則在執筆。能執筆而后能運腕,能運腕而后能運肘臂,能運肘臂而后能運全身之力。故古人傳授書法,必傳執筆之法。魏晉以后,有關執筆的記述與討論屢見于書家筆札,執筆法亦傳承有自。段氏所述筆法,便是以執筆法為主的。其宗旨是“指以運臂,臂以運身”,具體方法是以大指、食指執筆,二指“相接圓如環”,“上平可安酒杯”,其要求是“平其肘腕,不附幾”,即段氏所云“單勾法”。唐陸希聲“撥鐙法”為五指執筆法,即擫、押、鉤、格、抵,李后主復增導、送二字為七字訣。章太炎《說單鉤(勾)》:“單鉤本作篆正則,而今人殊鮮為之。五指握筆,殊非古法,但觀少溫、鼎臣所書,恐亦只用雙鉤。雙鉤易見神韻,而或失弱;單鉤易見腕力,而或失之火氣。真書中歐、虞、褚、薛,蓋亦只用雙鉤,平原乃單鉤矣。明人唯香光從顏入手,故汲汲以單鉤傳授也?!绷簬t謂段氏,此執筆法由董其昌傳授至今。可見,此脈所傳實為單勾法,由董其昌上溯宋元直至晉唐,王獻之學書即是此法。

據段氏載述,此筆法由董其昌傳王鴻緒,王鴻緒傳張照,張照傳何國宗,梁巘得于聞知。所記語焉不詳,且其年老歲高,所記之事又久隔四十余年,漏略自不能免。所幸梁巘在其《評書帖》中也記載了得受筆法的原委:

钅弋钅弋

王鴻緒出生時,董其昌已卒九年,段氏所記當誤。由梁巘所記可知,董其昌傳沈荃,王鴻緒得受于沈荃并傳于張照,這才是事實。何國宗與梅钅弋之父梅玨成二人皆曾學歷算法于內廷,由于何國宗不遵張照“勿泄”之諾,遍告于人,梅钅弋因此幸得之。梁巘“學書三十歲”,“始緣钅弋得其傳”,又云:“學書復十余年,覺有得”,后傳筆法于段氏,又有“吾得再用工夫十年,世豈有我敵哉”之語。合而觀之,梅钅弋傳筆法給梁巘的時間當約在乾隆十八年(1753年)。

作為經、小學家,段氏長期養成的考證思維決定了其不會輕信傳聞。梁巘也強調,不這樣執筆,則寫一百年二百年也斷無書法上的進步。段氏后訪得何國宗尚在。其年已八十余,居于內城。乾隆三十年(1765年)冬,段氏抱著半信半疑的態度,拜訪何國宗,以梁氏所授筆法向其求證,何氏亦以為確有其事。疑問得到了解答,但段氏又云:“聞山名位不崇,又少著述,作書直追文敏而世罕知之者,予既學書不成,故詳述其言以告來者,庶聞山所得不傳之緒不至泯沒終古也?!惫识问纤氖嗄旰笞鳌妒龉P法》,并寄梁巘子以廣其傳。七十四歲的段氏,其經、小學成就已為海內所宗仰,何以對弄翰之事如此關注,并傳筆法于后世?

其一,筆法雖歷代相承,歷代出新,但古人將筆法看得太過神秘,得者常秘不示人,這種例子在書史上并不鮮見。在段氏所述筆法傳承系統中,張照和梁巘便是這類人。張照對人作字“袖拂幾上”,以防人竊觀,梅钅弋偶見,其僅告以“肘實懸而動也”,即便傳于何國宗,亦囑以“勿泄”。梁巘幸得之,也謂段氏曰:“此秘勿與外人道也”。梁氏在《評書帖》中僅提及得傳筆法的原委,卻不言具體的筆法要領,確實做到了秘而不宣。段氏則不然,他不僅把筆法盡用于書法,連同梁巘若干條口語也一并收入《述筆法》中,唯恐古法泯沒不傳。

其二,段氏雖不以書家名世,但其學書有家學淵源,故能關注筆法。段氏云:“玉裁之先百三公,自河南隨宋南渡,居金壇縣十六代。至先王父諱文,食貧力學,善誨后進不倦,著《書法心得錄》?!逼渥娓付挝模剽陨?,以授徒為生。段氏六歲即從之發蒙,七歲時祖父亡?!稌ㄐ牡娩洝返膬热菀巡坏枚?,但段氏祖父授其讀書的同時,當亦授以作字之法。段氏平生力學經史,以著述而終,無暇作專門書家,歿后傳世校書手稿較多,手跡(圖1)則極少。手跡之外,段氏所作正書、行書等純書法作品亦極稀見?!吨袊糯鷷媹D目》第十冊錄其《楷書七言聯》(圖2),無署款年份。由此聯可知,段氏楷書學趙孟頫為多,這也反映了乾隆時代趙孟頫的影響。段氏終生治經、小學,其文集序跋中幾乎不見關于書法的論述。從他作于嘉慶十五年(1810年)的《李松云寫十三經跋》可見,其書法觀當是崇尚二王,崇尚正統,崇尚名家經典譜系。這也說明,段氏在正書、行書方面是推崇帖學的,那么,被他視為發源于二王的執筆法便愈顯珍貴,故其撰《述筆法》。

圖1 段玉裁尺牘《與劉端臨書》(民國排印本),南京圖書館藏

圖2 段玉裁《楷書七言聯》,天津市藝術博物館藏

其三,段氏所處時代,篆書創作以斯、冰小篆為大宗,猶如帖派書家以二王經典譜系為正宗一樣。篆書家一般視斯、冰若二王,認為二李石刻尤為正宗。小篆書法在用筆上講求筆筆中鋒,即便轉折處亦不使有偏側。段氏也是寫篆書的,其《述筆法》記錄梁巘口語數條,其一曰:“如何謂之中鋒?此之謂中鋒。如此捉筆,則筆心不偏,中心透紙,紙上颯颯有聲,直畫粗者濃墨兩分,中如有絲界,筆心為之也。不如此捉筆,則筆尖偏左,以筆頸在右著紙,紙上不能有聲,字成之后,左潤右枯,筆心不居中為之也?!倍问献苑Q曾驗之于書寫,無不如此。以其不輕信于人的實證精神,他不會僅以正書、行書去驗證,必然也會以篆書去驗證。

總而言之,乾嘉時期以《說文》學大家的身份去傳述筆法,恐怕僅段氏一例了。對此作分析,并不是為了說明其傳述的筆法有多大價值,而是為了說明這個時期研究《說文》的經、小學家,對書學并非全無關注。這既體現在他們不僅寫篆書,也寫經典譜系的正書、行書方面,還體現在對書學理論的傳述方面。

三、言語、文學“兼擅者鮮矣”

嘉慶十一年(1806年)九月,段氏在《潛研堂文集序》中提出:

“言語”即考證之事,“文學”即辭章之事。段氏似乎并未視文章為末事。若就書法而論,乾嘉時期不僅有一個專精經、小學的大家段玉裁,也有一個擅長篆書的段玉裁。

劉盼遂《段玉裁先生年譜·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中,武陟李濂云:“曾見段先生畫山水一幅于都門琉璃廠,今不知屬誰氏矣?!边B文澄跋段氏《楷書七言聯》亦有“細審印文,知先生亦能作畫”云云??梢姸问仙贂r能繪事,尚不廢文學、藝術之事。如前文所述,段氏祖父著《書法心得錄》,其家族亦不廢書法之道。段氏季弟段玉立,字清標,又字鶴臺,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丙午科副榜,嫻于書法。包世臣《國朝書品》不錄段氏,但增能品下三人,段玉立以擅小真書及草書而居其中。戴震以文章等而末之的觀念,平生絕少作篆書。相較之下,段氏作篆書在量上有增,在質上亦有提高,只是他以一部巨著《說文解字注》成為清代《說文》四大家之首,誰還在乎一個操“末技”寫篆書的段玉裁呢?

段氏還有一位老師叫蔡一帆,對其寫篆書應當產生過影響。段氏云:“先生生而穎異,時義詩辭律賦,髫年即工為之,弱冠為諸生,于書篆、隸、真、草皆工,圖章尤工絕,逼雪漁、三橋諸名手,自當代先輩達人以及一時髦俊,無不推服?!倍问蠌牟桃环珜W,在乾隆十九年(1754年)、二十年(1755年)之間,時段氏二十歲左右。據其回憶,段氏隨蔡一帆習詩賦、時義。蔡氏在音韻學方面著有《律韻辨通》,段氏日后在古音韻的研究上出成績,實離不開蔡氏的啟蒙之功。自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入都,段氏屢應會試不第,加之宦跡蜀中十年,并無太多閑暇作篆書。在其從游蔡一帆的弱冠之年,不僅學詞律,還學篆籀,應該是沒有問題的。只是段氏謹遵先君子辭章“有害于經史”的教誨,在學問之余對書法就不甚著力了。

段氏與至友劉端臨(1751—1805年)交往甚密,《說文解字注》的寫作,便多得劉氏勖勉。嘉慶五年(1800年)五月初,端臨五十初度,段氏特具書墨兩件寄呈,并告曰:“幸勿以為菲薄也”。雖未知此書墨書體,但段氏以書法作品賀壽,顯然對自己的書法是頗為看中的。

《段玉裁先生年譜·乾隆六十年(1795年)》云:“北平孫伯恒莊。藏先生篆書楹帖:‘雨過琴書潤,風來翰墨香。’上款:東原夫子大人命作瑑,下款:乙卯秋日受業金壇段玉裁。”此作當為贗品??钪小耙颐?,若為雍正乙卯(1735年),則戴震十三歲,段氏才一歲,若為乾隆乙卯(1795年),則戴震已歿十八年。書法惡拙,名位不顯,自然無人作偽。由此反觀,可見段氏篆書見重于世。

段氏前輩、同道如戴震、錢大昕、阮元、孫星衍等皆能作篆書。較之戴震,段氏寫篆數量有增;較之孫星衍、洪亮吉、錢坫,則又偏少。自蜀歸后,段氏專注于《說文》,其間不是足疾,就是臂痛,有時甚至幾乎不能動筆,常感嘆精力漸衰?!墩f文解字注》第一篇撰成后,段氏囑江聲作篆書,看來晚年的段氏不具備常常寫篆書的條件。

段氏《篆書十一言聯》(圖3),縱162厘米,橫20厘米,灑金橘紅蠟箋。執硬毫作于堅紙,或受梁巘所傳筆法影響。段氏博學廣聞,斯、冰篆跡必是臨摹的,據其《汲古閣說文訂序》,他在蘇州曾見到的《說文》版本就有王昶藏宋小字本、周錫贊藏宋小字本、明葉萬影抄宋小字本、明趙均靈影抄宋大字本、《五音韻譜》宋刊大字本、汲古閣本等。段氏校注《說文》,無日不與篆書打交道。這決定了其篆書創作必然選擇以《說文》字頭為準的標準小篆。此聯作于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正值《說文解字注》發軔。所書為典型鐵線篆,結字縱長而停勻,用筆圓勻一致,不露痕跡,顯得秀婉典雅、端莊中和,絕非淺學者所能達到。

圖3 段玉裁《篆書十一言聯》,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段氏常說:“工文詞者不必通經術,通經術者不必工文詞”,而他自己,則既通經術,又工于書?!墩f文解字注》以創見影響后世,于篆書,段氏則繼承多而創見少,遠不能與其經術相比?!墩f文解字注》的不足之一,在于“沒有運用當時所能見到的古文字資料,在字形結構分析上,未能在許書的基礎上有所發明,反而往往曲意維護許說”。段氏不可能沒見過古器物,其家藏銘文、拓片亦不在少數。與他同時的錢坫通經術,工于《說文》,也同樣工于篆書,并收藏古器。但錢氏能利用古器銘文,改造篆書體勢。段氏寫篆不能參考金石銘文,就像他研究《說文》不能很好地利用古文字一樣,在篆書創作上只做了斯、冰的承襲者。

結語

晚年的段氏,除注《說文》外,常置其師戴震的義理之作——《孟子字義疏證》于案頭。嘉慶十四年(1809年),《說文解字注》行將刊成,段氏在《博陵尹師所賜朱子小學恭跋》中,對自己歸里后潛心治《說文》的經歷作了一個評價:“人事紛糅,所讀之書,又喜言訓詁考核,尋其枝葉,略其本根,老大無成,追悔已晚”。考據學盛行的乾嘉時代,成就了以訓詁考證為勝的段玉裁。同時,他也以《說文》學大家的身份帶了一個好頭——涉筆為篆。他的同輩無不如此,這才共同締造了乾嘉時期篆書創作的繁榮景象。

猜你喜歡
書法
書法篇
大理文化(2022年8期)2022-09-27 13:38:02
書法
大江南北(2022年9期)2022-09-07 13:13:48
書法欣賞
求知(2022年5期)2022-05-14 01:28:58
書法
娘子關(2022年1期)2022-03-02 08:18:42
書法
娘子關(2021年6期)2021-12-16 01:18:44
書法
娘子關(2021年5期)2021-10-20 03:16:06
書法欣賞
中老年保健(2021年3期)2021-08-22 06:53:18
書法
娘子關(2021年3期)2021-06-16 10:56:32
書法
書法欣賞
吐魯番(2018年1期)2018-06-12 07:15:26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91小视频| 色综合天天视频在线观看| 毛片免费观看视频| 色婷婷亚洲综合五月| 91无码网站| 免费女人18毛片a级毛片视频| 亚洲精品男人天堂| 欧美色综合久久| 精品亚洲欧美中文字幕在线看 | 亚洲黄网视频| 凹凸国产分类在线观看| 热久久综合这里只有精品电影| 国产啪在线| 日本三级欧美三级| 亚洲浓毛av| 国产在线观看第二页| 亚洲Aⅴ无码专区在线观看q| 免费视频在线2021入口| 1769国产精品视频免费观看| 国产视频一二三区| 九九热精品视频在线| 亚洲视频欧美不卡| 91欧洲国产日韩在线人成| 国产成a人片在线播放| 成年免费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99r8在线观看| 91在线无码精品秘九色APP| 亚洲精品手机在线| 国产精品无码影视久久久久久久| a级毛片免费看| 高清色本在线www| 四虎永久在线视频| 中国一级特黄视频| 青青操视频免费观看| 日本五区在线不卡精品| 欧美日韩中文国产| 国产www网站| 在线看AV天堂| 亚洲欧美天堂网| 99热最新网址| 99er这里只有精品| 国产一区二区免费播放| 欧美第二区| 九九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欧美成人第一页| 在线观看欧美精品二区| 久久精品波多野结衣| 伊人久久大线影院首页| a毛片在线| 少妇露出福利视频| 国产经典免费播放视频| 国产欧美日韩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91国内在线视频| 久久亚洲国产视频| 欧美另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三上悠亚精品二区在线观看| 亚洲第一成年网|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人成网线在线| 亚洲国产综合第一精品小说| 国产欧美自拍视频| 国产成人久久777777| 91外围女在线观看| 国产屁屁影院| 精品91自产拍在线| 色综合成人| 老司机久久99久久精品播放| 精品欧美日韩国产日漫一区不卡| 国产激爽大片高清在线观看| 老色鬼欧美精品| 99精品影院| 亚洲av无码牛牛影视在线二区| 国产精品深爱在线| 超碰免费91| 国产成人8x视频一区二区| 色噜噜中文网| 97综合久久| 国产女人18水真多毛片18精品| 在线视频97| 无码福利视频| www.国产福利| 久久综合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