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一琳
摘 要:文章簡要闡述了中職《信息技術》課程教學存在的問題, 針對問題,探索實踐“校企調查研究,實施科學分組”、“落實分層思想,優化教學環節”等分層教學實施路徑。
關鍵詞:中職校; 信息技術課程; 分層教學
一、存在問題
隨著江蘇中職招生普職比例的調整,中職學生的生源會變得比較復雜,導致學生個體差異更大。面對這種差異,我們目前的中職《信息技術》課程教學卻基本上都推行“零起點”的教育,滿足了一部分基礎比較弱的學生的需要。這種“齊步走”,“一刀切”的教學,使得在初中已經學習過該課程且學習基礎好的學生“吃不飽”,中等生“吃不好”,阻礙了學生職業能力的提升。因此,在中職《信息技術》課程開展分層教學的實踐研究很迫切,也具有很高的現實意義。
二、分層教學實施路徑
(一)校企調查研究,實施科學分組
通過對我校分層教學現狀和相關企業開展具體的調查,切實研究我校20、21級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中職學生的共同特點和個別差異,綜合考慮每個學生的智力與非智力因素,采用動態隱性分層方式[1],分層隱性化和模糊化,科學地把分層教學和保護學生人格相結合,有利于開展鼓勵式教學。學生根據任務難度和自身能力評估,根據課前任務完成情況確定學習層次,完成相應的學習任務:“啟航組”學生完成基本模仿任務,“提高組”學生完成進階創意任務,“工作組”學生完成拓展創新任務。學生在每個項目中的分層是自我評估過后的自主選擇,因此根據階段能力的提升,項目難度差異,個人的興趣特長,每次的分層都是動態的,教師鼓勵學生完成既定任務后挑戰高層次的學習。
(二)落實分層思想,優化教學環節
1.備課分層。
基于校企合作開發團隊,本課程主講教師、企業導師一起研討,按照“分析崗位標準→提煉職業能力→轉化學習領域→設計教學項目→制定評價方案”的流程開發課程;從真實工作實踐出發設計課程內容,確保課程內容有效對接崗位能力;各項目學習知識與技能點由淺入深,專業技能螺旋上升;項目工作流程由易到難,崗位能力迭代遞進。按不同層次學生實際情況認真鉆研課程標準和教材,確定具體可行的教學目標,分清哪些屬于共同的目標,哪些屬于分層的目標。在把握教學目標的同時,根據不同層次學生的認知水平,確定各層次學生的不同要求,在教學設計中體現出來。教學目標具體在知識、技能、素質三個教學目標的基礎上,每個目標再細分為基礎目標(三個組共同的學習目標)、進階目標(提高組、工作組的學習目標)、高階目標(工作組的學習目標)三個層次。
2.課堂教學分層。
課程教學從職場中提煉工作情境要素,融入學場,把作品制作過程和項目教學過程有機融合,形成了 “雙程融合、分層實施”教學創新模式。教學活動要符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既有統一要求,又有區別對待。對“工作組”學生以鼓勵創新為主;對“提高組”學生以激發興趣為主,對“啟航組”學生以增強信心為主。要盡量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要,特別是在問題設計上要有梯度,能夠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都能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學生根據信息化平臺發布的任務進行課前預習,預判自己的學習能力和學習需求,提前預估自己的分組和所要達到的分層目標。課上所有學生都先完成基本學習任務,教師通過基本模仿任務的教學,完成基本教學目標,學生通過模仿制作示例習得技能;在完成基本任務后,鼓勵學生繼續進行進階任務的學習,通過企業優秀案例、成熟的商業作品,進行對比,找一些共性元素和作品的差距,通過模仿中適當創意,來完成模仿到創意制作的飛躍,為拓展任務做準備。在進階任務中完成的較好的,可以接受企業招標任務,進一步通過與企業專家的交互,通過企業作品的需求分析、創意創新制作、企業專家的指導、修改完善作品、評價甄選等環節,作品更接近于企業行業標準,提前熟悉崗位要求和制作流程,實現雙程的學習。對學生的優秀作品進行甄選,進而發布在商業平臺,發揮其商業價值,并給予學生一定的獎勵。
3.作業分層。
學生作業分必做、選做兩類。必做作業實驗班三個組的學生統一標準,統一要求。這是根據大綱、教材的基本要求設計的較基礎的題。選做作業主要指拔尖提高題,根據優等生和中等生學習水平設計,要求“工作組”學生必做,并要求一題多解。鼓勵“提高組”學生都能去做,并要求他們比一比誰做的多,誰做的好。對“啟航組”的學生一般只布置最基礎部分的作業。
對“啟航組”層學生盡量采用面批,及時指導,做到日日清,幫助他們提高;對“提高組”和“工作組”學生的作業,采取初改或者輪改的方式,批改后,要求他們互相對照獨立完善,鼓勵他們自主鉆研,力求更優。
4.評價分層。
本課程評價由企業導師考評結合學生自評、組內互評、組間互評、教師考評,構成多元化考評體系。企業導師通過在線觀看學生制作的各項目作品,對作品的制作規范與創新設計做出評分;學生自我評價分小組成員互相打分、組間打分和自我打分三部分,通過該環節對自己的思維方式、工作流程、創新能力開展自我考評,從而不斷改進,獲得提高; 教師對學生在線上、線下學習過程中表現出的社會能力和方法能力做出考評。
參考文獻:
[1] 袁海輪.信息技術教育過程中隱性分層的教學研究—“隱性分組、異質建組—分層備課—分層施教—分層練習—分層評價”教學模式的應用研究[J]. 教育實踐與研究, 2019(5):6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