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靜
摘 要:鄉村振興戰略是近年來黨關于鄉村經濟社會最核心的發展理念,對于鄉村振興過程中文物保護也提出了新的具體要求。通過對當前鄉村振興戰略下農村文物保護工作開展的現狀進行分析,找出當前文物保護方面存在的苦難和問題,積極尋求文物保護與鄉村振興的契合點,以求為相關工作的開展提出建設性意見。
關鍵詞:鄉村振興;文物保護;文旅經濟
一、鄉村振興戰略下文物保護現狀
2017年黨的十九大明確提出了實施鄉村振興的偉大戰略部署。2018年,中央1號文件《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全面開啟了鄉村振興工作。黨和國家近年來針對鄉村振興不斷地政策出臺表明了這既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必然要求,也是提升鄉村人民群眾物質生活與精神文化生活的必由之路。我國作為農業文明傳承五千年的國家,在廣大的鄉村地區存在著大量的文物,同時還有數不勝數的民間傳說,這些文物與文化傳說見證了中國歷史的深厚積淀,也展示了我國農業文明的獨特魅力。農村文物對于推動鄉村振興戰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動作用,肩負了將傳統文化進行創新型轉化、實現社會主義文化繁榮的重要責任。目前在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大環境下,城鎮化建設速度不斷提升,鄉村合并等歷史進程的進行過程中,鄉村文物的保護工作也面臨著更多的挑戰和機遇。
二、鄉村文物保護工作存在的問題
一是部分鄉村地區文物保護意識欠缺,管理責任沒有理清。部分群眾甚至部分基層鄉村基層政權機構管理人員還存在文物保護是當地文物局的工作,與他們無關,這就導致了大量保存于鄉村的文物在遭受破壞時得不到有效的保護。而另一方面部分地區的政府對于鄉村文物保護的責任主體劃分不清晰,對于散布于鄉村的文物保護意識不強、保護力度不夠,保護經費過少或者被挪用。對于轄區內的農村文物缺少保護計劃和統一規劃,對農村文物保護工作的開展造成了較大的困擾。
二是農村地區文物保護難度大。散布與鄉村的文物往往體積較大無法搬動,尤以古遺址、古建筑等為主,近年來,我國農村土地使用方式不斷變革,新農村改造、城鄉基本建設對地上文物、地下遺存保護空間造成擠壓和威脅,違規建設、甚至有的瀕臨拆除的危險,文物安全形勢依然嚴峻。同時,由于農村文物多保存在室外,受到外界環境、風雨侵蝕等,部分古代文物存在風化、崩塌、腐蝕等現象,而由于保護措施不到位,使得文物保護的難度進一步加大。
三是專業保護人員缺乏、文物保護資金缺口較大。我國目前專業性的文物保護人員大多集中在城市博物館以及野外考古項目上,在農村地區部署的專業化文物保護人員相對較少,專業化程度也不足,這種現行的文物保護工作體制和人員配置體系對于農村文物的保護來說屬于不利條件。與之相對應的,目前國內對于農村文物保護的資金支持并未有系統性的文件和政策配套,而農村文物保護需要的人員巡檢、搶修等工作都需要資金支持,這就使得相關工作的開展緩慢或者陷于停頓。
四是農村文物的保護與開發相對于集中在城市博物館中的文物,無論是從宣傳展示方面、受眾的知曉度方面以及包裝方面都存在短板,人們對于農村中廣泛存在的古遺址、古代建筑等了解不足,知曉率不高,文物所在地區對于文物開發的敏感程度不高,很多有價值的文物長期閑置,無法形成附加值較高的文旅產業體系,缺少以具有地域特色的文物資源為依托的文化產業項目和文化品牌,導致鄉村文化遺產影響力不強。
三、農村文物保護的應對建議
首先,要做好文物調研與統計工作。農村地區保存的文物能夠代表一方歷史,展示當地的深厚文化底蘊和鄉土記憶,是有效維系農村地區人民群眾的情感紐帶。在開展農村地區文物保護工作時,要從實際情況出發,以尊重歷史和傳統文化為落腳點,對于文物本身以及圍繞文物形成的老資料、老照片等,還有一直延續的口頭上記憶中的優秀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都進行登記備案和梳理,總結后理清農村文物的保護現狀以及未來的保護工作開展重點。
其次,要做好農村文物保護的長期規劃。將農村文物保護與鄉村振興戰略結合在一起。《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若干意見》中特別強調:“村莊治理要突出鄉村特色、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保護有歷史文化價值的古村落和民宅,要本著節約的原則,充分立足現有基礎進行房屋和設施改造,防止大拆大建,防止加重農民負擔,扎實穩步地推進村莊治理”。國家政策明確了鄉村振興工作與農村文物保護工作是相輔相成,互為聯動的。保護農村文物也要保護農村文物賴以存在的人文環境和自然環境,在開展鄉村振興工作的同時,要注意農村地區生態環境與社會環境的完整與協調,解決好文物與人之間的和諧關系,要將本地農村地區文物估計的保存情況做詳盡分析的基礎之上,制定短期、中期乃至長期的關系到文物保護的工作規劃,做到前期規劃,后期落實,使鄉村振興中的新農村建設和文物保護協調共贏。
最后,借助文物保護與鄉村振興契機,做好農村基礎設施與公共服務設施建設。農村文物保護與鄉村振興戰略從發展角度來看,二者的目標是一致的,文物保護工作開展能夠提供產業升級帶動農村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推動鄉村振興戰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使農村地區經濟物質文化水平快速提升,能夠更好的反哺文物保護工作。
四、結論
綜上所述,堅決落實鄉村振興戰略,做好農村文物保護工作,對于促進農村地區經濟文化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這就要求各地文物保護部門與農村基層政權要高度重視兩項工作開展,積極尋求切入點,合理利用農村地區豐富的生態自然資源與文化資源,敢于創新、科學開發,將文物保護工作與鄉村振興工作更加深入的開展下去。
參考文獻:
[1]張杰.鄉村振興下鄉村文化遺產保護的“固舊”與“維新”——兼論改革開放40年鄉村發展制度解讀[J].規劃師,2018,3410:26-31.
[2]許東.鄉村振興視域下山東革命文物的保護傳承與發展路徑[J].人文天下,2021,11:66-70.
[3]唐樹藝.基于高質量發展的鄉村文物旅游發展研究[J].農村經濟與科技,2022,3301:9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