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些年來,構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成為了我國文化領域最關注的焦點和熱點,但是針對公共文化服務的具體實踐,在落實方面存在相對不足。為此本文針對公共文化服務的理論進行分析,同時探討了公共文化服務相關特征,并針對公共文化服務實踐途徑進行了有效的闡述。
關鍵詞:公共文化;公共文化服務;理論與實踐
1、公共文化服務的理論分析
公共文化服務的理念體現在公益性文化事業方面,公共文化服務應當接受服務型政府的相關職能,履行民主行政的內在要求。而且公共文化服務更多的是保障公民對于文化現實的基本需要,更要將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有效的弘揚和諧社會、構建良好的本質要求形成有效推廣。公共文化服務是公共服務的重要內容,這些年來我國將公共服務有效引入國內,并在社會實踐和經濟建設當中有效推廣。公共服務體現的是權利性、普遍性和公平性,權利性是公民有權利接受良好的公共服務;普遍性是要將公共服務,面向全體社會大眾;而公平性,是指全體公民可以享受到各項的公共服務,公共服務面前人人是平等的。而且公共文化服務理念則應該體現出以政府部門為主導,以保障公民文化權利為發展目的,積極的開展良好的文化服務設施建設、資源和服務內容的有效創新。
從公共文化服務理念不難看出,公共文化服務強調的是政府主導,公民享受文化的權利,其應該保障人民大眾有效地參與到公共文化活動當中。而且公共文化服務更是一種文化行為。在物質層面上,公共文化服務也依賴于公共的文化設施和相關空間,譬如:人民群眾可以在文化館、博物館、圖書館當中接受更多的文化知識,而且公共文化服務也能夠培養廣大人民群眾良好的公共意識和文化共享的價值觀。
2、公共文化服務的特征
筆者認為公共文化服務的基本特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是公益性,公益性也就是非營利能夠給予社會良好的幫助,公共文化服務應該以公民文化權益為基礎,努力體現出社會效益最大化。而且公益性也應該實現公益項目規模擴大、投入更多的資金,并能夠形成長時期的公益服務;
其次是基本性,其本性是公共文化服務的重要基礎,其應該突出以政府為主導,面向全體社會群眾,以保障人民基本文化和接受到文化學習為基礎,充分滿足現階段我國人民群眾對于基本文化的現實需求;
第三是便利性,公共文化服務應該為廣大人民群眾提供良好的便捷文化服務,在人民的日常生產、生活、學習當中,讓人民良好的接受公共文化,并且與人民的生活習慣、學習方式有效融合,讓人民接受文化并體現出快捷和高效的特點;
第四是均等性,均等性是公共文化服務的基本要求,也就是說在某種程度上,要將城鄉一體化的文化服務體系有效構建,讓文化資源能夠均勻分配,讓人人能夠享受公共文化服務;
第五是價值性,公共文化服務應該體現出鮮明的價值取向,公共服務應該以平等為基礎,通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引導,讓公共文化服務能夠體現出文化的先進性,并且對傳統文化有效創新,將落后的文化進行良好的升級和改造,實現有害文化的有效抵制
最后是有效性,公共文化服務應該追求有效、高效的原則,以及遵循與人民現實需求相符合的原則,追求服務效率有效提升,保證公共文化服務能夠滿足我國社會飛速發展,以及人民精神世界日益增長的基本需要。
3、公共文化服務的實踐途徑
現階段,我國公共文化服務建設存在著許多不足,最主要體現是城鄉區域存在著較為明顯的文化發展差距,還有公共文化服務水平有待提升,為了讓我國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實現良好的建設,以及給予人民更多的優質文化,需要著重探究公共文化服務的實踐途徑,具體策略詳見如下。
3.1捍衛公民最基本的文化權利
公共文化服務的基本是要體現出均等化,這也是社會公平性的深刻反應和有效體現。全體公民有權利接受文化,也有權利參與到公共文化服務當中。群眾可以均等的讀書、看報、接受文化知識。而且在我國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經濟飛速發展,為了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必須要將公共文化服務形成良好的發展,讓我國人民享受到更多的優質文化,在此期間更應該遵循社會發展的現實情況,對于文化服務的策略進行科學的調整。
3.2完善文化市場體系以形成效率公平統一的文化體制
在文化和藝術知識普及過程當中,體現出公平的文化機制是擁有巨大的價值和作用,所以在開展全民文化普及過程當中,一定要將政府的引領職能充分發揮,要開展公平性的文化傳播,讓文化資源擁有良好的流動性。而且要積極開展智能的管理,在文化機制創新過程當中,要體現出較高的示范性作用,所以要對文化體制形成不斷地優化創新,要給予文化市場微觀調動,在文化資源的推廣方面給予充足的活力,而且要起到良好的導向性作用,將文化資源形成公平、高質、高效的分配。
3.3完善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
為了讓公共文化服務得到良好的開展,必須充分滿足現代社會發展的公共文化體系有效構建,而且在文化體制創新路徑創建的過程當中,要將以人為本的發展原則有效體現,更要與時俱進,在充分滿足人民群眾接受到良好的文化教育過程當中,要將全民藝術有效性全面提升,更要將時代性的文化服務體系不斷地創新,以便讓文化服務內容體現出標準化和規范化的氣息,這樣才能夠讓人民在文化建設過程當中有效提升其參與的熱情。有關部門也要將文化產業培訓體系進行構建、完善和落實,讓群眾積極的參與培訓體系當中,獲得更多的文化知識,以及實現情操的良好陶冶。
結語
文化藝術的普及推廣具有不可言喻的重要性,通過公共文化服務相關工作的良好開展,能夠讓我國人民群眾實現綜合素養全面提升。但是必須說明的是,公共文化服務在開展過程當中需要面對諸多艱巨的任務,因此必須要深刻把握和探索出更加科學、更加現實的公共文化服務發展策略,并進行不斷的優化和完善,這樣才能夠讓我國公共文化服務工作實現良好的推廣。
參考文獻:
[1]柯林海.論全民藝術普及新形勢下社區文化建設的問題與對策[J].文化藝術研究,2016(03):39-43.
[2]劉桃.全民藝術普及融入公共文化建設探究——以德陽市文化館為例[J].四川戲劇,2017(04):19-21.
[3]楊碧云.新形勢下群眾文化藝術普及機制創新研究[J].大眾文藝,2017(03):30.
姓名:白強,出生年月:1969年04月,性別:男,民族:漢,籍貫:河南省鞏義市,學歷:本科,職稱:初級,研究方向:群眾文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