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艷
摘 要:家庭教育和幼兒園教育是一輛車子的兩個輪子,只有兩輪同時轉動才能產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育工作中,筆者積極探索家園共育之路,把家長當作教師的合作伙伴和知心朋友,為幼兒的健康快樂成長保駕護航。
關鍵詞:家園共育 幼兒園 合力共進
引言
幼兒園家長教育服務作為學前基礎教育體系的一種重要教學組成與部分,其教育重要性現在已在為全國越來越多孩子的廣大家長群體所逐步認知,《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實行)》幼兒園指出:"家庭是幼兒園的重要合作伙伴,應本著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則,爭取家長的理解和主動參與,并積極支持、協助家長提升教育水平。"的幼兒園也應逐步理解感受到幼兒園家庭活動對每個孩子心靈成長發展的特殊重要性,并努力與各位家長的有效教育合作,攜手共力促導幼兒全面健康快速成長。
一、家園攜手存有的問題
(一)家園溝通不即時的問題
家園攜手幼兒園教育質量的提高質量關鍵之一還就在于"溝通"這一行二百八個字,既也就是我們要求我們每位的幼師工作者千萬不能再過于的沉迷于封閉式的幼兒園中的辛勤付出與辛苦耕耘,也就正是我們要求的每個孩子家長們應有一份對我們幼師工作有充分深入的學習了解的尊重與支持主動與被動配合的積極溝通與配合。都是知道應該說跟教師家長溝通交流才是我們老師之間最好的聯系工作橋梁,家長們也知道與所有幼師們一樣老師應該要能夠時刻保持同教師經常性有效地溝通的聯系交流聯系孩子交流與孩子家長交流溝通,對孩子未來對孩子們未來人生的健康全面快樂發展也應該說有著值得大家去共同努力來達到這樣的一種美好工作目標,但是很多老師家長在實際教學及工作中實踐工作中我們就發現其實還有著很多的老師家長是并不是那么地愿意來經常地與我們的老師進行面對面交談,老師總是要說你些什么你自己只要能堅持就照做了就好,沒有必要表達出自己的內心真實的每一點的想法,重"重養輕溝通"。
(二)家園配合問題
幼兒園家長的日常教育中更多地是要協助于幼兒的實行與習慣行為的逐步培養與初步養成,雖然這里也有許多知識方法的傳授,但是基本都是較為淺顯實用的學習內容,有些很注重引導幼兒智力逐步發展的幼兒園家長甚至已經學會在我們平時習以為常的實際生活經驗中來教育指導幼兒,這樣和孩子們的思維差異當然也自然而然就能顯現的出來的了,都能說自己不愿意輸倒在了起跑線上,但是由于過早的去接觸那些知識,很在大水準度上來講也確實會大大制約住了自己小孩子學習的天性,而在幼兒園的教育計劃都是我們根據各個幼兒年齡段的教育特點情況來科學制定完成的,符合每位幼兒特點的全面身心均衡發展[1]。
二、家園共育方面的策略
(一)及時做好教育家園信息溝通
家長資源工作者是我從事我校幼兒教育工作中強有力的一支堅定有力支持者,也是促進整個社會幼兒教育系列活動持續有效推進的每一個重要積極與有效地參與者。多年來,筆者以及本人也一直堅持就如何把學校積極努力做好教育的家長資源工作、用好學校教育的家長資源工作等視為整個學校幼教工作最為重要的每一重要的內容和組成的重要構成部分。在第一次組織小學新生們按時入園與開學前的幼兒園召開第一次集體大型主題家長會形式結合上,向社會全體家長們系統詳盡地充分介紹出了幼兒園所一貫遵循的各項優良教育辦園之思想理念、辦園及教育辦學特色、培養與教育學生目標,與使與他們能夠充分協商達成各種社會共識、形成強大合力。同時,在社會各個學校班級、幼兒園的內部的兩個最重要的層面上均明確成立了有義務家長委員會。每個新學生季年一開年初,把所有各家學委會成員又一一都請進去了幼兒園,共商教育大計。
(二)以活動為載體,激發教育合力
幼兒園會團每年均通過定期組織幼兒元旦"親子趣味運動會"主題游戲、端午兒童節"家園聯誼慶六一"及元旦大型文藝會團調演、慶元旦兒童節"親子聯誼會"大型活動、半日內課程班開放、畢業典禮等六一系列的活動,讓當地許多小朋友家長朋友放心的走進到了幼兒園,與他們這些小孩子在一道盡情共享元旦兒童節般的歡樂與童年美好時光。這些大型教育活動更應該能夠達到真正能讓這些孩子家長可以及時全面了解自己每個孩子的在校階段的學習表現及在他們入園開學之前學習表現,促進了親子家園之間互動交流溝通,達到真正促進了家園的溝通及合作、共同創建和諧親子育人家園氛圍等的一個預期和目的。同時,定期或免費多次組織各類愛心家長志愿者踏進幼教課堂,邀請我市各年齡段特殊教育年齡職業家長協會定期對全園教師員工免費進行的各類幼兒專業及家長知識和教育技巧培訓,成立組建了幼兒園家長義工服務隊和全園教師義工入園執勤與員工離園執勤隊[2]。
結語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課題組表示,家園工作共治攜手和諧發展模式是首先應堅持建立在教育培養中幼兒、家長、幼兒教育機構管理者等人員三者間強大溝通合力有效協同作用的理論基礎框架之上來展開探索的,只有充分建立并在家園雙方教師機構人員和幼兒廣大兒童家長雙方人員的日常工作有效協調的一致溝通配合作用和有效共同參與監督與配合作用前提下各項工作活動才能逐步得之以有序健康和諧順利有效運轉,達到一個較為穩定理想的滿意健康的社會效果。
參考文獻:
[1]王俊麗.家園共育對學前兒童社會性發展問題的探討[J].亞太教育,2016, (36):12.[2017-09- 28].
[2]高翔.家園互動:愛與智慧的聯動I].教育科學論壇,2017, (08): 30-32.(2017 -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