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海霞
摘 要:語文是新課標中指出的小學階段必學的一門基礎課程,這門課程不僅貫穿了學生學習生涯的始終,同時對于學生的成長和發展而言也有著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小學階段的語文教學不僅僅是要完成對課本中涉及到的知識的講授,更重要的是在語文教學的過程中幫助學生掌握語文學習的正確方式,實現學生語文素養的提升,在課堂講授的過程中注重激發學生的情感,增強課堂的活力。本文以此為基礎,圍繞小學語文智慧課堂共生藝術展開了探討。
關鍵字:小學;語文;智慧課堂;
學生在小學時期才開始系統地學習語文,教師在進行語文課程的講解時不僅僅要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相關的學科知識,更重要的是在日常的教學幫助學生建立起一定的語文素養。語文素養的提升不僅能夠使學生的語言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規范學生的日常語言表達行為,也能夠促使學生掌握語文學習的正確方法,全面提升學生學習語文的質量和效率。教師要積極地在現有的課堂教學模式的基礎上做出大膽的創新,通過各種途徑激發出學生的情感,促進語文課堂教學的高效開展,煥發出課堂應有的活力與氛圍,引導學生圍繞課本中的內容展開積極地思考,幫助學生培養起學習和理解語文的正確思維,真正的體現小學語文智慧課堂所具有的價值。
一、激發學生閱讀文章時的情感
小學語文課本中的文章都是經過精挑細選的,其中蘊含著許多情感因素,教師要做的就是在課堂上激發出學生閱讀文章時的情感,讓學生能夠產生有效的共鳴,從而實現對文章的更深入地理解。新課改中強調,小學階段的語文教學要幫助學生培養起自主學習的習慣,養成積極探索的思維方式,這不僅能夠為學生未來的語文學習提供良好的基礎,同樣也是學生語文素養高低的最直觀的體現。在小學語文的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對于傳統教學模式中完全由老師進行知識灌輸的做法進行調整和改變,為學生創造出更多的獨立思考的空間,使學生在自主探究的過程中實現語文學習水平的進一步增強,同時也能有效地增加語文課堂的活力。在進行部編版小學語文五年級課本中《慈母情深》的學習時,教師可以在展開課文講述之前,為學生提出一些思考的問題,如課文中有哪些描寫體現了作者家里窘迫的生活條件?作者通過什么樣的寫作手法體現出了母親工作的艱辛?作者在拿到錢以后為什么沒有買書,反而買了水果罐頭?等等,引導學生帶著對這些問題的思考來展開學習,并邀請幾位學生分享自己的思考成果,在完成初步的教學之后,教室還可以組織學生圍繞課文內容展開探討,共同討論文章中還有哪些細節體現出了母親對作者的愛。這樣的課堂教學模式能夠使學生在學習和思考的過程中融入更多的情感,加深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同時也能促使學生培養起獨立思考和積極探究的學習習慣,讓學生切實的感受到自己在課堂中所享有的主體地位,對于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開展也有積極地推動作用 [1]。
二、充分利用多媒體設備展開語文課堂教學
多媒體技術的應用能夠有效的活躍課堂的氛圍,一改傳統教學模式中枯燥的課堂環境。到了小學的五年級階段,語文課本中的許多文章已經不再是簡單的直白表述,有了更多需要學生思考和理解的內容,這就導致許多學生在這一階段會感到語文學習的難度明顯增加。教師要幫助學生逐步的從具象化的思維方式中走出來,去理解抽象的文字描述,這樣才能實現學生語文素養的全面提升。針對這一問題,教師可以積極地利用現代多媒體技術,將課堂上一些抽象的語言文字通過圖片、視頻等方式具體地表現出來,能夠使學生更輕松地理解語文教學的內容,全面提升語文課堂開展的效率,在這一過程中也能幫助學生培養思維能力和想象力,掌握學習和理解語文的正確方法。在進行部編版小學語文五年級課本中《圓明園的毀滅》的學習時,學生不能想象出圓明園瑰麗的景象,同時由于歷史知識的缺乏,對于八國聯軍的侵華行為也缺乏一定的了解,導致學生難以體會到作者的寫作意圖。教師則可以為學生提供一些相關的視頻資料,幫助學生補充和了解相關的歷史知識,從而激發出學生的民族精神,更切實地感受到文章所要表達的內涵。有了多媒體技術作為輔助教學,學生能夠更加深刻地理解語文課本中的內容,語文課堂的教學的效率自然也可以得到進一步地提升[2]。
三、通過實踐教學來拓展語文課堂
在傳統的小學教學模式中,學生學習的場所基本上局限的小小的教室之中,學生所能接觸到的生活實踐活動極其有限。這與生活化教學的理念是背道而馳的,體現在語文教育中則會限制學生的想象力,對于學生思維的開拓而言有著一定的阻礙作用。為了更進一步地在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激發出學生的情感,全面提升課堂的活力與氛圍,教師可以積極地開展相關的實踐教學活動來實現對語文課堂的拓展,帶領學生在實踐中展開學習,不僅能夠有效地提升學生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和感受,同時也能進一步的擴大學生的知識面,開拓學生的眼界。在進行部編版小學語文五年級課本中《四季之美》這一課的學習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走進校園中,觀察這一季節中的校園有怎樣獨特的美麗之處,再思考與其他季節之間存在的區別。在進行部編版小學語文六年級課本中《七律·長征》這篇詩歌的學習時,教師也可以帶領學生們去參觀一些歷史博物館或抗戰紀念館,讓學生能夠切實地感受到先輩們英勇無畏的抗戰精神,感受中華民族偉大的民族精神,在有了這一段實踐教學的經歷之后,學生們也能更加深刻地感受詩歌中所表達的內涵與情感。對比傳統的課堂教學方式而言,學生會對實踐教學抱有更多的期待,教師也要在教學的過程中選擇恰當的切入點展開實踐教學,才能避免讓實踐教學成為學生們玩樂的實踐,真正發揮出激發學生情感,增強課堂活力的作用。
結語
在新時代的發展背景之下,小學語文的教學需要做出相應的創新性的改變,更加強調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激發學生的情感,活躍課堂的整體氛圍,開展小學語文的智慧課堂,使學生能夠在更加輕松的環境之中完成對語文知識的學習,實現自身語文素養的進一步提升。
參考文獻:
[1]徐蕓蕓.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策略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6(3):33-34.
[2]胡澤蓉.小學語文課堂語言藝術淺論[J].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2018(10):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