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丹丹
摘 要:學校深入開展法制教育是實現教育領域法治建設的基礎,學校法制教育只通過講座形式是不夠的,學科的限制阻礙了法制教育的獨立存在,一周一節的班會課已經滿足不了小學生法制教育的需求,那么學科的整合就成了必然性。而語文學科的教學在完成學校德育工作任務方面有著得天德厚的先決條件,語文學科課時數也有優先條件,因此,語文學科教師在教學中應憑借學科特點,挖掘教材內容,通過多種途徑進行法制教育和德育滲透,在達成教學目標的同時,也可對學生滲透法制教育。
關鍵詞:
滲透法制教育、資源挖掘、資源整合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明確提出全面依法治國,并將其納入“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予以有力推進。全面依法治國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和重要保障。在此背景下,教育領域的法治建設顯得尤為重要,其關系到國家未來公民的法治素養。因此,法制教育是新時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項重要、艱巨的任務。一所學校需要深入法制教育,僅僅通過講座形式是不夠的,學科的限制阻礙了法制教育的獨立存在,大部分學校只能通過主題班隊會開展法制教育,一周一節的班會課已經滿足不了小學生法制教育的需求,那么學科的整合就成了必然性。而語文學科的教學在完成學校德育工作任務方面有著獨天德厚的先決條件,語文學科課時數也有優先條件,因此,語文學科教師在教學中應憑借學科特點,挖掘教材內容,通過多種途徑進行法制教育和德育滲透,傳授知識技能的同時,也可滲透法制教育內容,讓學生從小就有法制觀念,懂得用法律保護自己,養成守法的習慣,從而健康快樂的成長,成為合格的中國小公民。
在語文學科教學實踐中,總結出以下幾點經驗滲透法制教育。
一、從字、詞教學中播下“法制教育”的種子
如:教“贍養”一詞時,教師要與“撫養”聯系起來,指出“撫養”是指父母或長輩養育后代,而“贍養”則指成年子女對父母或長輩的養老行為。在學生理解詞義后,教師要進一步引導學生:在《未成年保護法》《預防未成年犯罪法》等法律文件中規定,父母有扶養教育子女的義務,成年子女也有贍養老人的義務,權利和義務是對等的,你有要求父母教育扶養的權利,但也相應的有贍養父母的義務,從而明白享受權利就要盡義務的道理。教育學生懂得孝敬父母既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我國法律規定的義務。這樣的語文教學,使學生在接受祖國語言文字熏陶時,也受到一次深刻的法制教育。
二、從古詩詞教學中筑牢“法制教育”的思想
在學習唐代詩人孟郊的《游子吟》時,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通過朗讀讓學生體會母愛的偉大和無私,同時也感悟出作者對母親那份崇敬和愛戴,那份孝心,從而引出《老年人權益保障法》,從家庭贍養與撫養的角度引導學生要尊重父母,孝敬父母,長大后要對父母進行贍養。這樣的古詩教學,既融入了法制教育,也讓學生有趣味的進行學習。
三、從口語交際教學中拓展“法制教育”的運用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說:“學校即生活,生活即學校”。學生之間的相互交流、相互影響,對世界觀的形成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在進行“口語交際”教學時,也應適時滲透法制教育,幫助學生做出正確的道德評判,做個知榮辱恥的人,同時也學會用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權利。如:在二年級上冊語文園地中的口語交際《有趣的動物、植物》和《保護有益的小動物》,在引導學生大膽說的同時,教師要適當的滲透法律知識,如《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中的保護動物,采取簡單易懂的方式感染學生;在口語交際《我們去“旅游”》教學中,適當的滲透旅游時不破壞名勝古跡,了解違反會有相應的處罰。哪怕是一點一滴的滲透教育,也會讓學生在耳濡目染中受到熏陶,逐漸累積法制知識。
四、從滲透法制教育筑牢“愛國主義”情懷
情感是人的重要心理要素之一,語文學科中要培養學生健康的思想、豐富的情感,在教學《文成公主進藏》時,了解文成公主進藏的歷史意義,結合《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法》中關于民族平等、民族團結等方面的內容,告知學生我國實行民族區域自治政策有相應法律,幫助學習樹立初步、正確的民族觀,使學生知道我們應該通過自身言行,維護民族平等,促進民族團結和民族交流。在教學《黃河是怎樣變化的》的時候,通過課文中的關鍵詞“搖籃”、“兇猛暴烈”、“憂患”、“懸河”等極不協調的字眼,順勢簡介我國防洪、防沙治沙、環保等方面的法制建設情況及黃河治理工程、黃河防護林建設等重大舉措。
在語文教學中,將語文教材里蘊藏著很多人文法制教育的資源,適宜的挖掘整合,把法制教育充分發揮在語文課堂上,確保語文學科與法制教育資源相結合,打造高質、高效的語文課堂。但在語文學科教學中滲透法制教育時,必須將語文教學內容與法制知識有機地結合起來,既不能把語文課上成法制課,也不能漠視語文教材中蘊含的法制教育因素,要恰當地把握分寸,適時滲透,潛移默化。
總之,對未成年人法制教育工作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任重而道遠。在今后語文教學中,繼續結合法制教育,聯系學生思想動態,不斷地增強學生的法制觀念,道德觀念,將法制教育作為永恒的主題進行到底,為培養合格、守法的公民奠定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