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敏
◆摘? 要:體育器械是幼兒園活動內容的主要工具,能鍛煉幼兒身體的各個方面?!?~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指出,發展幼兒身體素質,實質就是要提高幼兒身體機能水平,增強幼兒體質。對于大班幼兒來說,其身體的運用技能已經得到快速發展,提高身體體能是教師關注的焦點,也是幼兒園教育發展的要求。小型體育器械能細化幼兒身體鍛煉的不同部位,對提升幼兒體能有重要作用。本文主要從以下三方面進行相關探究。
◆關鍵詞:小型體育器械;大班幼兒體能;幼兒園活動
在現代人們鍛煉身體的時候,經常會注重體能,一個人的身體機能如何,可以通過體能看出來。體能的高低也影響著個人的身體健康情況。大班幼兒的身心成長比較快,對身體素質的需求也比較高。為了更好的發展他們的體能,提高他們的體質,教師開始注重運用小型體育器械開展相關活動。相較于小班和中班的幼兒,大班幼兒更容易掌握小型體育器械的運動方式,能得到更有效的鍛煉結果。因而,幼兒教師應當根據大班幼兒的實際情況,合理運用小型體育器械,增強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讓幼兒主動、快樂的參與體育器械活動。
一、巧用平衡器械,提升幼兒身體協調能力
大班幼兒的求知欲和學習興趣更加強烈,他們喜歡深入探究、冒險,此時,幼兒的體育運動器械的難度也應當適當增強,讓幼兒在具有挑戰性的活動中感受運動的快樂,獲得成功的喜悅感。對于大班幼兒而言,平衡器械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大班幼兒的身體平衡能力比較強,對于身體的重心和力量分布能更好的掌握。因此,幼兒教師可以巧妙的運用一些平衡器械,鼓勵幼兒去運動,以此逐步提升幼兒的身體協調能力,為提升幼兒體能打好基礎。
舉例來說,教師可以提供多人多足木板鞋,讓幼兒自由探索運動。由于不同于正常人的走路形式,該器械能有效激發幼兒運動的興趣,而且對幼兒的身體平衡和協調能力是一項挑戰。當幼兒無法掌握相關能力的時候,教師應當在旁進行一定引導,讓幼兒增強團隊合作精神,集中注意力去一起行走,雖然會磕磕絆絆,但是幼兒能感受到該器械的樂趣,會逐漸克服困難。當幼兒逐步掌握多人多足木板鞋的技巧,能順利跟同伴一起走路的時候,幼兒的整體身體協調能力會得到有效提升。
二、設置球類活動,提升幼兒速度耐力素質
要發展大班幼兒的速度和身體耐力,球類體育器械比較合適。球類運動涉及到拍球、跑步、投籃、踢球等作用,能鍛煉幼兒的手臂和腿部力量,發展幼兒眼睛、腦部與身體的協調能力。5~6歲的大班幼兒在運動中注意力比較集中,對于一些運動器械的掌控能力比較強。因此,教師可以選擇一些小型球類,設計有趣的球類活動,讓幼兒在自主運動的過程中,逐步提高身體的速度與耐力,得到體能的提升。
舉例來說,教師教學大班幼兒足球運動后,組織幼兒進行“運球回家”的足球活動。教師將班級幼兒分成數量一樣的三隊,讓幼兒站在場地的一端,另一端放置三個球門,由教師吹哨,當哨聲響起,每隊的第一名幼兒沿著路線跑向球門,并把球踢進球門,接著往回跑,與第二名幼兒以拍手的方式進行接力,然后,第二名幼兒繼續重復相應動作,以此完成運球回家的接力活動,先完成的隊伍則獲勝。在足球活動中,幼兒的身體速度與耐力得到了充分鍛煉,而且讓幼兒感受到了足球運動的魅力。
三、進行器械游戲,提升幼兒柔韌靈敏程度
身體的柔韌和靈敏也是體能的指標之一,如果身體僵硬,反應比較遲鈍,那么身體體能還有待提高。幼兒們年齡小,活潑好動,非常喜歡玩游戲。因而,教師可以利用小型體育器械,組織幼兒開展器械游戲活動,這能大大增強幼兒參與游戲、參與器械運動的興趣。教師應當注意豐富小型體育器械的種類,充分發揮不同體育器械的作用,讓幼兒在收獲運動快樂的同時,也能提升身體的柔韌靈敏程度。
舉例來說,教師搜集了鉆圈、呼啦圈、沙包、籃球、足球等體育器械,并將其設計成一個游戲活動。教師將班級幼兒分成兩個小組,讓幼兒進行游戲小競賽,以此激勵幼兒的活動積極性。在游戲中,幼兒先快速鉆過鉆圈,然后需要靈活躲避別人投來的沙包,接著,將籃球以運球的方式傳到指定地點,并將籃球投進去,再去轉六個呼啦圈,最后,將足球跑著踢入球網內。如此,經過不同器械的鍛煉,幼兒不僅能專心投入到游戲活動中,而且能充分鍛煉身體的柔韌性和靈敏度,有效提升了幼兒的體能。
總而言之,幼兒體能的提升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需要長時間的運動積累,幼兒教師應當認識到小型體育器械對于促進幼兒體能的作用。在幼兒園教育不斷發展的今天,教師應當努力提高自身的專業素質和教學能力,認真研究小型體育器械在大班幼兒活動中的應用,在提供必要指導的同時,應當為幼兒提供適當的活動空間,鼓勵幼兒自主、快樂的運動,讓幼兒在器械運動中逐步提升自身體能,得到身體鍛煉,得到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郭巧紅.促進幼兒體能發展的活動內容創新探索[J].新課程(綜合版),2019(08):97.
[2]曹紅珍.整合運動器械巧用循環鍛煉[J].好家長,2019(02):8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