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軍
◆摘? 要:目前稅務行業針對涉稅文書提交的申請主要采用人工審核的模式,對于申請表的填寫與附送資料上傳的準確性比對都是通過肉眼方式進行,有的事項甚至需要登陸另外幾個系統去查看企業信息,然后再手工錄入受理意見,整個事項受理耗時較長,并且由于稅務干部對審核結論和意見的表達方式因人而異,沒有規范化的受理標準。由此,涉稅文書智能審核產品應運而生。而系統的穩定性、可靠性需要通過好的軟件測試過程來支撐。
◆關鍵詞:軟件功能測試;測試流程;測試用例;智能審核
一、引言
智能審核系統通過標準化模型,利用圖像識別技術、大數據分析、人工智能,實現電子資料自動化審核,可以省去稅務干部多系統切換查詢納稅人信息資料的人工過程,提升受理的效率及準確性,幫助稅務干部提高工作效率,縮短納稅人等待時長;同時,面向納稅人可以縮短納稅人等待時間,實現同一事項無差別辦理,優化納稅人體驗和辦事能效。
本文通過對智能感知電子稅務軟件中智能審核功能的測試過程進行分析與總結,主要闡述了項目組進行功能測試的主要流程、測試環境要求、測試場景、測試關鍵點、外圍配合要求、前提條件和內外資源需求等具體內容。
二、正文
在智能感知電子稅務軟件系統中,本文測試內容包括智能審核模塊,及切換業務中臺配置調用兩種不兩只的OCR識別后的功能是否按照需求設計,所有業務流程是否正常使用。對軟件質量進行度量和評估,以提高軟件質量。
電子稅務局涉稅文書輔助審核項目中,總分機構變更事項各業務場景下(包括總分機構類型變更,新增、刪除、修改總機構或分支機構),經辦人身份證件識別(目前只配置了支持居民身份證)、營業執照識別(包含新舊版本)、股東決議和工商登記表等通用文字識別,以及第三方信息校驗。通過自定義規則智能識別并得出審核結論。
測試數據:
參照生產環境情況,覆蓋不同業務場景下經辦人身份證明、營業執照、股東決議等資料不同的上傳情況,盡量保障測試數據與生產數據的一致性。
測試過程:
開發人員完成編碼設計后與需求組人員進行集成測試,驗證系統實現功能是否按照系統需求來設計,開發自測通過后,在Jenkins進行集成構建發布,提交測試組按測試流程進行系統測試。在測試過程中,發現的缺陷問題進行詳細記錄并上傳svn,由項目組分析討論后進行修改、跟蹤、回歸測試。
測試主要過程如下:首先由開發組構建發布vpn環境;然后由測試組迭代執行測試,并記錄缺陷到JIRA系統;開發組將測試提出的問題進行修改完善,再由測試組在vpn環境進行回歸測試,最終提交測試報告。
測試主要方法:
主要采用手工測試和自動化測試的方法。通過手工對納稅人總分機構變更的功能進行測試,其中包括總分機構類型變更,新增、刪除、修改總機構或分支機構的識別功能;對附送資料上傳的功能進行測試,其中包括經辦人身份證明、總機構營業執照、分支機構營業執照、納稅人變更登記內容的決議及有關證明文件復印件與工商變更登記表的識別功能。通過自動化測試的方法在測試及電子工作平臺事項的事項受理功能中對兩種OCR資料識別的結果進行核對。測試前,保證測試環境最新代碼已通過單元測試、集成測試,環境正常可用。功能測試主要在測試需求分析文檔和公司軟件質量控制文檔基礎上,從功能實現和業務流程兩大方面進行驗證。
測試用例執行情況
本次測試用例設計,按照納稅人端、電子工作平臺和電子工作平臺三大業務功能模塊進行測試用例設計并作為一級模塊,細分到二級功能模塊。
納稅人端附送資料上傳主要包括經辦人身份證明、總機構營業執照、分支機構營業執照、納稅人變更登記內容的決議及有關證明文件復印件、工商變更登記表。
電子工作平臺操作按鈕主要包括撤簽、保存、推送功能。
電子工作平臺針對審核內容及結果判定模塊,主要包括不同上傳方式的附送資料預審能否查看、預審各種附送資料文件類型能否正常顯示、多份附送資料預審能夠正常顯示、根據附送資料審核結果,自動判定審核結論,然后根據OCR資料審核結論進行人工核對。
三、結語
本次在Windows操作系統上通過IE8、IE11、谷歌和360等主流瀏覽器進行了系統功能驗證工作。根據功能需求和按照測試用例嚴格執行測試,分別完成了變更總分機構類型,增刪改總機構信息,增刪改分支機構信息等業務場景下,通過兩種不同OCR識別接口,對上傳居民身份證、營業執照、股東決議及工商登記表資料進行識別后得出審核結果的情況測試。
通過測試,遺留的bug問題主要為優化或擴展功能類問題,對主要業務流程及功能影響較小,可在后續的迭代版本內開發同步進行優化。
測試組結合現階段需求和本階段項目開發內容進行系統測試,測試涉及的功能模塊基本滿足需求要求,經過多次的全面測試和回歸測試,系統運行穩定,支持兩種不同品牌的OCR識別功能切換,切換后功能可正常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