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菜籃子工程”為抗擊疫情、穩定民生、推動區域經濟可持續發展和建設和諧社會作出了積極的貢獻。2022年全國兩會上,全國人大代表、海倫市向秋蔬菜種植合作社理事長高向秋帶來《關于進一步加大黑龍江省蔬菜基地建設及國家政策補貼力度》的建議。基于多年蔬菜種植經驗,高向秋提出,為確保國家“菜籃子”安全,讓城鄉居民吃上“放心菜”,滿足四季可持續的鮮食蔬菜市場總量需求,必須經歷蔬菜種植的基地化、規?;?、標準化的歷程,推進規?;?、組織化、特色化、科技化建設,才能確保農業增產增效、農民增收。
為適應國家“菜籃子工程”要求,黑龍江省全力以赴,全面發揮蔬菜農業資源富集、生態環境良好的優勢作用,適應改造傳統農業和發展現代農業的內在要求,確立了全省蔬菜產業發展方向,依靠科技進步,調整產業結構,進一步完善監管制度,強化基地建設,培育蔬菜種植生產合作社,壯大蔬菜加工龍頭企業,改造和建設蔬菜市場,健全完善蔬菜物流體系等政策保障措施,切實解決了平抑蔬菜物價、保證蔬菜產品質量安全、確保蔬菜市場供應短缺等問題。
科技創新才能引領“菜籃子”高質量發展,但目前農業科技的支持力度不夠,科技發展與農民接受能力差距較大,農民承擔風險的能力較差,對新品種、新技術接受速度慢,單打獨斗很難實現科學種植和高效管理。
在過去一年基層調研和征求群眾意見過程中,高向秋發現,農戶在蔬菜規?;N植過程中,凸顯蔬菜生產種植成本高、補貼少,種植積極性不高的問題;同時,缺乏保障、自然災害影響大,也嚴重制約了菜籃子工程建設的進展。“沒有農業保險,就會把規模種植戶推向‘靠天吃飯’的境地?!备呦蚯镎f。
如何加速農業科技成果轉化,提高農民積極性,實現增產增收?高向秋建議,首先要加大新技術的研究力度,同時,國家需針對規模種植蔬菜給予分類補貼,構建現代蔬菜產業體系,提高蔬菜產業的規?;徒M織化程度,扶持蔬菜產業基地發展。其次,建立并實施蔬菜規模種植的政策補貼力度。加大對反季節蔬菜、特色蔬菜和外銷加工蔬菜生產基地建設的政策支持,對蔬菜種植面積達1000畝、3000畝、5000畝、10000畝以上的連片種植農戶給予相應的政策性補貼。第三,建立蔬菜規模種植應對風險的補償機制,積極推進和開展與蔬菜產業相關的保險服務,拓展服務范圍,給予規模種植戶農業保險、銀行信貸等政策支持,支持蔬菜生產基地水、電、路、田等綜合基礎設施配套建設,改善生產條件,提高綜合生產能力。
高向秋說,要想確保國家“菜籃子”安全,讓城鄉居民吃上“放心菜”,滿足四季可持續的鮮食蔬菜市場總量需求,國家必須得經歷蔬菜種植的基地化、規?;?、標準化的歷程,提高大型蔬菜基地建設及國家政策補貼力度,從而全面激發“十四五”期間“菜籃子工程”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