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正軍
新課程理念下,高考對學生數學能力的要求越來越高,并越來越注重與現實生活的應用相結合,但是,對于落后地區,尤其是對于農村學生,數學能力往往達不到高考要求,下面,本文針對落后地區學生的現狀進行分析,并進一步探索課堂教學中逐步提升高中學生數學能力的策略,以促進落后地區學生數學能力的培養.
一、數學能力欠缺的成因
1、家庭教育觀念陳舊,失去家庭作為教育主陣地的作用。在落后地區,尤其是落后地區的農村學生,學生在小學及初中階段,由于家長的教育理念比較落后,甚至有些家長還是文盲或半文盲,無法用發展的眼光和科學的方法引導學生,導致學生在義務教育階段,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對基礎知識的掌握程度不夠,知識點理解不深刻,一知半解,同時。家長也不重視學生在義務教育階段尤其是小學的思維培養,認為隨著年齡的增長,知識自然能夠理解,這樣放養式的教育,導致學生缺少監督,大多數孩子自控能力較差,長此以往,學生對知識的理解不夠透徹,只是膚淺的,表面的,無法達到熟練應用的程度。
2、義務教育階段教師缺乏創新意識,教學手段單一。數學來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但是,在落后地區的教師只關注升學率,關注學生的及格率,優秀率,缺乏對數學概念深入透徹的分析,只是讓學生死記硬背一些公式概念,甚至是一些典型例題,并且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的教學手段單一,對于枯燥的課堂內容,學生提不起興趣,同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不注重引導學生觀察生活,然后,通過觀察生活,體會數學概念的本質,所以學生接受知識是死板的.模式化的,不能舉一反三,融會貫通。
二、教學的策略
基于以上原因,落后地區的學生升入高中后.由于高中的數學與初中的數學有明顯的區別,初中數學比較具體,而高中數學比較抽象,從初中只需記住一些公式并會帶入計算到高中要理解、清楚概念及公式的來龍去脈,對于學生的能力要求明顯比初中的要求更高,突然跨度較大的變化,讓學生感覺無法適應,學生成績與初中相比更是一落千丈,甚至有厭學情緒,下面我將從以下五個方面談一談解決以上問題的一些策略。
1、注重初高中內容的銜接教學。進入新的高一,安排足夠的教學時間,對初中與高中聯系緊密的知識點再次進行深入系統的教學,在此期間不只是單一的對初中內容的簡單復習,而是對初中的某些概念及知識點的深入探究,要讓學生在初中學習的基礎上有更深層次的理解,并達到靈活應用。對初高中銜接內容的升入探究,不僅是對學生思維的訓練,更為理解高中的知識點做一個鋪墊。
2、調整教材進度,合理布局優化教學過程。人教版高中的數學教材章節編排比較零散,很多章節與章節之間沒有太多聯系,比如,高一的數學第二章函數部分,這一部分內容非常抽象,剛升入高一的學生往往很難理解,但是,由于函數是貫穿整個高中數學的一個很重要的一個知識體系,所以首先充分地安排教學時間,對這一部分內容進行講解基本初等函數,結束后并不進行必修二,而是先進行必修四三角函數的教學,將三角函數調整到函數之后學習,也是對函數知識進一步應用,加深對函數部分知識點的理解。如果按照教材內容進行必修二立體幾何與解析幾何的教學,這與函數聯系不是很緊密,學生的學習出現斷層,勢必會讓學生對函數知識點理解不夠,甚至遺忘,導致在后續進行三角函數教學的時候,力不從心。
3、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思考,提升課堂效率。教學的根本是讓學生學會學習知識的方法,并不僅僅是學習知識,學生是課堂的主體,教師在教學中要利用多多種多樣的教學手段提高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提高學生求知的興趣,比如生動有趣的案例引入,設計與課堂緊密結合的小實驗,利用多媒體演示一些圖片或者動畫等等多元化的教學手段,讓學生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從而主動進行思考,只有通過自己的思考才能體會到知識的本質,才能深刻理解知識的來龍去脈,這樣的一節課才是有效率的一節課。
4、堅持讓學生自我總結與反思。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很多的學生往往出現一看就會一做就廢的情況,上課感覺自己聽懂了,但是當自己做或考試的時候又做不出來,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很大情況是因為沒有自我反思和總結,要引導學生自己總結典型題目的做題方法。首先是課下有針對地進行練習,在積累一定的練習量之后,通過自己總結,反思題目所用到的知識點及思維方法,形成一套適合于自己的經驗方法,這樣才算是學懂了,學通了。只有通過自己的不斷總結,才能更高效地提升自己的數學能力,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學會自我總結和反思,逐漸培養自我總結反思的習慣
5、培養學生經常復習的習慣,數學學科的特點是前后的知識點聯系比較緊密,前面知識是否學懂,是否理解,會影響后面知識的學習與理解,學生在學習新的內容時就有可能用到前面所學的知識點,概念,公式等,但是,由于學生沒有及時復習,知識點遺忘或者不能及時反映,都會導致跟不上課堂老師節奏,聽不懂課堂內容,課堂效率大大折扣,這就要求教師不僅要有意識地在一整塊內容結束后及時安排復習課,并在安排作業的時候有意識地安排一些與章節內容相關的知識點的練習題,讓學生能夠及時查漏補缺,提升上課的效率,不要讓知識有盲區,從而制約學生的思維。
總而言之,新課程下的高考,對學生的要求越來越高,作為新時代背景下的數學教師,不僅要教會學生高中必備的理論知識,更重要的是在努力提升課堂效率的基礎上,培養學生綜合素質能力,這樣,我們才能踐行新課改要求,做好高中數學教學工作。
責編/魏曉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