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3月5日,全國人大代表、卓爾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閻志建議,將武漢市納入數字人民幣試點城市。
閻志表示,數字貨幣的研發和應用,有利于在數字經濟條件下高效地滿足公眾對法定貨幣的需求,提高零售支付的便捷性、安全性和防偽水平,助推國家、區域數字經濟加快發展,先行開展數字人民幣的試點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2021年3月12日,中共中央印發《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綱要提出,要積極參與數據安全、數字貨幣、數字稅等國際規則和數字技術標準制定,穩妥推進數字貨幣研發。隨后,山東省濟南市委印發《中共濟南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2021年工作要點》,特別提出要開展數字人民幣應用試點。
2021年3月15日,浙江省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印發《浙江省金融業發展“十四五”規劃》(征求意見稿),提出將深化移動支付之省建設,包括爭取數字人民幣應用試點,鼓勵和引導省內相關企業參與數字人民幣生態系統建設和延伸產業的研究開發。次日,深圳羅湖區工業和信息化局印發羅湖區產業發展十四五規劃征求意見稿。
2021年4月,廣東省人民政府和上海市市場監管局先后印發《廣東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快數字化發展的意見》和《關于加快建設上海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持續促進消費擴容提質的若干措施》,都提出要推動數字人民幣研發應用和國際合作。
2021年6月,香港金融管理局發出《金融科技2025》策略,策略提出繼續研究零售層面的央視數字貨幣。
2021年7月30日,中共北京市委辦公廳、北京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北京市關于加快建設全球數字經濟標桿城市的實施方案》,方案提出,加強數字金融試點建設,全面推進數字人民幣全場景試點應用,推動數字保險等改革實驗與測試應用落地。
2021年8月31日,江蘇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江蘇省“十四五”金融發展規劃》。此外,山東青島、海南、天津、福建、深圳、重慶、成都、湖北、海南等省市都先后發文,提出逐步推動數字人民幣的應用試點工作。
事實上,數字人民幣是一項重要的基礎性金融創新,具有“金融普惠”的特性,因此各地對于數字人民幣應用的態度較為積極。
據統計,2021年6月至今,全國已有十多個省市在“十四五”規劃中提到“數字人民幣”。其中,上海、深圳、蘇州、西安、海南、成都這些已加入試點地區的省市,側重于推進數字人民幣應用試點,探索創新應用,拓展應用場景,完善數字人民幣生態體系。浙江、天津、福州、重慶、河南等省市則是爭取數字人民幣試點,推動區域內機構和企業參與數字人民幣生態。
截至2021年年底,數字人民幣試點場景超808.51萬個,交易金額達875.65億元,為經濟增添了新的活力。試點有效驗證了數字人民幣業務技術設計及系統穩定性、產品易用性和場景適用性,增進了社會公眾對數字人民幣設計理念的理解。
《中國數字人民幣的研發進展白皮書》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10月底,已經開立數字人民幣個人錢包1.4億個。同期,數字人民幣累計交易規模明顯放大。截至2021年10月底,對公錢包已從2021年6月底的351萬個增加到近1000萬個。交易增長迅猛。由此可見,隨著數字人民幣場景的不斷豐富,交易規模正在迅速擴大。
業內專家認為,隨著越來越多像美團外賣這樣的高頻民生應用場景的接入,數字人民幣的應用生態、交易規模有望得到極大提升,數字人民幣將加速拓展應用場景、融入百姓生活。
據悉,在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的場館內,數字人民幣支付成為金融服務的一大亮點,提升消費者的支付體驗。近年來,數字人民幣逐漸走進人們的生活,這種全新的支付方式,將給日常支付活動和經濟社會發展帶來積極作用。2022年北京冬奧會開幕式當天,在國家體育場的冬奧會特許商品售賣店,不少觀眾使用數字人民幣購買“冰墩墩”。
2022年2月,中國人民銀行、市場監管總局、銀保監會、證監會聯合印發《金融標準化“十四五”發展規劃》。規劃表示,要穩妥推進法定數字貨幣標準研制。綜合考量安全可信基礎設施、發行系統與存儲系統、登記中心、支付交易通信模塊、終端應用等,探索建立完善法定數字貨幣基礎架構標準。
隨著標準研制提速以及冬奧之后試點地區的擴大,數字人民幣將在接下來迎來更為火熱的局面,有望“觸手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