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曉文


在何人寶的辦公室里,掛著一塊“十年成大業”的棕色牌匾,這是一家相知多年的合作伙伴在浙江永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上市之際,專門打造,祝賀永太科技終于守得云開,踏上新的起點。
對于何人寶來說,這也是他堅守10年后,迎來的人生中又一個輝煌。
20世紀80年代,何人寶原是黃巖農藥廠的一名技術員。與大多數農家子弟一樣,何人寶知道,只有努力,才能打破現有的狀態。“最初創業理由其實很簡單,就是因為窮”,何人寶坦言。
1992年,28歲的他和夫人以及夫人所在化工廠的老廠長一起合辦了星辰化工廠。“年輕人就是要多干干”,跟著老廠長創業的5年,何人寶對不論是工廠剛剛創立的工藝圖、設備圖、廠房鋼結構圖、管路圖還是后期設備的采購,事無巨細,都學著親力親為,并且精打細算,小到反應釜中管道上螺絲的具體個數,也要精確計算出,這對年輕的何人寶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挑戰,同時也一步步塑造著這個年輕的小伙。
“當時工廠采購不同于現在,只要發訂單招標就行,創業起步的時候,我們也并無實力去買全新的機器,只能去當時的路橋市場,淘大工廠退下來(淘汰)的機器、零件,比如反應釜、管道等一切要用到的設備,一個個去檢查,甚至爬進機器里去一點點維修好,然后自用,逛多了,我就變成了市場的熟臉,整個路橋市場沒有人不認識我的。”何人寶笑稱。
1999年,何人寶與夫人王鶯妹創立永太科技。公司成立之初,主要從事的還是染料中間體的生產。盡管利潤不錯,但何人寶認為發展前景不大,未來競爭也會比較激烈,只有做技術門檻更高、產品附加值更高的產品,才能在競爭中勝出,企業才能有明天。
沒有資金購買設備,何人寶就去二手市場海淘舊設備,自己改裝,沒有技術,就靠何人寶在家里支起的各種反應瓶完成研究,秉承著精益求精、追求極致的理念,用“苛刻”闡述工匠精神,以氟畫圓,他憑借靈敏的技術嗅覺以及敏銳的市場判斷,選擇了當時的新興行業——精細氟化工為公司轉型的突破口,開辟了企業發展新篇章。
“氧氟沙星中間體是公司第一個轉型的產品,相比染料中間體,醫藥中間體的反應步驟更多也更復雜,對技術、生產工藝和質量控制要求都很高,對產品質量要求很苛刻,比如說,產品純度差0.1%,就說明生產環節控制不過關,這個產品就是不合格的。技術上不創新,工藝上不優化,你就很難在競爭中活下來。”回想自己的創業歷程,何人寶說,永太科技的成功一是在于堅持,二是在于創新,創新之路沒有捷徑,只有依靠不斷研發。
經過多年的研發積累,何人寶帶領團隊掌握和儲備了多種電解質鋰鹽和添加劑產品的商業化生產工藝,并于2016年開始建設六氟磷酸鋰、雙氟磺酰亞胺鋰的生產基地,正式進入新能源鋰電池材料領域,及時把握住了新的發展機遇。現在的永太科技,已經發展成為了一家生產醫藥、農藥、電子化學品及鋰電池關鍵原材料的高新技術企業,并成為A 股市場唯一一家專注于氟精細化學品的上市公司,2020 年企業實現銷售收入 36 億元,上繳稅收近2 億元,新增就業人員 2000 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