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林璟
摘要:在新媒體時代的背景下,為了加強當前傳統媒體新聞編輯的創新能力,加快新媒體與傳統新聞媒體的融合速度,以此來促進我國新聞媒體的全面發展。本文將對新媒體時代傳統媒體新聞編輯的創新有效策略進行分析與研究,本文首先對新時代新聞傳播的特點進行闡述,其次對新媒體時代下傳統媒體新聞編輯的創新策略進行研討,以供參考與借鑒。
關鍵詞:新媒體時代;傳統新聞媒體;新聞編輯;創新
引言:隨著經濟的發展與科技的進步,我國已經逐步進行入新媒體時代,新媒體時代下新聞編輯工作開始變得逐漸多樣化,新聞編輯的主體不再局限于記者、編輯等專業編輯人士,各行各業的人士通過微信、微博等移動終端平臺都可以隨時隨地進行新聞編輯,傳統新聞媒體已經不再是人們唯一獲取新聞的渠道。因此,只有加強傳統新聞媒體的新聞編輯創新優化能力,才能確保傳統新聞媒體在新媒體時代的浪潮中仍能繼續迸發活力。
一、新媒體時代下新聞傳播的特征
(一)新聞編輯的主體增多
在新媒體時代下,隨著移動智能終端的普及以及通信網絡的逐漸完善,新聞受眾可以充分的借助微博。微信以及其他網絡平臺隨時隨地的發表自身對社會輿論的看法與觀點。新聞受眾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隨手記錄新聞,并加以編輯就可以將起發布在社交軟件上,再由朋友與受眾對其進行分享或是轉載。新聞編輯的主體開始逐漸變得多樣化,已經由以往的記者、專業編輯以及其他專業人員慢慢地擴大到社會的各行各業之中。并且新聞編輯工作借助移動智能終端已經突破了時間與空間的限制,使得新聞受眾的范圍逐漸的擴大。
(二)自媒體流行,缺少監管
新媒體時代下,微信公共號平臺以及一些自媒體的數量在急劇增加,這是由于新聞受眾量的不斷增加。一些老年受眾會在微信公眾號中來觀看與了解新聞信息,但是微信公眾號屬于私人的自媒體平臺,其中有很多的新聞都沒有經過正規的審核,不能確保新聞的真實性與客觀性,也就是說微信公眾號中的新聞信息存在一定的虛假性,不僅微信公眾號如此,微博平臺也存在著同樣的問題。這些自媒體平臺雖然在新媒體時代十分的流行,但是其自身具有的松散性,會導致經過其手的新聞信息很難被把控,這也為當前社會上一些虛假信息的傳播提供了便利。
(三)傳統媒體所受到的沖擊較大
在新媒體時代下,新媒體借助自身強大的優勢,深深地吸引了海量的網絡受眾,新媒體不僅擴寬了新聞編輯的渠道,同時其自身的交互性,也吸引了大量的新聞受眾,志同道合的網友,可以借助新媒體技術在社交平臺上進行交流與互動。這些對當前的傳統新聞媒體造成了不小的沖擊,電視新聞媒體與傳統廣播媒體都遭受了不小的影響。受眾自從有了手機后,便開始使用手機瀏覽與檢索新聞信息,紙質報刊等新聞傳播渠道都在面臨著停刊的風險[1]。
二、傳統新聞媒體新聞編輯工作的創新分析
(一)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當前新聞工作者在進行新聞編輯的過程中,要對所要編輯的事件主體進行詳細的掌握與了解,在對信息主體進行掌握之后,新聞編輯人員還應具有一定的新聞理論知識,對其他專業領域要有簡單的了解,而這些知識的來源就是新聞編輯人員在日常的工作中慢慢沉淀與積累下來的。由于新聞編輯工作所涉及的內容涵蓋了社會的各行各業,因此,如果新聞編輯人員的知識理論功底不扎實,將很難編輯出高質量的新聞文章。所以新聞工作人員在工作之余還要加強知識理論學習,以此來確保后續的新聞編輯工作可以保質保量。同時新聞工作人員在注重知識理論學習的過程中,也要將實踐活動提上日程,要做好理論知識與實踐活動的有效結合,將自身所學應用到日常的新聞編輯之中,促使傳統新聞媒體新聞編輯工作可以在新媒體時代下大放異彩。
(二)形式與內容上的創新
當前傳統新聞媒體新聞編輯的創新工作主要集中在形式與內容上,雖然傳統新聞媒體的播放形式較為固定,也無法發生太大的改變,但是新聞工作人員可以在傳統媒體的基礎播放形式上進行適當的創新,借助多樣化的編輯技巧以及編輯手段,將本時代的代表元素融合到傳統新聞媒體新聞編輯工作之中,以此來編輯出新聞受眾喜愛的大眾新聞文化。同時在新聞編輯的內容上,新聞工作人員可以利用多元化的新聞信息,以此來滿足當前新聞受眾的基本需求,確保傳統新聞媒體也可以吸引新聞受眾,在挽留原有新聞受眾的基礎上,吸引到全新的新聞受眾群體。
(三)利用好新媒體技術
在新媒體時代下,自媒體的傳播途徑更為多樣化,而傳統新聞媒體對于當前社會新聞的把握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所以在傳統新聞媒體新聞編輯創新工作中,新聞工作人員要切實利用好新媒體技術,以及大數據技術來強化當前傳統新聞媒體的信息收集能力。以此來保證傳統新聞媒體新聞編輯的創新發展完全符合當前時代發展的要求。充分的滿足當前傳統新聞媒體的信息傳播數量的同時,提升新聞媒體的信息收集與傳遞能力。除此之外,充分地利用好新媒體技術可以加快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的有效融合速度,最大限度上提升傳統新聞媒體新聞編輯的創新能力。
同時傳統新聞媒體在進行新聞編輯創新的過程中也要緊跟時代潮流,適應當代發展,借助新媒體技術開設網絡瀏覽頁,使新聞受眾可以借助手機瀏覽傳統新聞媒體編輯的新聞,在沒有違背傳統新聞媒體的本質的基礎上,將新媒體的新聞傳播方式與自身創新工作進行有機融合,這也是當前媒體融合的大勢所趨。
(四)發揮好傳統媒體的自身優勢
傳統新聞媒體與當前新媒體相比較而言,前者具有一定的權威性以及客觀性。所以新聞編輯在進行創新的過程中,要切實利用好自身優勢,在傳統媒體優勢的推動下深化創新。傳媒新聞媒體的新聞編輯人員要嚴把新聞內容質量關,確保編輯的新聞內容具有客觀性與權威性,在對新聞編輯進行創新的基礎,確保編制出的新聞具有一定公信力[2]。
結論:綜上所述,加強傳統新聞媒體新聞編輯創新能力,不僅可以加快新老媒體的融合,還可以有效地提升新聞編輯的生產活力以及編輯質量,同時可以極大地提升傳統新聞媒體的信息收集能力與傳播能力。因此,新聞工作人員要加強理論與實踐的創新,形式與內容的創新,充分地利用好新媒體技術以及傳統媒體的自身優勢。以此來不斷地提升傳統新聞媒體新聞編輯的創新優化水平與質量,從而推動我國新聞媒體事業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辛乃罡. 新媒體時代傳統媒體新聞編輯的創新策略分析[J]. 新聞傳播,2022,(02):82-83.
[2]余偏林. 新媒體時代傳統媒體新聞編輯的創新策略研究[J]. 新聞傳播,2020,(12):9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