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蓉
摘要:在當前高中語文教學的實際情況來看,如何擺脫傳統(tǒng)應試教育、如何培養(yǎng)高中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這一問題受到社會的廣泛關注。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如何落實以學生為主體的原則,對于教學的資源如何進行合理的分配和利用。本文就簡單闡述如何利用外國的文學經典閱讀來提高高中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
關鍵詞:外國文學經典;高中;語文素養(yǎng)
前言:語文教學一直都是教育體系中極其重要的組成部分,語文教學對于學生的良性成長和良性發(fā)展的意義是十分重大的。所以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的時候要以培養(yǎng)高中生的語文素養(yǎng)為核心,幫助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掌握語文的精髓,發(fā)揮出語文這門學科特點有的育人作用。在培養(yǎng)高中生語文素養(yǎng)的過程中,文學經典閱讀是極其重要的教學環(huán)節(jié),該環(huán)節(jié)可以快速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外國文學經典更是可以開闊學生的眼界,深刻認識世界的多元化。
1當前高中生文學經典閱讀現(xiàn)狀
隨著我國的改革開放,綜合國力在不斷地提升,社會的發(fā)展迅猛,人們的生活壓力也越來越大,高中生的學習壓力也越來越大。針對高中階段的學生來說,對于文學作品的價值訴求應當是以高考提升分數(shù)為前提。所以在高中生閱讀不同的文學經典作品的時候,很大一部分的高中生為了節(jié)約學習時間直接使用圖像的形式來代替文字閱讀,對于紙質經典文學的閱讀又是少之又少,這種快餐式閱讀的比例在逐年上升,甚至很多學生使用一種大綱閱讀法,利用這種方式提高找出問題答案的效率,這就使得綱要式閱讀被頻繁應用。這種快餐式的閱讀行為很難讓高中生在閱讀的過程中形成正面的體驗,根本談不上閱讀質量,所以對于經典文學作品中的價值學生更是無法理解,這就造成了高中生的語文素養(yǎng)得不到提升。
2如何利用外國文學經典提升高中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
2.1利用外國文學經典提高閱讀質量
上文已經闡述了當前高中生閱讀的現(xiàn)狀,當前快餐式閱讀和綱要式閱讀普遍存在于高中生閱讀之中,那么針對于此種情況,教師應當引導高中生對于于文學作文當中的內涵進行分析和理解,真正地了解文章的主旨。在改革開放之后,大量的外國經典文學涌入到國內,教師可以利用外國文學經典來提高當前高中生的閱讀質量,因為教材中的文章和一些被廣泛使用的國內經典文學作品的綱要式總結和一些圖文式閱讀在互聯(lián)網上隨處可見,這對于學生開展閱讀活動有很大的影響,而外國文學經典卻可以解決這個問題,因為在教學中應用的比較少的緣故相關的綱要式總結也比較少,這就從另一個角度來增加了高中生的閱讀質量,可以確保高中生對文學作品的重要性和價值有真正的認識,在反復閱讀和不斷學習的過程中提升自身的文學素養(yǎng)。提升高中生的語文素養(yǎng)從本質上來說并不是提升高中生的考試分數(shù),而是加深對于某個文學作品的理解,最終把該作品中表達出來的思想運用到實際的生活之中[1]。
以英國一本經典文學作品《月亮和六便士》為例子,這本小說是英國小說家威廉·薩摩賽特·毛姆在1919年創(chuàng)作的一本長篇小說。該小說的主要內容是以法國畫家保羅·高更的生平經歷為文章素材,講述了一位平凡的證券經紀人突然為藝術著了魔,拋妻棄子,即使被貧窮和病魔折磨也不后悔,最終把自身的生命全部注入畫布的故事。該文學作品是一篇長篇小說,對于高中生有著一定的吸引力,所以高中生在對其進行閱讀的時候可以從開始閱讀到結束,而不會去選擇綱要式閱讀,這就從根源上提高了高中生閱讀文學作品的質量。在教師針對該文學作品開展教學活動的時候應當避免知識灌輸?shù)慕虒W模式,應當站在學生的角度,以學生為主體,根據(jù)學生的不同性格來開展教學的實踐活動,從而體現(xiàn)教學的針對性和有效性[2]。
2.2利用外國文學經典提高閱讀效率
在確保提高高中生閱讀的質量的同時,教師還應當采取合適的策略和教學手段來提高高中生的閱讀效率,把更多的教學內容融入到閱讀中。目前來看,高中的教材中的國內文學作品的數(shù)量比較多,學生難免對其產生厭煩情緒,所以在閱讀國內文學作品的時候肯定存在著閱讀效率低下的情況,又由于這些經典文學作品在考試中經常出現(xiàn),又不得不閱讀,這可能就會給高中生造成一種為了考試而閱讀的現(xiàn)象,這種情況閱讀效率不可能會高。那么針對學生厭煩閱讀國內文學作品的情況,教師可以適當挑選一些外國經典文學,挑選一些和文章主題相符合的外國文學作品來改變學生這種厭煩的情緒,同時教師還應當在準備閱讀的期間做好準備工作,由于外國文學作品和國內的生態(tài)環(huán)境有所區(qū)別,所以教師在學生剛開始閱讀的時候給學生補充這本作品的時代背景,對于這種和當前時代背景有所沖突的文學作品更能激發(fā)出學生的閱讀興趣,從而達到提高學生們閱讀效率的目的。由于高中生的社會經驗不足,他們在閱讀國內文學作品的時候難以抓住文章的核心,和國外文學作品相比較之下,由于國外的特殊時代背景,文學作品大多數(shù)都是帶有極強的理想主義色彩,學生在閱讀的時候更容易產生共鳴,然后通過文章中的表達技巧來掌握語文這門學科的寫作技巧和精髓,實現(xiàn)提高語文的核心素養(yǎng)。
2.3引入外國文學經典同時調整教學評價標準
教育評價機制是整個教育環(huán)節(jié)中最為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合理的教學評價可以增強學生的學習自信心和動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那么在教師把外國經典文學作品引入到學生的閱讀活動中時,傳統(tǒng)的以考試成績?yōu)槲ㄒ辉u價標準的評價機制就顯得尤為不合時宜。所以教師應當避免直接以分數(shù)作為評價的唯一依據(jù),要把學生在整個閱讀過程中的閱讀表現(xiàn)和閱讀態(tài)度、理解能力進行綜合考量,切實的落實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方式,評價的原則以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為主,學生通過接觸大量的國外文學作品在主動的實踐中來穩(wěn)步提升自己的語文成績才是目的。其中值得注意的是每一個學生都是不同的個體,學習能力和教育背景都有一定的差異化,所以在進行評價的時候教師要注意這幾點來調整教學評價的標準。
結論:綜上所述,教師應當首先明確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內涵,利用外國經典文學作品有目的去提升學生的閱讀質量和閱讀效率,然后及時調整教學評價,落實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策略,讓學生主動去閱讀,去接觸更多的國內外經典文學作品,從而提升高中生的語文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周燁.借力文學經典閱讀提升高中生語文素養(yǎng)[J].新課程研究,2019(24):23-24.
[2]柴雅茹.新時期經典閱讀對高中生語文素養(yǎng)的提升[J].教育觀察,2019,8(15):5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