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強龍 李迎龍 宋鵬飛 馬亞亞 任佳 唐婧
摘要:風景油畫的創作有著主題的多方位選擇性,藝術家在創作過程中一般會先選擇一個主題,然后圍繞它進行題材的尋找,當然也可以是藝術家先遇到了合適的題材然后總結出一個主題,所以題材與主題之間的關系是辯證的。由此畫家在選擇題材創作的時候就會受到地域性的影響,形成了具有特色的風景題材。本文通過對傳統油畫風景、地域文化特征、傳統油畫風景中的地域文化特征分析在創作實踐中的應用等方面的分析研究。
關鍵詞:傳統油畫風景;油畫風景寫生;創作;實踐;特征
一、傳統油畫風景
1、傳統油畫風景的由來
油畫風景也被稱作“風景油畫”,是油畫的一個主要門類,用油畫材料對自然景物進行描繪。文藝復興以后的16世紀,風景油畫作為獨立的繪畫體裁出現于歐洲畫壇,并得到極大發展。
油畫風景是以自然景物為描繪對象用油畫材料進行繪畫創作稱為油畫風景,早期的繪畫并沒有這一獨立的門類,油畫風景只是在一些人物畫中以背景或陪襯的形式出現。
直至文藝復興以后的16世紀,風景畫才作為獨立的繪畫體裁出現于歐洲畫壇,并得到極大發展。
2、油畫風景的技法介紹
油畫風景有著復雜的繪圖技法,其中“挫”是最基本的一種著色方法,它是指按下筆之后稍作搓動然后提起,就像書法中的逆鋒行筆,這樣一來十分蒼勁有力,筆畫也十分結實。其次就是“拍”,這種技法指的是用寬的油筆沾色之后在畫布上輕輕拍打,這樣能產生一定的起伏肌理,看上去簡約又高調,還能當作處理的色彩使用。
二、油畫地域性的表現與特點
地域性油畫藝術的存在,取決于油畫家對生活的感受、對題材的選擇和對藝術流派的取向。油畫作為一種繪畫材質是沒有地域區別的,但從藝術的發展來看,凡是著名的藝術家和杰出的作品都有自己獨特的審美特征、鮮明的風格和藝術特色。藝術家傾向于不同思潮、流派,創作出不同風格的作品,才使我們的藝術百花園如此豐富多彩。藝術的創作過程就是在創作實踐中將自己的藝術觀念、藝術追求,創造性的表現出來。油畫創作凝聚著畫家強烈個人的色彩、審美意識,藝術作品的魅力在于其獨特風格之中。而探討這種南北差異能夠讓我們在油畫創作中對地域性做出主動地追求,將寧夏的人文地理資源作為當代油畫創作資源,能夠以不同特色的語言形式發揮創作風格多樣性、運用體現地域性文化脈絡的豐富題材,抒發畫家的情感、承載畫家的觀念。從而推動寧夏油畫創作。
總的來說,地域文化體現在油畫作品中具有三種現象:(1)表現逐漸被現代生活同化的、逐漸逝去的景觀;(2)表現當代生活狀態;(3)表現了個人的生存經驗的不同角度。
三、油畫風景創作
1、臨摹與寫生的含義
臨摹與寫生是繪畫藝術中常常用又特容易忽略的兩種不同的繪畫方法。臨摹是學習油畫的重要手段之一。臨,是看著原作寫或畫;摹,是用薄紙或絹蒙在原作上寫或畫。臨墓是模仿書畫,即指按照原作進行繪畫的過程。臨摹面對的是書畫作品,面對的是寫生或是創作的結果。臨摹原作不僅可以作為寫生訓練學習手段,很大程度上幫助學習者領悟技法,使油畫學習變得簡單、易懂、快捷。且還可以作為探索創作的手段。
寫生是學習油畫的必經階段,簡單地說是畫者直接面對實物或者風景進行描繪是直接面對客觀物象的一種繪畫方法,還包括根據記憶的形象進行默寫。寫生不但是初學者重要的學習手段之一也是畫家鍛煉繪畫表現技法和搜集素材的重要手段之一。
2、臨摹的重要性
臨摹面對的是歷史和前輩的經典,向來是油畫學習的基礎,臨摹大師作品是學習油畫的基本訓練。每一種藝術形式的臨摹,都是在向大師學習的一個過程,與大師心靈溝通的一個過程。同時也是獲得繪畫經驗的捷徑,有著無可替代的作用。對于引進來的油畫,不論是油畫初學者還是有一定繪畫經驗的作畫者,臨墓
前人經典的過程都是無可取代的。
3、寫生的重要性
寫生是初學者重要的學習手段;寫生是臨摹的體現,是臨摹的深化與升華;寫生是是畫家研究規律培養造型基本功,鍛煉繪畫技法和收集素材的重要手段;寫生也是油畫學習的最終目的,是油畫學習一個不可或缺的一個過程。我國當代畫家石魯(1919年--1982年)就說過:“我們要一手伸向生活,一手伸向傳統”。如果把大自然與生活看成是藝術創作的源泉,寫生則是藝術通往生活的橋梁,是一個油畫畫家表現自我,體現內心想法,是親近自然,體驗生命,錘煉畫藝的最佳方式,是畫家用筆和心靈直接接觸生命本源的有效途徑。
4、寫生的意義
風景畫是以大自然為題材的繪畫。其審美價值的高低在干作者是否真實完美地表達出自己的審美理想,使被描繪的景物傳達出人的神韻和生活氣息,能否體現出民族的審美情趣。通過所描繪的景物來抒發情懷,引導觀者的參與共鳴,并給予美的享受。風景寫生是油畫家很注重的一種觀察,是感受自然,體驗生活,歷練、提高自身素養的重要手段。從某種意義上說,寫生不僅僅是畫畫,更重要的是體驗,醞釀心中的意境。為使畫面的構成和諧而具有美感,還有地域特點和畫家的情感合拍等因素,“刪繁就簡”、“查漏補缺”是很好的取舍手段。色彩搭配的是否對比響亮、協調美觀、情境合理,直接關系到作品的成敗、優劣。對一個風景油畫家來說,積累豐富的寫生經驗,真實地描繪出自己的情感和思想,表達出對自然的理解、感懷和認識,以此才能抵達美感追求的最高境界。發現美是藝術家的首要任務,藝術家的眼睛是敏銳的,也是具有穿透力的。畫家面對大自然時,會在事物表象中發現內在的韻律,這韻律在畫家的內心世界中構成美感。
藝術是心靈的寫真,只有真誠才能動人。我們在寫生過程中,漸漸對油畫風景寫生有了一些體會和感受,認為任何一個畫家都難以避免原生態景物的“挑戰”,如果蔑視自然寫生,初學者就會顯得很盲目,畫得雜亂無章,既沒有主題,又無法感染人。造成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是:一是沒有用心靈觀察感悟自然:二是掌握色彩基本原理的能力不夠;三是繪畫基本功粗淺,造成不能夠駕馭畫面。
四、油畫風景臨摹與寫生的相互作用
1、臨摹經典,提高寫生感受力
我國著名畫家陳丹青說:“油畫中沒有臨摹的積累,就不能真正領悟油畫的典。"臨墓經典很大程度上可以提高寫生感受力,是傳承文化的必要過程。臨摹經典作品,要了解和掌握傳統美學思想和油畫藝術規律、創作規律。雖然說傳統的文化不斷傳承和的,每個階段都有每個階段的特殊表現形式,但依然可以找得到其中的規律,正所謂萬變不離其宗,只有扎扎實實的了解認識傳統的規律,才能有深厚的藝術根基。哲學里面講的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統一體,有左就有右,有不變的就有有變的,不變的因素保持其事物穩定可變因素使事物得以發展。所以說臨墓經典就是不斷認識、不斷了解的過程。只有熟練掌握規律,掌握用筆及光線的規律,才能運用在寫生實踐中。臨摹一方面可以使油畫學習者較快的掌握油畫不同油畫材料的屬性,學習到各種技法,提高繪畫者繪畫的水品,加強心與手的配合能力。另一方面可以拓寬藝術視野,培養其學習的興趣,使其更深刻地領會經典作品的審美價值,融會貫通,并且運用在自己的創作中。
2、寫生萬物,理解經典與傳統
寫生在臨摹中起著承接的作用,如果缺乏寫生實踐,所畫的作品就缺乏生氣,只有寫生萬物,才能理解經典與傳統,因為大自然的奧妙只有在寫生中得以挖掘。寫生是畫家對于時代的認識與感悟。石濤說:“傳統的筆墨應該順應當代文化的內在本質才能發展,才能生存。只是繼承不發展,就沒有時代的痕跡,沒有新思維的注入與活力,而妄談傳統的發揚就會顯得蒼白無力,也是很難有所作為的。"他的這話,點出了“師造化”的重要性。只有面對大自然,面對社會才能理解大師作品的一筆一劃,一星一點。也只有這樣做才能讀懂大師,與大師內心產生共鳴,理解經典與傳統。
3、臨摹與寫生相互促進
臨摹經典能提高油畫繪畫的表現方法、技術手段的感悟、對形體的刻畫、體積的塑造、空間的處理的能力。學習傳統繪畫的表現技巧最直接的方法就是通過臨墓進行學習臨墓前人作品是學習繪畫的基本訓練,是繼承和傳承前輩繪畫經驗的重要手段,同時也是獲得繪畫經驗的捷徑。在歷史前輩留下來的眾多名跡中,可以看到他們用一生的精力,創作出的經典作品,其中蘊含著高度的藝術思想和高超的繪畫技巧,他們積累了諸多寶貴實踐經驗。通過臨摹課程研習的他們作品,學習他人的長處,領會其中的精華,為寫生提供基礎、經驗。對傳統優秀技法合
理批判的繼承,學習審美方式,分清美與丑,提高藝術修養,使得寫生或是創作時不再盲目。
油畫是注重感覺的藝術,寫生可以更加激發和豐富畫家的感覺,在感覺與作品之間架起橋梁,起著承接的作用,只有寫生才能使畫家找到最為生動的表現語言。
五、結論
通過這段時間的臨摹、寫生與創作。我們學習了油畫的發展史;研究了不同美術史階段,不同畫派的藝術作品特色;研究了寧夏特色地域文化底下被稱為塞上江南,充滿了詩情畫意,不僅如此,寧夏還是一個充滿紅色精英的地方,我們定下了我們的作品創作地點六盤水和賀蘭山;通過學院圖書資料室借閱學習感受大師作品,并應用到我們的油畫風景寫生中。通過對大師風景油畫作品的臨摹學習其作品中相關的創作技法并通過作品背后所透露的時代文化信息進行深度的挖掘學習。并通過對大師作品的臨摹、對取景地實圖的分析以及畫家所處時代背景的了解,進行統一結合,得出具有實際性指導的作畫方法,將其應用到我們自己的風景創作中,打破了傳統的對圖照搬模式,使我們的油畫風景寫生得到了升華與創新。
參考文獻:
[1]付勝輝.我國當代寫實人物油畫發展歷程探究[J].中國民族博覽,2017(07):123-127.
[2]童金葵.反思、建構與提升關于美術學專業油畫材料和技法教學的思考[J].油畫,2018(03):67-69.
[3]李君淺.談對油畫風景寫生與創作中幾個因素的認識[J].大眾文藝,2015,03:86.
[4]陳錕.油畫風景寫生與油畫風景創作的關系[J/OL].求知導刊,2015(19).
基金項目:寧夏回族自治校級大學生創新訓練項目
項目編號:201107490572
項目名稱:《立體傳統油畫風景中的地域文化特征分析及其在創作實踐中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