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喜奎







第Ⅰ卷(單項選擇題,共44分)
據衛星數據顯示,2017年7月,覆蓋面積接近6 000平方千米的世界最大冰山(A68冰山)從南極冰架脫離后一直漂泊海上,持續向北漂移,并逐漸靠近南喬治亞島(圖1)。該島占地3 755平方千米,是世界上98%的南極海豹、約50%的海象和3 000萬對繁殖期海鳥的棲息地。2021年4月16日,該冰山向西北方向漂移至南喬治亞島的東北側,逐漸破碎成眾多小塊冰山。4月21日,來自該冰山的眾多碎塊沿東北方向漂移,逐漸遠離南喬治亞島。據此完成1~3題。
1.該冰山漂移的主要動力是
①潮汐? ②寒流? ?③海浪? ?④大風
A.①②? ? ?B.②④? ? ?C.②③? ? ?D.①③
2.若冰山擱淺南喬治亞島,將
A.引發島嶼火山噴發
B.威脅淺海磷蝦生存
C.延緩海平面的上升
D.阻礙島上生物的覓食路徑
3.衛星監測冰山移動的主要目的是
A.科學預報天氣? ? ? ? ? ? ? ? B.預測海面變化
C.引導船舶航行? ? ? ? ? ? ? ? D.保護海洋生態
2019年,柳州袋裝螺螄粉成為最受歡迎的地域小吃,2020年,柳州螺螄粉制作技藝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產值突破百億元,“小米粉”做成了“大產業”,傳統特色產品“蝶變”為“網紅食品”。螺螄粉不僅風靡全國,還遠銷20多個國家和地區。柳州螺螄粉產業發展帶動了當地農戶脫貧。據此完成4~6題。
4.“小米粉”能成為“大產業”的主要原因是
A.技術先進? ? ? ? ? ? ? ? ? ? ? ? ? B.資源豐富
C.勞動力廉價? ? ? ? ? ? ? ? ? ? ? D.品牌優勢
5.傳統特色產品“蝶變”為“網紅食品”的主要條件是
A.消費市場的變化? ? ? ? ? B.現代物流業的發展
C.制作技藝的傳承? ? ? ? ? D.包裝技術的革新
6.螺螄粉產業發展推動農戶脫貧的直接原因是
A.現代農業的發展? ? ? ? ? ?B.餐飲服務業的擴張
C.城鎮化水平的提高? ? ? ?D.就業人數的增加
“華西雨屏帶”是指位于我國四川省西部地區的一個多雨帶,該地區年降水量在1 200~2 000毫米之間,帶內分布有3 200種以上的高等植物種類,陸生脊椎動物約600余種,鳥類300多種,這里還擁有大熊貓等27種我國特有的哺乳動物。圖2虛線所在區域為華西雨屏帶分布示意圖。據此完成7~8題。
7.華西雨屏帶降水較多的主要原因是
①地形落差巨大? ? ? ? ? ?②山谷多上升氣流
③氣溫高,大氣對流運動顯著
④受東南季風和西南季風的共同影響
A.①②? ? ? B.②④? ? ?C.②③? ? ?D.①④
8.華西雨屏帶生物資源豐富,可能是因為該地
A.地處生物遷徙通道、外來物種多
B.海拔高、多高原地形
C.緯度低、水熱條件好
D.地處不同氣候類型的過渡帶
江蘇省射陽縣是我國海上風能潛力最大、風場質量最好的縣份之一,風電產業發達。南宋建炎二年,黃河“奪泗入淮”,帶來了大量泥沙在海區淤積,射陽縣域逐步成陸。當黃河北徙,黃河三角洲的泥沙被波浪、海流侵蝕南下,射陽海域繼續沉積,灘涂面積增大。2020年,射陽縣發展成為我國最大的海上風電母港,年內運輸風電裝備大件超400臺(套),裝機容量達2GW以上,主要發至山東、江蘇如東、啟東、浙江等地,射陽港年出貨量超過全球風電第一大港丹麥埃斯比約港。據此完成9~11題(圖3)。
9.與甘肅瓜州縣相比,射陽縣發展風電的最大優勢條件是
A.水陸交通便捷? ? ? ? ? ? ? ? ? B.大風天數更多
C.接近消費市場? ? ? ? ? ? ? ? ? D.灘涂面積較廣
10.推斷射陽港建設中的不利自然因素是
A.臺風災害? ? ? ? ? ? ?B.泥沙淤積
C.基巖海岸? ? ? ? ? ? ?D.岸線平直
11.射陽港風電超過丹麥埃斯比約港的主要原因是
A.風電產業發展歷史悠久
B.開放政策優惠
C.技術先進
D.國內消費市場增長快
第Ⅱ卷(非選擇題,共56分)
12. 根據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24分)
蓋塔拉洼地地處埃及的西北邊緣,海拔為-133米,面積達18 000平方千米,到地中海海岸的距離不到60千米(圖4)。洼地多沙丘、稀疏的沙生植物。該國曾計劃將這一片荒漠改造成大湖。有兩個實施方案,方案一(M),計劃開掘60米深的運河水道系統,來連接地中海和蓋塔拉洼地。利用該工程發電、漁獲、晾曬海鹽等,促進經濟發展。另一種方案(N)是,引入淡水。通過一條運河輸水管道,將洼地東北方向尼羅河三角洲的河水引入蓋塔拉洼地,形成一個人工內陸湖泊,改善人居環境。
(1)簡析蓋塔拉洼地的氣候特征。(6分)
(2)說明M方案水能豐富的主要原因。(6分)
(3)推斷M方案能夠持續發電的自然原因。(6分)
(4)請在M、N兩方案中選擇你所支持的方案,并闡述理由。(6分)
13.根據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22分)
辣椒性喜溫暖,不耐霜凍,忌高溫和暴曬,喜潮濕又怕水澇,比較耐肥。最適合溫度是白天23℃~28℃、夜間18℃~23℃、空氣相對濕度60%~80%時,對辣椒的生長有利。適合在中性和微酸性土壤上種植,要求土層深厚肥沃、富含有機質和通透良好的砂壤土。湖南年降水量高達1 200~1 700mm,冬季冷濕,夏季濕熱,自古就是“卑濕之地”。辣椒種植面積約180萬畝,辣椒是省內種植面積最大的蔬菜作物,年消費辣椒總量300多萬噸,有我國最大的辣椒種質資源庫,歷史上,曾是辣椒向周邊省區擴散的重要中心。圖5為該省等高線地形圖,圖6為長沙市氣溫降水分布圖,圖7為長沙市日照時數分布圖。
(1)簡述該省的地形特征。(6分)
(2)推斷該省辣椒生產的不利自然條件。(6分)
(3)說明該省辣椒生產持續發展的原因。(6分)
(4)分析該省建設辣椒種質資源庫的意義。(4分)
14.[選修3:旅游地理](10分)
一條2.5千米的紅軍小道,濃縮著二萬五千里長征的波瀾壯闊。在寧夏六盤山紅軍長征景區,沿著景區內的紅軍小道走一遭,步步皆歷史:“瑞金告別”“四渡赤水”“飛奪瀘定橋“……生動再現了長征的18個重要歷史場景,該設計榮獲中國旅游優質創意建設項目獎。1935年,在長征途中最后一座高山——六盤山上,誕生了《清平樂·六盤山》這一享譽中外的著名詩篇。六盤山紅軍長征景區現為4A級景區,以創建國家5A級景區為目標,景區不斷提升規范化、集約化水平,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全面提升紅色旅游吸引力和市場競爭力,助力當地鄉村振興。
指出該景區的游覽價值,針對客源市場特點提出景區的發展方向建議。
15.[選修6:環境保護](10分)
煉鋼剩下的廢鋼渣出爐后,常被砂石廠運走,先用球磨機磨制,再用磁鐵吸附其中廢鐵渣牟利。我國某省砂石廠的廢鋼渣數量龐大,長期堆場、生產,當地居民對廢鋼渣生產問題反映強烈。生態環保督察部門也指出企業發展中的問題,要求企業停產整改。
簡述企業生產對環境的不利影響,并提出有效的治理措施。
參考答案:1. B 2. D 3.C 4.D 5. B 6.A 7.D 8. C 9.B 10. A? 11.C
12. (1)該地區位于北緯30°附近(2分);常年受副熱帶高壓的控制(2分);緯度低、氣溫高,氣候干旱、降水少(2分) (2)蓋塔拉洼地海拔為-133米,與地中海落差大(3分);地中海與大西洋相連,海水水量大,運河凈流量大(3分) (3)蓋塔拉洼地氣候干旱,氣溫高,蒸發量大(2分);洼地多沙丘,湖水下滲快(2分);每年會消耗掉通過人工運河注入地中海海水的大部分,始終保持兩邊水面的高度差,維持水電的持續開發(2分) (4)M方案;距離近,投資成本低;海水量大,補給水源足(3分);能發展水電、曬鹽、漁業等綜合產業,改善局部環境等(3分);N方案;可充分利用尼羅河淡水資源,發展灌溉農業(3分);調節汛期徑流量,改善生態環境;改善人居環境等(3分)。
13. (1)東部、南部、西部地勢較高,中部和東北部地勢較低(3分);全省以山地、丘陵為主,平原面積少等(2分) (2)該省東南西三面地勢較高,向北敞開的地形,冬春季冷空氣南下易進入,受地形影響,降雨多,冬季濕冷,冬春光照弱,病蟲害嚴重(2分);緯度低,夏季高溫,不利于辣椒生長(2分);土壤酸性,部分地方土質不好等(2分) (3)該省多山多霧,日照少,天氣潮濕,辣椒可以祛濕開郁、抵御風寒(2分);長期形成“嗜辣”的飲食傳統習慣(2分);人口多,辣椒是重要的蔬菜,市場需求量大(2分);栽培歷史悠久,技術經驗豐富(2分);種子資源優良等(2分)。(答對3點即可得滿分6分) (4)有利于辣椒產業的持續發展(2分);有利于種質資源的保護(2分);有利于增強辣椒產業的市場競爭力等(2分)。(答對2點即可得滿分4分)。
14.學習革命歷史、感受革命文化的歷史文化價值(2分);吸引游客數量,增加當地收入的經濟價值(2分);重走長征路,開展紅色旅游的研學價值等(2分)。該景區可成為中老年人重溫激情歲月、感懷時代變遷的體驗地(2分);可成為青少年學習歷史,研學旅行的目的地(2分)。
15.大量占用耕地(2分);造成大氣、土壤和水污染,產生噪音污染(2分);破壞生態系統良性循環(2分)。(答對3點即可得滿分6分)。資源再生利用,生產建筑材料(2分);加強大氣等污染的治理,減輕對環境的影響(2分);停產轉業等(2分)。(答對2點即可得滿分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