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軍
摘要:現如今,我國快速發展,體育運動便慢慢映入人們的眼簾,各種有關于體育比賽的消息也慢慢進入人們的視野中,比如全運會、奧運會、冬奧會、足球聯賽、CBA、NBA等,在這些體育訓練及賽事中,一些身體上的損傷時有發生,其中踝關節損傷在專業運動員中是最為常見的運動損傷,大多數發生在田徑比賽及有身體接觸對抗性的球類比賽中,如果治療不及時會引起日后關節疼痛、關節不穩定等問題,嚴重的還可能會引起關節炎,并因此有可能影響運動員的職業生涯,甚至是日后的日常生活。所以該文分析和總結專業運動員踝關節損傷的原因,并采 取有效的治療和預防手段,目的是以后能夠有效地避免和預防專業運動員踝關節損傷的發生及所帶來的不良影響。
摘要:專業運動員;關節損傷;治療
引言:踝關節是人體彈跳啟動器,也是落地緩沖裝置。踝關節屬于滑車關節,由脛骨及腓骨的遠端和距骨三節骨構成。通常,脛腓韌帶聯合堅韌而富有彈性,不容易受傷; 內側副韌帶面積大,韌帶纖維較細密而堅韌,單純內側副韌帶損傷也較少見; 故大多數踝關節韌帶損傷主要集中外側副韌帶的距腓前、距腓后及跟腓韌帶,其中外側副韌帶為最容易受傷的踝關節 韌帶,外踝扭傷占踝關節扭傷的 80%。另外,還有一種常見但經常被忽略的踝關節損傷,就是踝關節錯 縫,而對踝關節錯縫的處理不當也是有些運動員在發生踝關節損傷后長期久治不愈、甚至導致關節不穩定及創傷性關節炎的一個主要原因。踝關節錯縫是指脛距關節面在受到外來暴力的作用下造成其關節面發生細小錯動或將關節滑膜嵌入其關節間隙中 從而改變了關節結構正常的對和關系所引起的臨床癥狀。由于踝關節結構較為復雜,急性損傷后均有關節輕度錯縫移位。
正文:
一、認識踝關節
1. 踝關節的基本結構及其輔助結構
踝關節由脛骨下關節面和脛、腓骨的內、外踝關節面與距骨滑車構成屈戊關節。關節囊的前后壁薄而松弛。關節頭前寬后窄。內側韌帶是位于踝關節內側的強大韌帶,起自脛骨內踝,呈扇形向下止于距、跟、足舟骨的內側,限制 足過度外翻;位于踝關節外側的韌帶有 距腓前韌帶、跟腓韌帶和距腓后韌帶均 較薄弱,有防止小腿移位和限制足過度內翻的功能。
2. 踝關節的運動特點
踝關節為僅具有冠狀軸作屈伸運動 的單軸關節。由于距骨滑車前寬后窄,當足屈時,較窄的后部進入較寬大的關節窩中,足可作輕度的外展內收運動; 當踝關節與距下關節聯合運動時,足可完成內翻,足的各種運動在足球的踢球 與運球動作中多見。由于外踝低、內踝 高,韌帶內側強外側弱等原因,足的內 翻幅度大于外翻,足在過度內翻時外側 韌帶易于損傷,在運動中應予以充分的重視。
二、踝關節損傷發生的原因
2.1在與跳躍有關的運動項目中多見如花樣滑冰、高山滑雪、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以及籃球、體操等運動項目,都經常要求運動員做跳躍動作,而且隨著動作難度的不斷加大,從事這些項
目的運動員發生踝關節損傷的幾率遠遠高于其他項目的運動員。跳躍動作導致踝關節韌帶損傷的機制在于,根據踝關節的解剖特點,踝的屈肌比伸肌力量 大,內翻肌比外翻肌力量大,加之外踝比內踝長,內側三角韌帶比外側的三角韌帶堅強,困此內翻比外翻的 活動度大。此外,距骨體前寬后窄,當足跖屈時,踝關節較不穩定,而在跳躍騰空階段,足自然處于跖屈內 翻位,如果落地時身體重心不穩,向一側傾斜,就很容易造成踝關節內翻位關節扭傷。
2.2 準備活動不充分導致踝關節損傷的機制。一般體育運動在練習或比賽之前都先做一些使身體發熱、神經系統興奮的活動如跑、跳等,然后再做一些四肢的拉伸 和關節大幅度的活動,這些活動可以把身體各部盡快調整到一個適合高強度運動的狀態,然后才能進行正常的 體育訓練或比賽。如果前面的準備活動不充分,未能使神經系統、血液循環系統和有關肌肉組織充分動員起來,身體缺乏必要的協調性、靈活性、伸展性,則踝關 節肌肉韌帶的伸展性得不到充分改善,神經系統的興奮 性也比較低,對抗肌不能及時而充分地放松,加之進入 這些練習或比賽時操之過急,突然做跳躍動作或落地不穩時,就很容易發生踝關節的損傷。
2.3 疲勞導致踝關節損傷的機制。訓練中,由于運動 量安排不當而造成局部負擔過大,容易導致運動員過 于疲勞,此時由于肌肉機能下降,降低了肌肉的彈性、 伸展性、力量和協調性,如果再給以較強的刺激使其踝關節韌帶快速拉長,就比較容易發生損傷。疲勞過度,還可使身體內線粒體變性,造成供能障礙,可使 代謝產物乳酸增加,使肌肉收縮放松的速度減慢,收 縮肌力降低,大腦皮層興奮抑制過程受損,以致造成 運動員動作不協調,關節周圍肌肉的協調能力差,從而導致踝關節的損傷。
三、3踝關節損傷的預防
長期以來,很多體育工作者和運動員都認為“運 動損傷在所難免”,“沒有運動損傷就出不了高水平的 運動成績”,這是沒有科學根據的。減少運動操作的根本辦法就是堅持預防為主的方針,我們要對容 易引起損傷的各種因素認真進行分析研究,總結經 驗,逐漸在意識形態中形成預防損傷的概念,而且在 損傷后更要給與足夠的重視,絕不能延誤病情,使急 性損傷逐漸演化,轉變成慢性損傷。損傷的預防是一 項十分復雜和細致的工作,要求我們在日常訓練中要 根據運動解剖學和生理學的知識,有針對性地抓好基 本技術動作訓練和合理安排專項訓練,及時糾正錯誤 的動作,從而有效避免和減少踝關節損傷的發生。
3.1 加強踝關節周圍肌肉力量
平時要重視踝周圍肌肉力量和關節協調性訓練, 如負重提踵,跳繩,足尖走路等練習。
3.2 進行正確的熱身活動
充分的熱身活動讓身體做好運動之前的準備是 十分必要的,一個好結構的熱身活動對心臟、肺、關節 和心理的調節是至關的。另外還要提高準備活動的 實效性。針對體育訓練中準備活動的現狀,強調加強 并且提高它的實效性,除保持好的傳統做法外,還需 注意以下3個方面的問題: 一是加強并重視訓練或比 賽的較長間歇中的準備活動,提高機體興奮性,提高 肌肉、關節、韌帶的溫度及伸展性是減少踝關節損傷 發生的重要環節; 二是重視下肢關節的準備活動;三是在以籃球、排球、足球等運動作為準備活動之前,適當活動各關節,避免動作的突然性。
3.3超等長訓練
超等長訓練包括跳躍、騰空、彈性跳、屈髖跳等。 這些動作均有利于體能狀態的調節,幫助肌肉、關節、 肌腱、韌帶做好運動之前的準備。
四、總結
隨著我國體育事業的蓬勃發展,人們參加體育鍛 煉的興趣更為廣泛,不僅是專業運動員,凡是參加體 育鍛煉的人群都不可避免地會發生踝關節運動損傷, 希望我們的探討有更廣泛的應用價值。一定要樹立 防范于未然的意識,當進行易出現踝關節損傷的相關 運動時,應該采取一定的預防措施,做好專項準備活動。
參考文獻:
[1] 武文平.踝關節扭傷的原因及預防的研究進展[J].體 育風尚,2018(3):43.
[2] 聶開迪.運動貼扎對踝關節運動能力影響的研究進 展[J].黑龍江科學,2018,9(13):40-41.
[3] 和麗蓉,李云清.武術套路運動員踝關節損傷的原因 及防治對策研究[J].考試周刊,2018(82):127-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