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一帶一路”倡議能否改善勞動力錯配?
——來自中國地級市的經驗證據

2022-04-11 01:57:36孫焱林
人口與經濟 2022年2期
關鍵詞:一帶一路

孫焱林,李 格,高 達

(華中科技大學 經濟學院,湖北 武漢 430074)

一、引言

要素配置效率是引起不同國家全要素生產率(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TFP)差異的主要因素,若將一部分生產資料從生產率較低的企業重新配置到生產率較高的企業,那么社會的總產出將會增加。勞動力錯配是要素錯配的一種,嚴重扭曲了經濟健康增長。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中國人口紅利逐漸消失,當前勞動力市場面臨總體就業壓力大和結構性勞動力短缺、人才匱乏的突出矛盾。在此背景下,提高勞動力配置效率已經成為中國經濟轉型的必經之路。

在封閉條件下,勞動力配置效率的提高主要通過優化一國內部勞動力流動來實現。而在開放經濟條件下,勞動力不僅可以在國內流動,還可以間接參與國際分工,在全球范圍內進行優化配置。近年來,中國在不斷推進對外開放的過程中,自身角色也從國際體系的適應者、參與者向倡導者、引領者轉變。2013年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正是中國作為倡導者和引領者邁向世界舞臺的表現,對中國經濟發展意義非凡。

事實上,“一帶一路”倡議作為中國深度開展對外經濟的重要平臺,必然會影響到國內勞動力市場。直觀來看,“一帶一路”倡議能夠使一部分企業走出國門,例如國內企業進行跨國投資或者在海外設置分支機構,這為國內勞動力的跨國流動提供了有利條件,優化了勞動力在全球范圍內的配置。而沿線重點城市作為推進“一帶一路”倡議實施的主力軍,更能在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頻繁的往來中,加速要素流動、強化比較優勢,充分享受到參與“一帶一路”建設所帶來的經濟發展紅利。那么,“一帶一路”倡議能否以及如何改善重點沿線城市的勞動力錯配呢?該問題還需要進一步深入探討。這對中國在開放中尋找未來經濟增長動力、促進中國經濟轉型和經濟高質量發展至關重要。

目前還沒有文獻直接研究“一帶一路”倡議如何影響勞動力錯配,與本文相關的文獻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一是“一帶一路”倡議的經濟效應研究。從“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來,學術界就此開展了一系列研究。現有文獻從城市創新集聚、企業的融資約束、企業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投資風險、企業的對外投資水平、企業創新、企業全要素生產率等視角展開研究。二是勞動力錯配的影響因素研究。勞動力錯配受到眾多因素的影響,包括戶籍制度引致的勞動力流動障礙、社會保障改革滯后等因素導致的勞動力剩余、市場化進程、產業集聚、對外直接投資等。現有研究大多是在封閉經濟下探討一國內部的影響因素,而開放性政策是否會對勞動力配置效率產生影響,值得深入探討。

鑒于此,本文把“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作為一個準自然實驗,通過雙重差分法,以中國2009—2018年267個地級市為樣本,檢驗“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對重點沿線城市勞動力錯配的影響及其機制,并分析不同制度環境下的效果差異。邊際貢獻在于:①從“一帶一路”的視角豐富了對外開放影響勞動力錯配的文獻,采用DID方法解決了內生性問題,并進一步通過PSM-DID方法、安慰劑檢驗等驗證結果的穩健性。②構建中介效應模型,檢驗了“‘一帶一路’倡議—市場規模擴大—勞動力配置效率改善”這一邏輯鏈條。③強調了制度環境的重要性,發現良好的制度環境是“一帶一路”倡議改善勞動力錯配的重要保障。

二、理論機制

在理清“一帶一路”倡議的內涵和現實舉措以及勞動力錯配內涵的基礎上,提出“一帶一路”倡議促進了市場規模擴大,從而帶來勞動力配置效率的提升這一影響機理。以下分兩個環節來闡述該影響機制:一是從“一帶一路”倡議的內涵入手,分析其如何促進市場規模擴大,二是分析市場規模擴大如何影響勞動力錯配。影響機理見圖1。

圖1 影響機理圖

1.“一帶一路”倡議如何促進市場規模擴大

“一帶一路”沿線人口占世界人口的64%,GDP占世界總量的30%,其市場規模和潛力獨一無二。具體地,“一帶一路”倡議可以驅動市場規模擴大。①有效的制度文化。國家間的交往以規則為基礎才能健康可持續,國家間的制度或規則覆蓋的廣度和深度決定著貿易市場規模的大小。企業對當地政治、文化的熟悉有利于發現和預測市場需求,從而擴大市場規模。“一帶一路”倡議能夠為出口和投資提供更好的制度保障,沿線國家政府通力合作打造一系列合作平臺,不僅能夠減少開展跨國經濟活動面臨的政治、經濟、文化、宗教等風險,而且能為參與跨國貿易和投資的企業提供政策支持。②充裕的金融資金。充裕的資金支持為經貿往來和直接投資等跨國經濟活動提供了堅實的金融支持和良好的服務,有利于市場規模的擴大。基礎設施建設周期長、需要的資金量也大,而發達的金融體系能夠為跨國經濟活動提供良好的服務。絲路基金和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都為“一帶一路”資金融通提供了重要平臺。③擴充的交易對象。國內外參加經濟合作的區域和國家范圍的擴大,也會進一步促進市場規模擴大。“一帶一路”倡議有利于打造中國內陸開放新高地,進而推動沿海、內陸和中西部地區對外開放的協同發展。“一帶一路”建設也有助于中國擴大對外開放合作伙伴圈,通過設施聯通極大地擴大了對外貿易和投資的廣度。“一帶一路”倡議也為中國在對外開放過程中進一步加快雙向投資構建了新平臺,從企業投資、產業投資到園區投資,中國的雙向投資已經進入新階段。

2. 市場規模擴大如何影響勞動力錯配

在完全競爭的經濟中,所有生產要素均可以自由流動,資源配置達到帕累托最優。但是由于各種要素流動障礙和價格扭曲,要素配置狀況會偏離帕累托最優狀態,即產生了要素錯配。勞動力錯配是要素錯配的一種,其改善是勞動者依據市場環境和勞動力相對價格的就業市場信號在地域和產業間流動,從原來低生產率的就業地區和產業進入新的生產率更高的就業地區或產業。“一帶一路”倡議通過擴大市場規模帶來的規模效應和競爭效應影響勞動力錯配。①規模效應。根據古典經濟學,分工深度由市場規模決定,市場規模越大,分工越精細,而精細化的分工會促進生產效率的提高。“一帶一路”倡議形成了更加開闊的市場,市場帶來的規模效應促使中國勞動力深度參與國際分工,實現勞動力配置的優化。一方面,中國的勞動力可以作為要素通過商品出口的方式進入國際分工體系或全球市場。在“一帶一路”建設的過程中,中國與歐洲、東盟以及一些新興經濟體的貿易量均有所增加,貿易伙伴圈越來越廣,貿易市場不斷趨于多元化。另一方面,國內企業進行跨國投資或者在海外設置分支機構,勞動力也可以通過直接的跨國就業與間接的產業轉移參與到全球分工體系。②競爭效應。“一帶一路”倡議能夠擴大市場規模,隨著行業內貿易不斷開放,同行業進口增加,伴隨著產品需求的多樣化,這必然會導致市場競爭的加劇,競爭效應促進了市場機制在資源配置中主導作用的發揮,從而帶來勞動力配置效率的提高。一方面,市場競爭本身會激發勞動力跨不同生產率企業的重新配置,經過市場競爭的淘汰機制和倒逼機制,存活的高生產率企業就業規模會增加,繼續存活的低生產率企業就業規模會縮小但仍然留在市場,更低生產率的企業則會退出市場。另一方面,市場競爭壓力會為企業進一步提高勞動力要素投入效率提供激勵,為了能夠在競爭中存活,企業必須付出更大的努力來提高勞動力配置效率以獲得利潤,從而進一步改善了勞動力錯配。

綜上所述,“一帶一路”倡議因為其有效的制度安排、豐富的資金支持、可交易對象范圍的擴大,促進了市場規模擴大。市場規模擴大帶來的規模效應和競爭效應有利于提高勞動力配置效率。

三、研究設計

1. 模型設定

本文通過雙重差分法(Difference In Difference,簡稱DID)模型來檢驗“一帶一路”倡議對中國勞動力錯配()的影響。首先構建兩個虛擬變量:①實驗組和控制組虛擬變量(),將位于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公布的“一帶一路”規劃最終版圖中圈定的沿線18個省份的地級市取值為1,其他城市取值為0。②政策時間虛擬變量(),根據王桂軍、盧瀟瀟的做法,將2014年設定為政策沖擊時間。這是因為雖然“一帶一路”倡議在2013年提出,但當時更多的是一種戰略構想和外交理念,直到2014年3月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才正式進入務實推進階段,落實為國家政策。由此將政策沖擊前的年份取值為0,之后的年份取值為1,設定以下基準回歸模型:

=+×++++

(1)

其中,和分別表示城市維度與時間維度,表示勞動力錯配指數絕對值,×為兩個虛擬變量的交互項,系數表示“一帶一路”倡議對地區勞動力錯配的影響,是所關注的重點參數;為一系列控制變量,表示其他影響地區勞動力錯配的變量;為個體效應,為時間效應,為隨機誤差項。

由于DID估計結果的準確性還依賴于對照組的選取,該方法的重要前提是滿足共同趨勢假設,即若“一帶一路”倡議未實施,實驗組和控制組的勞動力錯配指數應有共同的發展趨勢。實際上,中國不同地級市發展具有較大的異質性,嚴格意義上的共同趨勢假設很難滿足。因此,本文進一步使用傾向得分匹配法(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 Method,PSM)來解決樣本偏差問題,再利用DID方法進行檢驗,具體步驟為:①利用PSM找到與實驗組特征最接近的控制組,即為每一個位于“一帶一路”沿線的城市A,在不屬于“一帶一路”沿線的城市中尋找到某個城市B,使得A與B兩個城市在其他可觀測變量中盡可能相似,這樣A與B兩個城市最大的區別就在于是否被列入“一帶一路”規劃版圖中;②利用匹配后的實驗組和控制組再進行DID回歸,來使結果更加可靠。具體模型如公式(2),變量含義同上。

(2)

2. 變量設置

=1-1

(3)

(4)

在理想狀態下,不存在勞動力要素價格扭曲,勞動力要素配置狀況剛好處于帕累托最優狀態,此時勞動力錯配指數等于0。然而,在現實生活中,往往會偏離最優狀態。如果勞動力錯配指數小于0(勞動力價格扭曲系數大于1),代表該地區實際配置勞動力數量高于有效配置數量,即出現了勞動力配置過度;反之,則表示該地區勞動力配置不足。表1匯報了2018年各省份省會城市的勞動力錯配指數。

表1 2018年各省會城市勞動力錯配指數

由表1可知,中國各地區的勞動力錯配程度存在明顯差異。貴陽、蘭州、西寧表現為負向錯配,這些地區的勞動力價格水平低于全國平均工資水平,導致勞動力數量超過了帕累托最優配置數量。哈爾濱、長春、沈陽所代表的東北地區表現為正向錯配,這些地區的勞動力價格水平高于全國平均工資水平,導致勞動力數量低于帕累托最優配置數量,其原因可能是近年來東北地區經濟發展狀況欠佳,勞動力大量流出,導致當地勞動力配置不足。

為使回歸系數一致,參考季書涵、朱英明的研究對勞動力錯配指數()取絕對值得到作為被解釋變量,該絕對值越大,代表勞動力錯配程度越高。因此,若模型(1)中交互項的系數<0,表明“一帶一路”倡議改善勞動力錯配;若>0,表明“一帶一路”倡議加劇勞動力錯配。

(2)機制變量。現有研究中多采取新地理經濟理論中的市場潛力指標來衡量市場規模。參考韓峰、賴明勇、周犀行、歐陽溥蔓的研究,選取國內市場潛力、國際市場潛力來代表國內外市場規模。城市面臨的整體市場規模()由國內市場規模()和國際市場規模()組成,如公式(5)所示:

=+

(5)

國內市場規模用國內市場潛力指標來代表。國內市場潛力反映了城市在國內可能獲得的整體市場空間規模,與各個城市的市場需求正相關,與到其他城市的空間距離負相關,具體計算公式如下:

(6)

其中,表示城市和的市轄區生產總值,為國內城市個數,表示城市到城市的空間距離,表示城市到自身距離的折算值。參考黑德(Head)等的研究,設定=(23),其中為城市半徑,利用城市市轄區建成面積()來計算,=-1212。為距離衰減參數,參考韓峰、賴明勇的研究設定為1。

國際市場規模用國際市場潛力指標來代表。國際市場潛力反映了城市對國際市場的臨近性和獲得國際市場需求的潛力,計算公式如下:

(7)

其中,表示城市面臨的國際市場總需求,用中國重要海路和陸路貿易伙伴的國內生產總值之和表示。,表示城市獲得國外市場需求的距離,若城市為非港口城市,則,為城市到最近的港口的距離;若城市為港口城市,那么,取城市半徑,計算方法同式(6)。距離衰減參數同樣設定為1。

(3)控制變量。借鑒現有研究成果,引入其他控制變量,包括人均實際GDP、人力資本、政府干預、產業結構、城鎮化、金融發展。①用人均實際GDP表示經濟發展水平();②用普通高等學校在校人數表示人力資本();③用公共財政支出與GDP占比表示政府干預程度();④用第二、三產業產值占GDP比重表示產業結構();⑤用非農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表示城市化水平();⑥用金融機構年末存貸款總額與GDP之比衡量金融發展水平();⑦用FDI投資額占GDP的比重表示對外開放()。為弱化多重共線性,以上所有非比例指標均取對數。本文樣本最終包含了2009—2018年中國267個地級市,共計2070個觀測值,所有數據均來源于歷年《中國城市統計年鑒》和《中國固定資產投資年鑒》。變量的描述性統計見表2,可以看出,不同地區間經濟特征有明顯差異。

表2 描述性統計結果

四、實證結果及分析

1. 中國勞動力錯配指數的時間趨勢圖分析

通過比較實驗組和控制組城市的勞動力錯配指數年平均值變化趨勢,可以直觀反映“一帶一路”倡議對地區勞動力錯配的作用效果,兩組城市的勞動力錯配指數變化趨勢如圖2所示。從圖2中可以看出,2009—2018年,實驗組和控制組的勞動力錯配指數整體呈現波動下降趨勢,表明中國勞動力錯配程度整體上有所改善。分時間段來看,在“一帶一路”倡議實施前,實驗組和控制組的勞動力錯配指數趨勢基本呈現同趨勢變化。但是從2015年開始,實驗組的勞動力錯配指數和控制組開始出現明顯差距,并且隨時間變化,差距越來越大。初步認為,在2015年左右實驗組相對于控制組的勞動力錯配指數明顯下降很有可能是2014年的“一帶一路”倡議開始發揮作用的結果。

圖2 實驗組(Treat)和控制組(Control)勞動力錯配指數變化趨勢圖

表3 基準回歸結果

2. 基準回歸:DID模型與PSM-DID回歸結果

為了進一步驗證圖2所得出的推測,以2014年作為“一帶一路”倡議執行年份劃分樣本區間,采用雙重差分法進行實證檢驗。表3前兩列報告了基本回歸結果,第(1)列為不加入控制變量的結果,第(2)列為加入控制變量的結果。可以看出,交叉項系數分別為-0.248、-0.260,均在1%的水平上顯著為負,說明“一帶一路”倡議顯著降低了地區的勞動力錯配程度。這與白俊紅、劉宇英、孫楚仁、蓋慶恩等的研究結論類似。“一帶一路”倡議作為更深層次的對外開放,致力于共同推動中國與其他國家開展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的經濟合作。在制度保障、資金支持、可交易對象的加持下,有利于促進貿易自由化和投資便利化,共同促進市場規模擴大。市場規模擴大一方面有助于深化勞動力分工和專業化程度,促進勞動力配置效率的優化。另一方面,市場規模擴大還能加劇市場競爭,有助于市場機制調節勞動力資源的優化配置,進而有利于提高勞動力配置效率。總之,“一帶一路”倡議能夠優化勞動力在全球范圍內的配置,改善勞動力錯配。

圖3 匹配前后各特征變量標準化偏差圖

同時,為了盡可能地消除“選擇性偏差”的影響,進一步采用PSM-DID方法進行回歸。由于樣本量充足,本文在進行PSM匹配時選擇了半徑匹配方法,并且選擇了更加嚴格的卡尺半徑(0.0001)。圖3為實驗組和控制組特征變量在匹配前后的標準化偏差,可以看出,在匹配前,兩組樣本的特征變量中,除城鎮化()外均存在較大差異,匹配后,各變量的標準化偏差基本在 0 附近(小于10%)。這說明,經過PSM匹配之后,實驗組和控制組的數據得到了均衡,很好地解決了兩組城市在個體特征上的系統性差異。表3第(3)列和第(4)列匯報了匹配后的DID估計結果,由交叉項系數分別為-0.225、-0.231,且均在1%的顯著性水平上顯著為負可知,“一帶一路”倡議顯著降低了地區的勞動力錯配程度,這與表3前兩列的結果保持一致。說明在利用PSM法排除實驗組與控制組城市的個體特征差異之后,本文研究結論依然不變。

3. 雙重差分法的適用性檢驗

(1)平行趨勢檢驗。DID方法的應用需要檢驗平行趨勢假設是否得到支持,換言之,若未受到“一帶一路”倡議的影響,控制組和實驗組的勞動力錯配指數是否具有相同的時間趨勢。進一步地,本文借鑒已有學者的做法,進行平行趨勢假設檢驗,模型設定如下:

(8)

圖4 平行趨勢檢驗結果

其中,2014+為年份虛擬變量,當年取值為1,其他年份取值為0。的取值范圍為-4到4,<0代表“一帶一路”倡議之前的情況,=0代表政策沖擊當年的情況,>0代表代表“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之后的情況,其他變量同基準模型。換言之,檢驗了“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前4年直到樣本最后一年的趨勢變化,結果如圖4。圖4表明,在政策實施前4年的×估計結果均不顯著,而在政策實施之后的回歸結果均顯著。這表明在“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前,實驗組和控制組的變化趨勢是一致的,而在2014年及以后,實驗組和控制組出現了顯著差異。因此,滿足平行趨勢假設,應用雙重差分法的前提條件滿足,估計結果可靠。

圖5 安慰劑檢驗—核密度分布圖

(2)安慰劑檢驗。首先,設置虛擬實驗組。借鑒呂越等的研究,通過在所有樣本中隨機挑選若干虛擬實驗組進行安慰劑檢驗。理論上,由于虛擬實驗組是隨機生成的,其交叉項不會對模型因變量產生顯著影響。具體而言,在267個城市中隨機抽取126個城市作為虛擬“一帶一路”重點沿線城市,其余141個城市作為控制組;之后構建交叉項進行回歸,并記錄其回歸系數。重復上述過程1000次并進行分析,觀察系數均值是否等于0,若趨近于0則表明本文估計結果穩健。圖5報告了1000次自抽樣回歸系數的核密度分布圖,結果表明虛擬實驗組的估計系數分布近似服從正態分布,表明在這1000次的隨機抽取樣本中均沒有顯著效果。因此,與預期一致,本文的估計結果是穩健的。

表4 虛假時間點檢驗結果

表5 改變時間寬窗檢驗結果

其次,設置虛假倡議年份。借鑒史丹、李少林的做法,將2010、2011、2012年作為假設的制度開始實施時間,進行與基準回歸一致的反事實檢驗,回歸結果見表4。反事實檢驗結果顯示,將“一帶一路”倡議時間提前至2010、2011或者2012年,交互項系數均不顯著,表明確實是在“一帶一路”倡議實施之后,實驗組和控制組的勞動力錯配指數才有了顯著差距,再次證明了前面結論的穩健性。

最后,改變時間寬窗。通過改變時間寬窗的方法檢驗不同樣本區間內“一帶一路”倡議對勞動力錯配的影響是否發生變化。具體而言,以2014年為政策執行時間節點,分別選取1年、2年、3年為時間寬窗進行檢驗,即將樣本時間區間分別取2013—2015年、2012—2016年和2013—2017年進行檢驗,結果如表5。可以看出,改變時間寬窗并不會改變“一帶一路”倡議對勞動力錯配的影響方向。

4. 穩健性檢驗

表6 穩健性檢驗結果

為保障研究結論的可靠性,采用更換衡量指標、排除其他政策沖擊干擾和更改樣本信息集三種方法進行穩健性檢驗。表6中模型(1)置換了被解釋變量衡量指標。借鑒白俊紅、劉宇英的做法,采用勞動力扭曲系數()替換原有的因變量勞動力錯配指數()。在勞動力要素市場扭曲的條件下,價格信號被削弱,勞動力的實際報酬就會偏離應得報酬,無法按照市場機制實現資源的最優配置,因此勞動力扭曲系數也可以間接地衡量勞動力錯配程度。模型(2)排除了當年其他政策的干擾。2012年中國實施“營增改”政策,直到2013年在全國范圍內鋪開,可能也會影響到地區勞動力錯配。因此,剔除“營增改”試點城市樣本,以削弱該政策對基準結果的潛在干擾。模型(3)采用不同樣本來進行穩健性檢驗。為排除特殊城市的影響,將樣本中的省會城市刪除重新進行回歸。三種方法的檢驗結果分別見表6。從表6可以看出,三列交互項的系數均顯著為負,表明穩健性檢驗結果與基準回歸結果一致,即“一帶一路”倡議改善了地區勞動力錯配程度。

5. 影響機制驗證:市場規模視角

根據前面理論機制分析,“一帶一路”倡議主要是通過擴大市場規模來實現地區勞動力錯配的改善。本文借鑒巴倫(Baron)、肯尼(Kenny)和溫忠麟等驗證機制的三步法驗證這一機制:第一步是將“一帶一路”倡議這一雙重差分項與勞動力錯配進行回歸,見公式(9);第二步是將雙重差分項與市場規模進行回歸,見公式(10);第三步是將雙重差分項和市場規模同時放入模型與勞動力錯配進行回歸,見公式(11)。若系數、均顯著,且的絕對值較變小或者顯著性下降,表明機制得到驗證。這里除了驗證整體市場規模()外,還進一步分開驗證國際市場規模()及國內市場規模()的中介效應。

=+×++++

(9)

()=+×++++

(10)

=+×+()++++

(11)

估計結果如表7所示,表7第(1)列顯示,雙重差分項的系數在1%的顯著性水平上為負,系數為-0.260,表明“一帶一路”倡議改善了勞動力錯配;第(2)列結果顯示,雙重差分項對總體市場規模的系數在1%的顯著性水平上為正,系數為0.027,表明“一帶一路”倡議擴大了總體市場規模;第(5)列結果顯示,同時加入雙重差分項和市場規模之后,雙重差分項的系數為-0.230,與第(1)列的-0.260相比絕對值變小;第(1)、(2)和(5)列的結果共同表明“一帶一路”倡議通過擴大整體市場規模改善了地區勞動力錯配。類似地,從第(1)、(3)、(6)列的結果來看,第(3)列顯示雙重差分項對國際市場規模的系數為0.025,且在1%的水平上顯著,第(6)列雙重差分項的系數為-0.241,與第(1)列的-0.260相比絕對值變小,這說明國際市場規模的中介效應存在。而從第(1)、(4)、(7)列的結果來看,國內市場規模的作用機制不顯著。這是由于“一帶一路”倡議作為一個對外開放政策,主要是擴大了國際市場規模的影響。給各經濟體“走出去”提供了重要的支持,極大地促進了包括出口、對外投資、對外承包工程等形式的國際化,促進勞動力要素通過直接的跨國就業、間接的產業轉移,作為要素通過商品出口等方式參與到全球分工體系,尋求在全球范圍內的最優配置,從而改善了勞動力錯配程度。

表7 影響機制檢驗結果

6. 進一步分析:地區制度環境的異質性

制度環境不健全是發展中國家向市場經濟過渡的常態。中國疆土遼闊,各地方政府在推進宏觀政策的配套措施時可能存在差異,導致制度環境在不同的城市也體現出差異性。“一帶一路”倡議對勞動力錯配的影響在不同制度環境下也可能存在差異性。參考劉慧龍和吳聯生、宋淵洋和劉勰的做法,分別選取“產品市場發育得分”、“要素市場發育得分”、“市場中介組織的發育與法律制度環境得分”作為制度環境三個維度的代理變量。

具體地,以中位數為分界線,分別將樣本分為兩組進行雙重差分檢驗,檢驗結果見表8。可以看出,在產品市場發育得分、要素市場發育得分、中介組織發育與法律環境制度得分較高的一組,“一帶一路”倡議能夠顯著降低勞動力錯配水平;在制度環境得分較低的一組,“一帶一路”倡議對勞動力錯配的影響不顯著。這表明“一帶一路”倡議對勞動力錯配的改善效應與所在地區的制度環境有著緊密關聯,只有在制度環境良好的地區,才能利用“一帶一路”的機遇充分發揮對勞動力錯配的改善效應。缺乏完善的市場制度可能制約了市場規模擴大帶來的市場競爭效應功能的發揮。市場制度不完善不僅可能通過營造尋租和投機空間抑制了各個市場行為主體提高勞動力配置效率的動力,并且可能通過約束企業自由進出和勞動力自由流動降低了市場機制發揮調節作用的可行性。而當尋租、投機活動缺乏有效的法律約束時,就可能成為市場行為主體獲利的最優選擇,而非通過提高勞動力配置效率來提高其生產率。這與毛其淋和許家云得出良好的制度環境有利于強化貿易自由化對制造業就業提升效應的結論相吻合。因此,市場制度環境可能制約著“一帶一路”倡議對勞動力錯配的改善效應。

表8 異質性分析結果

五、結論與建議

本文在梳理“一帶一路”倡議影響地區勞動力錯配的理論基礎上,基于2009—2018年中國267個地級市面板數據,通過雙重差分法考察了“一帶一路”倡議對中國地區勞動力錯配的影響。主要得出以下結論:①“一帶一路”倡議顯著降低了沿線城市的勞動力錯配,在采取傾向得分匹配法和一系列穩健性檢驗之后,這一結論仍然成立。②機制分析表明,“一帶一路”倡議能夠通過擴大市場規模來改善勞動力錯配,尤其是通過擴大國外市場規模。③異質性分析表明,“一帶一路”倡議對地區勞動力錯配的改善效應在不同制度環境下影響程度不同,在產品市場發育得分、要素市場發育得分、中介組織發育與法律環境制度得分較高的地區改善勞動力錯配的效應更加顯著。

本文研究具有重要的政策啟示。第一,由于“一帶一路”倡議在總體上顯著改善了地區勞動力錯配,因此繼續推進“一帶一路”政策,對于緩解地區勞動力錯配是一項重要的戰略舉措。政府要繼續以“五通”合作為支撐,共同推動中國與其他國家開展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的經濟合作。鼓勵企業進行出口、跨國投資及在海外設置分支機構等國際化行為,使勞動力要素通過商品出口、直接的跨國就業或間接的產業轉移參與全球分工,在全球范圍內配置勞動力。同時,要注意維持良好的市場環境,充分發揮市場機制對勞動力要素的調節作用。

第二,“一帶一路”倡議主要是通過擴大市場規模來改善勞動力錯配,國外市場規模的效應更加顯著,因此在繼續推動“走出去”的同時,還要充分發揮我國國內市場潛力。政府應更好地釋放國內需求紅利,破除地方保護主義等市場分割障礙,形成國內統一大市場。同時,充分利用國內大市場和“一帶一路”帶來的國際市場規模擴大共同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的新發展格局,進一步促進要素的自由流動,充分發揮兩個市場的規模效應與競爭效應,推動我國開放型經濟更高質量發展。

第三,“一帶一路”倡議對勞動力錯配的改善效應與所在地區的制度環境密切關聯,因此,在繼續深化“一帶一路”等對外開放政策的同時,還要特別注意推動國內市場化改革,不斷完善制度環境,縮小尋租和投機空間,保障各個市場行為主體在市場機制下提高勞動力配置效率的動力,充分發揮“一帶一路”倡議對勞動力錯配的改善效應。

本文的研究還存在以下限制,這些局限同時也是未來的拓展方向。首先,在樣本的時間跨度上,“一帶一路”倡議公布之后的采集數據年份只有4年,而這個戰略是一個逐步實施的過程,因此,“一帶一路”倡議對國內勞動力市場的影響還需要更長時期的觀察。未來可以在能夠獲取更長時間的樣本數據時,進一步考察“一帶一路”倡議的長期效應。其次,本文以地級市“勞動力錯配”作為考察勞動力市場的研究對象,未來可以使用勞動力個體層面更加微觀的數據庫,以“勞動力流動”為考察對象,進一步考察貿易、對外投資等活動對微觀層面勞動力的影響,從而更加深刻地認識對外開放對勞動力市場的影響。

猜你喜歡
一帶一路
印媒:“一帶一路”可助力人民幣國際化
環球時報(2014-12-10)2014-12-10 08:51:32
主站蜘蛛池模板: 1级黄色毛片| 国产一在线| 欧美无专区| 成人精品视频一区二区在线| 亚洲国产一成久久精品国产成人综合| 日韩视频精品在线| 午夜激情婷婷| 欧美区日韩区| 国产免费怡红院视频| 77777亚洲午夜久久多人| 91在线中文| 毛片在线播放网址| 精品午夜国产福利观看| 99热这里只有精品5| 毛片网站在线播放| 亚洲欧美成人综合| 日韩高清在线观看不卡一区二区| 片在线无码观看| 视频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999精品色在线观看| 老熟妇喷水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免费看京| 青青青国产视频手机| 韩日无码在线不卡| 国产a网站| 亚洲国产欧美自拍| 婷婷午夜影院| 国产一区二区影院| 免费一级毛片在线观看| 午夜国产理论| 国产一级视频久久| 亚洲欧美日韩色图| 国内精品久久人妻无码大片高| 亚洲第一黄片大全| 99这里只有精品6| 成年片色大黄全免费网站久久| 777午夜精品电影免费看| 青草国产在线视频| 黄色一及毛片| 精久久久久无码区中文字幕| 色悠久久久久久久综合网伊人| 亚洲精品无码专区在线观看| 九九热精品在线视频| 99热国产这里只有精品9九| 国产91精品久久| 97国产在线视频| 亚洲91精品视频| 98精品全国免费观看视频| 欧美精品1区| 午夜日本永久乱码免费播放片| 亚洲 欧美 中文 AⅤ在线视频| 国产午夜精品鲁丝片| а∨天堂一区中文字幕| 国产成熟女人性满足视频| 欧美中文字幕在线播放| 成人年鲁鲁在线观看视频| 亚洲六月丁香六月婷婷蜜芽| 国产成人精彩在线视频50| 国产一级毛片yw| 欧美成人二区| 亚洲人成网7777777国产| 欧美日韩亚洲综合在线观看| 毛片免费在线| 另类欧美日韩| 久久激情影院| 青草精品视频| 美女无遮挡被啪啪到高潮免费| 在线五月婷婷| 天天躁狠狠躁| 欧美成人aⅴ| 91欧美亚洲国产五月天| 亚洲福利视频一区二区| 夜夜操狠狠操| 热久久国产| 国产无码精品在线播放| 久久中文无码精品| 毛片免费在线视频| 免费无码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专业不 | 国产成人8x视频一区二区| 欧美亚洲国产日韩电影在线| 99视频精品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