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年12 月23—24 日,河南省中藥材科技特派員服務團(以下簡稱“服務團”)團員陳瓊、葉兆偉、郭心靈和陳衛一行4 人赴息縣開展科技服務。
到達息縣之前,服務團已經完成息半夏不同產地質量對比分析、不同生長周期質量動態分析、息半夏與外地半夏的質量對比分析等工作,此行目的主要是采集不同產地的野生息半夏和栽培息半夏樣本,與北京中醫藥大學合作,對息半夏的藥理藥效進行研究,以期對息半夏的品質有一個全面系統的評價。
服務團一行先后到河南息半夏藥業有限公司中藥材育苗基地、息縣丁店村、息縣趙寨村進行采樣。
服務團首先到中藥材育苗基地采集息半夏樣本。當地育有3 個不同產地的息半夏,還有1 個組織培養的息半夏品種。目前,半夏處于休眠期,種植人員就休眠期半夏管理提出了一些問題,如目前不采收是否會腐爛、如何采收、如何貯存等,服務團耐心給予了解答,并建議種植戶開春采收后將大球莖作為商品,不再用作種子。
從目前半夏產量和球莖大小來看,大棚種植半夏并非是最佳選擇,大棚雖然在預防澇害方面起到了良好作用,但對半夏球莖的生長有不利影響。因為大棚的高溫會導致半夏提前進入倒苗期,相應地縮短了生長周期。另外,大棚的光照強度變弱,半夏地上部分生長特別茂盛,卻不利于地下部分球莖的生長。服務團計劃拿出部分經費讓種植戶改良半夏的栽培方式,采用既能達到防洪又能促進半夏生長的方法進行試驗。
此次共采集樣品10 余種,完成所有樣品采集后,服務團、息縣健民中藥材種植合作社負責人陳勇、半夏種植大戶谷旭東等一同來到息縣科技局,針對息半夏產業的發展狀況,息縣科技局萬保華局長和服務團成員都發表了意見。服務團把信陽市“十四五”發展中藥材的政策給種植戶進行了宣傳,萬保華局長也將2022 年河南省科技支持政策進行了傳達,希望種植戶能堅定信心,相信發展中藥材助力鄉村振興是大好選擇。
服務團承諾會一如既往地在中藥材種植、病蟲害防治、產地加工、品質分析和深加工產品開發等各個環節為種植農戶、企業提供技術服務,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把息縣中藥材產業做強做大,讓老百姓得到實惠。息縣科技局局長萬保華充分肯定了中藥材服務團為息縣中藥材產業發展做出的突出貢獻,希望服務團繼續為農戶、合作社、企業提供技術服務,為助力中藥材產業發展保駕護航。
信陽市素有“天然藥庫”“豫南藥鄉”之稱,河南省中藥材產業科技特派員服務團心系信陽大別山中藥材產業發展,積極利用科技助力大別山中藥材產業發展,積極服務社會。服務團相信在各級各部門的大力支持下,信陽中藥材產業一定會做大做強,使農民增收致富,助力大別山區鄉村振興。息半夏是信陽大別山的特色中藥材,息縣中藥材產業的發展對信陽市中藥材產業的發展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目前,服務團已成為當地發展特色產業的科技力量,息縣科技局還授予了服務團團長陳瓊特別貢獻獎。河南省中藥材科技特派員服務團將一如既往地扎根土地,為息縣中藥材產業發展提供強有力的科技服務和支撐,助力鄉村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