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雪梅
(陽信縣農業農村局,山東 陽信 251800)
近幾年,草莓設施栽培,特別是日光溫室栽培發展迅猛,草莓種植面積逐年上升。但隨之而來的是日光溫室重茬連作,加重了病蟲害和根分泌有毒物質在土壤中的積累及造成的養分失衡,從而導致產量和品質下降。設施無土栽培是目前較為先進的一種人工調控栽培技術,其不僅可以促進植株的生長發育,提高果實產量和品質,而且也是解決設施栽培中重茬土壤病害嚴重及根際有害物質積累問題的一條有效途徑。基質是無土栽培的基礎,基質栽培具有更換基質及消毒處理方便等特點。因此,采用該技術不僅能夠克服土傳病蟲害和連作障礙,有效解決草莓連續種植帶來的各種問題,而且減少了農藥用量,具有生產高品質果品的潛力,是一種值得推廣的栽培方式[1-2]。
良好的基質配方對于草莓無土栽培具有重要意義[3]。黃益鴻等[4]以珍珠巖、河沙、國內泥炭土、炭化稻殼、菇渣為基質材料,設置不同比例的無機和有機基質配方進行配方篩選試驗,對草莓的成活率、株高、葉柄長、地上部及地下部的鮮質量及產量進行了研究;張明輝等[5]以菇渣、鋸木屑、玉米秸稈為基質材料進行配方優選試驗,對草莓的葉片數、葉冠徑、成活率、株高及產量進行了研究。以上都篩選出了比較適宜草莓栽培的基質配比配方。
椰糠是在椰子外殼纖維加工過程中脫落下的一種可以天然降解、純天然的有機質,具有保水率高、排水能力好、無雜草和病害、回彈性好、降解速度慢等特點,且具有適宜的pH 值、陽離子交換量和電導率,品質穩定,非常適合培植植物。將之用于無土栽培,可以在保證作物品質的同時降低栽培成本。但目前國內尚無使用椰糠作為基質材料栽培草莓研究報道。筆者以蛭石、珍珠巖、草炭、椰糠作為基質材料,開展草莓無土栽培基質選優試驗,以期篩選出適合草莓生長的基質配方,為草莓或其他作物的基質栽培提供理論指導與參考。
供試草莓品種為秋香。使用蛭石、珍珠巖、椰糠、草炭作為基質材料,按配方配制成5 種不同無土栽培基質,如表1 所示。
試驗地點為山東省濱州市翟王鎮草莓園;試驗時間為2017 年9 月22 日;采用槽式栽培。按照配方配制成5 種不同無土栽培基質,基質配方A、C、D、E分別對應處理組Ⅰ、Ⅲ、Ⅳ、Ⅴ,以蛭石、珍珠巖、椰糠按體積比1 ∶1 ∶1 配比的混合基質作為對照(Ⅱ),配方如表1 所示,進行單因素隨機區組試驗。
表1 不同基質處理組成情況
定植35 d 后進行生長指標測量。利用隨機數表法,從各處理中隨機選擇植株進行測量。測量項目及方法如表2 所示。
表2 生長指標測定方法
用不同基質對草莓進行處理,可以明顯觀測到不同處理組與對照組之間各生長指標存在差異。使用Excel 數據表對測量數據進行整理,從而得出不同基質處理對草莓不同生長指標的影響。
由表3 可知,處理組Ⅴ草莓植株最高,達到24.43 cm,其次是處理組Ⅲ。處理組Ⅳ和對照組Ⅱ的草莓植株高度較低,處理組Ⅰ的植株高度最低,株高的高低順序為Ⅴ>Ⅲ>Ⅳ>Ⅱ>Ⅰ。處理組Ⅲ草莓葉柄長度最長,達到16.07 cm,其次是處理組Ⅳ和對照組Ⅱ,處理組Ⅰ和Ⅴ草莓葉柄長度較短,葉柄長度的順序為Ⅲ>Ⅳ>Ⅱ>Ⅰ>Ⅴ。處理組Ⅴ下草莓冠幅最大,達到468.76 cm2,冠幅的大小順序為Ⅴ>Ⅳ>Ⅰ>Ⅲ>Ⅱ。葉片作為植物的營養器官,能通過光合作用制造營養物質,尤其是增加功能葉數量,在一定情況下,也為植物葉面積的增加提供了先決條件,增強了植物制造養分的能力。處理組Ⅴ和Ⅳ下草莓葉片數量較多,對照組Ⅱ處理下的草莓葉片數量最少。
表3 不同基質處理對草莓株高、葉柄長度、冠幅和葉片數的影響
由表4 分析可知,處理組Ⅴ下草莓葉面積最大,達到250.17 cm2,葉面積的大小順序是Ⅴ>Ⅰ>Ⅲ>Ⅳ>Ⅱ。處理組Ⅴ草莓根莖直徑最大,達到11.90 mm,根莖直徑的大小順序是Ⅴ>Ⅰ>Ⅲ>Ⅳ>Ⅱ。處理組Ⅴ下草莓葉柄直徑最大,達到2.85 mm。葉柄直徑的大小順序是Ⅴ>Ⅳ>Ⅱ>Ⅲ>Ⅰ。處理組Ⅴ下草莓的葉綠素相對含量最高,達到43.41 SPAD,葉綠素相對含量的大小順序為Ⅴ>Ⅳ>Ⅲ>Ⅰ>Ⅱ。
表4 不同基質處理對草莓葉面積、根莖直徑、葉柄直徑和葉綠素相對含量的影響
在不同的基質配方處理下,對草莓植株生長指標的隸屬函數值進行分析,見表5。結果表明,各項生長指標均與草莓植株的生長呈正相關,隸屬函數值越大,其植株生長越好,其中處理組Ⅴ草莓植株的生長狀況最好。
表5 不同基質處理下草莓植株生長指標的隸屬函數值分析
本試驗中進行基質配比時,基質配方A、B 用椰糠和珍珠巖部分或全部代替配方C 中的草炭,基質配方D、E 用椰糠代替配方C 中的部分草炭或全部草炭。
由表5 可知,處理組Ⅴ草莓生長表現最優,處理組VI 草莓生長表現次之;處理組Ⅰ和處理組Ⅲ草莓生長表現優于對照理組Ⅱ。這說明在本試驗中椰糠代替草炭用于草莓無土栽培效果較好。由表3、表4分析可知,處理組Ⅴ和處理組Ⅳ的葉片數、葉綠素相對含量和冠幅顯著優于處理組Ⅲ,且處理組Ⅴ的葉面積顯著優于處理組Ⅲ。這說明椰糠代替草炭用于草莓無土栽培在某些方面具有優勢,有一定可行性。
株高、冠幅、葉面積、葉柄長度、葉柄直徑及根莖直徑等是判斷植株生長狀況的常用指標。株高是體現植株生長勢強弱的一個重要指標。植株的株高生長量代表了植抹的營養生長狀況,其生長動態反映了植株整體營養水平。在非徒長情況下,植株越高,其長勢越強。草莓葉柄的主要功能是支持葉片,并進行水分和養分的輸導。葉柄為葉片與莖相連的部分,是莖與葉間物質運輸的通道。葉柄支持葉片伸展于空氣中,葉柄的長短、扭曲或形變,使葉片互不遮蔽。一定范圍內,葉柄直徑越大對于物質運輸越有利。葉片是園藝植物營養物質的制造器官,葉片質量是決定其光合能力的重要因素。葉面積的大小反映了葉片的質量,是植株生長勢與健壯度的表現之一,葉片形成的愈早,形成的面積愈大,愈有利于后期積蓄營養,從而有利于果實的增大。因此,在一定限度內葉數愈多,果愈大。冠幅是衡量果樹葉面積多少的一個指標,冠幅大,表明葉片多、果實大;反之葉片少、果實小。
通過不同基質處理下草莓生長指標的比較發現,處理組Ⅴ、處理組Ⅳ和處理組Ⅰ的基質配比下草莓長勢較好。在一定范圍內,各項生長指標均與草莓植株的生長呈正相關,隸屬函數值越大,其植株生長越好。利用隸屬函數進行分析,處理組Ⅴ的草莓植株生長狀況最好,因此處理組Ⅴ所用基質配方E,即蛭石和草炭按1 ∶1 配比的基質配方為本試驗優良配方。
基質栽培不僅能大幅度降低農藥、水肥的使用量,而且能有效克服土壤栽培中的土壤泛鹽、土傳病害重等連作問題。不同基質處理下草莓生長存在較大差異,蛭石、珍珠巖、草炭、椰糠按4 ∶4 ∶3 ∶1配比的基質配方A,蛭石、草炭、椰糠按4 ∶1 ∶3配比的基質配方D 和蛭石、椰糠按1 ∶1 配比的基質配方E 處理下的草莓生長較好,這3 種基質較適合用于草莓基質栽培。通過綜合分析,發現基質配方E草莓植株的生長狀況最好,因此蛭石與椰糠按1 ∶1配比的基質配方為本試驗優良配方。結合我國椰糠資源和本試驗中處理組Ⅴ和處理組Ⅳ草莓各生長指標的良好表現,椰糠代替草炭用于草莓無土栽培在某些方面具有優勢,作為基質材料用于基質栽培草莓具有較好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