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明江
記敘文是學生作文最常見的一種作文樣式,學生們從小學學寫作文時,就是從寫人記事的記敘類文體開始寫起的。到了初中,學生寫起記敘文來也不是很得心應手的,甚至有的學生根本不會寫作文,特別是我們鄉鎮的學生這點不足更為明顯。而且每一個循環過來,這種不足都會更深一層。而且這樣的學情現實,我們鄉鎮的語文教師面臨了一個問題:如何讓學生會寫作文?如何讓學生寫好作文?這樣的命題在教科書上是無解的。現實里,學生不會寫作文,就等同于沒學過語文。所以,在我的新一輪學生接手后,我就有了思考:我要如何引導學生去學習寫作文?經過了半年的觀察思考,總結歸納我有了想法:引導學生先寫好記敘文。并開始在教學中有了具體實施。
一、寫人記敘文思維導學
一篇記敘文,無論你寫什么樣的人物,都脫離不了這個人物的生活背景及以這個背景為襯托而發生的一些具體典型的事件,就連有些細節的小事也從中起到了大作用。但無論怎樣的事件,最終都是為了顯示人物品格特點,彰顯人物形象而服務的。所以,我們在引導學生寫人物時,首先就要知道你所寫的人物具有怎樣的思想品格。你最想突出表現的是哪些?
要想有這樣清晰明確的認識,我本人認為就是充分利用好我們的教材。所以我專門設計了一節作文課《寫人記敘文思維導學》,具體做法如下:
(一)課前安排
1、結合所學課文,寫出以下人物的性格特征。以阿長、老王、父親為例,說出作者是怎樣寫人物外貌的基本情況的?又選取了哪些主要事例來表現人物突出中心的?
(二)教學過程
整個教學過程按照引導學生確立好所寫人物。
3、人物的情感——寫作情感。確定情感后,在涉及安排寫作的線索來穿針引線。
二、通過想象來寫人物(把詩歌與作文教學相結合)
寫作文時,捕捉眼前人、事、物,是寫作的根基,融入真情實感是注入血液。那我們的作文還必須有想象,我們要用想象寫出并非你眼前的人、事、物,并使之具有血肉、靈魂、情感等,那才可見作文水平有了大大的提高。同時鼓勵學生在現實的基礎上加以想象,也是激活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的重要途徑。
通過多年的教學發現,學生對于身邊熟視的人物因為不熟的原因,再加以想象的興趣不大。更何況沒有平代差別,沒有歷史感,他們的想象力也受局限。介于此,我突發奇想,將詩歌的學習與寫作相融合,在教授學生學習古詩的同時,引領學生了解詩意思想情感。結合作者的生活年代及成詩的背景加以想象。學生心中的詩人生活、思想、品格等特征。所以我在教學李白的《渡荊門送別》時,把我的想法進行了嘗試。(李白出蜀)同時借此引導學生深入靈魂的去寫一個人。通過查閱資料,使學生了解李白其人重點了解青年時期的李白所處的社會環境及李白的人生經歷與閱歷。在作文教學過程中,利用問題引領加以想象,假如你是李白,你會對未來有怎樣的憧憬追求。通過設計寫法進行謀篇構思,以《李白出蜀》為題,寫成作文,加以修改著色,以此達到鍛煉學生寫作記敘文的能力。
三、寫你最熟悉的人
現今的學生對自己身邊最熟悉的人,往往最有話可說。當問到最熟悉的人是誰時,大多都能說出自己的母親。說說母親的美好性格,思想,品質等,就很少能說的清了,再說說母親對你的愛,語言就更少了。而我們的文章“愛”是個大主題。“母愛”是主旋律。可是學生寫出的這類文章,平實、平淡、情不真、意不切。甚至語言矯揉造作,沒有感染力,達不到感人的效果。更談不上。“一語天然萬古新,豪華落盡見真淳。”的藝術美了。學生指為應付而作文,缺少真摯的情感。做不到“修辭立其誠”,只能用華麗的詞語來羅列一些虛假的事例。
針對這種學情,我在備課朱德寫的《回憶我的母親》時,我有了想法。朱德是一位不平凡的人,而他的母親卻是平凡的農家婦女。這一點,同每一位平凡的母親是一樣的。所以我完全可以引導學生學習朱德寫母親的手法來寫。自己的母親來體現母親的思想品質,以及母親對我的愛,進一步表達我對母親的愛與感激之情。
四、寫人記敘文的技巧
寫人的記敘文離不開顯示是是寫作中的線。缺少了事件,文章就立不起來,因此寫作前我們確定好寫誰?他具有怎樣的品質?要通過什么事情來表現他她的品質?這些都確定好了,以后就要考慮運用什么樣的寫作手法。
1、心中人物確定好,抓住特點寫外貌。
平實敘述中交代人物身份、地位、職業、相貌等。要符合人物年齡等特點,抓住突出典型的特點,莫要面面俱到。
2、典型事例寫具體,言行神態表品質。
典型事例早在選材時就要加以精當確定。通過細致入微的描摹來展現人物的思想感情、性格特點等,以達到所需要表達的效果,即使人物有血有肉、形象豐滿。另外,典型事例都要詳寫的。而一篇文章不可能只寫典型事例,還要寫一些與情節相關、與表現人物相關的,但不算典型的事例,也要寫。這樣的事例,就要略寫、概括寫,有的甚至一筆帶過。
3、行文思路要清晰,寫作手法多運用。
記敘文的本質特點是故事性,記敘文是用來講故事的。好的的記敘文正如好的電視劇,情節精彩,故事性強,懸念重重,才能引人入勝。對于人物細節描寫,要善用寫作手法,寫人記事繪景,可正面描摹,以見真形;也可側面烘托,以顯神韻。通過多種寫作手法的穿插使用,即可使寫事件則場面活現,寫人物則栩栩如生。
初中語文記敘文寫作教學中,除了寫好作文除了要具備扎實的基本功,豐富的詞句積累之外,寫作的技巧也是非常重要的,古人常說的“文無定法有常法”就是這一道理。寫文章,尤其是好文章多是作者即興所致,并無什么特定模式,但文章作為一種人為的產品,它還是有規律可循的,特別是對于初涉寫作的學生來說,掌握一些寫作規律寫作技巧就顯得尤為重要。近幾年的中考試題所透露出來的信息顯示:多讀、善思會有利于學習和應試。比如,從1999年起,國家教委就倡導開展多讀書,讀好書的活動。2001年頒布的國家《語文課程標準》中更是列出了中學生課外閱讀的推薦書目。可見,開闊視野,豐富閱讀生活,會多方面受益。對于以上幾點記敘文寫作方法技巧探析,希望能給初涉寫作的鄉鎮學生或教語文的同行一點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