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聲艷
摘要:習近平總書記提出:“我們黨作為當今世界上最大的政黨,要體現出大黨的樣子”。大黨之所以“大”,其主要是規模大、數量多、體系大, 更體現在無形的視野大、格局大和境界大之中。在建黨百年這一關鍵的時間點,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這一內容深刻總結了黨百年奮斗的重大成就,和“十個堅持”的歷史經驗,深刻的向人民群眾詮釋了黨是什么、要干什么,也全面呈現了黨在發展道路上成功的密碼,樹立了一座具有歷史意義的豐碑。我們黨校要從“百年總結”會議當中感受所蘊含的理想信念和意志品質,讀懂這本“百年大黨”的精神書籍。
關鍵詞:十九屆六中全會;黨校;會議精神
在建黨百年的征程上,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全面召開,其現實意義影響極大,其中蘊含豐富的理論和思想的知識。十九屆六中全會緊緊圍繞百年黨史的偉大成就提出了一系列歷史的經驗,并且明確指出了重大政治成果,這也是黨領導人民不斷艱苦奮斗的科學的總結。我們黨校人應該以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為理念,與時俱進發展。基于此,本文從兩個角度展開闡述,貫徹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樹立黨校在宣講活動中的作用。
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的重大成就
百年征程:艱難路程催人奮進
在中國共產黨成立的百年歷史當中,中華兒女一次又一次的見證了民族從站起來到富起來這一偉大的征程,這也是我們中華民族值得炫耀的輝煌章節。作為一名新時代的中國公民,我們更應該以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的歷史征程作為激勵前進的精神,砥礪奮進,堅定不移的擁護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通過不斷的學習和探索來增強自身的“四個意識”,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通過學習來提升自己的政治素養以及思想道德。縱觀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的成就,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主導思想,結合我國的具體國情,創造出了一次又一次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飛躍和實踐的奇跡。
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群眾推翻了三座大山,這是這一時期取得革命勝利的重要標志。在此基礎上,新中國才正式成立,徹底結束了我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這一沉重且屈辱的歷史。中共七大確定了全黨的指導思想為毛澤東思想,這也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第一次創新。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面對西方國家的壓迫,中國共產黨人自力更生,憑借自己勤勞的雙手和無窮的智慧推動社會主義建設,實現了我國有史以來最為深刻的變革。自十八大以后,以習近平同志為主的中國共產黨建設了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馬克思主義原理,創新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十九屆六中全會上,又一次確立了習近平同志黨中央的核心地位,指出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位置,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第三次飛躍。在第二個百年的新征程上,黨和人民都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核心,創造出具有中國特色的新道路。
百年奮斗:總結歷史匯聚偉力
中國共產黨所取得的偉大成就和經驗,鑄造了我國幾千年歷史的宏偉史詩。縱觀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的精神要點,主要從三個需要到兩個確立,五條歷史意義到十條歷史經驗,三個偉大飛躍到四個必須進行了系統地闡述。這些都是我們黨和國家從弱到強,一步步走向勝利的必備法寶。我們需要深刻學習黨的百年奮斗精神,加快匯聚步入新時代的磅礴偉力。
中國共產黨的百年奮斗史,就是一部堅守初心、牢記使命的歷史。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群眾,在新民主主義革命階段,鑄造了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階段,完成了三大改造任務,確立了人民當家作主的核心地位,也為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的建立奠定扎實的基礎;在改革開放階段,思想得到解放,國家富強和人民幸福成為新的建設目標,并且樹立了實現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終極目標。自從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不斷地促進全面發展和共同富裕”,并且首次提出脫貧攻堅。在建黨百年來臨之際,脫貧攻堅戰取得絕對性勝利,這也是實現共同富裕最重要的一步。通過黨的百年奮斗歷史證明,只有得到人民群眾的支持,中國共產黨才能夠勇往直前。在新的趕考路上,黨要始終與人民群眾齊心合力,創造新的輝煌。
貫徹落實十九屆六中全會六大精神理念
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是黨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突破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征程的關鍵時刻所召開的具有歷史意義的會議。作為黨校,要深入的學習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理念,牢牢的把握精神實質,切實把工作擺進去,學習、探究、宣傳好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創新做好新時代的黨校工作,凝聚推動黨校事業的高質量發展。
志在千秋的偉大理想
十九屆六中全會當中指出,中國共產黨有著志在千秋的遠大理想。這份理想是堅定且自覺的,那就是將共產主義確立為最高的理想。新黨員入黨都要進行宣誓,而誓詞也是中國共產黨的初心。自從改革開放之后,我們黨提出了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這一理想。在十八大當中,習近平總書記又提出了一個與我們時代發展相關的中國夢,那就是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這也進一步的向我們展示了共產黨的“當代理想”正是因為有這樣一個又一個的偉大的理想,才使得我們國家和社會繁榮昌盛。在這一百年的建設道路上,因為有黨和國家的堅強領導,有無數壯士的無私犧牲,才取得了新民主主義的偉大勝利,完成了社會主體現代化的建設,使我們步入了具有中國特色的新時代。在第二個百年奮斗的趕考路上,作為黨校的教師要堅定四個自信,樹立遠大的理想信念,為社會發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群眾至上的博大情懷
《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當中強調,群眾是最大的政治。中國共產黨是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興的。在這百年的艱苦奮斗當中,我們黨從始至終都將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作為理想信念和踐行的方向。而最終的結果也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從最初的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到鄉村振興、脫貧攻堅,實現共同富裕,這成為了我們黨和國家的主要建設方向。十八大以后,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之下,開始了我國歷史上規模最大、覆蓋人口最多的脫貧攻堅戰,并且取得了絕對性勝利,讓困擾我們國家多年的難題得到有效解決。2019年年底,新冠疫情開始爆發,面對這突如其來的疫情,我們黨帶領全國人民進行了一次史無前例的抗疫大戰,在實踐面前黨接受了這場考試,并且詮釋了群眾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時代發展是出卷人,中國共產黨是答卷人,而人民群眾則是評卷人。我們要始終牢記一切為了人民群眾,一切依靠人民群眾,站在群眾的角度來解決一些工作和生活中棘手的問題,展現出群眾至上的博大的情懷。
理論創新的時代勇氣
中國共產黨的百年歷史就是一部具有理論創新的書籍。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屆六中全會當中強調,我們黨之所以可以經歷重重的考驗,其主要的核心就是勇于實踐和理論的創新,敢于打破條條框框的限制,這是一種時代的勇氣。一百周年以來,我們黨始終秉承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態度,堅定地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為引導中華民族站起來、強起來、富起來創新了眾多的理論成果。縱觀歷史長河,毛澤東思想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大地上第一次創造性運用與發展,也是我國理論第一次質的飛躍;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這些都是形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套體系,更是理論創新的成果展示;習近平總書記以馬克思主義為理論支持,就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體思想科學合理的回答了在這一背景下,我們應該堅持發展怎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該如何建設一個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這是最新的二十一世紀的馬克思主義,更是一個新的飛躍。實踐是永無止境的,理論創新同樣如此。我們要具有時代勇氣,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來行之有效的推動工作。
勇往直前的力量斗爭
十九屆六中全會指出,敢于斗爭、敢于勝利,這是我們黨不可戰勝的強大力量。在這一百年的歷史當中,沒有斗爭就不會有當下的生活。從中國共產黨成立,到實施改革開放,建設新時代的中國,這些都是在一次又一次的斗爭當中發展和壯大的。回顧一百周年,黨領導的中華人民創造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社會主義建設、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等一系列偉大的成就。《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當中以黨的十八大和國家所取得的歷史成就進行了高度的概括,其中強調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如何一步步建設起來的。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再到如今的強起來,這是一個偉大的飛躍。“兩個確立”是十九屆六中全會當中一個重大的政治論斷,也是自從十八大以來最為重要的政治成果。放眼未來,民族復興這一目標并不是輕松就可以實現的,而是需要我們緊跟黨的步伐,敢于斗爭、勇于堅持,為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勇往直前。
穿越時空的偉大精神
習近平總書記說到,我們黨之所以能夠經歷這么多的磨難仍生生不息,就是依靠著革命路上敢于拼命的偉大精神。在中國共產黨的百年奮斗經歷當中,涌現出了一個又一個值得我們敬佩的革命烈士、英雄人物以及先進的模范。而這些英雄模范身上所呈現的,是一個個偉大的精神。比如: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等,這是屬于我們中國共產黨人獨特的時空精神。在這些偉大的精神中,我們不能忘記斷腸明志的陳樹湘,不能忘記在犧牲時胃里滿是枯草和樹皮的楊靖宇……正是這些發生在中國共產黨人身上的感天動地的故事,才激起了我們國家必須要強大的精神力量。從紅船開始,我們黨就是在困境當中不斷的發展和壯大的,成立之初中共黨員僅僅只有50多名,而現在,我們可以驕傲的說有9500多萬名黨員,這是一支具有全球影響力的世界第一大執政黨。作為我們這一輩人,就要學習這些先輩和英雄模范的精神,以此來激勵自己積極向上的工作,用點滴的行動在創造自己的價值,呈現出屬于時代的業績。
海納百川的宏大格局
中國共產黨的任務不僅僅是為人民群眾謀幸福,更是促進人類進步的執政黨。不僅關注人民群眾的幸福,也具備海納百川的宏大格局。十九屆六中全會將“堅持胸懷天下”作為黨和國家發展的歷史經驗,寫進了《決議》當中,這也側面的體現出了黨和國家所承擔的歷史責任。自從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各個場所都不斷地強調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并且呼吁國際上從社交關系、安全格局、生態建設等多個方面來一同努力,創造一個開放性的世界。在中國共產黨的引導下,我國積極推進“一帶一路”建設,支持全球開展抗疫工作,這些皆是為了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在未來的發展道路上,我們黨和國家要以海納百川的宏大格局約束自己,高舉合作共贏、時代發展的旗幟,與世界上各個國家的人民一同,積極的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從而創造一個更加美好的世界。而要我們黨校也要以海納百川的精神格局要求自己,樹立一個積極向上的黨校雄風。
新征程背景下黨校宣傳學習全會精神方法
黨校是培訓黨員干部思想的主要場所,更是黨員干部進行理論真諦研究的場所。因此,黨校必須要在學習、宣傳、落實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這一層面上處于領先位置,做好黨校的表率作用。第一,要階段性的學深悟透。除了要組織黨員干部進行階段性的學習和深入性的探索,還要通過多種多樣的活動方式來吃透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如開展座談會、研討會等等,讓黨員干部都可以把握十九屆六中全會的精髓所在,能夠形成一個持續性的學習和精神滲透;第二,要突出主責主業。將貫徹落實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理念滲透到黨校學習的全過程中,其重點可以體現在黨校班次的設置、課程內容的創新以及教學過程的培訓等等,盡可能的做到可以知行合一,將學習的理論文化知識運用起來;第三,要滲透性宣傳宣講。黨校應該迅速的組建自身的師資隊伍和宣講的團體,針對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開展廣泛的專題培訓和宣講的活動,讓會議的精神能夠走到課堂當中,深入到基層,這樣才能夠保證群眾所關注的問題得以解決。
結語
歷史的實踐已經證明,中國共產黨承擔起國家建設的大任,全面推動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作為黨校的一份子,要認真貫徹學習十九屆六中全會所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領悟其中精神理念,引導帶動廣大的黨校教師努力學習全會精神,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做出應有的貢獻。
參考文獻:
[1]朱文東. 以偉大建黨精神凝心鑄魂 推動黨校事業高質量發展[J].? 理論與當代. 2021(04)
[2]齊賀偉,陳陽. 黨校干部教育事業新起航新發展新成就新征程[J].? 經濟師. 2021(12)
[3]全區黨校系統教研咨宣一體推進黨史學習教育見實效[J].?? 當代廣西. 2021(22)
[4]李明堂. 踐行“五個紅色”要求 推動黨校事業高質量發展[J].? 理論與當代. 2021(05)
[5]全面提升辦學治校水平 奮力開創黨校事業新局面[J].?? 中共太原市委黨校學報.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