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銀河
(福建天澤工程咨詢有限公司,福州 350005)
近年來,新能源汽車得到國家政策的重大支持,電池作為新能源汽車的核心部件,鋰電新能源產業呈跨越式發展[1]。“十三五”期間,寧德努力培育發展新能源鋰電池千億產業集群,建設了幾個大型鋰離子電池生產基地,大力提升了電池產能,目前已成為全球最大的聚合物鋰離子電池生產基地。該類項目具有占地面積大,擾動范圍廣,施工期人為水土流失嚴重,呈點狀分布的特點,對項目區周邊環境造成一定的水土流失影響。水土保持措施的實施可以有效防治施工期水土流失,布設是否因地制宜,配置是否合理可行,關系到水土保持措施的防治效果。文章以寧德時代湖西鋰離子電池擴建項目為例,介紹了項目及項目區概況,分析了項目產生的水土流失特點,詳細介紹了各防治分區的水土保持措施配置情況,可為同類項目提供參考和借鑒。
寧德時代湖西鋰離子電池擴建項目位于東僑經濟技術開發區104國道以東,奉御塘路以北,工業路以西,衢寧鐵路南北兩側。項目規劃建設鋰離子電池生產廠房及配套建筑設施,總建筑面積588210.49m2,計容建筑面積803334.26m2,不計容建筑面積13216.28m2,容積率2.89,建筑占地面積292098.81m2,建筑系數53%,綠地面積57089.39m2,綠地率10.36%。項目由南區和北區兩部分組成,南區主要建設廠房、M&P模組車間、原料倉、設施房、污水處理站、NMP泵房及罐區、電解液車間、化學品倉、廢棄物倉、FE加工區、連廊、停車棚、焚燒塔、污水處理池、浸泡池、食堂、門衛等建構筑物;北區主要建設廠房、M&P模組車間、噴涂車間、成品倉、電解液車間、化學品倉、甲類倉、危廢倉、卡板回收、設施房、廢棄物倉、NMP罐區、FE加工區、管理用房、連廊、停車棚、焚燒塔、浸泡池、食堂、宿舍、門衛等建構筑物。
項目總征占地面積55.1150hm2,均為永久占地,占地類型為工業用地。臨時占地面積2.74hm2,均位于用地紅線范圍內,不重復計列面積。項目土石方挖填總量為19.43萬m3,其中挖方為8.31萬m3,填方為11.12萬m3,借方為2.81萬m3,無余(棄)方。建設單位與當地政府簽訂的土地出讓合同,合同中明確規定項目用地為當地政府完成“三通一平”后提交的凈地,不涉及施工前的場地平整,無可剝離的表土。項目計劃總工期為31個月,2019年10月開工,計劃于2022年4月底完工。
項目區地貌類型為山前沖洪積小平原,氣候類型為中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多年平均氣溫19℃,≥10℃積溫6966℃,年蒸發量1166.2mm,年降水量1830mm,無霜期300d,年平均風速2.3m/s,主導風向為東南風向,一年中≥8級大風平均5.2d,多年平均濕度80%。土壤類型為素填土,植被類型為中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帶。水土流失類型為以水力侵蝕為主的南方紅壤區,項目區容許土壤流失量為500t/(km2·a)。
項目建設規模大,占地面積相較其他城建工程也多,導致施工擾動范圍較廣。項目選址一般位于城區周邊,通常采用封閉施工,場地四周布設彩鋼板臨時圍擋,將擾動范圍嚴格控制在紅線范圍內,水土流失呈點狀分布。
施工期間,水土流失主要發生在建(構)筑物基礎施工、管溝開挖及土方臨時堆放、綠化覆土等施工環節;擾動場地被建(構)筑物、地面硬化及植被覆蓋后,水土流失將逐步減少;運行期間可能比原生水土流失還小。因此,工程水土流失主要發生在施工期。
根據項目布局、施工擾動特點、建設時序、水土流失影響等進行分區,本項目防治分區劃分為南區、北區、施工生產生活區和臨時堆土場[2]。
防治措施體系是水土保持方案的核心,項目水土保持措施體系詳見圖1。

圖1 水土保持措施體系框圖
4.3.1 南區
為了避免施工車輛的輪胎攜帶泥土,對周邊市政道路造成影響,施工前,在南區的施工車輛出入口設置混凝土洗車池,對駛出施工現場的車輛輪胎進行沖洗。施工期間,為有效排導場地內地表匯水,避免造成地表漫流,沿場內道路布設土質臨時排水溝,末端設置土質臨時沉沙池,經沉沙后外排至河墘溪;遇降雨時,裸露場地采用密目網進行臨時覆蓋。施工后期,沿場內道路布設HDPE雨水管網,收集雨水后排至河墘溪。施工結束后,擬綠化場地先進行綠化覆土和土地整治,然后在建筑物周圍及道路兩側滿鋪草皮進行綠化。
4.3.2 北區
為了避免施工車輛的輪胎攜帶泥土,對周邊市政道路造成影響,施工前,在南區的施工車輛出入口設置混凝土洗車池,對駛出施工現場的車輛輪胎進行沖洗。施工期間,為有效排導場內地表匯水,避免造成地表漫流,沿場內道路布設土質臨時排水溝,末端設置土質臨時沉沙池,經沉沙后外排至三樂溪和工業路的市政雨水管網;遇降雨時,裸露場地采用密目網進行臨時覆蓋。施工后期,沿場內道路布設HDPE雨水管網,收集雨水后排至三樂溪和工業路的市政雨水管網。施工結束后,綠化場地進行綠化覆土和土地整治,在廠房區的建筑物周圍及道路兩側滿鋪草皮進行綠化,在宿舍區的建筑物周圍及道路兩側按照園林綠化標準,種植喬灌草進行景觀綠化。
4.3.3 施工生產生活區
施工期間,為了排導施工生產生活區場內匯水,避免造成地表漫流,保證排水暢通,根據實際地形情況,在施工生產生活區四周布設土質臨時排水溝,在臨時排水溝出水口布設土質臨時沉沙池,經沉沙后外排。施工結束后,根據所占用場地的后期規劃用途,經整治后用于后期建設。
4.3.4 臨時堆土場
臨時堆土場主要臨時堆放工程開挖土方,平均堆高控制在3m內。由于堆土時間短,堆土坡腳設置編織袋裝土擋墻進行臨時攔擋,保證堆土穩定;堆土表面采用密目網進行臨時覆蓋,減少裸露面。
閩東鋰電新能源項目建設過程中,具有占地面積大,擾動范圍廣,施工期人為水土流失嚴重,呈點狀分布的特點,會對項目區周邊生態環境造成一定的影響。項目建設應合理配置水土保持措施,分區布設,“工程、植物和臨時措施”三者有機結合,構建防治措施體系。水土保持措施得到實施后,可以起到有效控制施工期水土流失,最大限度減少因項目建設對周邊環境造成水土流失影響,保護和改善項目周邊的生態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