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制度很重要,但企業是變化的,因此制度也是變化的,最終的問題都會回到人的身上。
在我以往的管理經驗中,人的因素永遠是拿出來單獨看待的。相比制度、結構、系統,人是最至高無上的。因為人本身有張力,這個張力可以為零,也可以為十。人只有在正確的團隊、正確的領導下,才能成為企業中有巨大潛力的因素,能在不同環境中發揮自己的作用,從而克服困難,即使在沙漠中,人也可以造出綠洲。
同樣,在大企業中,制度的存在也是相當重要的。講制度需要先講體系,我們公司有黨建和干部體系、紀檢和審計體系、研發體系、成本銷售資金管理體系等。這些體系往往講究管理流程,而流程中最重要的是找到一個控制點,找到這個點也就找到了抓手,也就形成了管理制度。
制度加總在一起是一個系統,系統更重要。如果只說人力制度重要,那離開了現金流管理也不行。要是說研發科技創新制度重要,那沒有了人的成果轉化能力也不行。特別是具有規模的企業,里面有各種因素,把各種因素放在一起,把關聯關系找出來就是系統。在企業里,戰略體系很重要。戰略需要放到一個系統里面,像每天上班生產一樣用日常化的流程來做,每三個月、半年、一年進行評估。例如,業績好不好需要將行業賽道、競爭策略、同業規模、企業競爭力這些因素定期地、仔細地回顧一下,這就形成一個很重要的系統。
同樣,人的管理也需要體系,我們的人力資源系統每年都會做回顧,回顧之后每年會優化大概5%左右的人員,因為這些人員的績效可能比較靠后,而這個調整就是制度形成的系統邏輯。所以,如果讓我來說工作中遇到最多的兩個系統,那就是戰略體系和人力體系。
盡管制度很重要,但企業是變化的,因此制度也是變化的,最終的問題都會回到人的身上。制度是把過去的經驗濃縮為一個基本的路徑,比如說做研發,什么流程、什么人參與、什么制度、什么轉化用什么時間,一個大體的流程確定后,就會形成規則和文化。如果規則和文化需要根據實際市場情況做獨立的、客觀的、實時的判斷,就無法離開人這個因素。
管理學把人形容成一個機械性的人力體系,以此來管理人力成本,但管理學不怎么講怎么選人,去選什么樣的人,這是我們需要探索的,而且會面臨很多問題。用人的規則是什么,這個很難說。我覺得企業家得有“人感”,比如說摸東西有手感、學語言有語感、打球有球感,所以看一個人,也會有一種感覺。你可以把對人的感覺具體放到一些指標上進行打分。
從我這些年的管理感受來看,選人看的主要的特質包括激情、思考、領導力、創新和善良。
人是有個性的,大家都不一樣,每個人的器官、血液都不一樣,有激情的人就像一團火,他有目標、理想、追求,執著,肯吃苦不怕困難,很自信樂觀,不計較個人的得失。所以激情是一個態度指標。除了激情,人還要學習思考。如果一個人知道的比你多,那說明他思考得很深。如果一個人老來聽你說,什么都不知道,那這個人就不行。我在公司經常講,一旦我知道得比你們多,那這個團隊就出現問題了。
我特別強調的特質是善良。我觀察發現,那些對人好、很善良、自我要求比較高的人,在公司里面待兩年以后,可能不需要做什么決策,業務就會好起來,公司就會好起來。這里強調的善良是指對內、對自己要求比較嚴格,對外、對社會有很多的愛,我把它叫作“自我高尚和對人善良”。一個非常善良的人,你不管遇到什么困難他不會傷害你,他會理解你。幾年以后,他會把公司里面團結得很好。人性里有很多善良的因素,這需要相互激發,這樣的人才有領導力。
(編輯 周靜 charm1121@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