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沒有數字化之前,每個企業家都關心三個問題:如何降低成本?如何提高效益?如何改善經營?我接觸了很多企業家,他們的做法是通過大量的報表、數據分析不斷加強企業的管理和培訓,在市場和營銷端用創新方法不斷贏得客戶,一般企業都是這么開展工作的。
在2020年之前,全球已經啟動一輪數字經濟的熱潮。疫情暴發之后,數字化變得更容易被人們接受、更加凸顯它的價值。數字化在企業的管理提效、員工效率、組織溫度、組織文化、客戶獲得、客戶關系的維持等方面都能提供幫助,能給整個產供銷研各個環節帶來新變化。數字化對每個企業家來說都是一門必修課。每家企業,無論是創業期、戰略轉型期,還是在新環境下,在應對變革作出調整的時候,數字化是應該考慮的一個方法論。我們周圍的上下游企業都在使用數字化的方式開展業務、開展工作。
企業數字化轉型在IT(Information Technology)時代和DT(Data technology)時代是有所區別的。IT時代是以流程為中心,把一個確定的過程用信息系統進行固化,從而減少犯錯,因為每個流程都是經驗的積累。有了這個以后,企業的經營管理會更加規范,犯錯機會就少,風險就低,這是IT時代數字化對企業經營的幫助,也能夠為企業降本提效,改善經營質量,帶來高質量增長。
DT時代的特點不是以流程為中心,不是以控制為中心,更多的是以數據為中心,通過激活數據的力量來幫助激活組織,激發員工的創造力,然后帶來組織流程的創新。它是以變革為中心的,所以數據是一個非常好的生產資料。有了數據,我們可以創造出更多以前沒有的或者以前不夠優化的東西。總體來說,DT時代以數據為中心,它推動的是數字化的創新組織。
企業的數字化轉型已是必然趨勢,它是一把手的工程。在IT時代,企業進行信息化的改變,更多是落地一個已經存在的流程,或者已經存在的一套工作機制。但在DT時代,企業數字化轉型的特點發生了改變,不再是固化原有的流程,它其實是在落地管理者“一號位”的思想,它并沒有成型的流程或者機制,或者這個流程或機制目前還不存在,可能需要你去變革。一把手的思想跟數字化的思維模式,其實是數字化轉型的起點,所以要么就是一把手親自搞,要么就是一把手的思維模式能夠影響到非常關鍵的人,由他來代理進行企業的數字化轉型。無論對哪種類型的企業,戰略肯定是一把手的工程,數字化戰略又是這個年代最重要的戰略。
從IT到DT時代,企業管理也在發生變化。比如,在IT時代的招聘環節,企業用Excel / Word管理簡歷。在DT時代,企業不但能夠管理簡歷,而且能夠做很多進一步的數據加工分析。像面試員工這件事,在IT時代,企業對應聘者的考察都是從最初見面開始,但在DT時代,通過數據的流通,這個員工的所有履歷都能查到。面試結果也不會像以前那樣固化在系統里,而會進入到這個人的數字化的檔案,什么時候需要都能查看。
在晉升的環節,企業會用到不同的方式,有些企業采取推薦制度,有些采用面試官制,有些采用第三方企業的調查制,采用這些方法得出來的評價大多是主觀因素加客觀因素的綜合考量。但企業進行數字化變革之后,員工有了數字化的檔案,這個人以前有什么樣的業績,有哪些評價,在數字化檔案里都有據可循,它可以為員工晉升增加更多的客觀評判。也就是說,數字化可能讓管理從純感性變成理性,科學的管理方法應當是感性和理性的綜合。
明茨伯格說過企業管理有12個終極難題,包括戰略怎么落地、目標怎么跟蹤、目標怎么拆解、決策到底怎么做等。怎么評估一個人和評估一件事情,是每個管理者永遠會面對但是不容易解決的難題。現在,通過數字技術的加持,這些管理難題也有了一些破解之道。
(編輯 周靜 charm1121@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