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數字主婦的情感再生產

2022-04-12 00:00:00李之易

[摘要] 以往的研究在對數字勞動進行分析時更多關注剩余價值生產的具體過程,而其中勞動者的情感所發揮的重要作用,以及情感再生產的具體方式卻未能得到很好的呈現。本研究通過引入“數字主婦”作為概念工具,重點分析寶媽微商從業者的朋友圈營銷實踐。研究發現,資本通過以下三種方式促進勞動者的情感再生產:通過勞動與社交活動之間的模糊性進行情感吸納,通過團隊化勞動推動情感生成,通過聯結社會性別意識形態進行情感詢喚。情感體驗作為一種使用價值被勞動者消費,進一步掩蓋了不穩定的勞動狀態中資本對剩余價值的壓榨。同時,情感作用于勞動者的主體建構,加重了育兒期女性對工作—家庭不平衡的焦慮,又在一定程度上為女性開辟新的行動空間提供了可能性。本研究通過對數字背景下勞動者情感再生產方式的考察,將資本邏輯、勞動者主體與階層、性別等社會文化結構之間的勾連與張力帶入對平臺數字勞動者勞動參與的分析之中。

[關鍵詞] 電商創業" 數字勞動" 數字主婦" 情感再生產

[中圖分類號] C976.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8-7672(2022)02-0001-15

一、 緒論

隨著中國社會的進一步轉型和信息技術的發展,網絡社會規模急劇擴大。網民在自主生成內容和參與式互動方面展現出巨大的熱情與創造性是Web2.0時代的重要標志。與全民性的參與分享互為因果的是網絡社交平臺的不斷商業化。近年來,社交平臺在創造新的經濟增長點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疫情之下,以微商、短視頻、直播等為代表的社交平臺電商不僅助力拉動內需,也為勞動者群體帶來了新的就業機會。同時,其商業模式背后新的勞動方式與勞資關系也引起了海內外學者的普遍關注。

21世紀初期,為分析信息技術對生產勞動的影響,“產消者”⑥“數字勞動” ⑦⑧等術語應運而生,大大開拓了研究者的理論視野。有關研究指出,網絡平臺中用戶的社交休閑實踐為平臺創造了剩余價值,但其與工廠中的生產勞動之間存在較大的區別,平臺的運行離不開用戶基于多重目的的自發性參與,而情感體驗在此過程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⑨⑩??近年來,社交平臺的商業化,進一步將用戶群體分化為內容生產者與觀看者。有關研究大多運用情感勞動框架,關注內容生產者(如主播)如何通過勞動調動觀看者情感,進而轉化為消費。??而作為勞動參與的重要原動力,勞動者本身的情感的再生產過程卻逐漸隱沒在勞動過程中的情感管理之下,未能得到進一步的分析。

為突破這一局限,本研究引入凱莉·賈勒特(Kylie Jarrett)的“數字主婦”(digital housewife)概念。①②受到數字勞動、情感勞動與女性主義研究的啟發,賈勒特通過對馬克思主義女性主義有關家務勞動理論的創造性運用,為我們提供了一條將勞動者自身的情感體驗與勞動過程中的價值生產置于同一框架中進行分析的新路徑。在實證部分,本文聚焦于社交平臺與商業資本相結合之產物——微商——中的數字勞動。據統計,2017年全國微商從業者近3000萬人,其中女性占比超過70%,全職寶媽微商約占從業者總人數的三成,顯示出鮮明的性別化特征。③然而,正如后文所指出的,社交電商所具有的靈活性也意味著密集的勞動與不穩定的收入。是什么吸引了寶媽群體的大量參與?本文以數字主婦為概念工具,從微商從業者發朋友圈這一實踐出發,關注社交平臺經濟自身的特點,就作為基礎設施的勞動者情感體驗的再生產方式及其后果展開討論。

二、 理論框架

(一) 數字勞動中的情感

隨著線上社交平臺的普及,網絡參與式文化興起,用戶在上網過程中創造的內容、流量與數據為平臺帶來了巨大的經濟價值。以馬克思勞動價值理論為基礎,傳播政治經濟學領域將用戶在上網社交與休閑過程中創造剩余價值的實踐稱為“數字勞動”?!皵底謩趧印备拍钫厥贾跏艿搅俗灾沃髁x馬克思主義學者有關非物質勞動論述的影響。④⑤蒂齊亞納·泰拉諾瓦(Tiziana Terranova)最先將數字勞動定義為互聯網上的非物質勞動,并強調勞動的情感特質,即“自愿的和無酬的,享受的和被剝削的”。⑹其后,克里斯蒂安·??怂梗–hristian Fuchs)通過對馬克思勞動價值理論的重新梳理與再建構,進一步闡明了網民作為產消者貢獻剩余價值的兩條路徑:一是在平臺上發布的內容及產生的用戶數據被資本無償占有并被商業化;二是作為廣告受眾在網絡中付出勞動時間。⑦⑧對數字勞動生產屬性的強調使得運用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進行分析具備了合理性。同時,??怂乖谄渲髦幸埠粲蹶P注數字勞動作為關乎社交、文化、信息、媒介的勞動的特殊性⑨,即其帶來的情感體驗。國內有關網民數字勞動的社會功能的既存研究主要以社交平臺用戶訛和游戲玩家等群體為對象,探討了參與和分享帶來的滿足、自我認同、連帶感等情感對維持個人的心理與情緒健康、增進網絡社區中的凝聚力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本研究還發現,這些也是用戶持續參與的原動力。

如上所述,隨著社交經濟的興起,新的資本通過平臺介入用戶群體,將其進一步分化為內容生產者與觀看者。在資本的引導下,內容生產者通過調動觀看者情感,并轉化為消費實踐獲得收入,在生產內容數據的同時,也為資本創造了直接的利潤。國內對此類勞動的論述集中于近年處于爆發性增長的主播群體,文獻以情感勞動為主要框架,從兩個視角關注勞(主播)—資(平臺/公會)—客(粉絲)三者關系中主播勞動過程中的不同側面。其一是關注勞動者與顧客之間的情感互動方式。比如涂永前、熊赟指出,女主播以符號化的身體和商品化的情感吸引觀看者并激發粉絲的情感制造,最終促進粉絲的消費。訛其二是關注勞動過程中對勞動者情感的管理方式。比如張一璇指出,在平臺的薪資制度、競爭制度、彈性用工模式的作用下,勞動者“自主地”塑造商品化的“人設”以迎合觀眾的消費需求,并在平臺勞動空間之外進一步開辟出“第二層勞動空間”進行隱蔽的情感勞動。

情感勞動框架對勞動過程的關注揭示了社交經濟中資本對勞動者情感的收編與控制,但同時也導致了通常被置于勞動過程之外的勞動者自身的情感再生產過程未能得到進一步的分析。數字勞動相關文獻已經向我們表明,勞動者在勞動中獲得的認同、夢想、連帶感等情感體驗既具有社會功能,同時也對持續的勞動參與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成了經濟結構中不可或缺的構件之一。因此,對勞動者情感再生產方式的探討,將是對社交平臺勞動相關研究的有益補充。而這也要求將與勞動相關的經濟生產和情感生產兩個維度結合到同一個分析框架之中。

(二) 數字主婦:一個社會主義女性主義的分析框架

如上文所述,馬克思主義理論方法在分析數字勞動方面已有了較多應用,而學者凱莉·賈勒特指出,由于數字勞動與家務勞動在形式上有高度的相似性,應更多地將社會主義女性主義對家務勞動與市場經濟的相互關系的見解納入分析當中。無酬的家務勞動通過大大降低再生產成本,對維系市場經濟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時,家務勞動者的經驗顯然與有組織的工業勞動者有所不同,個體的生命歷程與豐富的社會意義是其原動力,“其社會功能不能完全被資本邏輯收編”。

經濟與情感的辯證關系同樣深植于數字勞動之中,賈勒特提出“數字主婦”這一概念,嘗試對照家務勞動與生產勞動的關系來理解勞動者情感在數字勞動領域中發揮的重要作用。需注意的是,此處的主婦一詞并非指相關勞動完全由女性個體所承擔,而是指數字勞動中所涉及的具有情感生產特性的、歷史上通常被視為“女性的工作”(women’s work)。具體而言,賈勒特對利奧波蒂納·福爾圖納迪(Leopoldina Fortunati)的家務勞動經濟模型進行了借鑒。福爾圖納迪認為,家務勞動并沒有直接產生經濟效益。勞動力生產剩余價值的過程涉及兩個不同的階段(如圖1所示):一是最受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關注的勞動過程階段,即勞動力以勞動時間的形式被商品化;二是勞動者的身體、精神與情感的再生產 。在這個“兩步走”的過程中,勞動者的勞動力通過消費家務勞動者生產的使用價值來實現。這一模型幫助我們區分了生產性勞動與再生產勞動,后者一方面維持了勞動者的勞動參與,另一方面又因其與資本的間接關系得以在資本循環的過程中部分保持其社會意義。

正如下文所述,作為數字勞動的主要特征,生產與再生產在空間與時間兩個方面的界限逐漸模糊,部分再生產勞動被吸納進勞動過程,并不一定直接創造剩余價值,卻對維持勞動參與起到了重要作用。通過數字主婦這一框架,勞動者的情感再生產得以重新被討論,為本文分析寶媽微商的朋友圈營銷實踐提供了概念工具。本文則通過對社交電商勞動者多樣化的情感再生產方式及其后果進行考察,將這一過程中資本邏輯、社會文化結構與勞動者主體之間的互動與張力帶入對微商、短視頻、直播等勞動的分析之中,以期擴展現有社交平臺經濟勞動過程研究的邊界。

三、 研究對象與研究方法

(一) 微商的運作模式與寶媽微商

微商通常是指從業者通過社交平臺向關注者進行商品銷售的線上商業形式。微商在發展之初,主要是個體從業者通過QQ、微博、微信等發布廣告,進行批發、零售與代購。2014年之后,一種組織化的招代理模式開始成為主流。其特點是代理之間金字塔式的層級關系,代理按照進貨數量進行分級。組織化微商從業者的收入不僅來自其銷售額,也同其下級代理的進貨量相關聯。同時,隨著社交平臺的差異化發展及用戶閉環的建立,作為即時通信類App中日活躍用戶數量最高,并自帶收付款功能的微信,成為組織化微商運營的主要平臺。

作為社交平臺與商業資本相結合的產物,組織化微商的勞動配置形式具有Web2.0時代“眾包”(crowdsourcing)訛經濟的特征:通過微信平臺,商家招募從業者并發放銷售及招代理任務,從業者通過完成任務獲取一部分利潤。這一勞動配置同時表現出鮮明的性別化特質。女性常被視為更具有社交與溝通技巧,也更善于組織消費,因此未就業或未充分就業的年輕寶媽們作為資本迫切需要的人力資源,成為微商營銷活動的主要目標。如前文所述,全國微商從業者中的女性特別是寶媽群體占比較高。本文則將進一步著眼于進城務工女性群體。由于女性在就業市場中的邊緣化地位以及公共育兒支持體系的缺乏,她們在生育前后往往面臨不得不辭職或被停薪的窘境。此時,從業門檻較低的電商成了一種就業替代或補充選項。

“在家都能做”“不耽誤照顧孩子”“隨時隨地,都有進賬”,是微商公司面向寶媽進行招募活動時強調的 “優勢”。但就筆者的訪談與參與觀察來看,其后卻掩藏著密集的勞動。正如一位訪談對象所說:“閑,說明她沒有在賺錢。真正賺錢的微商每天都忙得飛起來。”(訪談對象ZX,20170606)另一位訪談對象向筆者描述了自己的這份“工作”。

早上睜開眼,我先拿手機看看有沒有人問(商品),刷一下群里(代理群)的消息,朋友圈有沒有回復。然后我就開始發圈,白天至少發三條吧……主要是來咨詢的,要接單,賣出去的貨也要跟蹤售后……早餐要拖到中午。下午我寫單子(快遞單)……同城的方便的時候就我自己送去。晚上忙,越晚越忙,自己一天內賣出去的要記錄,下面的代理出貨怎么樣,要不要補貨,還要給他們開會。大群里交流,搞活動,也不是說強制,自己要多聽聽別人的經驗……晚上我就盡量發圈,咨詢也會多一點兒,人們現在都習慣躺床上刷朋友圈……一般都是一兩點才睡。(訪談對象MXM,20150827)

從中可以得知,一名普通微商代理在從進貨到出貨的過程中至少承擔著廣告推廣、銷售、售前售后客服、驗貨發貨等一系列工作,并且不定期參加商家或上級代理舉辦的線上線下“交流會”“產品評鑒會”。而一名高階代理則還需要花時間管理自己的下級團隊,培訓成員,參與策劃活動。我們必須認識到,這些密集的勞動為資本創造了剩余價值,但多數是在從業者無底薪,且無社會保險的情況下進行的。誠然存在收入頗豐的例子,但做微商帶來的收入往往具有較大的不穩定性。

(二) 研究方法

本文所使用的定性研究資料主要來源于筆者在浙江省義烏市所做的田野調研。義烏市作為世界小商品之城,在Web2.0時代一直緊抓時機促進零售業轉型,成為國內數一數二的電商基地。這種活躍的電商氛圍對市內的勞動者就業產生了一定影響。2014年后,隨著微商在國內的迅猛發展,義烏市內開始出現了專門開發運營微商產品的電商公司,此后市內的外來打工女性群體中出現了“婚前打工賺錢,婚后拿存款做微商”(訪談對象LYY,20150609)的就業模式。筆者在2014年到2019年間對義烏市內的22位打工階層寶媽微商進行了跟蹤調研,她們均是組織化微商的從業者,其中19位訪談對象曾以全職寶媽的身份從事微商,3位則將微商作為兼職。一度月收入過萬者有5人,作為高階代理,她們都在微商中投入了大量的資金與時間。其他訪談者中,選擇只在家務閑暇時利用少量資金進貨的底層代理大多收入微薄甚或毫無收入。除了與每位訪談對象完成1~4次深度訪談外,筆者還通過微信與她們建立了聯系,對她們的朋友圈進行了長期的觀察。2015年6—8月,筆者以下級代理身份加入了一位訪談對象所在的微商團隊,在近兩個月的參與式觀察中對團隊的人員構成、代理的組織與管理形式以及日常運營中的各個環節做了詳細的記錄。22位訪談對象的經歷具備一定的典型性,可以在大部分打工階層寶媽微商的經歷中得到印證。

四、 寶媽微商的情感再生產:經濟價值及社會意義的循環

作為植根于社交平臺的商業模式,微信的平臺設計和用戶使用習慣影響了微商的勞動方式。從業者與客戶互相加為“好友”,通過“聊天”功能進行溝通,發布“朋友圈”分享動態。與此同時,組織化微商中上下級代理之間的合作關系也要求勞動者不僅要面對客戶完成銷售工作,還要參與到年會、分享會等代理團隊的交流活動中。一系列線上線下的實踐既是勞動的重要環節,又是一種社交活動。休閑社交與勞動之間的界限變得模糊,勞動者個體體驗到的情感因此與經濟生產勾連在一起。

本研究重點討論的朋友圈營銷實踐便反映了這種模糊,從業者在朋友圈發布產品信息是微商最具標志性的宣傳方式。但在廣告之外,從業者也通過分享個人生活動態打造“人設”,吸引客戶與意向代理的關注。通過數字主婦理論引入福爾圖納迪的家務勞動分析框架,本研究將微商代理們的勞動力商品化過程分為兩個階段。其一是勞動力——包括擔任客服、發貨打包等一般意義上的物質勞動,以及通過微信進行社交、生產內容等數字勞動的人員——被轉化為剩余價值的過程。其二是勞動力需要消費使用價值來進行再生產。在發朋友圈這一實踐中,這種使用價值體現為從業者個體豐富的情感體驗。正是由于存在情感,微商代理才具備了持續在朋友圈中發布內容、參與微商勞動的能力與愿望。而勞動者情感則在做微商的勞動過程內外以吸納、生成與詢喚等多種方式不斷進行流通與再生產。

(一) 情感吸納:個人生活的商業化

本文22位訪談對象發朋友圈的頻次并不相同,既有人認為“一天一兩條吧,發太多別人會拉黑你”(訪談對象HHJ,20180303),也有人“平時一天七八條,搞活動的時候經常刷屏”(訪談對象LN,20191107),其中有14位表示自己每天至少發三條。寶媽微商的朋友圈內容大致分為兩類,即廣告與生活動態。但微商廣告與從業者的個人生活動態之間的界限是模糊的,比如筆者的一位訪談對象發布了這樣一條信息:

微商不是一筆生意,而是讓女人真正脫離精神貧窮和寂寞的一種媒介,她讓脫離社會的寶媽,用手機就能認識天南海北的人,毫無隔閡!現在做微商就是我98%的生活,醒了第一眼就是看我的群。我的姐妹們朝夕相處,再也不會感覺到寂寞、空虛……就當給自己找了一群朋友。(訪談對象MYX朋友圈,20170402)

以上內容中雖然并未提及微商商品,但依然起到了吸引意向代理的宣傳作用。它反映了發朋友圈這一實踐中所包含的生產關系,即微商代理在無酬或低酬的情況下,通過朋友圈為商家進行商品廣告或人員招募的宣傳。此外,并非只有發布明確提及微商或商品品牌的朋友圈才為商家創造經濟價值,將廣告以社交信息的形式發布也正是微商的一種宣傳策略。筆者在參加微商培訓時便被告知:

不要只發廣告,沒人想看一個全是廣告的朋友圈……少一些復制粘貼,多發一些和家人的互動,或者一些生活里的小感悟,今天讀的書,做的美味的飯菜,附上產品的美照,讓顧客看到你,自然而然地記住我們的產品。(微商培訓課程記錄,20150815)

朋友圈原本作為社交平臺,記錄并展示用戶的個人生活體驗,并通過評論、點贊等方式進行社交互動。朋友圈的呈現方式在時間軸上具有連續性,點擊進入用戶個人主頁便能看到用戶發布的信息是按照時間順序依次排列的。一條信息并非是孤立的,而是需要在前后內容的語境中被解讀。廣告與個人生活動態之間的這種關聯性,使得微商代理發布的內容就算不直接提到商品,也仍然成了品牌宣傳的一部分。本文將朋友圈中微商個人生活的商業化稱為情感吸納,指經由數字化過程,將原生于生活體驗中的情感納入具有交換價值的網絡內容中。比如訪談對象在母親節發布的朋友圈寫道:

這輩子屬于自己的第一個母親節,我看著寶貝熟睡的臉蛋,想到從懷孕到生產的不容易,更能理解這句話:女子本弱,為母則剛。為了我的寶貝,我會更努力、更堅強,媽媽一定會護你周全,成為你的驕傲。(訪談對象MC朋友圈,20170514)

發布個人生活相關內容對“人設”打造起到了重要作用,對于這一點訪談對象們是有所體悟的,她們還會積極加以運用。比如,為了保證內容上的連續性,她們會將朋友圈設置為長期可見。同時,所有訪談對象都會使用朋友圈分組功能,對自己在社交平臺上的展示進行管理,通過選擇性地向客戶發布特定的生活內容來增加廣告的可信度。

只有客人相信你的人品,才會相信你賣的東西。要讓他多了解你……那我們寶媽就是曬心得、曬娃、曬老公。別人能看到你,知道你很努力,有個充滿愛的家庭,不會為了一點兒錢去騙他們,對吧。(訪談對象WLB,20180301)

微商代理事實上成了商品在朋友圈中的“形象代言人”,即使發布不提及商品內容的生活動態,也仍然起到了構建與維持品牌形象的作用。通過情感吸納,個人生活體驗進入剩余價值生產領域。在信息技術背景下,資本與社交平臺的結合在以下三個層面將商業化的趨勢滲透到原本屬于市場之外的領域:對寶媽作為未就業或未充分就業勞動力以及她們的非勞動時間的滲透;對社交作為一種休閑活動的內涵的滲透;以及在此基礎上對個人生活體驗的滲透。情感吸納成了打造“人設”、促進商品銷售的重要環節,而被吸納的情感則依靠個人生活本身不斷進行再生產。除了對產生于勞動過程外的情感的挪用,社交平臺電商的勞動過程也正以更為直接的方式推動著情感的生成。

(二) 情感生成:團隊化勞動中的“正能量”

如上所述,兼顧育兒與賺錢是寶媽們進入非正式就業領域的重要推動力。同時,電商時代互聯網中不斷出現的“月入過萬”“寶媽逆襲”等造富神話也具有強烈的吸引力。在談起自己為何開始做微商時,許多訪談對象表示經濟收入并非唯一的原因。

也不是為了賺錢。說實話,我做微商也比較晚了,沒想過能賺錢……前幾年一心都在大寶、二寶身上,自己感覺跟不上時代,好像被社會拋棄了,內心焦慮。(訪談對象HHJ,20180303)

這名訪談對象于2016年年初在朋友的介紹下成為微商代理,做微商并未給她帶來穩定的收入,雖然“去年只賺了幾千塊”,但卻一度為她的生活增添了新的色彩。

代理群里都是寶媽,大家一起聽課分享……代理聚餐時我們也去了,我以前很少化妝的,出去參加活動大家都化妝,拍照發圈好看,事先都約好穿什么顏色的衣服。我老公說我錢沒賺到,衣服、口紅倒買了很多……(訪談對象HHJ,20180303)

訪談中,寶媽微商在描述自己的微商經歷時常常提到“正能量”這個詞。結合對朋友圈內容的分析,我們可以發現“正能量”的生成與勞動過程緊密關聯,并受到社交平臺電商特殊的勞動方式的影響。組織化微商的特點是,上下級代理的銷售業績相互關聯,因此從業者不僅承擔著個體化的勞動,如通過微信面向客戶進行銷售以及打包發貨等通常由個人獨自完成的工作,還面向代理群體開展線上與線下活動,這些活動要求從業者參與到團隊化的勞動中,如共同策劃線下展銷會與代理聚會,以團隊的方式參加公司年會、線上訓練營等。相比于個體勞動,團隊化勞動的相關內容更多出現在朋友圈中。

感謝君君老大,昨天的溝通技巧講得太好了,群里大家提問后,她都一一耐心地解答,直到午夜才下線。早晨打開手機,我看到有“小仙女”凌晨兩點多把整理好的筆記發到群里,想想自己聽完就睡了,有些羞愧。能和如此優秀的你們相遇,一定是我的幸運。(訪談對象MC朋友圈,20171203)

10個勤勞的女人參加了一次完美的新品介紹會。最大的驚喜是,月月媽懷著二胎不遠千里來助陣,曾經一起上學的閨蜜,各自結婚后漸行漸遠,做微商又讓我們重新走近彼此。(訪談對象WLB,20171013)

霍克希爾德將空乘人員在勞動過程中相互鼓勵以維持整個團隊工作積極性的實踐稱為集體性情感勞動。在微商事例中,許多代理原本在線下就互相熟悉,為了進一步增加代理之間的交流,增強團隊的凝聚力,團隊化勞動常常延伸到工作之外的私人領域。代理之間通過日常聊天以及生日、節日等時間節點的慶?;顒?,營造“閨蜜團”“一家人”的氛圍,同時促進了勞動中的正能量再生產。

訪談對象表示,做微商使自己不再無聊,這是接觸社會的窗口,也為自己帶來了更多朋友。正能量產生了使用價值,在消費使用價值的基礎上,訪談對象大量地發布或轉發與寶媽微商體驗有關的朋友圈信息。其內容在提及微商收入的同時也強調微商帶來的社會交往、個人心態的轉變。一位訪談對象在其生日時在朋友圈發了一條留言,寫道:

好多年沒給自己過生日了,感謝我的老大(指微商群中的高階代理)一清早發來紅包,感謝我的上級開車請我去看電影,感謝群里大家的祝福。因為有了你們,已為人母的我今天也做了回“小公主”。(訪談對象MYX朋友圈,20181018)

配圖是微信紅包截圖、微商代理群中的生日祝福刷屏截圖以及訪談對象與另一位代理拿著電影票的自拍。這條朋友圈留言迅速獲得了許多點贊,與她同去看電影的代理(也是本文的訪談對象之一)將這條留言截圖后發到了自己的朋友圈中,又加上了新的文字內容:

這就是我們的微商,沒有華麗的詞語,沒有跟風的“雞血”,你大概看不到我們曬現金、曬存款,但是我們擁有彼此,真心與人相待,遇見最好的自己。(訪談對象LJ朋友圈,20181018)

工作與社交界限的模糊帶來了勞動獲得的多樣化。當然,除了社交性獲得,微商也為部分從業者帶來了經濟收入,增強了寶媽對自身能力的認同感,比如一位訪談對象將自己當月的微信錢包收入曬到朋友圈中,配上文字:“奮斗總有收獲,加油!”(訪談對象WLB,20170725)收入較高的訪談對象也談到做微商使自己在家中的地位有所提高。以經濟性獲得為基礎的情感與以社會性獲得為基礎的情感之間并非是涇渭分明的,事實上經濟性獲得帶來的情感推動了代理積極參與到團隊勞動中,經濟收入較高的上級代理也更頻繁地組織代理活動。而社會性獲得帶來的情感則在經濟性獲得之外增加了勞動的持續性。社交平臺電商勞動過程本身模糊了工作與社交休閑之間的界限,使得微商勞動中生成的情感不僅有利于寶媽們的心理情緒健康,為其構筑及維系了有可能發展為社會資本的有意義的社會互動,通過發布朋友圈也成為數字勞動的一部分。數字勞動與家務勞動的不同在于,勞動者在數字勞動過程中既生產了具有使用價值的情感,也同時生產了具有交換價值的勞動。訛數字勞動中的情感與資本之間的關系顯然比家務勞動中的此種關系要緊密得多,資本雖然并不能完全控制勞動者情感的生產與消費,但仍可以通過勞動過程對其施加重要影響。而引入數字主婦框架的另一個益處在于,將研究者的視線進一步帶向了信息技術背景下特定類型的勞動者情感的再生產過程,以及其中的資本邏輯與社會文化結構的互動。

(三) 情感詢喚:資本邏輯與社會性別結構

由于微商勞動帶來的酬勞是不穩定的,因而實現持續的勞動參與就需要通過勞動過程不斷喚起勞動者特定的情感。同時,正如賈勒特所指出的,情感體驗作為一種社會行為并非“純粹自然”地發生的,而是由社會意識形態編碼,以特定的模式執行的。訛在寶媽微商這一性別化的營銷實踐中,資本不僅通過勞動方式促進個體情感的生成,還進一步與社會性別觀念互動,對特定的情感進行詢喚。如前所述,由上級代理主導的代理交流分享互動是微商勞動的重要環節。其中,寶媽通過微商成功“逆襲”的勵志故事往往被反復分享講述著,激起參與者的共鳴,訪談對象發布或轉發的朋友圈中也大量出現與性別角色相關的話語。資本邏輯通過與家庭內性別觀念相互作用,生產出了以下三種不同的情感,并通過使用價值上的獎懲技術對勞動者個體進行規訓。

其一為“認同”,認同感來自部分承認現有的,以男主外、女主內為代表的性別分工規范所蘊含的價值觀與理念,著重贊美并強調母職的重要性。在此,資本邏輯迎合并隱藏于性別觀念背后。如一位訪談對象在2018年春晚后在朋友圈轉發了一段文字:

春節晚會第一個小品就引人深思,孩子最需要的是陪伴,不是錢。沒有微商這個行業,那些媽媽就沒有辦法既照顧孩子又不失去工作。這個社會成就了微商這樣一種職業,為什么要假裝逃避?人什么時候都要適應社會。我真心覺得,一個努力的微商媽媽比拋下孩子出去打工掙幾百幾千塊錢的媽媽要強!陪伴是最好的教育?。。ㄔL談者AYS朋友圈,20180217)

其二為“焦慮”,是指由于全職寶媽無法直接創造剩余價值,不得不面對家庭外市場經濟視角的雙重貶抑,即個人層面的脫離社會或跟不上時代,以及社會層面的無價值感或被忽視。資本邏輯來到臺前,并與家庭內的性別分工觀念發生齟齬,引發情感上的矛盾。如以下這條朋友圈留言:

很多媽媽們不敢做微商,認為自己沒有圈子??赡阌袥]有察覺到:如果你只是待在家里看娃,在家一年你的圈子就會變小,在家三年你便與社會脫軌,在家六年你便和老公的思想漸行漸遠……(訪談對象LN朋友圈,20181005)

其三則是“憧憬”,是指通過做微商獲得一個成功女性的形象。在寶媽微商的朋友圈中,“成功”包括兩個層面:一方面是個人的財富、閱歷的增加,能力品位的提升;另一方面,女性的成功也和家庭的幸福聯系在了一起。為孩子提供優越的生活,為父母提供晚年的保障,為丈夫減輕經濟壓力等,都成為其標志。在此,資本邏輯與社會性別觀念之間的齟齬有所緩和,并趨于一致。比如以下例子:

有人說我做微商了,我做微商怎么了?你什么機會都不給自己,只是看孩子,就盼著老公給你的那少之又少的零花錢。對不起,我做不到,我必須努力給我寶貝優越的生活條件,給年老的父母一些添補,不需要伸手向老公要錢,這就是我!致所有努力的女人們,更致堅強的自己。(訪談者HLJ朋友圈,20181230)

資本邏輯與家庭內社會性別觀念的互動詢喚了三位一體式的情感體驗。對母職重要性的認同,使得女性更多地承擔育兒勞動,其就業機會因此在時空上受到限制,而對自身經濟與社會價值的焦慮又促使寶媽在顧及家務的同時參與到生產勞動中,對性別化的“成功”的憧憬則增加了勞動投入的持續性?;氐奖疚拈_頭提出的問題,在收入無法得到保障的情況下,寶媽們為何愿意持續地進行微商勞動呢?從經濟層面來看,微商的勞動配置形式帶來了利用家務“閑暇”在社交活動中獲得收入的可能性,由于家務勞動以及社交活動原本不直接生產經濟價值,因此無底薪。這種不提供任何社會保障的工作和不穩定的勞動收入對寶媽們來說仍然“聊勝于無”。同時,微商的勞動強度與勞動時長隱藏于線上線下的交流、分享等形式的社交休閑活動中,此過程以多種方式不斷再生產作為使用價值的情感,掩蓋了密集的勞動方式背后資本對剩余價值的壓榨。

五、 勞動者主體建構與行動空間

勞動過程內外的情感體驗也同時作用于社會文化結構中主體的建構,資本邏輯與性別觀念的相互碰撞與融合,將更為復雜的性別話語帶入了家庭領域中,也部分地擴展了勞動者的行動空間。

屈雅君將20世紀80年代后,受國家、社會、家庭、市場的多元影響,在現代中國城市地區形成的重視傳統兩性分工的性別話語稱為“現代淑女話語”。話語中展現的是在家中科學育兒,巧妙維持家庭關系,在職場有一番自己的事業的女性主體形象。訛已有大量研究指出,性別分工觀念與資本邏輯的這一結合正在持續制造著性別化的不平等,特別是對家庭內無償照料勞動的利用,以及由此造成的女性在公共領域內的不利處境。同時,它又不斷刺激女性以廉價勞動力和積極消費者的身份進入市場,女性在那里獲得了獨立自主的主體形象,其代價卻是市場中結構化的不平等與性別化的消費文化。

如今,互聯網經濟正成為“現代淑女話語”向家庭內部滲透的新的推動力,并進一步促進了兩種女性形象——家庭中的妻子與母親、家庭外的社會經濟角色——的相互融合。在寶媽微商這一事例中,兩種女性氣質之間從來不是涇渭分明的,性別分工話語與社會經濟角色話語在勞動過程中相互交疊,寶媽作為微商從業者被要求具備關懷、溝通、消費策劃能力等“女性特質”,而作為妻子與母親又需要具有社會經濟角色的獨立、理性與競爭意識。然而,在微商勞動中,資本邏輯與性別分工的結合并非嚴絲合縫的,兩套話語之間始終存在著張力,身處其中的女性一方面受到工作—家庭不平衡的拉扯而倍感焦慮,另一方面也因為私人生活與工作缺乏邊界而難以獲得對勞動者身份的承認。

我懷孕那個時候就開始做(微商)了,想得挺好,先積累再收獲。后來生了小孩根本就沒時間,手機沒時間看,微信沒時間回。顧客過來下一單兩單,我都懶得去打包,都讓上級給我發了,也沒賺到錢。(訪談對象MC,201700708)

他(指訪談者丈夫)不支持,總是說我,天天抱個手機玩。他自己打游戲不帶小孩,我看一會兒手機,他就說我不做事,還向我媽告狀。(訪談對象MXM,20150827)

性別化的主體也在結構中不斷拓展新的行動空間。其一是利用資本邏輯對已有家庭內性別分工進行協商。如前所述,為維持收入,從業者往往需要在微商工作中投入大量的時間與精力,訪談對象多數表示只有得到家人的支持才能兼顧微商與家務勞動。而女性的社會經濟參與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家庭內性別分工的協商進程。訛一位代理談到從事微商后丈夫在育兒參與度上的變化。這位訪談對象在大兒子上幼兒園時開始做微商,一年半后成為區域總代理,月收入最高時超過四萬元,隨后生育了二孩。

去年好像每個月都有出差活動……也有人帶小孩去的,我比較認真,做什么事都要求自己全心全意地去做。如果帶著小孩去,小孩陪不好,活動也不專心……對于小的孩子,我老公的妹妹會來幫忙,大的孩子現在讀書了嘛,下課都是爸爸帶得多一點。……他也體諒我,也會幫忙。(訪談對象LN,20191107)

此外,女性也通過遵循家庭內性別分工,在一定程度上以波蘭尼式的社會再嵌入的方式,緩和資本邏輯對私人領域的急速滲透。波蘭尼指出,面對市場化所帶來的壓力與威脅,社會將以文化道德為中心進行自我保護,抵擋市場控制下的經濟所產生的惡性影響。訛對母職的認同感使得寶媽們更多地關注工作—家庭平衡。多位被訪者提到,為確保家庭時間,她們無法在微商中投入太多精力,這極大地限制了其經濟收入。而她們則選擇將更多的注意力轉向通過做微商獲得有意義的社交,把握接觸社會、擴展人脈的機會,嘗試將其轉化為一份資源。一位被訪者談到自己在朋友的推薦下成為微商,但由于育兒之外時間精力有限,她選擇不參加代理升級。

我覺得事情發展是有它的規律的,現在我要做的就是陪好、照顧好女兒。做微商是為了多和別人交流,保持自己的圈子吧?!J識的人多了多條路,之前有個代理,我們住得很近,在群里認識的,她知道我會彈鋼琴,就問我能不能給她家寶寶陪練,后來還把我推薦給了別人。暑假里我帶了兩個小孩,也有收入的。(訪談對象LT,20190511)

在承認市場與社會性別規范加諸女性身上的雙重壓力的同時,通過關注勞動者主體與其行動空間,我們可以更清晰地看到微商帶來的個體層面的新的可能性與結構層面的局限性。在缺乏社會育兒支持的背景下,微商為打工階層女性提供了在育兒期間保持家庭外的人際交往,獲得經濟及社會資源的機會。勞動過程中資本邏輯與性別分工兩種話語的碰撞也在一定程度上引發了女性作為主體對家庭內性別角色與家庭外社會經濟角色之間張力的反思,有助于擴展主體的行動空間。不能忽視的是,雖然微商吸收了勞動力市場性別化的邊緣群體,但這些勞動者的工作收入是極度不穩定性的。

六、 結語

本研究通過引入數字主婦概念,分析寶媽微商的朋友圈營銷實踐。作為一種數字勞動,發布朋友圈為微商公司創造了剩余價值,而朋友圈中展現的個人情感體驗作為其原動力,雖并非完全由資本所控制,卻受到社交平臺電商特殊的勞動過程的影響。在承認情感的社會意義的前提下,本研究檢視了勞動過程中資本如何推動勞動者情感的再生產。

微商的勞動配置與勞動方式反映出商業資本與信息平臺結合下的數字勞動的特點,即勞動與生活之間的界限不斷模糊,更確切地說是前者對后者的滲透。勞動與生活之間這種緊密的關系使得勞動過程中的情感體驗更加受到勞動者的重視。通過數字主婦這一概念,情感在數字勞動中的作用得以顯現。勞動中生產的情感體驗作為一種使用價值被勞動者消費,為剩余價值的生產——在本文中表現為朋友圈中的內容——做出了貢獻。同時,情感的社會屬性也進一步掩蓋了低酬(甚至無酬)的勞動之中資本對剩余價值的壓榨。為了推動勞動參與,數字經濟時代的資本不僅需要制造勞動者同意,更需要制造勞動者的情感依戀。微商勞動中資本邏輯利用性別分工意識形態不僅塑造了性別化的勞動配置,也利用勞動與社交活動之間的模糊性對情感進行吸納,通過團隊化的勞動方式促進情感的生成,并通過與社會文化結構進行互動,對特定的情感進行詢喚。情感的使用價值一方面以在朋友圈發布內容為方式創造剩余價值,另一方面也作用于勞動者的主體建構?!艾F代淑女話語”隨著這一過程滲透入家庭領域,加重了育兒期女性對工作—家庭不平衡的焦慮,同時又在一定程度上為主體開辟新的行動空間提供了可能性。寶媽微商們的經歷也從一個側面展現了女性家庭外經濟角色與家庭內性別角色之間的張力在數字勞動背景下新的表現形式。

盡管本文選擇的調查對象為全職寶媽,但數字主婦理論并非只適用于分析性別化的現象,或如本文所限定的,分析有關主婦的現象。這一理論框架幫助我們繪制出數字勞動時代情感的社會意義及其同經濟價值之間的勾連與張力。近年來主播、短視頻、直播等電商形式的興起,專業公會、MCN傳媒公司的發展,表明了資本與技術的結合日益通過市場化過程獲得對情感更大的控制力,并推動勞動者進行更為深入的情感整飾。本文的調查對象微商代理們也在公司的指導下越來越多地復制粘貼“微商素材”,漸漸與自身的情感發生異化。但勞動過程內外產生的勞動者的價值感、認同感、親密感等圍繞工作的情感與依戀愈發成為不穩定的就業形態下勞動參與不可或缺的重要動力。只有將其納入研究之中,我們才能進一步在平臺技術背景下,對市場與勞動者階層、性別、城鄉等社會文化結構之間的勾連及其社會后果展開分析。

那么,如何才能幫助數字勞動者擺脫其所面臨的勞動時間超長、收入不穩定等困境呢?筆者認為,生產關系的變革是相當重要的,對數字勞動的勞資關系與薪資制度的探索和實踐,比如加強對互聯網用戶數據隱私的管理,限制資本對其無償使用,又或是運用區塊鏈技術對數據的貢獻者加以認定并給予相應的報酬,都將改變數字勞動者的不穩定境遇。然而,面對已然存在的市場與社會文化結構的緊密關聯,人們只有在意識形態層面上發起挑戰,才有可能真正打破兩者間的勾連。

(責任編輯:徐楓)

[基金項目] 本文為杭州師范大學科研啟動項目“互聯網商業話語中女性形象的建構與女性受眾的實踐”(4035C5021920402)的階段性成果。

[作者簡介] 李之易, 杭州師范大學公共管理學院講師,博士,研究方向為性別與數字勞動。

主站蜘蛛池模板: 最新国产你懂的在线网址| 日韩欧美国产区| 久久精品这里只有国产中文精品| 久久国产高清视频| 无码不卡的中文字幕视频| 人人艹人人爽| 91精品啪在线观看国产60岁| 91探花在线观看国产最新| 久久特级毛片| 亚洲中文字幕国产av| 热久久这里是精品6免费观看| 免费无码网站| 免费 国产 无码久久久| 亚洲色图在线观看| 久久综合伊人 六十路| 国产在线观看91精品| 亚洲精品成人片在线播放| 免费在线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精品| 国产大片喷水在线在线视频| 国产96在线 | 在线观看免费黄色网址| 亚洲大尺码专区影院| 精品国产美女福到在线直播| 91国内在线观看| 99精品福利视频| 天天躁夜夜躁狠狠躁躁88| 久久五月天国产自| 一级爆乳无码av| 日韩成人在线视频| 亚洲丝袜中文字幕| 在线播放精品一区二区啪视频| 爱色欧美亚洲综合图区| 亚洲二区视频| 色偷偷一区| 欧美精品啪啪一区二区三区| 一个色综合久久| 亚洲无码熟妇人妻AV在线| 精品国产一二三区| 久久国产精品娇妻素人| 中文字幕亚洲综久久2021| 露脸真实国语乱在线观看| 亚洲男人在线天堂| 婷婷久久综合九色综合88| 特级毛片免费视频| A级全黄试看30分钟小视频| 色妞永久免费视频| 美女内射视频WWW网站午夜 | 激情综合五月网| 国产毛片高清一级国语 | a毛片免费观看| 日本爱爱精品一区二区| 日韩在线网址|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青草app| 国产欧美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观看| AV在线天堂进入| 国产91麻豆视频| 亚洲欧美日韩色图| 日本人真淫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99色亚洲国产精品11p| 天堂中文在线资源| 亚洲国产亚洲综合在线尤物| 日韩av高清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成人av专区精品无码国产| a级毛片免费播放| 亚洲av日韩av制服丝袜| 国产特级毛片aaaaaaa高清| 亚洲福利网址| 青青草a国产免费观看| 97国产精品视频自在拍| 日本精品αv中文字幕| 99精品伊人久久久大香线蕉 | 色窝窝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免费黄色国产视频| 特级aaaaaaaaa毛片免费视频| 欧美色伊人| 色综合久久88| 午夜不卡福利| 国产毛片高清一级国语 | 中文字幕无线码一区| 亚洲天堂视频网站| 精品国产自在现线看久久| 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