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付安
摘 要:在當今社會,隨著科學技術水平的不斷發展提高,人們開始期待獲得更好的周邊環境。在這種背景下,越來越多的人們開始從事視覺藝術這一領域。在早些年,由于整個世界科技水平還不成熟,導致視覺媒體這一領域受到的關注度不高,其傳統表現形式也較為單調。而在外部環境較為優越的條件下,視覺媒體產業也迎來了發展的契機。基于該發展現狀,本文將對視覺傳達設計過程中存在的弊端進行分析,并提出有效的解決對策。
關鍵詞:新媒體藝術; 視覺傳達; 設計
科技的發展帶動了全國范圍網絡技術的普及,而互聯網進入百姓家中,也為數字領域提供了發展的土壤。新媒體藝術統籌結合了互聯網和數字科技,并在此基礎上進行深化,從而形成一套自己的體系。當前,電影行業就很好的結合了這一技術,但是,由于人們普遍對新媒體這一新興領域認知度不夠,其怎么更好地服務于視覺藝術領域還需進一步調查研究[1]。所以,在當下只有將新媒體這一新名詞全面普及,才能進一步發展視覺傳達設計。
1視覺傳達設計中存在的弊端
1.1視覺傳達設計作品缺少創新
在當下,互聯網的高速發展帶動了信息化的普及程度,人們了解信息的渠道也更為廣泛。但是這也導致了信息濃度過大,人們無法快速篩選出自己想要的有用信息,而視覺傳達的發展就能很好地解決這一難題。其通過對繁雜信息的圖形可視化處理,使核心信息更為突出,更為條理清晰,從而滿足了人民大眾的需求。但是,這種對信息數據的處理仍存在一些弊端,那就是對目標用戶的吸引力還不夠[2]。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從事視覺領域的工作人員仍按照傳統設計模板來設計產品,導致其缺乏新穎性,不能為目標用戶帶來耳目一新的操作體驗,行業內部固化嚴重,缺乏創新性的發展體系,創新的動力和活力都不充足。
1.2視覺傳達設計作品的市場接受性不足
一個優秀的創作作品,不僅需要其有超前的創新設計理念,還需要市場對其充分肯定。而要滿足后者的要求,就要讓作品被大眾接受,并獲得口碑。比如有些行業工作人員在不了解市場趨勢的前提下設計出的作品大眾接受程度就不是很高,在這樣的情況下,作品背后的價值就會大幅度下降,市場接受程度又會進一步縮減。這種大眾接受性不強的作品,在整個行業里面十分常見,這種現象產生的根本原因是創作者沒有很好地了解市場形勢。一些作品雖然藝術性很強,受到了國內外專家的一致夸贊,但是其缺乏市場的根基,人民大眾了解不到其中的深刻內涵,導致作品蒙塵。只有經過市場的認可,贏得了人民大眾的口碑,才能被稱為優秀的作品,而沒有市場的作品,就沒有發展的根基。
1.3視覺傳達設計內容的呈現方式欠缺
對比各個時期視覺領域的藝術作品,我們發現傳統的作品主要依靠紙張來表達其內涵,利用豐富的色彩和圖案來在紙張上進行設計,以求達到視覺沖擊來吸引客戶的效果。換言之,就是通過圖片而非文字對內容進行深刻具體的表達。但是,由于行業內部存在一些設計能力不高的從業人員,最后設計出來的成品不能被大眾所認識理解,或者設計元素太過繁雜,導致主題不明確突出。行業內部還有一些人員,沒有系統的設計思路,只求視覺效果而沒有真實內涵,這些設計都算失敗的設計[3]。在整個視覺藝術行業迎來發展新機遇的今天,如果仍然不能保證作品產出的質量,就很難實現技術在行業內部的全面普及,導致整個行業進步緩慢。所以,要抓住機會,改變現狀,輸出有深度的作品,才能最大化地發展整個行業。
2新媒體背景下改善視覺傳達設計效果的具體策略
2.1利用新媒體技術達到作品創新的目的
新媒體技術自然是整個行業的機會,但是,怎樣利用這一技術來實現行業的飛速發展是所有設計師都需要思考的。首先,設計者的創新理念不能缺失,新技術提供了新的思路,用動態效果去表達內容。但是新思路不意味著停止創新,創新還是整個行業的核心,新技術與創新技術的完美結合才能夠實現作品質量的攀升。其次,要利用新媒體進行創新,新媒體的技術畢竟拓寬了整個行業的設計思路,豐富了作品的表達形式,在新的表達形式的基礎上的創新更加增強了作品的藝術性[4]。新媒體技術注重人的感官,把人放在核心地位。比如在人流量較大的高鐵站點設計廣告,就很容易引起人們的關注,再通過創新理念結合新媒體技術,讓廣告的吸引力更強,就能達成更好地宣傳目的。
2.2利用新媒體技術使作品得到認可
視覺藝術作品一直有著大眾接受程度不高的問題,其原因在于作品本身單調,使得大眾審美疲勞。而新媒體提供給視覺藝術領域更多的表達形式,能夠帶給觀眾更大的視覺沖擊,讓大眾更容易接受作品[5]。同時,針對不同受眾群體口味不同的情形,設計人員也要經常調查大眾市場,設計出符合大眾審美的優秀作品。此外,由于新媒體行業帶給了大眾更多獲取信息的途徑,設計人員也要根據不同途徑有針對性地設計投放作品,并根據不同渠道進行適量修改,以最好的方式利用新媒體迎合大眾。
2.3利用新媒體技術使作品內容更加多種多樣
視覺傳達藝術領域融合了新媒體技術,迎來了新的機遇,其中最明顯的一點,就是讓創作者的作品有了更為豐富的表達形式。這樣一方面,方便大眾理解作品的內容,另一方面,讓大眾更易被吸引。新媒體技術為傳統的藝術表達形式提供了新視角,大眾感官更易受到其沖擊,從而更好地達成了創作目的。
結語
總之,新媒體的出現豐富了視覺領域的內涵,使其能夠持續進步。而新媒體融合數字領域之后,打破了視覺藝術原有的上限,發展形勢更加多樣化,為視覺藝術注入新的活力。新媒體作為科技時代的特有產物,其生長土壤源于科技水平的高速攀升。因此,保障創新能為整個行業注入發展的動力,同時要促進科技領域和媒體之間的配合力度,兩個方向均要發展,從而確保整個行業架構的穩定性。新媒體是全新的平臺,其為社會和整個視覺藝術領域帶來了全新的發展機遇。
參考文獻:
[1]杜菲菲.新媒體藝術設計沖擊下的視覺傳達設計分析[J].牡丹,2021(20):151-152.
[2]薄其彤.新媒體藝術設計沖擊下的視覺傳達設計分析[J].中國新通信,2021,23(19):104-105.
[3]李惠旋.新媒體藝術對當代視覺傳達設計的影響研究[J].喜劇世界(下半月),2021(08):114-116.
[4]湯晨.基于新媒體藝術在視覺傳達設計中的實踐探討[J].今古文創,2021(27):101-102.
[5]趙岑岑.淺談新媒體藝術設計沖擊下的視覺傳達設計[J].中華手工,2021(03):8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