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夢璐
摘 要:隨著社會的不斷變化,在教育方面也在不斷地進行改革和創新,對于幼兒來說他們的表達能力較差,這對于幼兒的發展和學習都有著一定的阻礙作用,因此在學前教育當中更加應該注重有效地開展語言教育類的活動。基于此,本文針對幼兒園語言教育活動中的問題作出了分析,并詳細地闡述了幼兒園教育活動的有效教學策略。
關鍵詞:幼兒園;語言教育活動;實施策略
引言
一般情況下,三歲至七歲被界定為幼兒期,處于這一時期的孩子在語言能力方面發展得尤為迅速,這一時期的孩子迫切想要通過語言與他人交流溝通,從而表達自己的想法和需求,他們在這一時期會完成語音表達的蛻變,這也表明幼兒的智力處于不斷的發展過程中。基于這一現實情況,幼兒教育工作者應該為幼兒語言能力的發展創設良好的環境,針對語言教育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改進,從而促進幼兒語言能力以及各方面的發展。
一、幼兒園語言教育的現狀
1.1語言教育活動內容枯燥
在幼兒園開展語言教育類的活動時,沒有充分的考慮幼兒的興趣愛好,只是單純的按照課本上的內容來進行[1]。同時在活動過程當中教師也沒有針對可能遇到的教學情況作出相應的分析,導致在實際的活動當中出現問題時不能得到有效地解決,使得整體的語言教學活動不夠系統化,并且還出現很多的阻礙,整體的教學活動沒有順利地進行。雖然有的幼師可能會結合幼兒的興趣來設置教育問題,但是在實際開展活動的過程當中,并不能突出活動的重點,進而使得幼兒對教育或語言教育活動的參與性很低
1.2未能認識到幼兒個體差異問題
每個幼兒受成長環境的影響表現出個體的差異性,幼兒的受教育程度和性格特征也表現出極大的不同。所以教師在進行語言教育時應對這一情況有所了解,采用差異性的語言教學方式,否則可能會導致幼兒的語言發展能力表現出較大差異。幼兒在這一時期已經形成了較為明顯的性格差異,有的幼兒喜歡和小朋友做游戲,活潑好動,喜歡表達所見所聞;有的幼兒性格稍內向,不喜歡說話。針對這樣的情況,教師應對幼兒的性格差異性有所認知,采取不同的教學方式,確保每個幼兒的語言能力都能得到進步和發展。教師必須在課堂上多與幼兒進行交流,讓幼兒成為課堂的主體,這樣會充分促進幼兒的發展。
二、在幼兒園實施語言教育活動的策略
2.1加強語言主題教育
在特定的情景下去展開語言教育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要積極發揮環境的影響,通過與語言相關的主題活動的展開去幫助幼兒掌握語言,加深幼兒對語言的印象,使幼兒獲得更加深刻的語言學習體驗,并培養幼兒良好的文明習慣。比如在組織中秋節活動時,教師可以組織幼兒展開以中秋為主題的語言交流活動,在活動上,教師可以帶領幼兒學習各種與中秋有關的知識,如故事、古詩、名言等,讓幼兒在語言的學習中了解中秋的文化,體會到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這樣,通過各種語言主題活動的堅持學習,有助于使幼兒形成良好的語言學習習慣,促使幼兒獲得更加深刻的學習體驗,為幼兒身心的全面成長打下良好的基礎,提升幼兒園教育的整體質量。
2.2創設語言互動環境
借助網絡教學資源和多媒體技術,教師可以營造語言環境氛圍,以插圖和繪本的形式向孩子們展示中國的經典作品,使孩子們對學習中國文化產生興趣。第二,教師要為幼兒創造可以自主表達和師幼交流的機會,讓幼兒能夠通過閱讀活動,根據文本內容自由表達自己的想法[2]。一般教師要結合不同年齡階段幼兒的學習基礎和綜合能力來考量,避免教學任務和教學內容難易程度設置有所偏頗,導致幼兒無法有效參與語言課堂教學實踐。具體來看,可以從小班、中班、大班三個年齡階段幼兒的學習情況進行分析,對小班的幼兒來說,幼兒由于身心發展還不成熟,所以在語言表達上常常會出現發音不清晰,無法通過語言促進有效的交流。因此,在這個階段,教師主要需要訓練的是幼兒的發音,幫助幼兒糾正發音不規范的地方。一般中班以上的幼兒發音器官基本成熟,差別就是語言基礎和詞匯掌握量的不同,所以教師在中、大班幼兒教學中,只要注意內容難以設置區分即可。教師可以與中班和大班的幼兒進行對話交流,通過實際溝通,讓幼兒能夠熟能生巧,掌握語言表達的邏輯、用語規范等。
2.3結合幼兒的興趣愛好來制定語言教育活動
在實際的教學過程當中,教師應該結合幼兒的興趣愛好來制定相應的語言教學活動,這需要教師對幼兒有一個全面地了解,明確幼兒感興趣的內容,進而將這些內容和語言教育活動進行密切的結合,以此來激發幼兒參與語言教育活動的積極性,使得幼兒有良好的學習狀態,進而才能保證語言教育類活動的實際教學質量,有效地提高幼兒的語言能力。作為教師,應該積極的轉變自身傳統的教學觀念,不應該去隨意地設置語言教育的內容,而是應該結合實際的教學情況尊重幼兒在學習當中的主體地位,使得設置的語言教育類活動更加具有操作性[3]。在參與語言教育活動的過程當中,教師還應該結合實際的教學內容來設置比較開放性的問題,一起來引導幼兒進行深入地思考,并且激發幼兒表達的欲望,使得幼兒能夠在興趣的驅使下參與活動并回答教師的問題,才能體現出教學內容的教學作用。比如大部分的幼兒都比較喜歡一些可愛的小動物,因此在開展教語言教育活動的過程當中,教師可以為幼兒講述不同動物的一個有趣的故事,以此來激發幼兒參與語言教育活動的興趣。比如教師可以在課堂上為幼兒講述《小蝌蚪找媽媽》,《丑小鴨》等等比較經典的故事,幼兒能夠認真地聆聽并在聆聽的過程當中,讓幼兒說出自己聽完故事之后的想法,同時還可以讓幼兒將自己掌握的故事在班級里同學分享,以此來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總結
綜上所述,從當前的幼兒教育來看,語言教育還存在一些問題,比如觀念、方式的問題,幼兒教師應積極探索教育方式,根據幼兒的實際情況創設良好的語言環境,讓幼兒能有效掌握正確的發音、積累詞匯,學會正確表達。
參考文獻:
[1]彭迎萍.幼兒園語言教育活動的有效教學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2020(27):94-95.
[2]洪梅.在幼兒園實施語言教育活動的策略[J].名師在線,2019(32):90-91.
[3]蔣盈. 幼兒園語言教育活動有效性的課堂觀察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