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雙成,益西追瑪,劉章軍,姚增玉
(1.西南林業(yè)大學 西南山地森林資源保育與利用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云南 昆明 650233;2.云南白馬雪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管護局德欽分局,云南 德欽 674500;3.昆明市呈貢區(qū)國有新城林場,云南 昆明 650504)
工業(yè)廢水的不合理排放,礦產(chǎn)資源的不合理開發(fā)、加工和利用,將不可避免地對水體造成重金屬污染[1]。重金屬具有毒性大、難降解、易在生物體內(nèi)積累等特性,會對生態(tài)環(huán)境和人類健康造成嚴重危害[2]。因此,在重金屬污染廢水排放到環(huán)境中之前,有必要對其進行處理。重金屬廢水處理方法包括化學沉淀、離子交換、膜分離、電解、吸附等[3],吸附法因其操作簡單、經(jīng)濟、高效等諸多優(yōu)點受到重視。傳統(tǒng)吸附劑由于原料成本高、吸附效率低、吸附容量小等問題在污水處理應用中受限。許多天然高分子基材料因其表面含有豐富的含氧官能團如羧基、羥基等,容易被其他官能團修飾,故可作為金屬配位基團與金屬離子發(fā)生絡合反應,對重金屬有著較好的去除效果,引起了廣泛地研究。
黑色素是一種天然高分子聚合物,廣泛存在于生物圈中,在人類和其他生物中起著重要的作用[4,5]。由于黑色素的高比表面積,金屬離子很容易與黑色素的官能團結合,從而簡化了金屬離子從本體到固相的轉移過程。板栗殼是板栗加工過程中產(chǎn)生的大量廢棄物,這一廢棄資源中含有大約14%的黑色素—板栗殼色素[6]。雖然該色素具有結合重金屬的潛力[7],但其在堿性溶液中能夠完全溶解,在酸性和中性溶液中部分溶解,因而在原始狀態(tài)下難以用于吸附水中重金屬,需對其改性。Yao等[8]對其進行熱處理,使其羧基、羥基脫水形成酯鍵,增加了其抗溶解性,但比表面積小,吸附位點少;Zhou等[9]通過堿酸兩步催化以甲醛對其進行交聯(lián)合成樹脂,但制備工藝復雜且反應活性低。這些研究展示了板栗殼色素基材料在吸附重金屬方面的潛力,但在工藝、成本、性能方面仍需改進。本研究在板栗殼色素中加入苯酚提高活性與甲醛交聯(lián)在堿催化下即可完成,簡化合成工藝,提高吸附性能,研究其去除水中Zn的吸附性能,以期為板栗殼的資源化利用及含Zn污水處理提供參考。
板栗殼購自云南省昆明市當?shù)厥袌觯捎脡A提酸沉法制備板栗殼色素[9]。鋅元素標準溶液購于國家有色金屬及電子材料分析測試中心,其他試劑為中國生產(chǎn)分析純,所有溶液均使用蒸餾水配制。
向燒杯中加入40 g板栗殼色素和8 g NaOH,加入蒸餾水至讀數(shù)為1000 g,磁力攪拌處理24 h,使之完全溶解,得到濃度為4%的板栗殼色素溶液。量取50 mL 該溶液于三角瓶中,分別加入0.01、0.02、0.03、0.04、0.05、0.06、0.07 mol的苯酚,待苯酚溶解后加入12.5 mL甲醛,置于水浴鍋中80 ℃恒溫反應,反應4 h后用5 mol/L NaOH溶液調(diào)節(jié)pH值到10左右,繼續(xù)反應至凝膠形成(24 h)后取出。接著將凝膠用蒸餾水浸洗2~3遍至洗出液pH值為6,用離心機(TDL-5A臺式低速離心機)離心3次(3800 r/min),然后攤放在表面皿上,在50℃烘箱中烘干后研磨過100 目篩,得到板栗殼色素酚醛樹脂。
吸附實驗采用振蕩平衡批處理法。稱取0.1 g樹脂于三角瓶中,加入50 mL 100 mg/L Zn溶液,加蓋后置于120 r/min搖床上300 K恒溫振蕩24 h。用帶有微孔膜的注射器過濾并收集濾液,收集濾液于4 mL離心管。采用空氣乙炔火焰原子吸收光譜法(Agilent 200火焰原子吸收光譜儀,安捷倫科技有限公司)測定,所有吸附實驗均重復3次,記錄其平均值。板栗殼色素酚醛樹脂對Zn(Ⅱ)的吸附量qe(mg/g)和去除率R(%)分別按照公式(1)和公式(2)計算:
q=(C0×Ce)×V/M
(1)
R=100-100×Ce/C0
(2)
式(1)、(2)中C0、Ce(mg/L)分別是Zn(Ⅱ)在液相中的起始和平衡濃度。V(L)為吸附質(zhì)溶液體積,M(g)為吸附劑用量。
參照Nomanbhay[10]的方法測定。100 mg樹脂與50 mL不同初始pH值的0.03 mol/L KCl溶液于300 K以120 r/min懸浮振蕩24 h,測定懸液平衡pH值,以初始pH值為橫坐標,以平衡pH值與初始pH值的差值為縱坐標作圖,曲線與橫坐標的交點的對應的初始pH值即為pHpzc值。
取0.1 g不同物質(zhì)的量的苯酚合成的交聯(lián)樹脂,加入100 mg/L的Zn溶液中,吸附量如圖1所示。由圖可知,吸附量隨著加入不同物質(zhì)的量的苯酚開始緩慢下降,當物質(zhì)的量大于0.04 mol時,吸附量下降較快,這是因為隨著苯酚用量增加,導致樹脂孔隙減少,不利于吸附。
圖1 苯酚用量對板栗殼色素交聯(lián)樹脂吸附Zn(Ⅱ)的影響
初始pH值對吸附量有顯著的影響,會影響吸附劑表面電荷和官能團的電離度。如圖2所示,隨著pH值升高,去除率逐漸增大,當pH值升高到4以后,去除率略微增加,變化趨勢不明顯。這是因為在酸性條件下,H+濃度較高,參與競爭吸附位點,致使吸附劑表面結合位點減少;另外,板栗殼色素所含羧基、羥基是金屬離子結合的主要位點,在酸性條件下發(fā)生質(zhì)子化不利于絡合。再者板栗殼色素酚醛樹脂的pHpzc測定結果為7.9,介質(zhì)的pH值小于pHpzc,吸附劑表面帶正電荷,而此時溶液中的鋅主要以Zn2+形式存在,二者之間產(chǎn)生排斥不利于吸附,隨著pH值升高,二者之間的斥力逐漸減小;因此,去除率逐漸增大。本研究的后續(xù)實驗采用pH值為7作為起始pH值。
圖2 起始pH值對板栗殼色素酚醛樹脂吸附Zn(Ⅱ)的影響
接觸時間對板栗殼色素酚醛樹脂去除Zn(Ⅱ)的影響如圖3所示。從中可以看出,隨著時間的推移,吸附量逐漸增加。在吸附的起始階段,吸附量隨時間的延長而迅速增加,吸附速率較快;之后隨著時間的進一步延長,吸附速率降低,直至吸附達到平衡狀態(tài)。苯酚修飾的板栗殼色素交聯(lián)樹脂在90 min以后吸附量基本達到平衡。
圖3 接觸時間對板栗殼色素酚醛樹脂吸附Zn(Ⅱ)的影響
為研究吸附過程中速率變化,采用準一級動力學方程式(3)和準二級動力學方程式(4)對對板栗殼色素酚醛交聯(lián)樹脂吸附Zn(Ⅱ)的過程進行擬合[11],結果見圖4和表1。
log(qe-qt)=logqe-k1t/2.303
(3)
(4)
式(3)、(4)中:t為吸附時間(min);k1為準一級動力學速率常數(shù)(min);k2為準二級動力學速率常數(shù)[g/(mg·min)];qe和qt為分別為吸附平衡和t時刻的吸附量(mg/g)。
由圖4和表1可看出,準一級動力學方程能擬合板栗殼色素酚醛樹脂吸附Zn(Ⅱ)實驗,但準二級模型擬合效果優(yōu)于準一級模型,其R2值均大于0.999,理論平衡吸附量(qe,cal)與試驗值(qe,exp)更接近。說明板栗殼色素吸附Zn(Ⅱ)主要以化學吸附過程為主。
圖4 板栗殼色素酚醛樹脂吸附Zn(Ⅱ)的線性準一級(a)、準二級動力學模型(b
)表1 板栗殼色素酚醛樹脂吸附Zn(Ⅱ)動力學模型的參數(shù)
為描述吸附達到平衡時吸附質(zhì)溶液的平衡濃度Ce與吸附劑表面上吸附的重金屬的量qe在恒定溫度下的關系,分別采用Langmuir[12]和Freundlich[13]吸附等溫線對吸附平衡數(shù)據(jù)進行擬合,其表達式分別見式(5)和式(6)。
Ce/qe=1/(qmKL)+Ce/qm
(5)
lnqe=lnKF+1/nlnCe
(6)
式(5)、(6)中:qm為樹脂對Zn(Ⅱ)的單層飽和吸附量,mg/g;KL為Langmuir模型常數(shù),L/mg,與吸附結合力有關;KF為Freundlich等溫吸附平衡常數(shù),L/mg,與吸附劑的吸附容量有關;n為與溫度有關的一個常數(shù),n通常大于1,它決定著等溫線的形狀,與吸附強度有關。
擬合效果如圖5所示,模型參數(shù)列于表2。由圖5和表2可知,兩種模型均可用于擬合吸附等溫平衡數(shù)據(jù),相比之下,Langmuir模型比Freundlich模型具有更好的擬合效果,其R2值更接近于1,說明板栗殼色素酚醛樹脂對Zn(Ⅱ)的吸附屬于單層吸附,最大單層吸附量可達45.05 mg/g。Freundlich方程中的KF和n值都較大,說明Zn(Ⅱ)在苯酚修飾的板栗殼色素甲醛交聯(lián)樹脂上容易吸附。Yao等[8]將板栗殼色素進行熱處理吸附Cu(Ⅱ),吸附量達33.20 mg/g。Su等[14]將板栗殼色素負載在硅膠上制成復合吸附劑,對Cu(Ⅱ)的吸附量為18.87 mg/g。板栗殼色素酚醛樹脂不僅在制備工藝上優(yōu)于以上材料,而且表現(xiàn)出較好的吸附效果。
表2 板栗殼色素酚醛樹脂吸附Zn(Ⅱ)的等溫吸附參數(shù)
圖5 樹脂吸附Zn(Ⅱ)的Langmuir (a)和Freundlich (b)等溫線線性模型
以板栗殼色素為前體、甲醛為交聯(lián)劑,添加苯酚進行改性,采用堿催化水溶液聚合法合成水凝膠,進一步干燥后制備出多孔樹脂。考察了不同苯酚用量對合成的板栗殼色素酚醛樹脂吸附Zn(Ⅱ)的性能,當苯酚的物質(zhì)的量為0.01 mol時,板栗殼色素酚醛樹脂對Zn(Ⅱ)吸附達到最大吸附量,適宜pH值為7,板栗殼色素酚醛樹脂約90 min達到吸附平衡。吸附平衡數(shù)據(jù)可被Langmuir等溫線和Freundlich等溫線模型擬合,板栗殼色素酚醛樹脂對Zn(Ⅱ)最大吸附容量為45.05 mg/g,為單層吸附。吸附過程可被準一級動力學和準二級動力學模型擬合,且后者擬合效果更好,說明該吸附過程以化學吸附為主導。綜上,板栗殼色素林產(chǎn)加工剩余物改性后可用于Zn(Ⅱ)污染的水體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