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紅軍,楊培濤
(1.中南林業科技大學 繼續教育學院,湖南 長沙 410004;2.中南林業科技大學 經濟學院,湖南 長沙 410004)
森林食品是具有原生態、無污染、健康、安全等特性的各類可食用林產品[1]。其產業發展已經成為綠色發展的重要載體,是滿足社會群眾健康生態需求的重要途徑,也是林業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客觀需求[2]。其良好的自然品質和極高的附加值以及廣闊的市場空間,使其成為了林業產業可持續發展和鄉村振興的新增長點。湖南省是我國南方重點林區之一,森林食品資源十分豐富且特色鮮明,具有很強的發展潛力,森林食品產業已經成為了綠色湖南、兩型社會建設、高質量發展和富民強省的重要載體,受到政府、企業和學者的廣泛關注和高度重視。本文試圖分析湖南森林食品產業發展的區域特征,揭示湖南森林食品產業區域發展的影響因素,提出湖南森林食品產業發展的區域策略。
依據民政部核準的森林食品產業類型和規模以上森林食品加工企業的統計,湖南森林食品產業主要包括森林蔬菜、森林水果、木本糧食、木本油料、藥食兩用森林食品、野生動物和森林調味料等產業[3],產業類別齊全,但產業結構不均衡。以油茶為主題的木本油料和森林水果兩類森林食品產占比較大,為74.07%,而其它森林食品產業如藥食兩用、森林蔬菜、野生動物等產業的比重較小,見圖1。
圖1 各類森林食品規模以上工業產值占全省的比例
油茶和森林水果在湖南省森林食品產業中占據重要的地位。湖南省油茶產業以全國35%的種植面積產出了全國50%的油茶產量,年均產量達到45 萬t,年產值可達600 億元。中國油茶科創谷落成湖南,標志著湖南省油茶產業成為了中國油茶產業發展的旗幟,形成了從油茶樹的苗木育種到栽培生長,從茶油提煉到精深加工等全產業鏈的高度聚集,推動了湖南省油茶產業從粗放型向精細型轉變[5]。但在木本油料類產業中,除油茶產業外,其他產業如核桃產業規模不大,聚集度不高,散小差問題嚴重,很難發揮產業聚集效應。湖南省森林水果類產業以柑橘為主,產業聚集度較高,是全國柑橘優勢產區及橘橙主要原產地,25個縣被列為全國柑橘優勢區域縣,38個縣被列為湖南柑橘生產重點縣,柑橘企業及專業合作組織達898家,涌現出“果秀”“辣妹子”“永興冰糖橙”“雪峰蜜橘”“崀山臍橙”等全國知名品牌,被農業農村部列為特色優勢產業集群的重點支持項目。但森林水果其他產業如梨子、獼猴桃、葡萄、楊梅、草莓等種類產業地位較弱,初級產品較多,深加工、精加工產品較少,企業規模較小,產業高附加值偏低,食品安全較差,很難發揮湖南森林水果產業的資源優勢,產業發展滯后。
近年來,湖南省各地、州立足當地經濟條件和自然資源優勢,積極推進特色林業產業發展,形成了若干極具區域特色的森林食品產業集群和產業帶。湘西自治州已成為獼猴桃種植、加工中心,產生了全國知名的獼猴桃加工企業;永州市、邵陽市、懷化市已成為柑橘主產區和主要加工區,集中了多家大型的柑橘罐頭生產企業;衡陽市、湘潭市、岳陽市、永州市已成為油茶栽培和加工的重要基地,涌現出了多家知名油茶加工企業;邵陽市和益陽市是竹筍的主產區,竹筍加工企業正處于快速成長的階段。湖南森林食品產業在堅持“生態建設產業化、產業發展生態化”的發展戰略下,形成了湖湘特色的森林食品產業,但區域差異化顯著,森林食品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聚集在永州市、邵陽市和衡陽市,占據了全省森林食品產業份額的60%左右,其它市州份額較低,區域資源優勢沒有發揮,低質同質粗放式發展,聚集效應較差。
湖南省地處東經108°47′~114°15′、北緯24°38′~30°08′,位于云貴高原向江南丘陵和南嶺山脈向江漢平原過渡地帶,有高山、低山、丘陵、崗地、盆地和平原,海拔大都在1000 m以上,以山地和丘陵地貌為主,合占總面積的66.62%,光、熱、水資源豐富,各地年平均氣溫一般為16~19 ℃,年平均降水量為1450 mm,屬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區,擁有5個森林類型、12個植被型組、23個植被型亞組、63個群組、143個群系,林地面積1221.03 萬hm2,水系以洞庭湖為中心,湘、資、沅、澧四水為骨架,主要屬長江流域洞庭湖水系,生物資源豐富多樣,自然條件優越,土壤肥沃,氣候溫暖濕潤,光、熱、水資源豐富為森林食品種植和深精加工產業的發展創造了良好的自然資源條件。
由于森林食品產業周期長、投入大、風險高,使得該產業發展依賴于政府部門良好政策的支持和扶持,包括森林食品產業發展的中長期發展規劃、森林食品認證、產業發展基金、財政預算投入、產業稅收優惠政策、產業示范區建設、森林食品產業技術研發平臺建設、森林食品產業宣傳銷售平臺建設、森林食品安全與監管等等,科學的森林食品發展的政策可以穩步提高森林食品產業的聚集度和深度優化森林食品產業的結構,實現森林食品產業由粗放型向高附加值的精細型轉變,全產業鏈一體化進程的提升[6]。湖南省森林食品產業長期以來受到湖南省林業局以及各市州林業局的高度重視,堅持創新引領、開放包容、共建共享的原則,從政策、資金等方面扶持森林食品產業的發展與轉型,高水平打造湖南森林食品產業的新增長點。
技術因素一直是制約森林食品產業發展的關鍵因素之一。湖南森林食品產業絕大部分屬于常規的、初級的加工,其科技含量不高,產品同質化嚴重、聚集程度較低,深精加工產業較少,自然資源依賴程度高,綜合利用效率低、產業勞動密集型高等特點,歸根到底是受制于技術水平的約束[7]。技術因素嚴重制約著森林食品產業全產業鏈的各個環節,使得湖南森林食品產業在生產鏈、產品鏈、營銷鏈、資金鏈和服務鏈等全產業鏈上出現了瓶頸,影響了湖南省森林食品產業從計劃端到生產端、物流端、渠道端、零售端,最終到客戶端的整個商業價值鏈的實現,阻礙了湖南森林食品產業走產業集約型、高效化、永續性的發展戰略[8]。
人員因素也是約束森林食品產業發展的重要因素。湖南省從事森林食品產業的從業人員在12萬人左右,整體素質較低,文盲、小學、初中、高中 、中專及大專以上文化程度的人數分別占總人數的10.2%、39.1%、43.3%、 6.5%、0.6%和0.3 %,遠遠落后于湖南省森林食品產業發展市場供需對人才的客觀需要[9]。湖南省森林食品產業的勞動密集型現狀一方面使得湖南森林食品產業生產成本和管理費用過高;另一方面使得湖南森林食品產業在生產鏈、產品鏈、營銷鏈、資金鏈和服務鏈等全產業鏈上無法實現生產、流通、物流、服務等環節一體化、數字化、智能化,導致了湖南森林食品產業發展的高耗低效粗放式發展。
圖2 湖南省森林食品產業的從業人員文化程度比重
森林食品產業作為朝陽產業,是國家綠色發展和生態建設的重要內容,更是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抓手,湖南省森林食品產業必須結合湖南自然條件和資源優勢,采取一系列措施實現湖南省森林食品產業空間優化和結構升級,促進產業集聚和龍頭企業快速發展壯大,逐步培育其成為湖南省的支柱產業[10]。
加強對森林食品產業的重視力度,結合當地資源優勢,制定科學的區域森林食品產業發展規劃,明確森林食品產業建設的目標、任務和重點,引導區域森林食品產業有序健康發展;加大財政預算投入,設立森林食品產業發展基金,重點支持森林食品產業示范園建設和重點企業的技術改造、新產品開發與服務、給予龍頭森林食品企業和中小森林食品企業財政、信貸、稅收、用地等方面的優惠政策;設立森林食品產業發展優秀企業獎勵基金,對森林食品企業的精深加工、技術改造與創新,新產品研發與開發、新工藝的運用與改進給予獎勵,實施雙百工程,每年篩選100個大項目給予 100萬元以上。
科技創新是森林食品產業高質量發展和助力鄉村振興的發力點。一方面,緊緊圍繞新時代森林食品產業現代化建設,找準科學技術創新的突破口,增加科技攻關投入,精準實施科技攻關,尤其是在森林食品良種繁育技術、輕簡高效栽培技術、標準化種植技術、智能綠色采摘技術、智聯物流技術、貯藏保鮮技術、深精加工技術、科技推廣與示范技術和全產業鏈一體化技術以及產業數字化平臺技術等方面重點攻關,實現技術性突破[11];另一方面,要強化森林食品產業高質量發展的人才培養體系,包括一支愛崗敬業業務過硬的產業生產工人隊伍、一支懂管理懂經營的產業管理隊伍、一支能攻堅克難的產業科研隊伍、一支了解市場需求的推廣隊伍和一支公正嚴明的產業監管隊伍,充分調動森林食品全產業鏈人員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增強其凝聚力,保障森林食品產業隊伍的穩定性和優秀性。
積極推進湖南森林食品產業結構優化和產業聚集程度提升,扶優幫強,推進“大項目帶動,強公司入駐”策略,鼓勵省內森林食品企業重組兼并,強強聯合,打通全產業鏈要素流通障礙,推動森林食品企業產品升級創新、加工企業技術改進改造、經營管理模式革新優化,實現湖南省森林食品產業布局優化和資源的整合優化。抓名牌工程和綠色認證工程以及示范工程,推進省內森林食品企業國際級、國家級和省級品牌建設與申報,壯大知名森林食品品牌規模,建立健康的品牌創建環境,擴大湖南省森林食品產業整體競爭力;實施綠色食品認證工程,推進湖南省森林食品產業綠色產品宣傳打造湖南森林食品數字化平臺,引導和獎勵省級綠色森林食品產業有序發展;推進省級森林食品全產業鏈一體化示范工程,打造森林食品產業全產業集群,引導湖南森林食品產業特色化、規模化、集約化、智能化發展,形成龍頭企業帶動示范區,示范區促進龍頭企業的良好發展格局。
森林食品標準化體系是森林食品產業市場準入的重要保障,包括了森林食品產業綠色認證和森林食品質量安全認證,確保森林食品產業育種、種植、加工、包裝、貯藏、運輸等環節過程的優質、無污染、安全,需要制定森林食品產業的各環節的質量標準,建立森林食品產業的質量認證體系、質量檢測體系、質量預警體系、質量監管體系、市場準入體系[12],形成森林食品企業的技術規范,維護森林食品生產者和消費者的權益。搭建森林食品產業的數字化平臺,解決森林食品產業的溯源問題、市場信息不對稱問題、參入主體合同穩定性問題、交易成本過高問題等,實現森林食品產業的良種培育、智能種植、精細加工、智慧倉儲、智聯物流,確保森林食品產業優質、生態、安全、高效生產。
森林食品生態、綠色、健康與安全的特征,符合森林食品產業高質量發展與鄉村振興戰略實現的客觀要求,湖南省大力推進森林食品產業發展使湖南省實施綠色湖南、兩型社會建設、高質量發展和富民強省等區域發展戰略的重要載體。新時代湖南省森林食品產業的特征為產業類型較為齊全、產業聚集效應初顯、產業區域特色顯著,使得湖南省森林食品產業規模迅速壯大,結構逐步優化,品質不斷提升,但面臨著產業結構不均衡、聚集異化較強、區域差異化較高等方面的發展問題使得湖南省森林食品產業高消耗、高成本、低效率粗放式發展,導致這種問題的因素很多,主要因素有自然條件、政策、技術與人才等。湖南省森林食品產業要實現高質量可持續發展,必須結合湖南的自然條件和資源優勢,采取相應的必要策略: 加強政策扶持和資金支持力度、實施科技創新與促進人才培養、培育龍頭企業,樹立品牌意識和構建森林食品標準化體系與數字化平臺等策略,實現湖南森林食品產業空間優化和結構升級,打造森林食品產業全產業集群,引導湖南森林食品產業特色化、規模化、集約化、智能化發展,形成龍頭企業帶動示范區,示范區促進龍頭企業的良好發展格局,確保森林食品產業優質、生態、安全、高效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