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 男
遼寧省瓦房店市中心醫院藥劑科,遼寧瓦房店 116300
隨著國民經濟的提高,民眾生活以及飲食習慣的改變,腫瘤的發病率呈上升趨勢。化療是臨床治療惡性腫瘤的主要方法之一,該方法在經濟、治療有效性方面均占有一定的優勢[1-2]。紫杉醇是一種常用的抗腫瘤藥物,對卵巢癌、乳腺癌、肺癌、大腸癌以及黑色素瘤等均有一定療效,該藥作為紅豆杉植物中提出的一種為三環二萜類化合物,雖然對殺滅癌細胞的作用明顯,但該藥也會對人體正常細胞造成一定的損害,引起患者發生不同程度的不良反應[3]。若不注重對抗腫瘤藥物的合理使用,就會增加患者的治療風險,不利于治療目標的實現[4]。目前,如何合理使用抗腫瘤藥物,并降低藥物毒副反應是臨床探討的課題。本研究回顧性分析遼寧省瓦房店市中心醫院使用抗腫瘤藥紫杉醇注射治療發生不良反應的130 例患者的臨床資料,觀察并統計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并提出合理用藥的建議,期望能為臨床應用提供參考和借鑒。
回顧性分析遼寧省瓦房店市中心醫院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使用抗腫瘤藥紫杉醇注射治療發生不良反應的130 例患者的臨床資料。男66 例,女64 例;年齡25~78 歲,平均(51.50±6.45)歲;其中卵巢癌33 例,乳腺癌25 例,肺癌30 例,大腸癌17 例,黑色素瘤11例,淋巴瘤8 例,腦瘤6 例;病程6~20 個月,平均(13.63±2.87)個月。
納入標準:①經病理學、影像學、細胞學檢查后確診為晚期惡性腫瘤者,確診為惡性腫瘤者;②預計生存期>3 個月者;③可接受化療并對紫杉醇無過敏癥狀者。排除標準:①伴認知障礙或精神障礙者;②依從性差者;③對紫杉醇過敏者;④合并其他需同時治療的心、肝、腎等臟器重大疾病者;⑤處于妊娠期或哺乳期的婦女。本研究已獲得遼寧省瓦房店市中心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單用使用紫杉醇(揚子江藥業,國藥準字H2005 3001,生產批號:17092911)注射治療者,給藥劑量為135~200 mg/m2;聯合用藥的患者,分別在給藥前12、6 h 口服20 mg 地塞米松(遂成藥業,國藥準字H4102 1255,生產批號:21707122),給藥前45 min 靜脈注射20 mg 法莫替?。ń髭M南藥業,國藥準字H20083912,生產批號:1704101),肌內注射20 mg 苯海拉明(天津金耀藥業,國藥準字H12020617,生產批號:17090201),之后注射135~175 mg/m2紫杉醇。
每例患者重復用藥3~5 周,用含5%的葡萄糖溶液稀釋紫杉醇后靜脈滴注,靜脈滴注15~20 min 后測定心率、呼吸次數和血壓,觀察是否有過敏癥狀,且進行血常規檢查,2~3 次/周。
對130 例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進行觀察、統計,主要分析不良反應的類型、分級情況,并分析不良反應在不同性別、年齡、分布時間中的發生率。常見的不良反應有骨髓抑制、脫發、胃腸道反應、手足麻木、水腫、肝臟毒性、神經毒性、過敏反應、關節或肌肉疼痛、血液系統疾病、腎臟毒性、心臟毒性、發熱等。分級情況是根據患者的不良反應嚴重程度劃分,由輕至重依次劃分為Ⅰ、Ⅱ、Ⅲ、Ⅳ級。Ⅰ級:不良反應癥狀輕微,對患者無明顯影響;Ⅱ級:癥狀明顯,但患者可耐受;Ⅲ級:癥狀較為嚴重,接受對應處理后癥狀消失;Ⅳ級:癥狀嚴重,患者不可耐受,接受對應處理后癥狀明顯改善。年齡段劃分為25~40、>40~60、>60歲;分布時間劃分為使用紫杉醇<2、2~<8、8~15、>15 d。
采用SPSS 13.0 統計學軟件進行描述性分析,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
130 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反應,其中骨髓抑制(23.08%)、脫發(19.23%)以及腸道反應(16.92%)的發生率較高,其余如過敏反應、關節或肌肉疼痛、血液系統疾病、腎臟毒性、心臟毒性、發熱的不良反應發生率較低(表1);大部分患者的不良反應多為Ⅰ級。
在醫院使用紫杉醇注射治療發生不良反應各個年齡階段的患者中,>60 歲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率較高,占比為50.00%;男性與女性的不良反應發生率接近(表2)。

表2 醫院使用紫杉醇注射治療發生不良反應不同年齡段患者的性別分布情況(例)
使用紫杉醇8~15 d 發生不良反應的患者較多,占比為43.85%(表3)。

表3 醫院使用紫杉醇注射治療發生不良反應患者的時間分布情況
紫杉醇作為臨床常用的抗腫瘤藥物,其能夠可逆性地黏附在微管上,誘導并促進微管蛋白聚合,阻斷細胞在有絲分裂時形成紡錘絲、紡錘體的過程,從而抑制細胞的分裂與增殖,起到抗腫瘤的作用。雖然紫杉醇抗腫瘤效果明顯,但該藥存在較多的不良反應。本研究中,130 例患者使用紫杉醇注射治療后,均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反應,其中骨髓抑制(23.08%)、脫發(19.23%)以及腸道反應(16.92%)的發生率較高,其余如過敏反應、關節或肌肉疼痛、血液系統疾病、腎臟毒性、心臟毒性、發熱的不良反應發生率較低,且反應程度較輕。由此可見,骨髓抑制、脫發以及腸道反應是紫杉醇常見不良反應。因為腫瘤細胞是生長比較快的細胞,化療方案是針對這些腫瘤代謝比較旺盛的細胞而設計的。人體內毛囊細胞、口腔黏膜細胞及胃腸道黏膜細胞等代謝比較旺盛,當患者采用紫杉醇化療時,該藥物對這些細胞沒有選擇性,對體內代謝比較旺盛的細胞進行攻擊,雖然能縮小腫瘤,但會出現系列并發癥[5-6]。如攻擊毛囊細胞后會導致毛囊細胞萎縮,導致脫發現象發生,因此,在化療前應當對患者進行適當的知識宣講,使其了解使用紫杉醇治療后可能會產生的不良反應,讓其提前做好心理準備,明白這些不良反應是常見的,避免在治療過程中由于不良反應的出現而產生過多負面情緒[7]。
此外,本研究結果還顯示,在醫院使用抗腫瘤藥紫杉醇注射治療發生不良反應的患者中,男性與女性的不良反應發生率接近,說明性別并非影響紫杉醇化療患者產生不良反應發生的因素。而在年齡方面,60歲以上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較高,占比為50.00%。這可能與老年患者身體機能下降,受疾病影響導致機體進一步損傷,細胞自我修復功能下降有關[8]。本研究中,分析使用紫杉醇注射治療與不良反應發生時間的聯系,結果顯示,使用紫杉醇8~15 d 發生不良反應的患者較多,占比為43.85%,由此可見,在予以患者藥物治療后的半個月內均要仔細監察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分析原因,化療藥物會對造血干細胞的損傷,導致外周血中的全血細胞減少,患者使用紫杉醇后骨髓抑制期通常為7~10 d,如使用大劑量藥物治療,可長達3 周時間,所以使用紫杉醇后8~15 d,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率最高?;颊甙l生骨髓抑制時,會出現血小板降低、中性粒細胞減少、貧血的情況[4]。除了患者的年齡是引起藥物不良反應發生的原因之一外,還有給藥劑量時間差異、藥物劑量等均有可能會引起不同程度的藥物不良反應,而給藥劑量間較小或是藥物用量減少都可能會延遲治療,并會直接或是間接地影響到臨床治療效果[9-11]。因此,臨床醫師在使用抗腫瘤藥物進行治療時,要嚴格遵照臨床合理用藥的規定,密切觀察患者用藥期間的發生不良反應的情況,以便于及時采取有效的措施改善不良反應癥狀。趙麗杰等[12]的研究結果顯示,使用紫杉醇化療后,患者常見的不良反應主要表現為過敏反應、心臟毒性、骨髓抑制、肝臟損傷、神經毒性、癲癇和消化系統,而本研究除了分析患者的不良反應及分級外,還對不良反應與年齡、性別、分布時間的關系進行了分析,以此探究導致患者發生不良反應的相關因素,以期能夠為臨床合理用藥提供指導意見。但是由于本研究的樣本數量較少,加上并未對患者的伴發疾病進行考慮,所以缺乏一定的科學性與規范性,日后還需加大樣本研究量,以促進研究的有效性。
為降低紫杉醇治療的不良反應發生率,醫師以及護理人員應要注意如下事項:①在予以患者藥物治療前,詳細詢問患者的過敏史,在注射藥物的過程中,控制好注射速度,并且還可以使用苯海拉明抗組胺類、地塞米松等激素類藥物降低過敏反應[13]。②對患者進行用藥安全宣教,由于骨髓抑制是紫杉醇治療常見的不良反應,所以護理人員可以遵醫囑予以患者激素類藥物、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等,以控制脊髓毒性并增加患者的耐受性。③因為中樞5-羥色胺水平與胃腸道反應的發生有密切的關系,中樞5-羥色胺水平降低會引發惡心、嘔吐等癥狀,所以在用藥前護理人員可以遵醫囑準備5-HT3 受體拮抗劑。④讓患者服用維生素B1,或是提前準備好鎮定劑、神經生長因子等,期間注意查看患者的關節情況,避免發生神經毒性反應[14-15]。
綜上所述,使用抗腫瘤藥紫杉醇注射治療的患者,在用藥時建議予以患者預防性用藥,以降低藥物不良反應發生率,提高用藥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