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夢君 陳 葳
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檢驗科,陜西西安 710061
肺癌是當今全球癌癥致死的首位原因,占癌癥致死總數的18%,嚴重威脅著人類的健康,也給社會公共衛生系統造成了極大的負擔[1]。有資料顯示肺癌晚期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不足一年[2],因此早期篩查和診斷肺癌,對于改善患者預后至關重要。近年來,各種研究表明,在癌癥發展初期,機體的免疫系統就可以識別腫瘤細胞內表達的異常蛋白,又稱腫瘤相關抗原,分泌針對這些抗原的自身抗體,稱為腫瘤相關自身抗體(tumor associated autoantibody,TAAB),由于免疫系統的敏感性和穩定性,可在影像學診斷出肺癌的5年前被檢出[3-4]。這種自身抗體的檢測具有無創、簡便易測且靈敏度及特異度均較高的優點,對發現早期肺癌具有重要的臨床價值[5]。本研究擬探討7 種腫瘤相關自身抗體(7-TAABs),即p53、PGP9.5、SOX2、GAGE7、GBU4-5、MAGE-A1、CAGE,和腫瘤標志物鱗狀上皮細胞癌抗原(squamous cell carcinoma,SCC)、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細胞角蛋白19 片段(cytokeratin 19 fragment,CYFRA21-1)的聯合檢測對肺癌的診斷價值,以期為肺癌篩查提供更有利的依據。
選取2020年12月至2021年7月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收治的149 例肺癌患者為肺癌組,選取同期86 例肺部良性疾病患者為對照組。肺癌組中,男93 例,女56 例;平均年齡(62.9±9.5)歲;腺癌82 例,鱗癌52 例,小細胞肺癌15 例;Ⅰ~Ⅱ期60 例,Ⅲ~Ⅳ期89 例。對照組中,男52 例,女34 例;平均年齡(60.4±10.5)歲;非特異性炎性結節患者33 例,機化性肺炎患者24 例,肺結核患者15 例,肺錯構瘤患者10 例,其他類型患者4 例。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獲得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納入標準: ①肺癌組患者病理活檢確診為肺癌,符合中華醫學會肺癌臨床診療指南(2018 版)的診斷標準[6];②年齡18~85 歲,首次確診,未行放療、化療、手術或靶向治療;③組織病理分型、TNM 分期明確及其他臨床資料、輔助檢查資料完整;④患者及家屬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①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血液病;②合并有其他嚴重并發癥,如糖尿病、缺血性心臟病等;③合并其他胸外腫瘤病史;④嚴重精神障礙患者且不能配合研究者。
兩組研究對象于清晨空腹狀態采外周靜脈血樣4 ml,以離心半徑10 cm、轉速4000 r/min 離心10 min分離血清,8 h 內進行檢測。7-TAABs 選用杭州凱保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檢測試劑盒,采用酶聯免疫吸附法檢測。7-TAABs 陽性判斷值分別為:p53>13.1 U/ml,PGP9.5>11.1 U/ml,SOX2>10.3 U/ml,GAGE7>14.4 U/ml,GBU4-5>7.0 U/ml,MAGE-A1>11.9 U/ml,CAGE>7.2 U/ml。SCC、CEA、CYFRA21-1 使用德國羅氏全自動化學發光免疫分析儀及羅氏公司提供的配套試劑盒,采用電化學發光法進行檢測。各腫瘤標志物參考范圍為:SCC<2.7 ng/ml、CEA<5 ng/ml、CYFRA21-1<3.3 ng/ml。
利用靈敏度、特異度、準確度、陽性預測值、陰性預測值分析自身抗體和腫瘤標志物檢測的診斷價值。靈敏度=真陽性/(真陽性+假陰性)×100%;特異度=真陰性/(假陽性+真陰性)×100%;準確度=(真陽性+真陰性)/總例數×100%;陽性預測值=真陽性/(真陽性+假陽性)×100%;陰性預測值=真陰性/(真陰性+假陰性)×100%。
采用SPSS 23.0 軟件進行數據分析,對于符合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的形式進行描述,采用獨立樣本t 檢驗,對于不符合正態分布的資料,用中位數(下四分位數,上四分位數)[M(P25,P75)]進行描述,組間比較采用Mann-Whitney U 檢驗;計數資料用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肺癌組患者血清中p53、PGP9.5、SOX2、GAGE7、GBU4-5、MAGE-A1 抗體以及3 項腫瘤標志物SCC、CEA、CYFRA21-1 水平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CAGE 抗體水平與對照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表1、2)。
表1 兩組患者7-TAABs 水平比較[U/ml,M(P25,P75)]
表2 兩組患者腫瘤標志物水平比較[ng/ml,M(P25,P75)]
7-TAABs 聯合檢測、3 項腫瘤標志物聯合檢測及7-TAABs 聯合3 項腫瘤標志物聯合檢測的陽性率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同時在肺癌組患者中,7-TAABs+3 項腫瘤標志物聯合檢測的陽性率最高,為83.22%(表3)。
表3 兩組患者7-TAABs 和3 項腫瘤標志物聯合檢測陽性率比較[n(%)]
7-TAABs 聯合檢測的靈敏度為57.72%,準確度為68.51%,陰性預測值為54.35%,均高于單項抗體檢測結果。三種聯合檢測組合里,7-TAABs +3 項腫瘤標志物聯合檢測的靈敏度、準確度、陰性預測值最高,分別為83.22%、79.15%、71.26%(表4)。
表4 7-TAABs 和3 項腫瘤標志物檢測對肺癌的診斷價值[%(n/N)])
據資料顯示,肺癌是全球發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惡性腫瘤之一,患者的5年生存率僅為15%左右[7-8]。然而,肺癌早期發病隱匿,多數患者就診時已經為中晚期,因此肺癌的早期診斷已成為臨床上的重大難題。目前,對于肺癌的各種篩查手段中,CT 檢查假陽性率高達96.4%,且具有篩查過度和輻射誘發腫瘤的危險,病理學檢查也具有創傷性和標本取材困難的缺陷,均限制了臨床應用[9-10]。
腫瘤自身抗體作為一種新型的血清標志物,其檢測創傷小,標本易獲得,且半衰期長達30 d,穩定性好,受到了臨床的廣泛關注[11]。p53 是最早發現的抑癌基因之一,參與DNA 修復和誘導細胞凋亡,其突變促進了癌癥的發生、發展[12]。PGP9.5 是一種泛素水解酶,在早期肺癌中就可呈高表達狀態[13]。SOX2 是一個轉錄因子,可促進肺癌細胞的增殖[14]。GAGE7、GBU4-5、MAGE-A1 和CAGE 均屬于腫瘤/睪丸基因家族,多表達于惡性腫瘤和睪丸組織,不在正常的組織中表達,對腫瘤細胞的生長、增值以及擴散起到了重要作用[15-16]。
此研究顯示,7-TAABs 中的p53、PGP9.5、SOX2、GAGE7、GBU4-5、MAGE-A1 這6 項自身抗體水平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與Du 等[17]的結論略有差異,其研究結果認為肺癌組7 種自身抗體的水平均明顯高于肺部良性病變組。此次研究中CAGE 抗體在肺癌組中檢測水平較低,可能與樣本量及樣本組成不同、 試劑靈敏度不高以及患者間個體差異有關,還需要擴大樣本量深入研究。7-TAABs 單項抗體檢測的特異度(96%~100%)較高,但靈敏度較低,僅分布于為5%~19%之間,并且準確度低于50%,并不能滿足臨床篩查肺癌的需要,將自身抗體進行聯合檢測后,靈敏度(57.72%)和特異度(87.21%)均達到了較高的水平,并且準確度提高至68.51%,與陳志等[18]的研究結論基本相同,提示7-TAABs 聯合檢測能有效鑒別肺癌人群與肺部良性疾病人群,具有更好的診斷效能。但由于本研究中良性病例納入的人數較少,所以特異度稍低。Dai 等[19]學者研究結果顯示自身抗體聯合檢測的敏感性達到了68.9%,優于本研究,原因可能與所選抗體譜不同、試劑靈敏度和人群差異等因素有關。
另外,本研究顯示3 項腫瘤標志物水平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并且其聯合檢測對于肺癌篩查也具有較高的靈敏度 (67.79%) 和特異度(83.72%),有一定的臨床應用價值。一項前期的研究結果[20]顯示7-TAABs 組比傳統腫瘤標志物具有更高的敏感性,但此次研究中得出腫瘤標志物聯合檢測的靈敏度稍高于7-TAABs 組,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可能是腫瘤標志物水平為腫瘤負荷的標志,與腫瘤分期相關,本研究肺癌組中晚期患者納入相對較多,已有大量的特異性蛋白進入循環系統,因而腫瘤標志物檢出率高,相比于早期肺癌,其對中晚期肺癌可能更有診斷意義,此結論還需深入研究。進一步分析抗體與腫瘤標志物聯合檢測結果發現,7-TAABs + 3 項腫瘤標志物聯合檢測在肺癌組患者中陽性率(83.22%)明顯上升,其陽性率明顯高于7-TAABs 聯合檢測和3項腫瘤標志物聯合檢測。雖然聯合檢測損失了一部分特異度,但靈敏度和準確度提升至83.22%和79.15%,同時陰性預測值明顯提高至71.26%,表明如果患者該聯合測定結果均為陰性,診斷為肺部良性疾病的可能性可達71.26%,提示了該聯合檢測具有較高的排除非肺癌患者的能力。以上結論均表明抗體與傳統腫瘤標志物聯合檢測可針對更多基因靶點,提高肺癌檢出率,降低漏診率和誤診率,協助臨床醫生對肺癌患者進行更準確的診斷。但本研究中小細胞肺癌和處于Ⅰ+Ⅱ期肺癌患者樣本量相對較少,后續研究可增加樣本量,豐富患者類型,研究不同病理類型和組織分型之間各抗體水平的差異,得出更可靠的結果。
綜上所述,血清7 種腫瘤相關自身抗體聯合檢測可作為鑒別肺部良惡性疾病的一種高效且可靠的方法,并且與傳統腫瘤標志物結合可提高診斷效能,為肺癌的診斷和篩查提供更有利的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