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鵬 蘇吳越 洪學傳 肖玉玲
武漢大學藥學院,湖北武漢 430071
改革開放以來,人民的物質生活水平極大提高,不斷增長的醫療健康需求促使我國的醫藥工業日異月新。目前,我國已成為全球化學原料藥的最大生產和出口國,也是全球最大的醫藥市場[1]。隨著制藥行業的加速發展,越來越多的醫藥生產企業需要大批具有新藥研發能力的專業人才,更需要一批既懂原料藥生產工藝、藥物制劑、藥品質量管理,又懂制藥工程技術的高級復合型人才[2]。1998年,為了加速我國制藥工業的現代化,也為契合醫藥生產企業對專業技術人才的實際需求,教育部新增設了制藥工程專業[3]。制藥工程專業是涵蓋化學、藥學、工程學等多領域的一門交叉學科,在藥學領域中研究通過化學或生物反應及分離等單元操作,探索制造藥物的基本原理以及實現工業化生產的工程技術,包括新工藝、新設備、《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 of medical products,GMP)改造等方面的研究、開發、放大、設計、優化和技術經濟等[4]。自制藥工程專業設立以來,已為我國制藥行業輸送了大批的優秀人才,成為藥物生產、研發和制造的主力軍[4]。
為了緊跟制藥行業發展對制藥工程專業人才的需求,探索及完善制藥工程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培養出適應社會需求和制藥行業發展的高質量制藥工程專業人才,服務于國家經濟社會發展,推進制藥工程專業的高質量建設,武漢大學藥學院對制藥工程專業在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詳細的剖析,并針對問題提出了改進的思考和看法。
進入21 世紀后,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生物技術以更加迅猛的速度快速發展,以生物技術為主導的生物產業正加速形成,業已成為一個新的經濟增長點。搶占生物技術和生物產業的制高點已成為各國增強國際競爭力的重大戰略[5]。然而,目前高校教師普遍科研壓力較大,無法全身心去設計編排教案,甚至有老師教案多年都不曾更新過,這使得學生學到的知識相對陳舊,教學內容不能與時俱進。隨著互聯網、計算機的發展,新一代大學生已經成為網絡媒體的主力軍,他們思維活躍,視野開闊,對新型事物充滿好奇和求知欲。然而,目前高校的課堂教學形式單一呆板,導致的結果是老師照本宣科地灌輸,學生全程被動地吸收。傳統的教學方式使學生感到課程內容單調乏味,進而失去對學習的興趣,甚至有一部分學生出現逃課、厭學等現象。這樣不僅僅上課效果差,也會給學生造成厭學慣性,更有甚者會給師生關系帶來傷害。
制藥工程課程教學內容涉及的知識面較廣,應用性偏強[6],例如在教授工藝流程、工藝放大等知識時,絕大多數學生只能僅憑理論知識去想象,而很多知識需要實際感受之后才能加深理解。對于大多數學生而言,他們對理論知識的重視程度遠遠高于實驗課程,相較于理論課的認真聽講,實驗課則被許多學生所輕視。與此同時,實驗課程教學也沒有得到任課老師足夠重視,主要體現在實驗課程內容設計簡單、課時安排偏少,學生只是根據實驗設計按部就班地操作,沒有主動思考的機會,學習效果大打折扣;此外,隨著高校招生規模的不斷擴大,學生人數快速增加,然而實習基地的規模和資源卻相對有限,不能滿足學生的實習實踐需求,極易造成理論與實踐相脫節。故此,學生既沒能學到足夠的實驗技巧,又失去了開設實驗課將理論知識應用化的初衷。
“唯成績論”是當代應試教育下的產物,以成績作為評價個人的標準可以為現代社會提供一個便捷的人才評價標準。然而,一旦成績成為評價學生的唯一標準就會陷入“唯成績論”的誤區[7],學生只需要按照模式化的考核方式進行相應的準備,即可以從考評體系中脫穎而出。同時,“唯成績論”也給了一部分學生投機取巧的機會,部分學生平時上課不認真聽講、遲到、早退、曠課,只是在考試前進行突擊性的準備,也可以考出非常不錯的分數,但是他們并沒有完全掌握知識,不能使知識融會貫通,達不到大學生培養的標準。在此狀況下,失去了通過考試來進行考核評價的意義,達不到公正公允,也不利于學生良好學習風氣的養成,最終挫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近年來,我國醫藥行業飛速發展,開發了一系列具有很好前景的新藥,對于國民生計產生了巨大影響[8]。而相對而言,教科書的內容更新速度就遠遠趕不上行業的發展變化,無法反映醫藥行業的最新研究進展。因此需要任課老師將課本知識與前沿科技成果結合起來,將前沿科技融入教學內容中,不斷的更新和完善知識結構,堅持實時淘汰過期知識,動態搜集教學素材、制備課程視頻和課件,以此讓同學們了解醫藥科學的最新發展動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課堂教學的深度和廣度。其次,應不定期舉辦制藥工程學科講座,邀請醫藥行業的著名學者和優秀企業家開展講座,以報告的形式將醫藥領域最新科研成果及時傳播給學生,使學生緊跟制藥工程學科發展的步伐。最后,武漢大學藥學院還應該使教學模式多元化發展。在傳統的教學模式里通常以教室作為主場,老師作為主導,教材作為基礎,通過填鴨式的方法進行教學,容易打擊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為更好地提升教學效果,授課教師應該不斷豐富教學模式,以前沿文獻作為媒介,利用網絡媒體、教學平臺分享專業信息和知識,并采用“專題+問題”式教學、翻轉課堂、討論和實踐相結合等多種教學手段,不斷豐富多元化的教學模式,全方位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熱情,調動大家積極性,提高學生學習效率[9]。
只有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才能真正做到學以致用[10],激發學生無限的學習潛能。當前,切實加強實驗課程的教學管理,提高實驗課在課程教學中的地位和要求,增強學生對實驗課程的重視程度,是制藥工程課程教學改革的主要任務之一。首先,應該提高實驗課程在總成績中的比重。實驗課在課程成績中所占的比重偏低,直接導致學生們對實驗課程的重視程度不夠。因此,增加實驗課程成績所占比重可以引起學生對實驗課的重視,督促學生以認真積極的學習態度對待實驗課程,從而達到提高教學效果的目的。其次,要加強實驗課的教學設計,不拘泥于書本的簡單實驗,帶同學們了解科技前沿,讓同學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去設計實驗,優化實驗設計,增加實驗課程的趣味性,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等。一個高質量的課程設計不僅僅能夠帶動課堂的氣氛,更主要的是可以調動學生們的主觀能動性,使學生們全身心地投入實驗實踐活動中。最后,可以開放學校的科研平臺、專業實驗室等,鼓勵學生進入專業實驗室參與科研項目,了解并掌握儀器設備的使用,培養學生的實驗操作技能,以此加深對課本知識的理解,同時也拓展了學生的科研視野,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實現了科研反哺教學的新型教學模式。
課堂學習只能是對基礎理論知識的學習與掌握,若不進行課后的強化鞏固和實踐應用,很難做到融會貫通[11]。因此,開設“第二課堂”是非常必要的。它不僅可以提高學生制藥工程專業知識的實際應用能力,而且可以進一步補充和完善學生的知識架構,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可以豐富和活躍校園文化生活[12]。學院可以圍繞科學研究,學科競賽,專業社團等方面開展“第二課堂”的建設工作。首先,利用武漢大學“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的平臺,開展一系列科研項目和課題,在老師的指導下讓學生承擔一定量的科研任務,充分挖掘學生科研潛力,培養學生的科研思維,為學生日后從事制藥工程相關行業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其次,完善學科競賽體系,引領學生創新發展。鼓勵學生參加國家級、省級、校級等各種制藥工程或化工工藝方面的學科競賽,構建“以賽促學”模式[9]。最后,成立制藥工程專業學科社團,利用社團定期開展知識競賽,經驗分享交流會,趣味化學小實驗等一些與專業相關的社團活動,豐富學生的課外生活,加強專業思想教育和應用型技能培養[13]。
學生的學習情況不應該僅僅只是通過一次考試來評判,尤其制藥工程專業是一門對實踐應用要求極高的學科[14]。武漢大學藥學院應該既注重學生對書本知識的理解,又注重學生對理論知識的應用能力,同時也不能忽視對學生創新能力和獨立思考能力的考核,對于學生的考核評價應該是動態化、多元化、系統化的。因此,學生的成績總評可以由平時成績,理論考試成績,實驗實踐成績以及第二課堂成績四大部分組成。平時成績重點在于對學生的學習態度,課堂表現和出勤情況的考核,有利于學風文化的建設和塑造。理論考試則是對學生基礎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情況的考察。實驗實踐考核則是多層次,多維度的實驗教學情況的考核驗收,對學生的理論知識、實驗技能操作和各次實驗報告等予以打分,重在考核學生的基本實驗操作能力,自主實驗能力以及自主創新能力。最后,對于第二課堂進行合理的學分學時劃分,量化考核學生的第二課堂表現。根據學生第二課堂的實踐參與情況和最終成效進行評價并量化生成實踐成績,將評語和量化成績一同計入第二課堂成績[15]。
制藥工程專業在制藥行業人才培養中扮演著重要角色。為了緊跟制藥行業發展對制藥工程專業人才的需求,武漢大學藥學院深刻剖析了在制藥工程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并針對問題給出了應對之策。“學無止境,教無止境,研無止境”,學院要在教學中不斷地發現問題,改進問題,積極適應醫藥科技快速發展對制藥工程課程教學改革的現實需求,培養專業知識技能扎實、具有嚴謹科學態度和創新能力的復合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