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 銳 李 婭
中國科學院大學重慶醫院 重慶市心血管外科學臨床醫學研究中心 心血管外科,重慶 401120
臨床帶教是護理教育中的重要環節,其目的是引導護理學生將理論知識與臨床實踐相結合,在提高其臨床實踐能力的同時,不斷深化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同時提升其臨床思維和實際問題解決能力[1];其質量將對護理學生的未來臨床工作能力和職業素質產生重要影響[2]。心血管外科是專科屬性強、患者大部分病情較重且復雜多變、涉及多種高危藥物和高精儀器使用的科室,需要護理實習生(簡稱“護生”)學習和掌握的專科知識和技能內容較多,對其專業素質要求也較高,增加了臨床護理帶教的難度[3-4]。常規護理帶教法以“傳授-被動接受”為主要特征,帶教老師在帶教過程中起主導作用,雖然有利于快速、大量傳授相關知識和技能,使得護生的思維集中,但護生處于被動接受大量知識和技能的狀態,缺乏主動思考、發散性思維的過程[5]。啟發式臨床醫學教學模式(problem-originated clinical medical curriculum,PCMC)是在臨床案例引導下開展教學的一種手段[6];以問題為導向的教學方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則是為學生為中心,以問題為導向的教學方式[7]。本研究將兩者聯合應用于心血管外科護理帶教中,取得較好的護理帶教效果,現報告如下。
選擇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在中國科學院大學重慶醫院心血管外科實習的50 名護生作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各25 名。對照組中,女22 名,男3 名;年齡19~24歲,平均(21.88±1.33)歲;學歷:大專18 名,本科7 名。觀察組中,女23 名,男2 名;年齡19~24 歲,平均(21.64±1.38)歲;學歷:大專17名,本科8 名。兩組護生的性別、年齡、學歷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①護理專業全日制護生,且臨床實習時間≥3 個月;②護生能清楚表達自我感受,思維清晰;③知情同意本研究,并自愿配合。排除標準:因各種原因中途退出本研究。本研究已獲得醫院科研倫理部門的審核批準,且參與本研究的所有護生均已簽署知情同意書。
1.2.1 對照組 應用常規護理帶教法帶教,即帶教老師根據中國科學院大學重慶醫院自制的《心血管外科護理帶教大綱》制定教學內容和教學計劃,采取集中授課式帶教和跟班式帶教兩種形式進行教學。其中集中授課式帶教以多媒體課件演示+帶教老師詳細講解和操作示范+護生模擬+帶教老師答疑解惑的形式進行。
1.2.2 觀察組 應用PCMC 聯合PBL 護理帶教法進行帶教,具體方法如下。①主帶教老師組織科室其他帶教老師統一進行PCMC、PBL 教學法的相關知識培訓,并結合兩者的優勢、特點對現有的教學內容和教學計劃進行完善。②結合專科特點、教學計劃等精心準備具有典型專科特色的臨床案例,如瓣膜置換術后護理、 先天性心臟病和夾層動脈瘤的圍手術期護理、血管活性藥物的使用等,并完善與案例相關的知識點的多媒體課件制作,設計好相關問題。③將同批次的護生以4~5 人為單位設為一個學習小組,在集中授課前7 d 將相關學習資料發放給護生,讓其能提前進行預習,并主動查閱相關的文獻和書籍資料等。④集中授課時,首先,播放該臨床案例,播放結束后帶教老師提出已設計好的相關問題,如瓣膜置換術后有哪些常見并發癥? 應如何進行觀察和預防? 發生后又應如何處理?等等;然后,讓護生帶著問題以小組為進行護理查房,在此過程中,帶教老師進行相應操作示范,詳細解答實習生提出的問題,并要求護生進行專科護理體查、敘述如何進行癥狀和體征觀察等;查房結束后,護生在組內進行自主學習、討論后給出相關問題答案;之后,帶教老師再通過一邊多媒體課件演示和知識點講解,一邊問題分析、答案驗證和點評的方式進行集中式授課;授課結束后進行本次學習的歸納和總結,并對護生的個人情況進行針對性的點評,提出學習建議。
比較兩組護生的問題解決能力、出科理論和操作考核成績以及帶教滿意度。①問題解決能力:運用由Siu 等[8]研發,王偉等[9]翻譯的問題解決調查問卷(problem-solving inventory,PSI)進行評價,該問卷包括理性問題解決(5 個條目)、正性問題解決(5 個條目)、回避風格(6 個條目)、沖動/疏忽風格(4 個條目)、負性問題定向(5 個條目)5 個維度,共25 個條目,使用Likert 5 級評分法,后3 個維度使用反向計分,評分范圍25~125 分,評分越高表明問題解決能力越高。本研究中該問卷的Cronbach′s α 系數為0.879。②出科理論和操作考核成績:出科前3 d,對兩組護生進行專科理論與操作考核;其中專科理論考核為閉卷考試,考試時間為90 min,主要從心血管外科專科護理理論知識和技術操作要點、病例書寫、規章制度、病例分析5 個方面進行考核,包含單選題、多選題、填空題、討論題4個題型,滿分100 分,得分越高表明護生的專科理論知識水平越高;操作考核以個案考核的形式進行,護生隨機抽取一個專科案例后,從用物準備、操作流程、操作規范程度、操作熟練度、專科體查、臨場反應能力、溝通能力、服務態度8 個方面進行評價,滿分100 分,得分越高表明護生專科實踐能力越強。③帶教滿意度:應用中國科學院大學重慶醫院自制的《臨床帶教滿意度調查問卷》評估護生的滿意度,該問卷從帶教老師的帶教態度、臨床經驗、醫德醫風、授課水平、操作示范、愛護學生、工作作風7 個方面進行評價,共20 個條目,采用Likert 5級評分法,滿分為100 分,得分越高表明護生對帶教越滿意。測得該問卷的Cronbach′s α系數為0.826。PSI 和帶教滿意度問卷分別派發50份,回收有效問卷50分,有效回收率100.0%。
采用SPSS 22.0 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指標采用(±s)表示,組內比較采用配對t 檢驗,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 檢驗;計數資料用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入科時兩組護生的PSI 總分和各維度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出科時兩組的PSI總分和各維度評分高于入科時,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出科時觀察組的PSI 總分和各維度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1)。
表1 兩組護生入科出科時PSI 總分和各維度評分的比較(分,±s)

表1 兩組護生入科出科時PSI 總分和各維度評分的比較(分,±s)
注 PSI:問題解決調查問卷
組別 理性問題解決 正性問題解決 回避風格 沖動/疏忽風格 負性問題定向 總分對照組(n=25)入科時出科時t 值P 值觀察組(n=25)入科時出科時t 值P 值14.92±2.81 17.36±2.55 7.135<0.001 13.88±2.64 16.16±1.91 4.485<0.001 17.76±3.67 20.32±3.50 9.658<0.001 10.52±2.28 12.96±1.70 8.797<0.001 13.20±2.68 15.84±1.72 5.813<0.001 70.28±6.13 80.20±4.60 13.181<0.001 t 干預前組間比較值P 干預前組間比較值t 干預后組間比較值P 干預后組間比較值15.08±2.36 21.04±1.70 17.331<0.001 0.218 0.828 6.013<0.001 13.52±2.58 20.20±1.61 15.363<0.001 0.488 0.628 8.097<0.001 17.24±3.57 25.12±2.26 10.882<0.001 0.508 0.614 5.764<0.001 10.72±2.23 16.60±1.53 12.232<0.001 0.314 0.755 7.976<0.001 12.96±2.86 20.72±1.84 16.896<0.001 0.306 0.761 9.683<0.001 69.52±6.48 103.68±4.29 35.253<0.001 0.426 0.672 18.666<0.001
觀察組的出科理論成績、操作成績、帶教滿意度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2)。
表2 兩組護生理論成績、操作成績、帶教滿意度評分的比較(分,±s)

表2 兩組護生理論成績、操作成績、帶教滿意度評分的比較(分,±s)
組別 例數 理論成績 操作成績 帶教滿意度對照組觀察組t 值P 值25 25 82.28±9.83 90.28±6.31 3.424 0.001 86.12±5.62 93.08±2.77 5.553<0.001 89.64±8.96 94.04±5.43 2.101 0.041
心血管外科這門學科專業性強,其中涉及的內容相對復雜,護生只有在學習過程中保持高漲的學習熱情,在探究意識的推動下不斷學習與思考帶教老師傳授的知識,才能夠帶動個人綜合能力的提升[10]。此外,對護生而言,需要在較短時間內,不僅要適應科室環境和工作節奏,還需具備獨立解決臨床問題的能力和獨立護理患者的能力,其所面臨的壓力和挑戰也較大[11-12];同時也考驗著帶教老師的帶教能力和帶教態度[13]。護生是臨床護理隊伍的儲備力量,其問題解決能力與其專業技能、 心理素質的提升密切相關,而常規教學法帶教,護生是處于被動接受狀態,長此以往甚至會產生依賴性,難以發揮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的能力,繼而導致難以達到提升實踐技能的學習目的[14]。因此,運用高質量的帶教模式對護生進行護理帶教活動意義重大。
PCMC、PBL 均是目前護理領域廣泛用于護理帶教的新型教學模式,前者是通過典型臨床案例激發學生的思考意識[15],而后者則是讓實習生在問題引導下開展合作學習,從而提高學習效率與質量[16]。本研究結果顯示,入科時兩組護生的問題解決能力總分和各維度評分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出科時兩組的問題解決能力總分和各維度評分均高于入科時,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出科時觀察組護生的問題解決能力總分和各維度評分、出科理論和操作考核成績、帶教滿意度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在心血管外科帶教中聯合應用PCMC 和PBL,能促進護生專科理論知識水平和操作實踐能力的提升,同時還可提高護生的問題解決能力和對護理帶教的滿意度。分析原因在于:①PCMC聯合PBL 帶教法是基于以問題為導向的學習方式,圍繞典型臨床案例,通過適當引導促進護生自主學習,激發其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潛能,達到提升并鞏固其專科知識和技能的目的,是一種護生自主學習為主,帶教老師引導、點評為輔,充分發揮團隊協作的新型帶教方法[17]。②在該帶教模式下,護生在知識傳授過程中不再處于被動地位,而是作為學習主體,此時帶教教師僅需要發揮引導作用,即可讓學生主動投入學習中,通過自我學習和團隊協助學習探索過程中,不斷的獲得自主學習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提高學習積極性、主動性和學習效率[18]。③護生在PCMC聯合PBL 教學中不僅能夠分析與解決帶教老師設計的問題,而且可以獲得學習技能,提高個人學習能力,以便今后迅速適應工作崗位[19]。④在小組合作學習結束后,帶教老師總結與評價各小組和個人的學習情況,指出其中存在的問題,協助護生進行改進,有助于鞏固護生的理論知識,從而不斷提升其綜合能力。
綜上所述,將PCMC 和PBL 聯合應用于心血管外科護理帶教中,可優化心血管外科的實習帶教質量,促進護生專科理論知識水平和操作實踐能力的提升,同時還可提高護生的問題解決能力和對護理帶教的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