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瑞麗 王小雷
摘要:輔導員對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與日常管理服務之間既密切聯系,又相輔相成。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日常事務工作的靈魂,日常事務工作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載體。高校輔導員在日常事務工作中應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契合點,因時因地對學生進行思想理論教育和價值引領,真正實現日常事務管理服務常規化、思想政治教育常態化。
關鍵字:高校輔導員 事務性工作 育人職責
《普通高等學校輔導員隊伍建設規定》指出,高校輔導員的主要工作職責是思想理論教育和價值引領、黨團和班級建設、學風建設、學生日常事務管理、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工作、校園危機事件應對、職業規劃與就業創業指導、理論和實踐研究。輔導員是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學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組織者、實施者和指導者,是學校聯系學生的堅實紐帶和橋梁。現實工作中的輔導員不僅身挑育人重任,還擔負著繁雜的日常事務管理工作。例如:資助工作、宿舍管理、安全教育、招生和就業工作、檔案管理等等。但是,高校輔導員不能被日常繁瑣的事務“內卷”,不能局限做一名事務性輔導員。
一、明確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輔導員首要的工作職責
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樹人,立德樹人是高校教育的根本任務,高校輔導員應把立德樹人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中。“立德樹人”也是每一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應當追尋的初心與使命,作為扎根思政教育一線的工作者,高校輔導員應當充分認識到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政治性、必要性,加強理論水平、提升文化素養、注重育人實效。高校輔導員應明確在日常管理及服務學生的過程中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關鍵,打鐵還需自身硬,輔導員要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和思想政治理論修養,堅定個人政治立場,保持政治敏銳度,明晰“為誰培養人”“培養什么樣的人”“如何培養人”等根本問題。
大學生正處在人生的關鍵發展時期,在這一階段,大學生的思維漸漸達到成熟,價值觀和道德觀逐漸形成并走向成熟。大學生的思想和言行往往影響一代年輕人的思想觀念、價值取向和精神風貌。高校輔導員應將思想政治教育和價值引領擺在工作的首要位置,引導大學生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成長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合格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二、目前高校輔導員的工作現狀
第一,輔導員帶班規模大,工作強度大。據調查顯示,大部分輔導員帶班規模約超過了200/人的比例,所帶的這些學生就是輔導員的責任田,輔導員要對這些學生進行管理和服務,要走到宿舍、走到教室了解他們的生活條件和學習情況。除了帶班面上的工作,輔導員還要承擔學院心理健康教育、招生就業指導和服務、黨建工作、資助育人工作、公寓管理、團學工作等專項學生管理工作,這些狀況直接導致了輔導員日常工作繁重且瑣碎。大部分輔導員陷身于學生日常事務的管理和服務中。
第二,高校輔導員的工作狀態表現為全天24小時在線,事務性工作多。輔導員工作時間投入較大,全天24小時在線,并且其中事務性工作占比較大。這表明,輔導員在承受較大工作壓力的同時,由于大量事務性工作,導致輔導員直接投入到學生教育的時間被大幅壓縮,相應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時間和精力受到影響。
第三,職責邊界不清晰。在輔導員看來,輔導員職責邊界不清晰,工作任務頭緒過多。輔導員要面對很多行政部門的工作安排,和學校行政部門的職責邊界不是很清晰明確。學校行政部門認為,只要是學生的事,就會想到讓輔導員解決,致使輔導員還要承擔大量的行政事務工作。“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無邊界性和不可測性”是輔導員的生動寫照。
三、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事務工作兩者之間的聯系
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強調:“思想政治工作從根本上說是做人的工作,必須圍繞學生、關照學生、服務學生,不斷提高學生思想水平、政治覺悟、道德品質、文化素養,讓學生成為德才兼備、全面發展的人才。”[ 1 ]輔導員對高校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與日常管理服務事務之間既密切聯系,又相輔相成。兩者的關系可以概括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日常管理服務工作的靈魂,而日常管理服務工作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內容與有效載體。脫離了具體事件和情景談思想抽象而枯燥,對學生的說服力與影響力大大減弱。拋開思想教育處理日常事務,只是在幫助學生解決具體困難,起到了授人以魚的目的,而未達到授人以漁的功效。因此,將思想政治教育與處理日常事務相結合能夠使學生在得到幫助的同時得到了思想觀念的轉變,真正起到育人的目的。
四、對高校輔導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職責的幾點思考
在參加第四期“新時代高校輔導員素質能力提升專題”線上訓練營的學習,聽了三位專家老師的講座,讓我再次思考一個問題:輔導員決不能陷入事務性工作的漩渦。
作為一名輔導員,事務性的工作繁多而瑣碎,總有填不完的表格,寫不完的材料,開不完的會議,回不完的學生信息……但是輔導員的工作僅限于此嗎?答案肯定不是的。《普通高等學校輔導員隊伍建設規定》指出:“輔導員是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等學校學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組織者、實施者、指導者。輔導員應當努力成為學生成長成才的人生導師和健康生活的知心朋友。”育人是輔導員的首要工作。
“新時代高校輔導員素質能力提升專題”線上訓練營的講座中三位專家老師也多次強調這一點。感觸很深的有以下幾點:
第一,輔導員的工作對象是人,是大學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未來的建設者和接班人。所以輔導員在工作中要有溫度,而不是填寫一個一個冰冷的表格,召開一個一個通知式的會議。輔導員的思想政治工作歸根結底是做人的工作,要在工作中時刻和學生進行交流,做學生的思想工作。正如安徽師范大學路丙輝老師的講座主題:要做一個溫暖的輔導員。
第二,輔導員的第一身份是黨員。輔導員作為黨員既要行使黨員的權利,也要履行黨員的義務。在日常的工作中輔導員應該起到先鋒模范作用,向學生宣傳黨的基本理論和方針政策,引導學生真正意識到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這就是輔導員育人的過程。
第三,輔導員的九大工作職責中最核心的職責是思想理論教育和價值引領。在每一件事務性工作中都要融入育人的因素,而不是為了做事情而做事情,為完成任務而完成任務。
“我們忙于事務,不注意學習,容易陷入庸俗的事務主義中去。不注意學習,忙于事務,思想就容易庸俗化。如果說要變質,那思想的庸俗化就是一個危險的起點。我們還是要造成一種學習的空氣,學習理論的空氣,學習實際的空氣。”因此,輔導員如何在日常事務工作中對學生進行思想理論教育和價值引領呢?我個人有以下幾點思考,也是今后需要加強的方面。
第一,繡花要得手錦巧,打鐵還需自身硬。輔導員的生命高度決定學生的生命高度,輔導員要很好地對學生進行思想理論教育和價值引領,首先自身要掌握牢固的基本理論。作為高校輔導員,要提高自身的理論素養,我們還需要看很多書,學習很多理論知識。例如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網推薦的圖書和資料選編,是我們輔導員需要閱讀的書籍。說來慚愧,我的本科專業是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生專業是科學社會主義與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盡管有一些理論基礎,但仍需閱讀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書籍,并能夠運用在育人工作中。
第二,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輔導員工作繁忙,但是我們不能一天到晚坐在辦公室處理表格和文件,我們要求學生走下網絡、走出宿舍、走向操場,那我們輔導員要經常走進課堂、走進宿舍、走進食堂,走進學生的心里,真正了解學生的學習和生活狀態,有的放矢地進行思想政治教育。
第三,任其事必圖其效;欲責其效,必盡其方。在我們輔導員育人的過程中,一定要講究方式方法,也就是要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規律。講座中,蒲清平老師針對大一新生教育中提到的獎勵遞減效應——阿倫森效應、鼓勵學生的期望效應——皮格馬利翁效應(羅森塔爾效應)以及理想信念教育中的登門檻效應,正是值得我們學習的育人方法。
事務性工作固然是輔導員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是我們應該處理好事務性工作和思想理論教育工作的關系,在事務性工作的過程中融入育人的因素,做一名有方向、有溫度、有力量的輔導員。
五、結語
目前,我國高校共有2738所,在校生達4183萬人。這是中國發展的巨大潛力,也是民族復興的重要力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事關人才培養質量,輔導員開展思想政治教育與進行日常事務管理是分不開的,互相融合的。輔導員在平時的事務工作中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契合點,因時因地對學生進行思想理論教育和價值引領,真正實現日常事務管理服務常規化、思想政治教育常態化。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事務工作的相互融合,對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對提升學生的培養教育質量具有一定的推動作用。高校輔導員應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的部署要求,站在為黨和國家培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戰略高度來服務學生成長成才,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推向新境界,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撐。
【參?考?文?獻】
[1]普通高等學校輔導員隊伍建設規定(第43號令)
(責任編輯:劉占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