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對于高校來說,其書院制改革重視師生互動、通識教育以及全環境育人,在高等教育改革中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同時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對傳統專業性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進行有效彌補和避免。高校書院制改革對于大學生學習知識、能力培養以及習慣形成都有著一定的促進作用,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以及積極主動性,增加其自主權以及選擇權,使學生創新以及實踐能力獲得進一步強化。
關鍵詞:高校;書院制改革;意義
最近幾年,普通高等院校的不斷擴招,在校大學生規模也呈現出擴大趨勢,以往教學管理模式面臨著全新挑戰。為了能夠順應教育體制改革趨勢,需要對通識化教育進行重視,而在高等學校中,通過創新并探究學生管理方式,書院制管理也隨之產生。為了能夠促進高校書院制改革的順利進行,需要對其中的意義進行探索并提出相應的意見和建議。
一、高校書院制改革的意義
(一)有利于促進師生互動
書院制改革后,學生教育培養逐漸對兩院制進行了重視,即“學院+書院”。通過升級并改造學生住宿區,并配備輔導室、活動室等,增加學生社團、組織、通識課程經費投入,并對教育教學資源合理應用,能夠給予學生溫馨舒適的學習和生活環境,有利于學生健康成長,提高其綜合素養。書院制改革之后,可以及時發現其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以便在第一時間采取措施進行處理,同時還可以為學生的學習以及生活指導提供便利,切實使學生的主體地位獲得充分展現。
(二)有利于提高學生積極主動性
一直以來,在高等教育工作中,怎樣提高學生學習熱情已經成為教育工作者研究的重點內容。書院制改革的關鍵在于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對此需要營造出一種學生自治的環境,鼓勵并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各項自治活動中,給予學生多元化選擇,使學生積極主動性以及學習熱情得以激發。完全學分制是書院制人才培養模式的一大趨勢,學生可以自主選擇課程、專業、教師以及實踐活動,能夠使學生的自主權和選擇權獲得充分展現,提高學生積極主動性,促使傳統被動學習狀態獲得有效改善。
(三)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
對比傳統教育模式,書院制主要是圍繞學生為主體的一種住宿社區自管模式,該模式存在一定的創新性特征,并對學生社團的育人功能以及通識教育進行了關注。書院對于學生自身能力的培養和提高進行了關注,通過對社團項目及相關活動進行整合,能夠使其創新潛力獲得充分激發,并且各項實踐活動的展開如自我管理、創業實踐、科技創新等可以促進學生自身創新以及實踐能力的進一步提高。
二、高校書院制改革對策探析
(一)強化書院培養模式宣傳,增加師生認同感
為了能夠促進書院建設以及高效運行,師生共同參與極為關鍵,在書院制實行初期,學生認同度普遍偏低,這主要是因為對書院存在陌生感并存在一定疑惑。有研究表示,學生對于二級學院雙元制以及內書院的了解較少,所以改革初始階段,增加對書院的宣傳力度就顯得非常關鍵。對此高校則要合理利用各種途徑進行宣傳,使教師和學生能夠切實認識并了解到雙院制管理以及運行情況,明確書院在提供相關管理和服務的同時掌握其現實作用,旨在促進學生綜合性能力的進一步提高。
大學是學習知識的重要場所,同時對于學生健康成長也是極為關鍵的。學院和書院其在管理內容層面存在明顯差異,學院主要管專業,而書院則主要管生活,書院主要負責學生通識教育以及素質的培養和提高,各書院之間既存在區別性,也存在統一性,旨在促進學生的個體化、全面性發展。書院制在對學生個性化及多樣性發展進行重視的同時鼓勵并引導不同背景以及專業學生進行溝通和交流,各種愛好、思維模式之間的相互交融和碰撞能夠進一步實現學習目標,充分滿足學生個性化需求,進而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
(二)保證制度落實
書院制實施的關鍵在于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并深入貫徹落實以人為本的思想觀念,摒棄形式主義。當前,盡管各高校的事務管理工作缺乏一定的合理性和完善性,但是這并不會對高校書院制改革腳步產生影響,依舊朝著相關方向和目標努力。與此同時,書院為了能夠使其自身生存和發展得到確保,需要嚴格遵循相關制度體系和規范,對此高校需要在對相關管理條文進行調整的同時創建書院制制度并加以完善,吸收和借鑒國外高校發展成果,創造出符合自身發展規律的制度并落實。
(三)完善書院內部管理
高校書院要增加對于內部管理的重視程度,對生活環境以及硬件設施設備進行合理調整,促進書院文化內涵熏陶工作的順利進行,同時還要秉承教育機會均等的教育思想和理念,將各項工作落到實處,創建出學生參與民主管理制度,并在此基礎上進行合理優化和調整。相關研究顯示,若條件允許,學生參與自身事物工作的權利則會隨之增加,并且有著較高的積極主動性,這對于促進各項工作的順利進行以及有序開展都是極為有利的。對于學生來說話,要主動參與書院管理制度的修訂,同時采用公約的形式進行公布,進而提高效果。通過多種途徑促學生自我發展和管理,能夠使其自身主體性獲得充分發揮。
(四)增強師資力量建設
在對書院導師所進行的選擇中,需要依照學生要求進行選擇,之后通知教師選擇學生,這樣一來,以學生基本需求為主展開師生互動,能夠實現教學相長的目標。與此同時,學校還要出臺導師激勵制度,并予以完善,對導師事跡、活動等進行記錄和宣傳,使其能夠其實體會到工作的價值和意義所在,激發導師的積極主動性,創造出和諧融洽的氛圍。也可以憑借創建導師學習交流群的方式對工作經驗進行分享,輔助教師可以對科研、教學以及育人相關工作進行平衡進而促進教育事業的持續穩定發展。
結束語
總而言之,當前在書院制育人模式中,其和現階段高校學生性格特征相吻合,在校園文化建設過程中可以使學生自我創造以及管理能力獲得進一步提高,同時還可以促進高校教育管教脫節等問題獲得有效解決,進而促進學校高等教育工作的持續穩定發展。就目前而言,書院制育人模式其改革成效明顯,存在一定的可行性,這對于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張雯涵. 高校書院制改革給大學生帶來的影響——以南京審計學院為例[J]. 河南教育:高教版, 2015.
[2]陸盛. 高校書院制改革的實踐探索——以肇慶學院為例[J]. 重慶高教研究, 2013, 1(6):6.
[3]簡冬秋. 我國現代大學書院制改革的現狀、問題與對策[J]. 智庫時代, 2019(4):2.
作者簡介:陳勇(1987.5),男,漢族,山東濟南人;研究方向 :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