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菊芳
摘要:培養幼兒的自理能力,在幼兒上大班這個階段非常重要。老師在這個特殊階段,應該幫助幼兒養成各類生活學習所需要的基本習慣,提升幼兒的自理能力,幼兒有了足夠的自理能力,進入小學后,會更加適應新的學習生活。
關鍵詞:幼小銜接;培養;幼兒;自理能力
引言:
現在的孩子大多被父母悉心照顧,有的孩子可能從小沒有養成好的習慣。在離開幼兒園,升入小學后,面對和幼兒園有著很大改變的小學生活,會顯得無所適從。由此引發的各種問題,可能會干擾學生的正常學習與生活。本文針對幼兒在幼兒園大班階段需要學習并具備的能力展開論述,并就如何在幼小銜接中培養幼兒的自理能力這一問題提出相應的解決辦法。
一、幼兒在幼小銜接階段所需的自理能力有哪些
(一)生活方面
首先,幼兒要具備基本的生活常識與技能。其次,要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自己的事情可以自己獨立完成。有了基本的生活常識,能很大程度上避免幼兒發生危險事故。例如,幼兒應該了解電器的使用方法,知道如何安全用電[1]。而好的生活技能可以幫助幼兒在不同的階段都能適應新的生活。例如,幼兒應該學習獨立做一些家務,在集體生活中會做像掃地、拖地這樣的勞動是基本的。良好的衛生習慣,不僅能保護幼兒遠離細菌,還能為幼兒營造一個好的形象,使之更好地融入不同的集體。
(二)學習方面
學習方面幼兒所需要的是足夠的自信和一定的專注度,這也是幼兒自理能力強的一種體現。一方面,部分幼兒缺乏自信,無法很好地參與到老師與學生的互動中去,對知識的吸收不到位,遇到難題不敢挑戰和探索。另一方面,幼兒的注意力很難集中,很容易被別的事情吸引而分心,有時候老師上了一節課,幼兒可能一句話都沒聽進去,自顧自、干自己的事情。在幼兒園大班階段幫助幼兒建立足夠的自信和一定的專注度,幼兒在升入小學后能更容易地跟上小學的學習節奏與生活。
二、如何在幼小銜接中培養幼兒的自理能力
(一)了解幼兒的基本狀況
即使是在一個年齡階段,不同的幼兒也會因為各種因素而具備程度各異的自理能力。考慮到在幼小銜接階段,大部分孩子的心智已經相對成熟,教師不必再像對待小班的幼兒那樣,事事親力親為,可以適當放手,看看幼兒在自己不過多干涉的情況下所展現出的自理能力,對自理能力強的孩子要多鼓勵,對自理能力差的孩子,在日常教學中要多花費一些精力,給予他們正確的引導。此外,教師及時與家長溝通,了解幼兒在家里的表現,再結合幼兒平時在幼兒園的表現,制定不同的培養方案。
(二)培養方式多樣化
幼兒是可以從做好一件事中獲得自我成就感的,這種自我成就感可以促使幼兒做更多類似的事情。例如,一個班中,很多幼兒不會系鞋帶,但是有幼兒可以自己系好鞋帶。那么這部分可以系鞋帶的幼兒便會產生自豪感,此刻,教師可以引導其幫助教會其他不會的幼兒。在這個過程中,教師也不必一昧地夸贊,適度即可。不同的小朋友身上都有自己的閃光點,老師應該盡力去挖掘,幫助他們展現出來,并教會其他的小朋友。這是培養幼兒自理能力的一個非常有效的方式。
此外,還可以設置課堂知識搶答小競賽,各類小活動等輔助老師培養幼兒的自理能力。例如,在舉辦運動會時,將接力比賽的賽制稍微改動一下,加入穿一件衣服或者系鞋帶的環節,既加強了幼兒的身體素質,還培養了他們的自理能力。
(三)教師要有足夠的耐心
在幼兒遇到難題時,教師一定要耐心。解決問題的過程遠遠比結果本身更加有意義[2]。教師要一點一點地啟發,鼓勵幼兒嘗試多種方法去解決問題。培養他們解決生活問題的能力。在遇到幼兒干事情不能集中注意力的情況,教師可以先設置較短的時間,讓幼兒去做一件事,例如,看一頁書看五分鐘。在幼兒可以專注超過五分鐘后,再延長時間,鼓勵幼兒嘗試。在不斷嘗試的過程中,幼兒的自理能力便會被提升。
三、教幼兒做自己的小主人
教師不應該一直拿看待小孩的眼光看待學生,幼兒的心思往往比成年人想像地更加細膩和成熟,很多幼兒其實是不喜歡自己老被看作不懂事的小孩子對待的。因此,教師可以幫助幼兒做自己的小主人,以一個平等的眼光和態度看待以及對待學生,一旦學生是可以感受到自己有被看作是一個能獨立做事情的人的,他們會更加積極的承擔更多責任,獨立做更多的事情。在這種教育環境下,幼兒會愿意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即使是不容易做的事情,在想到自己是自己的小主人時,會更加自信和勇敢,敢于挑戰自我。他們對于自己的自理能力要求也會更高。家長和教師對其自理能力的培養也會更加順利。
四、結束語
做好幼小銜接培養幼兒自理能力的工作,幫助幼兒在進入小學前具備足夠的生活和學習能力,幼兒便可以更好地適應小學生活,對幼兒身心的建康發展也益處良多,教師在此過程中扮演者非常重要的角色。因此,教師一定要足夠了解自己的學生,在幼兒園大班這個階段幫助不同的學生培養他們所需的自理能力,讓他們順利進入小學的生活。
參考文獻:
[1] 謝樺. 幼小銜接中家園合作培養幼兒良好習慣的策略[J]. ?2022(47).
[2] 儲梅. 幼小銜接教學中幼兒習慣培養分析[J]. 今天, 2021(16):1.